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唐陵 » 第34章 营前的野餐

第34章 营前的野餐

    假如李俊毅能够马上回到现代,那么这趟由一众大唐亲王贵胄担当护卫,御者;新编的左右监门卫近三千多名骑兵簇拥他出行的旅程,可能将是他人生中最为光辉璀璨之时。

    但在他自己看来,这趟旅行实在和坐牢没什么两样。

    皇帝派这群小王爷跟着他到底想要干什么?跟踪?监视?学习?保护?无论哪一个答案他都难以应对,只看这些贵族的眼色就知道,没一个是服他的。

    虽然他也不需要这些人服他,但这种被骄傲眼神围观的处境,实在是不好受。

    好在驾车的那位安太玄却和他十分亲近,显然是因为安重璋与他算是老相识,又极力推崇他的原因,一路上不时和他东拉西扯地聊天,令他不觉无聊寂寞。

    车行数十里后,他突然反应过来,“我们这趟不是出来操练的吗?怎么还不停下?”

    安太玄忙道:“这是于内官的意思,末将只是奉命。”

    一直跟在车驾边上,骑马而行的于青岩在马背上俯下身子向他报告:“此次出城的除了左右监门卫,还有南衙各卫府的禁军,他们都受命前往盐州驻扎,要去那里找人...”

    “找人?找什么人?”

    原潼关大帅哥舒翰,两年前任河西节度使时,为了防备吐蕃,在浇河、洮阳一带设立了宁边、威胜、金天、武宁、耀武、天成、振威、神策这八处镇府,每处都配置了一支两千多人的军队,合称河阳八卫。

    潼关长安相继失守后,太子北上灵武,各地边军也接到了向灵武集结的命令。距离灵武最近的河阳八卫一接到命令立即起行,到李亨登基的第二天,河阳八卫中有四卫已在灵武附近驻扎起来,另有三卫也即将抵达。

    “可是河阳八卫中的神策军,却至今了无音讯,这整整两千多兵马啊,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就这么凭空不见了。真是让人思之不寒而栗啊。”

    “还有这种怪事?他们会不会是迷路了?”

    “这神策军是八卫中离灵武最近的一支,要说迷路,其它七卫都安全到了,怎会单差了它一路?唉,此事实在令人不解,所以咱家寻思,既然出城操练人马,也没说要我们去哪儿,不如也前往盐州,或许能帮上一点忙呢?此事忘了与公子说了,还请公子定夺。”

    “就按你说的吧,助人为快乐之本嘛。”

    其实李俊毅直觉地认为这事不是这么简单的。要找一支两千多人的队伍,理应分散人手,四面撒网,光把军队一股脑排到盐州去驻扎算怎么回事?而且神策军的驻地在灵武以西,就算出事了,把他们派到东面的盐州去又有什么用?但他细想了许久,始终想不明白,也就不愿再多花时间和心思了。

    盐州位于灵武东南面约一百五十多里,虽然挂着个州郡的称号,实际上连一座州郡城池都没有。只有草原上一些分散的村落,地方虽大,人口加起来却只有一千多户。加上战乱原因,居民十去其九,所以这里其实只是一片荒原。

    部队抵达此地时,几个当护卫的王爷都来李俊毅的面前请命,问营地要驻扎在哪里,可他哪懂这些,幸好他还有些急智,当即推托道:“圣上封我为观军容处置使,所以这趟出来,具体怎么安营,怎么操练全由各位自行决定,我只负责观察指导。”

    那些年轻的王爷们虽然口称遵命,离开时眼里却都闪烁着不屑和嘲弄的神色。然而他实在是毫无办法...他连个帐篷都扎不来,又如何能指挥这些人安置成片的营地呢?

    最后来的是于青岩,但他却是来汇报的:“公子上次以少胜多,大破匪逆,全仗地形有利,所以咱家已经派出各路游哨,查探周围地形,一定要找个背山面水,易守难攻的所在,相信很快就有回音。”

    李俊毅正一肚子气没地方撒,心想你既然这么用心学我,那我要是不再点拨你两下,岂非有点对不住你?当即摇头晃脑地胡诌起来:“这个你就有所不知了,用兵之道必须随机应变,因地制宜,岂能拘泥成法,刻舟求剑?眼下我军南北各向都有友军,所以安营就应该找一个交通便利的地方,才能互相支援,越是平坦才越好!”

    于青岩呆了呆,接着就不住点头,又掏出个小册子,摸出根笔,在舌上蘸了些口水,记录起来。

    “你这又是在干嘛?”

