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红楼:我是贾珠 » 第44章 元春不能去

第44章 元春不能去

    如果义忠亲王成为太子,侧妃以后便是皇贵妃了。

    贾母多多少少,还是有点侥幸心理。

    贾珠毫不犹豫回答:

    “坊间多有传闻,义忠王妃心狠手辣,元春妹妹性格温顺,哪能顶得住王妃的蹂躏?

    自古伴君如伴虎,深宫幽院那种不得见人的去处,就别让我妹妹去吃那个苦头了。”

    贾母微笑,继续探问:

    “珠哥儿可曾想过,元春一旦成为皇贵妃,贾家便有了富贵流传的本钱。”

    贾珠轻轻摇头,眼眶不由湿润,禁不住悲从中来。

    红楼原著世界中,贾元春居深宫之中,失宠失势,最终不明不白暴亡,甚至到了家人无法收尸的悲惨程度。

    自古皇家最无情,说什么富贵流传?

    贾珠平复心情,铿锵说道:

    “富不过三代,在于子弟颓废,教养失当;贾家要想长盛不衰,岂能牺牲一个弱女子,换取苟安?

    这样的富贵,不要也罢!”

    贾母热泪盈眶。

    贾政热泪盈眶。

    贾母颤声问道:

    “那你说,贾家盛衰,谁又来担当?”

    贾珠自然明白贾母激将的意思,傲然回答:

    “如今贾家子弟,我看不出谁更胜我一筹,贾家盛衰,舍我其谁?”

    贾母老泪横流。

    贾政陪着老母擦眼泪,心想:

    贾氏家族幸有我中流砥柱,才保持富贵景象。

    如今贾家子弟,终于有个担当之人,幸甚幸甚。

    贾政自我感动,毫不犹豫把自己列为贾家祠堂的中流砥柱。

    贾母看着眼前子孙两人,不由哈哈哈,笑得合不拢嘴。

    儿子贾政中规中矩,平平无奇,却生出个颇有他太爷、爷爷风范的孙子,天意不绝贾家啊。

    贾珠原本对贾家兴衰,并无多大兴趣。

    现实在于,他与贾家融为一体。

    在封建时代,家族衰落,成员难逃厄运。

    他是一个穿越者,若不自救,必将坠入万劫不复之境。

    自救,我得自救!

    贾母笑得岔了气,啃啃咔咔直咳嗽。

    贾政、贾珠赶紧上前,给老太太轻轻捶背。

    贾母缓过劲来,问儿子:

    “圣上所说这件事,当时你怎么回答?”

    贾政回答:

    “我说,元春虽然有学识,只是性格刚烈,难以驾驭,不知义忠亲王是否中意。”

    贾母欣然说道:

    “我儿随机应变,把话说活了,有见识啊。”

    贾政自负一笑,很是骄傲的样子。

    其实,贾政当时在皇帝面前,哪敢推脱这门亲事,也没想着推脱。

    他之所以这样说,只是忧虑元春的性格,表达一下自己的担忧而已。

    贾母接着问:

    “圣上怎么说?”

    “圣上当时一愣,沉吟片刻,不置可否。”

    “然后呢?”

    “然后,陛见就结束了。”

    贾母“哦”一声,陷入沉思。

    贾珠明了贾母的忧虑。

    这门亲事成与不成,贾家说了不算。

    皇帝想成,谁也无法阻挡。

    贾珠宽慰道:

    “老祖宗不必忧虑,元春之事,能拖则拖。

    孩儿殿试如能见到皇上,自会与他解释清楚。”

    贾政大惊:

    “这可万万使不得,圣上如何思虑,自有神断,岂容你扰乱?

    殿试为公,家事为私,千万不要在圣上面前说这件事。”

    贾政的意思,这件事只能由着皇帝决断,听天由命。

    贾珠点头:

    “孩儿知道了。”

    他的理念、风格,与贾政截然不同,多说无益。

    贾政说道:

    “容我与姚守途商议一下,看看如何行事。”

    贾母点点头,表示赞许。

    贾珠略作思忖,微微摇头:

    “元春之事,皇上为何亲自召见老爷,当面说知?个中蹊跷,尚未可知。

    孩儿以为,皇上单独与老爷说的事情,不可让第三人知晓。

    姚世伯虽受荣国府知遇之恩,与贾家亲近,但万一风声走露,皇上在意了,反倒不妙。”

    贾母眼珠一转,看看儿子,又看看孙子,越觉得孙子非凡,颇有当年荣国公的睿智,于是欣然说道:

    “珠哥儿说的是,这件事不得与任何人述说。

    贾家就我们三人知晓,概不外传,人问陛见之事,就说叙旧而已。”

    贾政老脸微红,连连点头:

    “儿子知道了,老太太放心就是。”

    贾珠出了门,正好遇见家塾女学放学。

    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和几个贾氏家族的女孩,迎面走来。

    她们看见贾珠,一下围了上来,叽叽喳喳问这问那,说个不停。

    贾珠笑着看着这群不谙世事,粉妆玉琢的小丫头,心中暖洋洋的。

    他东一句,西一句,回答小丫头们幼稚可爱的问话。

    元春是这些孩子里最大的姑娘。

    她站在圈外,含笑看着小丫头们,争先恐后向贾珠请教冰糖葫芦和小甜薄饼哪个更美味,风筝和鸽子哪个飞得更高。

    贾珠看一眼亲妹妹,心中不由一颤。

    元春此时哪里知道,她被老不死的皇帝给盯上了。

    皇帝如果愿意,无论元春意愿如何,她都得进入义忠王府,成为义忠王的侧妃候选人。

    皇权社会就是如此。

    你别无选择。

    元春看见贾珠眼神恍惚,心中一怔:

    “珠哥哥有什么心事?”

    贾珠的眼神,迅速恢复平常。

    元春这样知性,敏感的孩子,送入义忠王府为妃,她哪能承受得了血雨腥风?

    贾珠暗下决心,皇帝即便是拿定主意,他也要阻止这门亲事。

    贾珠问元春:

    “最近学业可有进步?”

    元春骄傲笑道:

    “老先生说我若是男儿,都可以过院试,中个生员了。”

    贾珠打趣道:

    “以妹妹高才,别说生员,直接摘得案首之冠,也是可以的。”

    所谓案首,就是院试童生中,选出的秀才之首。

    元春咯咯笑道:

    “珠哥哥说的话,和家塾老先生说的一样。”

    贾珠说道:

    “嗯,哥看好你,快带着妹妹们去玩耍吧。”

    贾珠看着元春带妹妹们离开,心中越发强化了救胞妹于水火的决心。

    在走回自家的路上,贾珠苦思冥想。

    却总想不通皇帝突然单独召见父亲,用意何在。

    更不懂皇帝住在深宫,怎么就盯上了自己的妹妹贾元春?

    贾珠快要走到自家院落,一个人在他身后,轻声唤道:

    “珠大爷留步,在下有话禀报。”

    贾珠停住脚步,回首看去。

    单大良站在身后,像是赶得很急的样子,微微气喘。

    贾珠问道:

    “让你出去盯住贾雨村,怎么还没有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