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雪耻中条山:冉绍云的故事 » 第八章

第八章

    冉绍云被捕后第三天,维持会办公室,五六家饭店掌柜和一个面粉加工厂的掌柜,正在和宋宝元求情出城购买各种食材,其中一位姓陈的掌柜向宋宝元仔细地数说道:

    “宋会长,你是咱们饭店的常客,你知道,饭店就是卖各种菜类,特别是猪、羊肉,还有鸡蛋和豆腐粉条,没有这些东西,饭店就停业了,有这些东西也不能多,还怕天热变味,城门关闭这几天,实在是没有东西做了,你无论如何给李会长说说,让我们每家出去一个购买食材的人也行,总不能叫我们停业吧?”

    宋宝元听了,为难而无奈地说:

    “开城门的事,可不是咱维持会的事,得等李会长回来商量。”

    宋宝元话音刚落,立马一阵七嘴八舌地乱嚷嚷:

    “是呀,总的想个法子了,不然太君下馆子也只能干瞪眼。”

    “活人不能让尿憋死吧,总是会有办法的。”

    此时,李会长回来了,他见大家一脸不高兴的样子就说:

    “说什么事哩不喜欢。”

    宋宝元说:

    “这些掌柜们要求出城买食材,食堂都要关门歇业啦。”

    李闷娃听了兴奋地说:

    “大家不要说啦,我刚从皇部回来,多田骏野已经下命令了,马上城门就要打开了,今天要处死冉绍云,也是为我女儿报仇,不过不是枪毙也不是杀头,是要让他上老虎架,把他钉在木架上,吊在南门城墙上,让他慢慢死去,不但让城里关外的人看,还要让全县四路八方的人都来看,特别是让那些反对皇军的八路军、国军还有那些秘密反对皇军的人看。”

    说到此,大家面色惊恐,不由的嘘了一口长气。

    接着李闷娃又恶恨恨地说:

    “这个国军的头头叫冉绍云,真他妈的硬气,绝食几天了不吃不喝,又不向皇军悔过投降,昨晚国军又是攻城又是窃狱,使皇军死了七八个人,皇协军伤亡惨重,因此,多田骏野发怒了,今天非要处死他,这是他个人自找的下场。”

    听罢李闷娃的话,大家不约而同闷闷不乐地离开了维持会。此时,宋宝元也随同大伙走出办公室,刚到门口,宋宝元拉陈掌柜一把,站在一边对他说:

    “我有一个重要口信,让你们出一个可靠人,去山上乌峪镇找清道村张永新,把刚才李会长说的日本人今天要处死冉绍云的事向他交代一下,你看行不行。”

    陈掌柜听了,小声说:

    “就这事,行啊,我外甥经常去山上买木耳,山路他熟悉,人绝对可靠,你就放心。”

    说罢,宋宝元把写好一张字条交给了陈掌柜。

    上午,乌峪镇清道村,张永新家,正在开会研究昨晚攻城劫狱失败的事,参加人员有张永新、胡排长、马排长几个人,张永新和他们经过反复讨论,马排长丧气地说:

    “多田骏野十分狡猾,我们吃亏主要是内线没有卧底,无法掌握随时变化的情报。”

    二位排长一筹莫展,也不知如何是好。

    这时候,儿子珠珠进屋对张永新说:

    “爸,门口有人找你。”

    张永新立马跟着儿子,走到大门外,看见是一位年轻陌生人。未等他开口说话,那人先主动向他张口说:

    “大叔,你是张永新吧?”

    张永新答应到说:

    “我是张永新,你……”

    没等张永新说完,那人便拉住他的手说:

    “走,回家里说。”

    二人走到院子里,就站住小声对他耳语了一阵,又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条给他说:

    “我走啦,还要给饭店买木耳呢。”

    张永新被感动的说:

    “在家坐一会儿,喝些水,我给你去买。”

    年轻人摇了摇手,笑着说:

    “我在泗交那里有熟人。”

