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摆烂,从收服魏忠贤开始 » 第三十六章 范文程的毒计

第三十六章 范文程的毒计

    鳌拜这边的救援行动以惨败告终,多尔衮带领的正白旗,也没有比鳌拜这边好到哪里去。

    在建奴大营,所有前往蒙古人营地的必经之地,不管南北哪一边,都埋伏的有明军。

    被飞雷炮炸死了两三百人后,多尔衮就让手下的骑兵后赶紧撤回来,想从旁边绕路,可惜却又被火枪兵和虎蹲炮给打了回来。

    只不过相比于鳌拜,多尔衮损失并不算大,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不怎么想给自己那个大汗哥哥卖命。

    在发现很难取巧通过明军阻拦以后,多尔衮虽然震惊明军秘密武器的巨大威力,可还是命令手下冲击了几次。

    鳌拜的那种亡命冲击,都没有能冲破明军的阻拦,更不用说多尔衮这种为了保存实力,只是少数人马进行的试探性攻击。

    面对燧发枪的三段式射击,多尔衮的正白旗基本上是稍触即溃,埋伏的明军,连他们的地雷阵都没有用上,就让建奴主动选择了放弃。

    看只有不断的伤亡,却不见有任何效果后,多尔衮也顾不上违抗军令,不再理会蒙古人的死活,果断的选择了撤退。

    不过他没有敢立即返回大营,毕竟蒙古人还是要去救援一下,他只损失了不到七百人,说不上丧失了战斗力。

    哪怕是去的晚一点,也要到蒙古人的大营里走一圈,做做救援的样子,才能两边都说得过去。

    所以他就带着正白旗的人马,在不远处看着那些明军,去搜刮战利品,还有那些倒霉的伤兵,也被他们抓了俘虏。

    不顾手下人的义愤填膺,多尔衮冷漠的观看着这一切,就是不肯让手下再上前与明军交战。

    这伙埋伏在此处的明军,看多尔衮死活不上当,只能在曹变蛟撤退后,也收拾东西回城。

    毕竟经过这一次伏击,底下建奴肯定会发了疯的搜索京师周边,他们再藏在外面已经不安全了。

    看着那些被明军从阵地前挖出来的铁疙瘩,不光是多尔衮,就连他身后那些开始义愤填膺的将领,也忍不住的冒冷汗,在后怕之后,这些家伙纷纷夸赞多尔衮英明。

    和明军打过那么多年的交道,他们怎么会认不出,那些铁疙瘩是明军的地雷。

    在这伙明军全部撤离后,天色已经渐渐泛白,多尔衮也不敢大意,派出了不少斥候,让他们深入道路旁的树林里仔细搜索。

    在确定没有明军的埋伏后,多尔衮才带着人马,谨慎的赶往蒙古人大营。

    等他到了蒙古人的大营,天色已经亮堂了起来,多尔衮发现,正黄旗的人马早就到了,不过领头的不是和自己一起出发的鳌拜,而是换成了杜度。

    多尔衮一打听才知道,鳌拜这个狗东西被明军打成了重伤,所以黄太吉才会派杜度代替鳌拜,来救援蒙古人。

    多尔衮假模假样的悲伤两句后,也说了自己这边之所以比杜度晚来,同样是因为遭受了明军的埋伏,所以才会这么姗姗来迟。

    杜度也懒得管这些,反正他拿定了主意,回去后就说这个年龄比自己小,职位却比自己高的叔叔坏话。

    要知道,当初杜度的爷爷野猪皮,之所以把杜度调到岳讬的手下,就是为了把杜度所领的镶白旗,交给多尔衮。

    好在那个老狗死的早,多尔衮没能成为新的大汗,不过杜度也彻底失去了镶白旗,这让他怎么可能喜欢多尔衮。

    进了蒙古人满是肉香味的营地,多尔衮才发现,这些蒙古人,被明军折腾的有多惨。

    虽然曹变蛟只是带了一千多人,来攻击蒙古大营,而且主要目的也不是为了杀人。

    可也挡不住蒙古人菜啊!在混乱中这些蒙古人自我踩踏,以及自我残杀,死在他们自己手里的人,比被曹变蛟他们杀的还多。

    也就是没有形成营啸,要不然就算多尔衮带人过来了,在这大营里恐怕也见不到人。

    不过情况也没有好到哪里去,有不少的蒙古小部落首领,在曹变蛟撤退以后,直接带着部落里残存的族人,骑上马撒欢儿跑了。

    本来近两万的蒙古军,在经过白天的战斗,以及今晚的减员后,还待在大营里的蒙古人,只剩了一万余人。

    可以说仅仅这一天时间,作为后金汗国头号狗腿子的蒙古仆从军,基本被明军给搞了个半残。

    而且他们的粮食,帐篷,以及草料,也大多被明军烧毁,还需要后金的支援,要不然就这天气,肯定会被冻死饿死不少。

    多尔衮和杜度一边帮着蒙古人收拾残局,一边派人回去,告知黄太吉,蒙古人这里的具体情况。

    请求黄太吉能够拨付物资过来,帮助这些蒙古人,度过眼前的难关。

    在两方人马的通力协作下,蒙古人的大营才算是收拾的有眼看,这次不用多尔衮他们说,那些蒙古人都不顾劳累,在营寨外面开始挖壕沟,箭楼的数目也增加了不少。

