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唐陵 » 第23章 肉质的区别

第23章 肉质的区别

    小山的坡度其实也不算太陡峭,但那坡度也足够让骑兵的速度大大下降了,尤其到了半山腰的时候,原本还有些力气的战马也都停滞不前了。突厥人似乎也早有预料,纷纷跳下马,一边弯弓放箭,一边徒步登山。

    但如此一来,突厥骑射的优势也就不存在了。唐军虽然人少箭稀,但从昨晚开始就构筑了阵地,算是居高临下,以逸待劳。双方互相对射半天,倒下的突厥人远比唐军多得多。

    更要命的是,当突厥人拼尽全力,眼看快要冲上山顶时,另一座山头上的唐军却迅速下山,在他们的身后开始整队列阵,形成了夹击之势。

    仅仅一个时辰里,阿史那从礼的军队前后发动了四次猛攻,全部失败。

    他们的骑术相当优秀,箭术也极为精湛,人数还占有优势,但那两座看上去并不高的小山却成为了他们的最大障碍。唐军虽然分驻两山,但互为犄角,每当突厥人快到山头时,另一边的唐军总是及时下山夹击,令对手回回胜利在望,却次次功亏一篑。

    在三次攻山失败后,失去理智的突厥铁骑向着挡在路中间的唐军栅栏猛冲过来,结果遭到唐军三个方向的箭雨齐袭,留下一地尸体后再度溃退而去。

    唐军将士无不欢欣鼓舞,三处的呼喊声几乎连成一片。而李俊毅这位总指挥却是看得心惊肉跳...尽管他已经很靠后了,但还是有好几支箭插在了离他不远的土地里。

    看看快到中午了,有士兵给他送来了伙食:一串用麻绳串起来的烤面饼,士兵称之为‘胡饼’。饼的表面镶了不少花生和杏仁,闻起来除了烤麦和果仁香味,竟然还带有一股奶香味。

    李俊毅大为吃惊,他原本还打算利用自己的厨艺改良一下这个时代的军粮,却没想到唐军的伙食竟然这么好,哪用得着他画蛇添足?

    眼看还有士兵正要往山上送食物,他想自己多少也该帮点忙,便跟着送食的人一起上山去慰劳山上的士兵。

    马璘和他见面之后,不免又是一顿马屁:什么大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类的。拍得他不知该高兴还是该苦恼...

    他现在已经明白,马璘为啥一直称赞他昨晚‘抢占’这里的行为是用兵如神了。双方数次交战,都没有进入肉搏,只是以弓弩互射便已决定了胜负,而唐军四战四胜,完全就是占了地形上的便宜...在冷兵器时代,地利对于战争胜负的重要程度堪比菜肴里的食盐,不可或缺。

    然而,这胜利似乎是由他缔造的,却又似乎和他没多少关系。

    正尴尬时,山下的叛军阵地上也升起了炊烟,一道,两道,三道...越来越多,竟有上百道之多!

    山上唐军本来连胜数阵,胆气甚状,见此情形,又都不免心生惧意...仗打到现在,叛军方面依然占据着可怕的人数优势!

    只有李俊毅还没了解到问题的重要性,只是天真地问:“他们居然还有热食吃吗?”

    马璘回道:“末将常在西北地带生活,那突厥,吐蕃,契丹,回鹘等地的军队,在出征时总是带着一群羊,走到哪里便宰到哪里。看那烟子,或许便是他们正在杀羊烤肉吧。”

    “杀羊?”李俊毅对着那些炊烟又呆看了好一会儿,突然肯定地说:“不!不是羊!”

    “嗯?大人为何有此一说?”

    “我敢肯定不是羊!羊肉细腻多脂,烹烤的时候容易渗出大量油脂助燃,所以火焰温度也比较高,起来的都是碳化比较完全的白烟。可你看这些烟,颜色又深又浓,这肯定不是在烤羊肉!”

    “这...”马璘虽然听不懂什么助燃和碳化,但也大概明白了几分,疑惑道:“若不是杀羊,难道是杀马?”

    “马...还真有可能!马肉粗糙少油,架在火上烤制时反而会造成火焰通风不利,如果是大块的马肉,滴出的血水也会让篝火燃烧不完全,确实可能冒出这浓烟。”

    马璘又细看了看那些黑烟,突然惊叫:“大人真是聪慧极了!快,快让道口和另一座山上的弟兄们都集结过来。”

    李俊毅不明所以,“咱这阵型不是蛮好的吗?为啥让他们过来?”

    “大人!突厥人向来爱马如命,岂会轻易杀马?可看山下这阵势,这一顿最少也杀了上百匹马!显而易见,他们真是要舍命一搏了!如此一来,我们岂能再兵分三处,只有聚在一起方能自保!”

    “这个...也不一定吧,虽然看着起了上百堆火,未必就杀了那么多的马,吃不完的吧?”

    “大人,他们杀马可不是为了吃,而是另有它用的!”