    上午,日本鬼子将冉绍云从西门暗室里押出,只见冉绍云带着手铐脚镣,他消瘦的身体,苍白的脸色,毫无气力和的样子,每前行一步都是凭着顽强的毅志,身后紧跟前两个持枪的日本兵,当他刚一走出大门,看到眼前七八个日本兵手持三八式枪,后面是100多个皇协军,很少有围观的群众。此时,他心想鬼子今天是要杀害自己,他鼓励自己,要抖起精神,要用勇敢不怕死鼓舞群众斗志,震慑日本鬼子。

    冉绍云面带微笑,环顾一下四周,挺起胸膛,艰难的向巷道走去。一条几百米长的巷道,霎时间两边各家门口都站满了人,人们个个脸色凝重,都在深情地看望着他不屈的身影,听着他步履艰难镣铐声,时而有小声议论:

    “他是中条山国军的排长,叫冉绍云。”

    “听说他被抓绝食三天了,一颗米粒也没进。”

    “听说是四川人,恓惶死了,图啥呢?”

    快到街口了,他变微笑面对死亡,突然变成了大声呼喊口号: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日本鬼子滚出中国去。”

    “中国人民是杀不完的,团结一心打败日本鬼子。”

    进入大街以后,四面八方的人流都涌向他。冉绍云更加奋勇的喊着口号: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人民团结起来,把小日本赶出中国去。”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互相拥挤着,几乎堵住了冉绍云前行。

    此时,一个日本兵,发怒了,大声喊:

    “你的,八嘎哑路,开路,开路的。”

    日本兵疏散了前方的人群,冉绍云看见了南门大开,望见人流不断向他涌来,他奋力又喊起口号: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去。”

    南门到了,几个日本兵把冉绍云的手铐脚镣解开了。并把冉绍云推到南门西侧。一个日本指挥官,对着皇协军头头喊话:

    “你的,皇协军的端起枪,排成队,我的保卫起来。”

    皇协军头头,唯命是从,马上把队伍整好。

    这时候,几个刽子手上前把冉绍云扭倒,抬到事前准备好钉他的木架上,他拳打脚踢,鬼子久久不能得逞,恶斗了尽一个多小时,才将他死死地按倒在框架上。

    两只手心,两个肩头,两条大腿,两只脚腕,两个膝盖全身钉了十个大钉子又不至立即致死的地方,将他活活地钉在木制框架上,然后用绳子将木架吊在城墙上示众,冉绍云仍骂不绝口,不断高呼: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华民族万岁!”

    “中国人是杀不绝的”“再过20年,老子转生又是一个冉绍云,还要打你日本鬼子!”

    上午,清道村张永新家,张永新、胡排长、马排长,根据山下提供的情报,反反复复的讨论,胡排长满有把握地说:

    “根据昨晚攻城的经验,我们的火力攻击是成功的,弟兄们和民兵游击队攻打敌人的精神英勇顽强,皇协军没有什么战斗力,一见真枪实弹,就四散而逃。所以说保持昨晚的力量攻城是可行的。”

    马排长自信地说:

    “用突击队攻城,后备大部队冲锋是成功的,关键是内线没人提供新情况,虽然攻入城内,敌人将冉排长转移了,情况不明,简直是老虎吃天没法下爪。”

    张永新仔细的分析,使他从另一个方面提出了问题,他说:

    “内线没有人,是我们营救失败主要原因,可是敌人总结教训是我们为什么能顺利进了城,前面我听你们说,敌人打开城门,看见你们又要关城门,这是不是敌人错把你们当成田二狗他们去杨家沟救人回来呢?如果是这样,敌人再不会犯这样的错误了,因为再也不会有营救人的事了,我们也不会再犯内线没人的错误了,因为敌人将冉排长已经钉在墙上了,所以,我们二次营救冉排长,主要是考虑怎么才能进城的问题。

    张永新的深刻分析,使二位又感到无所适从,马排长立刻就说:

    “张叔,你的办法应该怎样攻城?”

    胡排长也感到困惑,说:

    “你说,我们该咋办?”

