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盘点历史十大意难平,万界泪目 » 第十七章 朕,要议和,拒战争!(求追读!求收藏!)

第十七章 朕,要议和,拒战争!(求追读!求收藏!)

    西汉时空。

    光武大帝刘秀看着苍穹之上的画面。

    “幸甚至哉!先祖武帝,倾国之力,打得匈奴不敢南下而牧马,可谓是一战定乾坤,为后世子孙留下了连绵福泽啊!”

    事实也正是如此。

    最起码在他这个朝代,北方的蛮夷之人,远远没有那般嚣张。

    都是夹着尾巴做人。

    ……

    大唐时空。

    哥舒翰、高仙芝等番将齐聚一堂。

    看着画面之中报国无门之人,纷纷开口议论。

    “这些才华通天,报国无门之人是真的让人感到惋惜。”

    “是啊!好在吾等生在大唐时代,遇到了开明的皇帝陛下,让吾等番将也能身居高位,为国效力!”

    “真是吾等之幸事!”

    ……

    大明时空。

    奉天殿上。

    永乐大帝正在跟群臣讨价还价。

    他想要北征瓦剌和鞑靼,为后世子孙打下太平江山。

    但是!

    朝臣们反对者居多。

    户部尚书夏原吉站出来,哭诉着家中无钱。

    “陛下!朝廷每年的收入就只有七千五百万两,紫禁城的修筑,花了一部分。永乐大典这一项,每年又是一千五百万两,各地赈灾,官吏俸禄。”

    言及此处,这位老臣一阵心酸,而后跪地伏首道:

    “陛下!户部真的拿不出来钱了啊!”

    朱棣一阵头大。

    正当此时,苍穹之上的画面出现。

    国破山河碎,北方沦陷之地汉人惨遭胡人的凌辱。

    见此一幕,朱棣当即大喊道:“看看!你们都好好看看!我们若是不征讨鞑靼和瓦剌,有朝一日,待得中原式微,那画面之中的景象,就是我大明的景象!”

    “难道你们要辜负太祖的意志,让元廷屠戮汉人的画面,重演人间?”

    此言一出。

    群臣看着苍穹之上的画面,一时之间有些语塞。

    见状,朱棣大手一挥,正色道:“不必再多有劝谏!朕这一仗,必须打。非但打,还得打得漂漂亮亮!”

    “不打到斡难河畔,朕誓不还朝!”

    ……

    大清时空。

    正在向着十全老人成就进发的乾坤帝。

    此时看到金榜之上的画面。

    顿时不悦。

    “哼!”

    “胡人如何?朕的大清,朕的八旗子弟,不是将整个国家管理的井井有条?”

    “就连那不列颠红毛对朕的大清,不也是俯首?”

    “华夏,就应该由我关外贵族来统治!!!”

    ……

    与此同时。

    苍穹之上的盘点仍然在继续。

    【时间来到1127年,此时康王在应天府登基。】

    【新皇帝是个左右逢源之人,为了得到群臣的支持,他一边重用抗战派,一边也器重着主和派的人。】

    【此刻,皇帝准备采纳主和派的消息,传到了你的耳中。】

    【你深知偏安一隅的危害性。】

    【于是!此时身为武翼郎的你,毅然选择了向皇帝上书,洋洋洒洒的几千字。】

    【“陛下已登大宝,社稷有主,已足伐敌之谋。而勤王之师日集,彼方谓吾素弱,宜乘其怠击之。黄潜善、汪伯彦辈不能承圣意恢复,奉车驾日益南,恐不足系中原之望。臣愿陛下乘敌穴未固,亲率六军北渡,则将士作气,中原可复。”】

    【然而!你的一片赤忱之下,最终换来的只有八个字“小臣越职,非所宜言”。】

    【懦弱的皇帝最终还是选择南迁。】

    【不过!你内心之中抗击外邦的意志,始终不曾动摇过。】

    【既然现如今人微言轻,那就待得他日高居金銮殿之上,有了话语权之后,再重拾旧山河。】

    【没有犹豫,心中唯有杀意耳!】

    【杀!】

    【杀出立足皇城之本!】

    【杀!】

    【杀他个天翻地覆!】

    【杀!】

    【为华夏杀出一片朗朗乾坤!】

    【同年八月,你渡河北上,来到了战争的最前线——北京大名府。】

    【你曾经已经在战争中初露头角,招抚使张所很赏识你,很快就将你提拔为统制,自领一军。】

    【正当你准备大展宏图,为国家、为百姓杀出一片朗朗乾坤的时候。】

    【以皇帝为首的主和派,为了向外邦金国乞降,便有意打压朝中的抗战派。】

    【先是坚决主张抗金的李纲被罢相,继而张所也因从前曾弹劾黄潜善而遭贬谪发配岭南,最终死于贬途。】

    【此前你的军队被派去卫州收复失地,至此,也变成了一支孤军,被金军所包围。】

    【四方无援,你眼看迈入了绝境之中。】

    随着陈元的解说。

    苍穹之上的画面发生了改变。

    金碧辉煌的殿堂之中。

    年轻但昏庸的皇帝坐在龙椅之上,闭目不语。

    身旁,太监正在宣读方才拟好的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李纲年迈,昏庸无为,罢黜其相位,归乡颐养天年。大名府招抚使张所,不顾宋金议和的大好局面,贬其官,前往岭南,钦此!”

    此圣旨一下,满朝的抗战派哗然。

    李纲,深深地看了眼龙椅之上的皇帝,双目之中满是失望。

    带着极度的失望,他连领旨谢恩的话都没有说,脱去官帽,径直转身向金銮殿外走去。

    画面一转。

    苍穹之中出现了两道人影。

    其中之一是金榜之上的那位,另一位则是他的主官王彦。

    王彦开口道:“李相爷被贬,张使亦被贬谪。眼下,卫州此处,只剩下我们这一支孤军,接下来我们当如是?”

    闻言!

    金榜之上这位起身拱手:“王大人,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为今之计,当与金军誓死搏杀。不是他死,就是我亡!”

    言语间!

    豪迈之意顿生。

    ……

    大秦时空。

    始皇帝看得是怒不可遏。

    “呸!”

    “此等宵小之辈,竟然也配做皇帝?简直是侮辱了朕所定下的皇帝二字。”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新皇帝起初左右逢源,抗战派和主和派都重用。

    就是因为初登大宝,根基不稳。

    待得南迁之后,站稳了跟脚,立马将抗战派打压。

    由此可见。

    这位新皇帝从头到尾就没有过北伐抗金的打算。

    他一切的打算,都是为了偏安一隅而所做的准备。

    听着苍穹之上的解说,金榜之上的那位,已然成为了四处无援的孤军。

    始皇帝不由地为之担忧起来。

    “深陷重围,此等绝境之下,不知你会该当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