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红楼:我是贾珠 » 第43章 搅黄这件事

第43章 搅黄这件事

    贾母接着说道:

    “圣上跟你说的原话,你仔细讲给我听。”

    贾政沉吟一下,略作回忆,说道:

    “圣上说,可以先让元春做义忠王妃的女史,等她再大两岁,便可正式做侧妃了。”

    贾母含笑说道:

    “圣上倒是想得妥帖,这样有个过渡,义忠亲王、义忠王妃和元春之间,也都能有个熟悉和适应。”

    贾政也笑道:

    “正是如此,圣上也是这么说的。”

    贾珠不由眉头紧蹙。

    听贾母和儿子贾政的语气,他们已经决定了贾元春未来的婚姻。

    这个年代的婚姻,往往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所决定的。

    贾元春贵为国公府嫡长女,自己的婚姻,其实根本做不了主。

    贾珠不由眉头紧蹙,问道:

    “老爷可知义忠亲王为人?”

    他对自己胞妹的婚姻,任由贾母、贾政做主,颇为不屑,决定搅黄这件事。

    他宁愿妹妹嫁给一个平常人,过平常人该有的生活。

    元春那样知书达理的娇俏女子,本不该去承担家族兴衰的责任。

    这不是重男轻女的思想作祟。

    贾珠实在不愿自己的胞妹,去接受宫廷险恶的磨难。

    贾政捻须说道:

    “义忠亲王为人,我倒是不大清楚,只是听人说,此人知书达理,喜欢厨艺美食,每隔两三天就要下厨,给王妃、侍女们烧菜。”

    贾政并不知道义忠亲王的为人。

    他对义忠亲王的了解,也就是平日同仁们聊天,听到的一鳞半爪的信息。

    贾母哈哈笑道:

    “看来义忠亲王颇懂得怜香惜玉。”

    贾政笑道:

    “也许是是吧,每个大人物,都有自己的癖好。”

    贾珠心中叹息。

    普通人有普通癖好,并不奇怪。

    但凡大人物,王一级的人物,有某种过于执的癖好,那就另当别论了。

    前朝那些热衷炼丹、木匠、书画、辞赋的皇帝、王公,哪个下场是好的?

    贾珠问道:

    “义忠亲王是嫡长子,为何一直没有立为太子?”

    贾政不由皱眉,看着贾珠,说道:

    “休谈国本之事,储君当立不当立,那是天子决定的,你不要多嘴。”

    贾母笑道:

    “珠哥儿,等你进士及第,成为朝廷栋梁,再想这些事情。

    当下我们是要考虑什么时候送元春进义忠王府。”

    贾珠垂眸咬咬牙,一字一句说道:

    “老祖宗,我反对送元春去义忠王府。”

    这话说完,屋子里刹那寂静无声。

    贾母脸上的笑容僵住了。

    贾政抬眼凝视儿子,瞬间石化。

    贾珠打破寂静,说道:

    “元春嫁给义忠亲王,有诸多不利,也许会给贾家带来麻烦。”

    贾母脸上笑容全无。

    在她的观念里,这个婚姻,门当户对,荣华富贵,对孙女来说,算是上上的婚姻了。

    “哦,那你说说看,有什么不利。”

    贾政见母亲脸色冷下来,冷声道:

    “孽障,得了个会元帽帽,就不知道自己姓甚名谁了?

    老祖宗留你在这屋子旁听,是想让你多听多学,长点见识。

    你可倒好,发起癫来,要给老祖宗讲学吗?给我出去!”

    贾珠默默站起,说道:

    “容我说完话,便走。”

    贾政怒道:

    “出去,这里没你说话的地方。”

    贾母板着脸说:

    “好了好了,不要吓着珠哥儿,让他把话说完,天又塌不下来。

    珠哥儿,你坐下说,我听着呢。”

    贾母其实并非想听贾珠的金玉良言。

    她只是奇怪,贾珠为什么变得比以往更有冲击力了。

    贾珠以前温文尔雅,很少与人争执。

    现在的贾珠,有了一种明显冲击力。

    这种性格,这么多年,贾母再没有从贾家人身上看到过。

    贾家富含冲击力人,是第一代荣国公贾源。

    自己的夫君贾代善身上,也存续着这样的冲击力。

    到了贾赦、贾政这一代,富含冲击力的性格,已经荡然无存。

    至于贾琏、宝玉、贾环等人身上,这种富含挑战性的冲击力,根本就看不到一星半点了。

    此刻,贾珠身上闪现着当年贾源、贾代善身上那种勇于挑战的冲击力。

    这种冲击力,虽然并不浓烈,还是让贾母心中一颤。

    贾珠反对这门亲事,贾母颇为不快,却又想听听贾珠富有冲击力的想法。

    贾珠说道:

    “元春嫁给义忠亲王,风险极大。皇帝一直没有确认东宫,义忠亲王一直不能确认储君地位,说明国本之争已经极为对立了。

    义忠亲王成不了储君,元春嫁过去,又是侧妃,岂不死无葬身之地?”

    贾政不快道:

    “这话说得过了,即便义忠亲王做不了太子,至少还是个亲王,元春怎么会死无葬身之地?”

    贾珠回答:

    “义忠亲王按理是要做太子的,如果别的亲王取而代之,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试问新太子,能让义忠亲王活下去?”

    贾政被问得很尴尬,辩解道:

    “义忠亲王按理是要做太子的,他若成了太子,元春嫁过去,岂不是享尽荣华富贵?”

    贾珠答道:

    “这也未必,义忠亲王生性懦弱,周边环伺的那些个亲王,谁不比他能耐强大?

    就算皇上把太子桂冠,加封在义忠亲王头上,最终也会得而复失。”

    贾珠逻辑很清晰:

    皇族的世界,最终都是拳头说话,义忠亲王天生不是统御天下的材料,迟早会让人取而代之。

    无论红楼时空,还是人类历史,概莫能外。

    贾政闭口无言,心中窃喜。

    贾珠说的话,句句无可辩驳,确实是这么个理儿嘛。

    我儿能耐了。

    舞文弄墨得个会元,还在其次。

    关键是我儿看问题,十分通透,可谓人情练达,世事洞明。

    贾母眼中荡漾着欣慰的笑意。

    多年来,她看视自家子孙,心中常有凄凉之感,不知哪个子孙,能让贾家富贵绵延。

    尤其贾珠病重期间,这种凄凉更让她难以承受。

    现在看来,一目了然。

    贾珠才是贾家富贵的延续者。

    贾琏、贾宝玉、贾环不败家,就算阿弥陀佛了。

    贾母心怀宽慰,故意抛出一个问题,来考究贾珠:

    “你说的这些都没错,你想过没有,万一义忠亲王成为太子,其他亲王也未有非分之想,元春岂不是错过了一段良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