    张永新胸有成竹地说:

    “根据日本人守城人少,我们装扮成运城日本人救援队,把我们以前的日军服装利用起来,以假乱真,再让他们开门入城。”

    二位听了相视而笑,点头称道,不约而同说:

    “行,就照你的办法来。”

    二位如释重负,接着又谈起以前他用此办法,打过胜仗的笑谈。

    这时候,珠珠跑进屋里说:

    “爸,外面有人找你。”

    张永新立刻起身,刚出屋看见是周启胜特派员,立刻迎上去。

    周特派员一进屋,看见两个国军模样的人,未等他开口,张永新就介绍说:

    “你来的正是时候,我们正商量营救冉绍云排长的事。”

    周特派员听了,开门见山地说:

    “我就是为这事来的,是康队长特别吩咐的,冉绍云今天上午被日本人钉在了南门城墙上,城里关外十里八乡人都知道了,日本人残无人道,现在是国共合作时期,对团结抗日的统一战线是不利的,他是怎么被日本人抓去的,为什么不提前报告,采取营救措施。”

    张永新急着要向周特派解释,却被周特派员摆手说:

    “不要解释了,人已经被钉在城墙上了,当务之急是和你们商量营救方案。”张永新认真地说:

    “方案我们已经制定好了,根据皇协军战斗力弱,日本兵少的特点,仍然采取声东击西的战略战术,和上次不同的是突击队化装成日本人进城。”

    特派员说:

    “你们总兵力投入有多少人?需不需要支队出兵?”

    张永新眼睛扫视一下二位排长说:

    “我们总共有700多人,国军仅200人,其余是民兵游击队,不需要支队出兵。”

    胡排长补充说:

    “根据上次攻城经验,重点是攻东门,牵制敌人吸引敌人的注意力,为南门突击队进城减轻压力。监督其它城门有外援。”

    特派员又特意提醒说:

    “日本人很狡猾,他们是战争贩子,我们必须灵活机动。化装日本人进城是一步好棋,但是一定要注意两点,一是必须在东门攻城前十几分钟进城,如果在东门攻城之后进城,就会暴露我们,引起敌人的怀疑;二是进城不能说是运城总部援兵,要说是下段村日军增援,因为下段村是步行,运城总部肯定是乘车来的。”

    张永新郑重地说:

    “特派员的意见很重要,你们一定要认真研究,巧妙配合,没有什么,赶快回去作好准备,天黑务备赶到。”

    二位排长临行时和特派员握手言别。

    县城南门墙下,被钉在城墙上的冉绍云毅然怒骂声不绝于耳,“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华民族万岁”“中国人是杀不绝的”,“再过20年,老子转生又是一个冉绍云,还要打你日本鬼子。”从南门洞进出的人流,川流不息,拥挤在城墙下观看的人群雅雀无声,有的人忍不住在流泪,有的人小声在骂:黑心烂肠,草菅人命,不得好死。许多人是默默无语,忍痛离开……”

    下午,夕阳西下,三辆日本嘎斯车,载着满满的日本兵,从南门洞窜行而过,许多围观的群众,听到汽车的喇叭声,望着车上持枪的日本兵,愤然不肯让路,以示抗拒。然而日本哨兵挥舞着三八式枪,硬是在前面开路,嘴里不停的在喊:八格亚路、开路、开路的……

    晚上,山上的两路国军,按照约定的时间,都分别在九点钟的时刻准时到达各此的集结点。攻打东门的胡排长,已经让投弹组和爆破组,以及机枪组,都作好了一声令下攻城准备。此时,他盯着夜光表的分针,等着九点二十分的时间。

    进攻南门的马排长,按排好后续攻城的120多人的待命准备工作,而后他们30人的突击队,着装好日军的军装,背着三八式,腰间插着手枪和匕首就向城门进发,他们步伐有力,昂头挺胸,在夜色的朦胧中挺进。

    当挺进到离城门几十米的时候,城楼上日军的手电光不停的照射着他们气势雄壮的队伍,接着就高声大喊:

    “你的,那部分的干活。”

    马排长让身边懂日本话的人说:

    “我的,下段村的,援兵的干活。”

    城楼上的日军一阵哈哈哈的笑声:“吆西,吆西。”

    此时,他们已进入南门洞,接着就到了城门跟前,马排长用力敲打着城门,不一会,城门打开,值班哨兵趁着夜色,望着前来“日军”,正准备打开城门,马排长上前狠狠打了哨兵一个耳光,嘴里喊八格亚路,接着大家一拥而进,凭借暗光隐约看见五六个哨兵,立即下令:快,干掉他们。