    “公子用兵精妙,咱家实在佩服,所以想将公子平日里的指点都一一记录下来。”

    李俊毅老脸一红,抢过那小册子一看,果然连上次对战阿史那从礼时,自己的许多‘精妙’举止也都记录在内,什么临敌巍然不动,谈判求生避死,辨别杀羊杀马...

    他越看越羞,伸手就想撕碎,于青岩赶紧抢了回去,像宝贝似的捂在自己胸口,大叫:“公子,你有兵法在胸,自然不当这是稀罕物,可于咱家却是宝物!咱家还想要流传下去的。”

    李俊毅无奈地摇头离开,心想:“你个太监还想流传?你能流传什么?”

    营地安置了几天,一直都平安无事。唐军士兵自有各级军官的统帅,每日训练,列阵倒也不用麻烦他。只是那些年轻的王侯贵族们起初见他时还能鞠个躬,抱个拳,后来见他什么都不管,渐渐对他越发轻视,自行其是,很多人干脆遇见他时也扭着脸,装没看见。

    李俊毅虽然对此有些气闷,但这次出来本就做好了躺平的打算,所以也没太把这些人的蔑视放在眼里,每天更多的心思都在考虑怎么做出符合这个时代的新菜,以及如何经营自己的饭馆。偶尔感到憋闷了,就走出营地,在周边闲逛。

    这一日他又离开营地远逛,渐渐走到一片矮林里,发现林中散发着一种独特的麻香味,循着香味而去,越来越为浓烈,最后竟然发现了几株野生的山胡椒树,香味正是树上那些绿油油,沉甸甸的果实发出的。

    他一阵心动,这玩意儿可是绝佳的调味料,而从他目前所知的唐代食物来看,似乎唐人尚未大规模地在饮食中引用此物。当即不作多想,采了几丛果实,藏在怀里。正想回营时,突然又闻到一股奇怪的香味。

    这回可不是什么野花野果的香味了,而是如假包换的烤肉香味,但细闻之下,又与猪牛羊肉的烤香不尽相同。

    对未知食物天然有好奇心的他一路循着这味道摸索过去,直到转过那片矮林,才找到香味的来源...一个身体粗壮的汉子坐在一堆篝火前,火上架着好几支树枝串起来的肉块。

    那汉子眼光十分锐利,远远地也看见了他,当即挥手向他打招呼,示意他过去。

    李俊毅越走越近,渐渐看清那汉子的打扮相貌,见他虽然一身长袍着身,头发却拢在脑后,梳成了辫子,不太像唐人的经典燕归式发型。顿时心生警惕,但又按捺不住肉香的诱惑,脚下不由自主地一步步靠了过去。

    汉子十分好客,见他凑近,便举起身边一个大葫芦,又向他招手道:“这荒郊野岭的,竟然能遇上小哥,真是有缘,来来来,小哥可愿同饮?”

    他依言坐下,这才看见汉子双手都有血污,身后还有一具动物残骸,既不像鹿,也不像羊,火上烤的大概就是这只动物的肉了。

    眼看汉子伸手递过的酒,他也不推辞,大方地接过,先大喝了几口。

    “小哥,这酒味道如何啊?”

    他很不客气地评价:“这酒,比唐人的酒要烈一些,但香味不太够。”

    “小哥这张嘴倒是很准啊,这酒是朱提酒。当年天可汗遍请草原诸部首领,聚会于长安,以朱提瓶盛美酒相赐,诸首领赞颂之余,求得此酒秘方,回到草原后依法酿制,可惜却难以复刻,最终只得其烈,未得其香...虽然如此,此酒在草原上仍然十分珍贵,如此一壶,可换好马一匹呢!”

    李俊毅心中有些放松了,其实他是看着这汉子虽然一身唐装,头发却是胡族打扮,而此地又在军营附近,所以故意在话语中点出‘唐人’二字试探,但这汉子却毫不掩饰,自承来自草原,多少让他释去了一些疑心。

    汉子又递过一只烤肉腿,“来,小哥再尝尝这肉。”

    他接过手,狠狠咬了一大口,随即“呸”地吐了出来,“这肉还没熟呢!”

    “哈哈哈,小哥莫怪,今早打了这只獐子,可惜远近又无河流可以清洗,只好胡乱烤制,让小哥见笑了。”

    “原来这就是獐肉,怪不得味道这么怪!”李俊毅恍然大悟,獐肉曾经也是上过食谱的,但后来成为二级保护动物了,人工养殖的数量也不多,所以只是耳闻,从未尝过,“就算如此,你也该再烤得久一点吧,这肉里一股子血腥味!难以下咽啊。”

    “嘿嘿,小哥有所不知啊,这肉啊,非得如此调制不可!”大汉说完这句,猛地从腰间拔出了一柄足有两尺长的锐利匕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