    半个时辰过后,突厥人果然全军齐出,再次扑杀上来,只是他们并不知唐军早已进行了新的部署,反而专门留下了一支数百人的马队在另一边的山下布阵警戒。

    剩下的突厥军仍有近两千人,一起向山上围来,到了半山腰便弃马步行,结成整齐的方队,一步步挪了上来。

    眼看进入弓弩射程,最前方的突厥士兵突然支起了一张张巨大的皮盾。

    原来突厥骑兵向来以骑射为主,很少携带盾牌。但久在草原生活的突厥人却还有一种简易的皮盾制作方法,就是以数张生皮革叠在一起,用动物脂油涂在间层,再经过柴火的简单烘烤后,立即就能制作出防护力超强的皮盾。

    而生马皮本就质地坚韧,古人常说“马革裹尸”,指的就是未经加工的生马皮。用来制成临时皮盾,再方便不过了,只不过突厥人从小视马为挚友亲朋,轻易是不肯杀马的。

    可是这些皮盾支起来以后,等了半天,却不见山头上的唐军有一支箭射下来。疑惑的突厥士兵又向上攀了百来步,突听山头上一阵杀声响起,近千匹烈马几乎同时奔出,以雷霆万钧之势,直扑了下来!

    阿史那从礼这一次也是被逼得急了,他以诡计诱使唐军主力离城,再以轻骑突袭,原以为志在必得,却不料遇上了一头拦路虎,四战四败,都因难挡唐军居高临下的箭势,所以才下令各军杀马制盾。

    哪知这番操作首先被本来就是厨子的李俊毅看破,接着又被常在西北草原生活的马璘看懂。唐军早已明白了突厥人的计划,而突厥人却忘记了,被他们围攻了大半天的这支唐军,其实和他们一样,本就是一支骑兵...

    知己知彼的形势,就此逆转!

    舍马步行的突厥人突遭唐军骑兵居高临下冲击,瞬间就陷入几乎绝望的境界,但却并未放弃,仍然举着弯刀,嘶喊着向对手扑去。山下的另一支骑兵队也没有自顾而逃,而是如飞蛾般扑进了这场惨烈的战斗中。

    但这毕竟是一场已经没有悬念的战斗了。仅仅一顿饭的功夫,战场就沉寂了下来。

    李俊毅坐在山头上,看着这没有硝烟却全是尸体的战场,偶尔有一两匹马在尸山血海中抬起头来,发出一阵痛苦的嘶鸣,接着又无助地躺下去。

    他什么也做不了,只能发出既无奈也无声的感慨。从古到今,人类的发展史里至少有一半以上的进程都是在战争,或是在准备战争!

    何况从他穿越来到大唐开始,昭陵,军粮谷,扶风城,南河沟...经他之手而被送往地府的亡灵早已不下数万,短短半月,对生死都已麻木了,眼前这千余尸体,实在算不了什么。

    于青岩走了上来,冲着他深鞠一躬,“公子还在思索什么吗?”

    “我是有点想不通,你说这帮突厥人,追了一千多里路来和我们干架,也太执着了吧?到底是为了什么?”

    “无论如何,公子此番算无遗策,咱家真是五体...”

    “不不不,你才了不起!比我强!”这倒不是李俊毅谦虚,而是他的大实话。这场仗开打以前,他只是答应让于青岩上山去,可从头到尾也没吩咐过该如何做。可这个太监居然懂得在另一边山头遇袭时,带队下来增援,捅突厥人的腚...仅仅是这一点,就比他强太多了!

    “公子不要过谦,自今日起,天下当知你是断背山的英雄!”

    “你赶紧给我换一个称号,咱还有得聊!否则别怪我翻脸!”

    于青岩愣了愣,又上前了两步,“公子,这事算是完了,可接下来的事可就更重要了!”

    “嘛玩意儿?”他一下子站了起来,“还有事?你们还让不让人活了?”

    “公子啊,这接下来的事要是处不好,咱们可真的就别活了!”

    “到底什么事?说得这么严重?”

    “公子,今日这事的由头,全出在师傅的情报上...”

    “对对,你不说我差点忘了,回去非揪你那师傅的胡子不可!不对,你师傅...好像没胡子吧。”

    “哎,咱家要提醒的就是此事。师傅他是最好面子的,此番虽然叙报军情有误,但你若是在太子面前公然说他的不是,那日后必遭他的嫉恨...他一向深得殿下隆宠,若是和他闹开了,只怕今后于公子不利啊。”

    “你这话说的...难道我反而该去称赞他两句?”

    “这...即便公子不赞这两句,而只是装作什么都不知道,那师傅他老人家自感愧疚,日后也必加倍报偿于公子的。”

    其实李俊毅本来就没想去找老太监的麻烦,不管太子还是太监,他都巴不得离得越远越好,当即点头:“报偿可不敢当,只要你师傅以后别整我,我就要烧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