    正当大家把尸体拖到一边时,忽然被钉在城墙上冉绍云又一轮愤怒的骂声开始了: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华民族万岁”

    “中国人是杀不绝的”

    “再过20年老子转生又是一个冉绍云,还要打你日本鬼子”。

    此时,突然东门攻城的炮声响了,听见手榴弹爆炸声,机枪扫射声,时而还有钢炮声,交织在一起。

    此时,南门后续部队正赶到离城门几十米处,城墙上枪声四起后续部队被阻挡。

    马排长和突击队们,顺着冉绍云愤怒地骂声,隐约看见冉排长被钉在一个悬着的木架中。

    这时候,有几个兄弟急切地说:

    “马排长,我们赶快把冉排长放下来呀。”

    马排长说:

    “不行,绳子在上面,有鬼子看着。”

    马排长话音未落,城楼上的鬼子也向他们开了枪。

    城楼上几十个鬼子密集的火力,向他们压下来,鬼子们居高临下火力很猛,他们无法还击,只好很快在城门洞钻出,沿着城墙根向东边迅速撤出。

    刚撤出,马排长命令两个传令兵,立即向东门胡排长报告:撤退。

    第二天,县城城门仍然大开,只是守城门的日军大兵,查验良民证的日军哨兵更凶狠。进出城门老百姓很稀少,几乎没有人驻脚观望冉绍云惨状。

    落入敌人魔掌的冉绍云,几天来没有进食,被钉在城墙上的疼痛和困乏已使他耷拉着头,像死去了一样,时而他清醒了,还是用尽气力在怒骂: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华民族万岁”

    “中国人是杀不绝的”

    “再过20年老子转生又是一个冉绍云,还要打你日本鬼子。”

    可是他声音已十分低沉和微弱,几乎是有气无力,一连骂了三天三夜。

    终因体力消耗殆尽碧血流干而魂归苍天,冉绍云耷拉的头从此再也没有抬起过。天将晚,几个老百姓将冉绍云从十字架上解下来,抬到西城壕一块荒芜的地方,将他埋葬了。

    冉绍云的死像晴天霹雳一样,震动了全县东西南北,震动了人们的心,日本人的罪恶行径使人们陷入深思。

    第二天上午,梅英已到城里,因为还未等天亮就从家里动身往城里赶来的。她身穿蓝花衣服,下身穿的是白裤子,胳膊上挎着一个竹篮子,她依然是年轻媳妇那样漂亮和大方,进城后她直奔维持会。

    维持会办公室,宋宝元正爬在桌子上写什么,这时候梅英已到了办公室,宋宝元抬头看见是梅英,不由的一惊说:

    “梅英啊,你来啦!坐,坐。”

    梅英面无表情,只是微微苦笑一下说:

    “我知道啦,他是昨天上午的事。”

    宋宝元一边给梅英倒水,一边也带着沉重的表情说:

    “也怨我无能,只能传传信,可惜救不了冉排长的命啊。”

    宋宝元自责而无奈的说:

    “他是埋在西城壕那块荒芜的地方,人是维持会负责埋的,李会长只肯出一叶蓆和三个埋葬人的工钱,是我改成用棺材埋的,钱是我出的。”

    梅英听了,心里由然升起一股感谢之情说:

    “棺材钱花多少,我出,他是我的人,我不能让你又是好心又出钱。”

    宋宝元听了执意不肯说:

    “不,不,不,这钱是我应该出的,冉排长给了一条命,难道我还不应该还他一副棺材钱嘛!”

    接着又慷慨激愤地说:

    “冉排长的牺牲,对我教育很大,启发很深,人家为了打击日本侵略者,为了中华民族的利益,不惜牺牲个人的生命,而我一个中国人只能眼巴巴看着他被日本人活活折磨死,我们只能忍气吞声,想想我们活着算什么人呢!”

    接着郑重而又神秘地说:

    “昨天晚上日本人开了一个会,说是趁国军群龙无首,下步计划调大批日本兵,对中条山国军实行毁灭性打击,夺回中条山的控制权,你回去一定给他们说一说,我也再不另行通知了,你看我也正在按李会长的要求,制定下步扩大征收粮油款的计划来。唉,干这算什么事呀!”

