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李米的日记 » 司马相如研究(一)

司马相如研究(一)

    司马相如研究综述

    一位当之无愧的时代英雄

    摘要:

    一般来说,一提到司马相如,人们更多联想到他华美瑰丽开创先河的辞赋文章、洒脱不羁浪漫传奇的爱情故事;但客观地讲,在浩瀚的中国历史长河中,他是一位当之无愧的时代英雄。所谓英雄,就是指那些才能勇武过人之人。英雄有两种,一种是造时势的英雄,一种是时势造就的英雄。造时势的英雄推动英雄时代的诞生。纵观中国历史,汉武帝就是这样一位缔造时势的英雄他用自己的大智慧为当时社会精英和时代英雄打造了一个可以毫无保留地展示自己的舞台并和这些英雄们一同缔造了一个群贤毕至、文武鼎盛的“英雄时代”。而司马相如则是这个英雄辈出的时代造就的时代英雄。

    关键词:司马相如,时代英雄,两汉,政治

    人物简介:

    司马相如,字长卿,一被誉为“赋圣”、“辞宗”。

    少名犬子,后慕蔺相如之为人,更名相如。景帝时,以赀为郎,为武骑常侍,非其所好。后病免,客游梁。善辞赋,作《子虚赋》。及梁孝王卒,归家,贫无以自业,往依临邛令王吉。临邛富人卓王孙女卓文君慕相如之才,与之私奔。乃于临邛买酒舍,令文君当垆卖酒,身与庸保杂作。卓王孙乃分与文君僮百人、钱百万,夫妇归成都,买田宅为富人。武帝读《子虚赋》,大为赞赏,遂召之。作天子游猎之赋,得任为郎。数岁,拜中郎将,奉使巴蜀,略定西南夷,邛、莋、冉、駹、斯榆之君皆请内附,边关日益开广。又通灵山道,作孙水桥,以通邛、莋。后拜孝文园令,旋病免。所著赋尚有《大人赋》等。原集已佚,明人辑有《司马文园集》他是汉赋的奠基人,扬雄欣赏他的赋作,赞叹说:“长卿赋不似从人间来,其神化所至邪!”被班固、刘勰称为“辞宗”,被林文轩、王应麟、王世贞等学者称为“赋圣”。鲁迅的《汉文学史纲要》:中把司马相如和司马迁二人放在一个专节里加以评述,指出:“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

    《子虚赋》,《上林赋》,《司马相如上书谏猎》,《长门赋》,《凤求凰》是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的古琴曲,演义了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以“凤求凰”为通体比兴,不仅包含了热烈的求偶,而且也象征着男女主人公理想的非凡,旨趣的高尚,知音的默契等丰富的意蕴。全诗言浅意深,音节流亮,感情热烈奔放而又深挚缠绵,融楚辞骚体的旖旎绵邈和汉代民歌的清新明快于一炉。

    司马相如是中国文化史文学史上杰出的代表,是西汉盛世汉武帝时期的文学家、杰出的政治家。他被班固、刘勰称为“辞宗”,被林文轩、王应麟、王世贞等学者称为“赋圣”。同时,司马相如出使西南夷,将西南夷民族团结统一于大汉疆域,被称之为“安边功臣”,名垂青史。司马相如与卓文君不拘封建礼教的束缚,追求自由、幸福的爱情婚姻的果敢行为,远在公元前就演绎了自由恋爱的爱情经典,被誉为“世界十大经典爱情之首”,闻名中外。后人则根据他二人的爱情故事,谱得琴曲《凤求凰》流传至今。唐代诗人张祜则有《司马相如琴歌》一首,曰:“凤兮凤兮非无凰,山重水阔不可量。梧桐结阴在朝阳,濯羽弱水鸣高翔。”

    英雄的贡献

    (一)司马迁在开发西南夷的贡献

    汉武帝开发西南夷,司马相如功不可没,其在当时及对后世的影响也是巨大而深远的。

    司马相如生活在汉武帝时代,以辞赋为武帝所赏识,深知此时的汉武帝好大喜功,急欲开边拓土,作“非常之人”,建“非常之功”,成为“兼容并包”“参天贰地“‘创业垂统”的一代“贤主”,故投其所好,先后写下了“劝百讽一”的《子虚赋>《上林赋>,歌颂武帝功德,盛赞汉王朝大一统的赫赫威势和文治武功,成就了武帝文学侍臣的特殊地位。即如《喻巴蜀檄》《难蜀父老》这两篇文章,设为问答,正面阐述开疆拓土是帝王创基立业的“非常之事”,表达自己的政治见解,“事昭而理辨”,排比铺张,纵横驰骋,“气盛而辞断”,诚如刘勰所说“文晓而喻博,有移檄之骨”,与他的其它赋作有相同的主旨和相似的风格。但他同时又出生于西南蜀地,从小耳濡目染,对西南巴蜀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以至民情、风俗等皆甚为熟悉,对西南夷地区与中原地区的差异也就甚为清楚明白,故其对武帝开发西南夷的好处与意义的认识也就更为深刻,自然他也就成为了汉武帝开通西南夷、经营大西南政策的鼓吹者、支持者和执行者。他两次出使巴蜀,受命于危难之际,代表朝廷,向巴蜀父老及百姓准确地宣示朝廷旨意,安定了民心,在开通西南夷的整个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重要作用,使开发西南夷取得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