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李米的日记 » 佛教对唐文人影响(最后)

佛教对唐文人影响(最后)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这首五绝禅机极深,但由于诗中绝无语,所以读者极易忽略其中的禅机。禅“我”即“世界”即“佛”“,三者是统一的、存在,而又以“我”为中心,“佛”与世具“我”心中。慧能说:“心量广大,犹如虚空.....虛空能含日月星辰,大地山河,一切草水,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敦煌本《坛经》李白这首诗先以前两句排去万物,再以后两句写“山”“我”相看,两不厌弃。实际上,“敬亭山”即是“我”,不过是“以我观我”、“以心观心”罢了。在这首诗中,李白已经获得了某种程度的超越与解脱这就是李白的“禅悦“。.在唐诗中,表现禅机、禅趣的诗还有很多,限于篇幅,兹不赘列。3.3佛教文化的影响:唐代佛教文化的繁荣,使得佛教文化成为当时文人创作的重要素材和题材。佛教经典、佛教故事、佛教艺术等都成为文人的创作素材。例如,白居易的《长恨歌》中,对佛教故事《红楼梦》的引用就相当明显。总之,唐代佛教的传播和发展对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深刻影响了他们的思想观念,也成为了他们创作的重要素材和题材。佛教是唐代中国的一种重要的宗教和文化现象,对当时的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唐代文人对佛教的接受和影响是当时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方面。四、结语唐代作为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高峰,其包括诗文在内的文化水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唐代诗文取材广泛,意境优美,包容性和系统性极强,佛教思想在唐代的盛行为唐代诗文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而唐代诗文对佛教意象也多有体现。佛教文化与唐代诗文,成为一个彼此联系的相互研究切入点。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一定可以对唐代的诗文和佛教文化取得更加丰富的研究成果。参考文献:[1]樊而峻,原梅生.中国古代诗文典籍[M].BJ:中国商业出版社,2010.[2]卫虎林.隋唐时期中国文学艺术发展研究[M].BJ:中国商业出版社,2008.[3]张昱.佛教文化对中国汉地文化的影响[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4]周发明.佛教典籍在唐代诗文中的意象[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