    说罢,宋宝元摇摇头,无可奈何的样子。

    西城壕,旧时古城墙的浅豪,现已是平坦的街道,街的一半已是店铺,沿西边大半还是杂草丛生荒芜的乱石滩,行人稀少。

    梅英边走边举目环视,寻找冉绍云的坟墓,当她走到近50米的时候,看到前方有两个成年行人,驻脚停留观望并指指划划,当她走近两个行人时,忽然看见一堆新土落成的新坟,当她想要打听新坟的死者时,只见那二人还在议论:

    “听说是四川人,还是国军排长呢。”

    “小日本真他妈不是人”“听说钉在南门墙上几天了”

    梅英确定是冉绍云坟墓,便放下手中的篮子,从中取出白孝衫穿好,又取出纸钱和香走近坟墓,然后点着纸钱和香,用一根细棍在不断挑拨着使纸钱燃尽,此时她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悲痛,忽然失声痛哭起来。

    这时候,从西边又零零星星的过来几个行人,走到离她不远处站住了,看着她哭得悲痛欲绝,忍不住也慢慢地走了。

    次日,清道村张永新家,由张永新、马排长、胡排长几个在一起分析新形势,马排长心事重重的先把新情况给几位介绍了一下说:

    “昨天,梅英进城给冉排长祭坟时去维持会,见到了宋宝元副会长,宋宝元特别嘱咐梅英,说日本人正在调动大部队,准备对中条山国军和民兵游击队进行一次彻底围剿,认为冉排长牺牲以后,部队情绪低落,又是群龙无首,鬼子认为是他们选战的大好时候。”

    二位听了感到有点愕然,随之又陷入深思。

    接着马排长又加重语气说:

    “据梅英说宋宝元正在为日本人做筹粮油款的计划,看来大战在即。”

    听罢张永新严肃地说:

    “看来敌人是很狡猾的,都看出我们失败的弱点,我们要打败敌人,一定要找出我们问题,特别要克服指挥员和大家恢心厌战的思想情绪,宣传教育要为冉排长报仇的思想,同时要加强部队和民兵游击队战略战术训练,充分利用我们对地形地物熟悉的长处,和敌人打游击战。”

    马排长情不自禁地站起来说:

    “张叔说得对,这两天部队死气沉沉,话也少了,笑声也听不到了,真是死了人了,像这样咱能打胜仗呀!”

    胡排长也郑重地说:

    “仗要打士气,没有敢打必胜的士气是不能战胜任何敌人的,记的冉排长对我说过,卫立煌司令参观了延安回来以后,经常夸赞说:八路军为什么能打胜仗,就是他们抱着强烈的阶级仇和民族恨,誓与敌人共存亡,踊跃参加,纷纷写请战书,要求我们国军也要向八路军学习。”

    张永新信誓旦旦地说:

    “对呀,就是要向八路军学习,他们有政工干部指导员,你们也可以成立政治宣传员嘛。”

    二位不约而同地都说:回去以后要成立政治宣传员。

    一九四三年十二月上旬,一天中午清道村,尖山和毛家山一代,国军和民兵游击队,正在搞战术训练,张永新、马排长、胡排长正在研究小分队诱敌深入,大部队包抄伏击战时,珠珠气喘嘘嘘的跑来,向爸爸报告说:

    “爸,山下有两个叔叔来找你,人在家里等你。”

    张永新的家里,康支队副队长李吉明和警卫员小刘正在家里喝茶,张永新赶到家里,一进门看见二位高兴地说:

    “二位辛苦啦。”

    李吉明笑着说:

    “你才是辛苦啦,都这把年纪了,还在参加部队野战训练,快坐下,有要事和你商谈。”

    此时,小刘给张永新倒了一碗茶水,递给张永新,张永新接过茶碗,点点头说:

    “你们来正是时候,现在国军和民兵游击队正在尖山一代搞战术训练,准备迎击日本鬼子绞杀战呢,欢迎你亲临指导。”

    李吉明沉着说:

    “这次我来主要是谈新情况,昨天我们抓了一个日本间谍,审训后交代;日本人马上就要和我们康支队打围剿战,妄图一举消灭我们,据交代,原来他们计划在冉绍云牺牲几天内消灭你们,后来改变了计划,说是山上的国军和民兵游击队,是我们康支队一个分队,所以,先把我们干掉,再吃掉你们,据说日本人这次从运城和其它地方要调来一万多人。”

