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盘点历史十大意难平,万界泪目 » 第十六章 满腔热血,报国无门

第十六章 满腔热血,报国无门

    大唐时空。

    听着苍穹之上的解说。

    唐太宗李世民不由地眉头轻皱。

    “有如此猛将,竟然都被打到灭国?”

    “这朝代是有多无能?帝王是有多么的昏庸?”

    遥想当初!

    大唐也曾面对突厥的威胁。

    唐高祖李渊险些都要直接从长安跑路。

    当时尚且是秦王的李世民,单枪匹马退突厥的故事,可谓是传世经典。

    不过!

    那也只是因为大唐建立初期,国本不稳。

    自打李世民登基之后,励精图治。

    后来更是被万邦敬称为天可汗。

    故此,看到金榜这位所在的朝代,竟然被胡人打到灭国。

    这位千古一帝的心中很是不爽。

    ……

    大唐天宝年间。

    此时。

    三镇节度使安禄山,正准备连同史思明一起造反,推翻大唐的江山。

    “画面中那是什么朝代?被胡人打到灭国?”

    在这之前,中原被胡人打崩的时候,也只有五胡乱华的时候。

    不过!

    见那元帅的服饰铠甲,全然不像是五胡乱华的时候。

    既然前不见来者,莫非……就在今朝?

    思及此处,安禄山的心思当即活络起来。

    莫非……那朝代就是大唐。

    凌驾中原的胡人就是他安禄山?

    ……

    大明时代。

    “嘿!哪朝皇帝竟然这般无能?”洪武大帝忍不住感慨道:“山河沦陷,苦的还是那些老百姓们啊!”

    他可是亲身经历过元廷的残暴。

    知晓这帮化外之人是如何对待汉人。

    在胡人的统治之中,汉人素来都是最低等的存在。

    朱元璋可是出生于穷苦之家,听到这消息。

    第一时间的反应就是,老百姓们要遭殃了!

    ……

    与此同时。

    盘点仍然在继续,苍穹金榜上的字迹在一行行滑动。

    陈元的声音,亦如雷贯耳一般漫天洒落。

    【公元1103年,你出生了,贫寒之家,此时天下还算太平。】

    【幼时,你比之同龄孩子,多了几分沉默,少了几分跳脱。小小年纪,便手不释卷,熟读《左氏春秋》、《孙武兵法》等书籍。】

    【稍微长大了些,你便去拜了当地一有名武人为师,学习骑射之道。你天赋异禀,没练多久,便能左右开弓。】

    【不幸的是,没过多久,老师病故。你尊崇孝道,每到初一十五都会去老师的坟前祭奠。】

    【不久后你再拜一名老师学习武艺,不到20岁时就能挽弓三百斤,开腰弩八石,天生神力,号称本县武艺第一人也!】

    【这一年,你20岁了。外邦入侵,朝廷御敌不力,大败。】

    【当地官员征‘敢战士’,借此御敌。】

    【所谓学的文武艺,货于帝王家,你自幼读兵书、习武艺,等得就是这一天。】

    【听到消息之后,你背上行囊,毫不犹豫的去投军,加入了‘敢战士’。】

    【投军之后,你作战勇敢,骁勇无比,屡建奇功。】

    【正当事业处于上升期的时候,不幸的消息传来了。】

    【家中老父——病亡了!】

    【听到这个消息,你悲痛欲绝,辞官归乡,为了父亲守孝。】

    【守孝结束,你再次投身军营之中。】

    【没过几年,国灭了!!!】

    【苟延残喘的朝廷选择了偏安一隅。】

    【此时的你,人微言轻,满腔热血欲报国,但却无人回应。】

    【心灰意冷之下,你再次归乡。】

    【再到后来,有志之士募兵,准备北上救国。面对此景,尽管朝廷无能,但你还是义无反顾的投军。】

    【至此,开启了你华丽绚烂的篇章。】

    【你一生三次投军,一不为功名,二不为利禄;皆是为了国家、天下、百姓!】

    【但是!】

    【偏安一隅的朝廷,奸臣当道,力主求和。】

    【几万万百姓的朝廷,竟然被几百万的胡人打的俯首称臣。】

    【此乃汉人的耻辱。】

    【外有强敌环伺四周,内有奸臣荼毒朝纲。】

    【但,即便是在此等绝境之下,你亦是没有放弃,力主北伐,在滚滚大势之中坚守着属于自己的倔强。】

    【这份倔强成就了你,但也是害了你,使得你最终惨死于奸臣之手。】

    ……

    此刻。

    画面一转。

    你身穿铠甲,看着国破山河碎的场景,悲从心头起。

    你策马北上,欲要驱除胡虏,恢复中华。

    此战,生也好,死也罢!

    只要不辜负身后的山河,不辜负身后的万家灯火即好。

    但!

    就在这时,你身后竟然传来了皇帝的圣旨。

    朝廷欲要和北方蛮子求和。

    这……几万万百姓的华夏中原,为何要向一个几百万胡人的国家求和?

    此时!

    尚且年轻的你,还不知晓朝廷的黑暗与王朝的腐朽。

    此时!

    你还以为,朝廷是因为初时在南方稳住脚步,需要时间才喘口气。

    求和只是一时的手段。

    此时!

    你只希望朝廷能快一些,快些喘过气来,发兵北伐。

    因为北方沦陷之地的百姓们,真的太苦了。

    只等到北伐之日,不论是做统兵的将军,还是做一名冲杀的小卒,你都百思无悔。

    可惜。

    你高估了统治者的品性。

    他们偏安于南方之后,纵情于声色犬马之中,全然想不起来北方受苦受难的百姓。

    ……

    画面播放到这里。

    万界观众们已经感受到了金榜这位心中的郁闷之气。

    大秦时空。

    “唉!比之诸葛丞相,这位更加的苦啊!”

    始皇帝长叹一声,无语凝噎。

    最起码蜀汉的高层统治者们,力主北伐,从未放弃过克复中原,中兴大汉的愿景。

    反观!

    金榜之上的这位,偏安一隅之后,丝毫不知进取啊!

    更让始皇帝感到气愤的是,几万万百姓的华夏国家,竟然不敢全北伐一个几百万人口的胡人国家?

    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此等昏聩之君,有何面目久居在龙椅大位之上!”始皇帝忍不住怒骂一声。

    ……

    西汉时空。

    雄才武略的汉武帝刘彻,不由地感慨道:“自古以来多奸佞,忠臣良将往往不得善终啊!”

    此刻!

    汉武帝更是有一种深深的感触。

    若是他也是不想着打匈奴。

    那北地的百姓们,恐怕也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饱受匈奴人的劫掠。

    “最高统治者的一念之差,就是数以万计百姓们悲剧的开始啊!”

    汉武帝由衷得感慨道。

    皇帝这个位子,看着光鲜亮丽,实则是如履薄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