    不过他们这么做明显是徒劳无功了,因为没过多久,黄太吉就召集多尔衮,杜度以及那些蒙古人的首领们,前往大帐开会商,并让蒙古人收拾东西,准备拔营。

    经过昨天攻城失败,以及夜晚的扰袭埋伏战,黄太吉已经不敢再继续在京师的附近安营扎寨了。

    等回到了大营,多尔衮没有第一时间去复命,而是去看望了一下,和自己一起行动的鳌拜。

    这狗东西还真是遭了老罪,任凭那些军医如何折腾,鳌拜还是不停的口吐鲜血。

    时不时的,还有好像是内脏的块状物被他吐出,眼见是活不了了。

    在那里拉着鳌拜的爪子,假模假样的猫哭耗子几声后,多尔衮才赶往黄太吉的大帐。

    看到多尔衮回来,黄太吉当着所有人的面,对着他就是几马鞭,并以救援不力的名头,趁机剥夺了多尔衮三个牛录。

    对于这个结果,多尔衮并不觉得意外,毕竟自己和这个好哥哥,可是有着杀母之仇,能有机会削弱自己,黄太吉又怎么会放弃。

    不过想到对黄太吉最为忠心的鳌拜就快死了,多尔衮心里也不是特别的生气,反正大家都别想落个好。

    在处置了救援不力的多尔衮后,黄太吉又对那些蒙古人的首领好言安慰。

    更是给他们许诺了不少的好处,让那些蒙古首领感激的痛哭流涕,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最少样子人家是做出来了。

    最后自然是以后的打算,既然明国的京师不好打,附近也是不能待了,那么接下来大军应该前往何处?

    至于撤军,没有人敢提,那些逃跑的蒙古人,也就是跑的快,要不然黄太吉肯定会把他们刮了,不过就算是现在跑了,也挡不住黄太吉秋后算账。

    他们这次冒险入关,说到底就是为了劫掠大明,好补充自己,虽说在入关以后,后金和蒙古联军在一路上搜刮了不少的好东西,可这还远远不够。

    越发寒冷的天气,需要更多的粮食储备,才能让后金与蒙古的百姓熬过去,如果现在就夹着尾巴逃回去,哪怕一切顺利,这么点东西也不够他们分的。

    这一战,也让不少建奴高层的内心有些动摇,要知道往日里,他们一直是坚定的攻明派,可如今他们不得不怀疑,大明是不是真的如他们所想,那般的软弱可欺。

    哪怕是和明军有着杀子之仇的代善,此刻也不再坚持攻破京师,活捉崇祯给自己的儿子报仇。

    不过他们终究不是后金政权的主事人,大军的何去何从,也轮不到这些建奴的贝勒们做决定。

    “大汗,如今明国的精锐主力都集中在京师,其余的地方必然空虚,明国人的富庶之地,可不仅仅是京师,沿运河一线的山东之地,论富庶程度也是不差。

    只要咱们避开明国的那些坚城,不去徒劳无功的与明人消耗,那么一样可以在明国身上,劫掠到足够多的财物与粮食。

    到时候还可以再抓一些明人,带回我大金做奴隶,为我大金耕种田地。

    等休养生息两年,我们就再次入关,如此一来,我们即可以得到充足的物资与人口,又能让明国为之疲于奔命。

    这样如此反复之下,明国的国力会越来越弱,而我大金却会因此而越来越强,就算是有朝一日入住中原,也未尝可知。”

    看这些后金的主子们在考虑去往何处,范文程这个狗东西又冒出来显示他的存在感。

    “先生所言极是,既然京师这里被明国的精锐守着,那咱们就避实就虚,前往明国的腹地。

    传令下去,大军开拔进击山东,多尔衮,阿济格,多铎你们留下两白旗,随同大军一起出征,大贝勒你辛苦一下,带领两白旗,前往三河,遵化一线驻守,防备明人的辽东军,为我大军守住后路。

    其余人马,跟随本汗绕过通州,沿运河南下,让我们的铁蹄踏破明国的腹地,让那些没有经历过战火的明国人在我们的铁蹄下哀嚎。

    从此以后,本汗要让明国的百姓知道,他们的皇帝是如何的无能,让整个明国百姓在以后,听到我们大金的铁骑名字都会颤抖。”

    听到范文程的话,黄太吉眼睛都亮了起来,在和那些建奴高层商议后,黄太吉直接做出决定。

    不过后路的安危也很重要,黄太吉交给了老成持重的代善,至于人马,则是用多尔衮兄弟的两白旗。

    毕竟明国人再蠢也知道野战取胜的机会不大,肯定是想要断自己后路。

    留守后方的军队,面临的压力会空前强大,损耗自然也不会小了,当然是要有自己的好弟弟,多尔衮兄弟的两白旗在这里和明军对垒。

    至于他们有意见,那又怎么样?终究是不敢直接反抗,最多也就是在心里,骂他黄太吉几句。

    果然,在黄太吉下令以后,多尔衮三兄弟虽然不忿,却也只能俯首听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