    说着吉付队长喝了一口茶水,又接着说:

    “因此,康队长和我研究决定通知你们,从今天起就要参加前山训练。”

    张永新听了哈哈大笑,两手拍着膝盖说:

    “好哇,下午我们开一个班排连的干部会议,就把部队拉到前山去,实地进行实战训练。”

    晋南的十二月天气,已是寒冬季节,天高云淡,空旷的田野一片荒芜,唯有田间绿色的冬小麦苗掩映着地皮。地边和大路旁,到处都堆积着玉米秸杆和棉花柴。

    周村,这个和中条山密切相依的小村庄,在支队长康俊仁的领导下,已是远近闻名的抗日英雄支队,太岳区党委、太岳军区已任命康俊仁为太岳第三军区司令,自然是日本人的眼中钉和内中刺。

    此时,康司令正在自己的家支队部召开班以上负责会议。他说:

    “根据我们掌握的敌情,日本人今晚要围剿我们村,主要是围剿我们支队,如果我们上了山,他就会把群众抓起来,烧杀抢掠,逼着我们下山解救,等于我们自投罗网,所以,我们必须把战场选在郭道和周村村的中间地带。要利用我们冬季地形地物的有利条件,把战场设在大路上,利用路边堆积的玉米秸杆做掩护,充分发挥我们机枪多的优势,等敌人还在行进中,就开始扫射,打他个措手不及。这就是毛主席说的:‘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敌人的优势是武器先进,我们的优势是地形熟悉,把敌人打懵了、打怕了,我们就赶快撤到山坡上掩体里,准备打阻击战。接下来敌人可能会组织攻坚战和包抄战,他要打攻坚战,我们前山沿一带有二里多长的掩体和二十多挺机枪,他要打包抄战,我们后面有国军和民兵游击队。”

    康司令讲到此,端起水杯喝了几口水,下面同志紧张的面部表情,立刻舒缓和欢快起来,大家互相交换着自信的眼色。接着付队长李吉明也激情地说:

    “刚才康司令讲了这次战役的战略战术问题,我再强调几点:

    第一点,我们必须牢牢掌握战争的主动权,这个主动权就是要坚决服从司令部制定的战略战术,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第二点要有敢打必胜的信心和勇气,要明确打仗就是打士气,‘狭路相逢勇者胜’。第三点要注意协同作战,虽然我们有分工,但不能各自为战,见死不救,要有全局思想。”

    康司令听了李吉明讲话,有感而发,于是强调说:

    “李付队长讲的几点很重要,这是保障我们能否很好执行此次战略战术的关键,我们各个负责人一定落实到行动上。”

    接着李付队长又作具体按排:

    “下面各连排班具体到各自的方位,熟悉一下各自那里的环境,做好战前准备。”

    下午,县城关庙门前停着一溜日本军用汽车,这是日本人刚从运城运送日本兵的汽车,关庙作为皇协军的驻防,理所当然成为日本的临时宿营地。

    庙院宽畅的院落,按照团营连的队列,站满了日本兵,龟田大佐正在大声训话:

    “……我们远道而来是执行大日本帝国天皇陛下的任务,剿灭康俊仁的游击队,各部队严加管束,就地待命,随时准备出发。”

    周村,康支队正在中条山前沿一带,进行战前各种战术训练。康俊仁和支队几个负责人,正在检查巡视。

    当康队长巡视到山顶时,发现国军和民兵游击队是分开编制,立即提出混编的指示说:

    “你们国军是野战部队,善于打反击战和攻坚战,游击队没有打反击战和攻坚战的经验,应该和你们合编在一起,由你们带领才能发挥游击队打攻防的力量。”

    这些连排长听了康司令的指示后,立即行动改变了编制。当到公路巡视时,听到机枪手提出鬼子行进时打不如鬼子拥挤在一起打命中率高,大家提出见意在前方路面挖一道深壕埋上地雷,上面掤上土,鬼子的的汽车陷进去,地雷暴炸了,后面的鬼子吓懵了又不敢动,这时机枪射击,效果更好。此时,康司令兴奋地说:

    “好办法,就照大家的意见办,真是仗越打越精了。”

    夜间,嗖嗖的冷风,吹拂着飘零的枯枝败叶,指战员一夜的坚守,无疑是一次战前毅志的考验。

    康司令和几个司令部干部,席地在一起对敌情又作了研究,有的猜疑情报有误,的有分析敌情有变,康司令认为,敌人很可能会在天破晓之前行动,因为这时候老乡还在睡梦中,便于实行包围圈进行围剿我们,接着说:

    “坚持到天亮,敌人不来主撤下山来,不过一定要设远距离侦察哨,防止万一。

    天欲破晓,东方泛起鱼肚的白色,不远处有汽车响声,不一会汽车越来越近,透过灯光能看到后面人头蹿动,鬼子的大部队正在跃跃欲式,像海浪一样向周村方向涌来,隐蔽在路旁玉米秸杆后面的机枪手,隐约可以看见小车不紧不慢地前行,后面是一个骑着自行车的翻译官,翻译官后面是五六个抬着山炮的炮手,紧跟其后的是皇协军和鬼子的大部队。

    突然,几声轰隆的地雷暴炸声响,部队立刻停止前进,紧接着路旁的机枪嗒嗒嗒地响起了,鬼子们乱成一片,有的趴下,有的互相拥挤着,也有的往大路另一侧模索着跑,更多的是中弹倒地。

    这时候,机枪手先后把身上的五六个手榴弹边跑边投向敌人,借着浓烟迅速穿过开阔地,转移到前山沿的掩体内。

    公路伏击战,使鬼子伤残严重,元气大伤,龟田大佐腿部受伤,小车还陷在壕沟里,后面几个副官很快来到龟田大佐前面,安慰龟田,被龟田狠狠地训斥道:

    “我的腿伤坏了坏了的,你的快快的组织反击。”

    几个副官嗨一声,很快到各自部队,把能参战人员全部集合起来副指挥说:

    “伤亡的统统的放弃,能参战的统统打反击。”

    说罢,拔出指挥刀指向前山沿方向,阿嘿嘿。

    鬼子们像一窝蜂一样,向前山沿方向拥过去,跨过几百米的开阔地,鬼子变成一字形进攻队形,又把不足百人的皇协军编成一字形进攻队形,让他们往山上冲,皇协军在鬼子指挥官的督战下,畏首畏尾,战战兢兢的向山上缓慢地爬行,当他们快到半山腰时,掩体里的机枪凶猛地火力向他们扫射,皇协军死的死,伤的伤,爬在山坡上一动不动,这时候,日本人的六门山炮,并列发向隐蔽在掩体里的火力点。

    指挥官挥舞着指挥刀一声:阿嘿嘿的进攻令,日本兵拼命的向山上冲,前面的皇协军看见日本兵冲上来了,也爬起来正要往上冲时,掩体里机枪步枪的射击声加杂着手榴弹的爆炸声响成了一片,鬼子死伤残重,横尸遍野。

    此时,几个指挥官凑在一起:唔噜了一会儿,突然,吱吱吱一阵小号声,日本兵很快撤下来了,由一个副官带着一部分日本兵向侧翼部队猫着腰跑步前行,潜伏在山上的国军和民兵游击队,突然向鬼子猛烈反击,阻断了鬼子包抄的去路,双方交战火力更加凶猛,几百个鬼子死的死,伤的伤被全奷灭。

    山下的指挥官,听见遥远的枪炮声渐渐的稀疏和停止,预感到部队前进受阻和失败,于是又下令山炮向沿掩体部队开炮。

    又一轮狂轰乱炸,鬼子和皇协军又一次冲锋被猛烈地火力压下来。后山的国军和民兵游击队迅速和前面的支队部队混合在一起。

    鬼子几次反攻,伤亡严重,兵员稀少,士气低落,正要撤退的时候,忽然康支队冲锋号声响起,一里多长的掩体官兵,跃出掩体,连打带喊的杀声,向山洪一样向鬼子们冲下来。

    几里长宽阔的麦地,鬼子散乱逃避无处躲藏,直奔马路两边的秸杆和棉花柴堆里钻。经过搜查和追捕,残余的鬼子和皇协军都被押解到村里临时集中营。

    康支队队部,正在召开战斗结束之后的总结表彰会议,屋子里虽然有些冷,但是全体干部战士热情都很高,康司令和支队几个负责人都坐在一起和大家谈笑风声,谈论此次战役胜利的趣闻。接着康司令清了清嗓子说:

    “战斗结束了,现在召集全体负责同志来总结一下此次战斗的经验,目的是以利再战,同时为召开表彰大会做准备,大家随便发言。”

    康司令话音刚落,国军胡排长立刻站起来,向康司令敬一个礼,说:

    “报告长官,我是国军排长,我和马排长商量好了,我们国军200多人要加入咱们康司令领导的共产党队伍,请你批准。”

    未等康司令说话,下面一片笑声和用异样的眼光瞟着他,康司令随即说:

    “你们就是咱们山上的一支队伍啊!”

    胡排长接着说:

    “以前那是编外,这次是要脱掉国军衣服,生活训练和打仗都要在一起。”

    康司令庄重的说:

    “为什么呢?”

    胡排长认真而又严肃地说:

    “经过这次战役,还有几年前中条山战役失败,和我一年多对民兵游击队的训练,使我认识到国军是一支败仗之军,在训练中民兵们说了许多国军的笑话:说什么“四川队伍打仗各顾各”还说国军“兵败如山倒,逃兵满山跑,鬼子招招手,就把枪来缴”,还说不到二十几个日本兵就俘虐500多国军,日本兵用机枪把他们全扫射了,其中还有随军家属的妇女儿童,他们没有思想,不懂得为人民打仗,所以没有战胜敌人的勇气。”

    此时马排长也站了起来说:

    “还有,咱们共产党队伍官兵一致,实行的是人民战争,我们这几年要不是依靠你们共产党和老百姓的支援,不要说能站稳脚根打胜仗,说不定早都变成了山间野鬼了。”马排长刚讲完,康司令就欣然表态说:

    “好,我同意,收编你们啦。”

    接着下面一片拍手欢迎声,康司令和几个负责人也高兴地拍手欢迎,接着康司令又说:“不过要收编你们,还得请示上级才能决定。”

    一九四三年十二月下旬,太岳区党委,太岳军区决定:康俊仁司令员,柴泽民政委,将部队开进中条山进行一次大整训。接到指示:康支队、游击队,国军汇成一支强大的队伍,浩浩荡荡向中条山挺进。

    两年后: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七日,日本投绛了。不久,夏县解放了。人民政府对一切反动派及其走狗实行了镇压。为了纪念抗日英雄冉绍云,政府在县西城壕即冉绍云墓地附近,修建了一座八角亭,亭内墓碑上撰写着“民族英雄冉绍云”七个大字,并附有他的事迹简介。

    消息很快传到梅英的耳朵里,一天她趁着赶集带着两岁多的儿子来到县城,前往西城壕冉绍云墓地祭奠和瞻仰。

    只见她一只胳膊挽着篮子,另一只胳膊抱着儿子,向前走着,不远处就看见八角亭,亭外有人转悠观赏,亭里石碑前面有人在观看碑文,她来到冉绍云墓地点纸钱祭奠,同时指着坟墓对儿子说:

    “晋川,快叫爸爸。”

    “儿子瞪着机灵眼睛朝四处寻找着爸爸。”

    梅英指着坟墓说:

    “爸爸在里头埋着是被日本人杀害的,长大了要像爸爸一样爱国啊!”

    儿子吚吚啊啊的学着母亲的话说:

    “……大了……爱……国。”

    梅英听着儿子含糊不清爱……国二字,高兴地不由的一下将儿子抱起来,笑着说:

    “好儿子,会说爱国了,绍云听见了吧!你的儿子长大一定会像你一样爱国,你有盼头了。还有政府为纪念你盖了一个纪念亭,今天我和孩子一起来看你的,这下你也有了遮风挡雨的家了。”

    说完她抱儿子去了纪念亭,她先是抱着孩子转纪念亭看了一圈,而后又上了几个台阶进了亭内,摸了摸石碑,她虽然不识字,但却不断听到来人念颂碑文的声音,抗日英雄冉绍云……

    二0二二年四月二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