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让天启活下去 » 五 宿命

五 宿命

    在王丰离开京城后的那一天晚上,万历和太子朱常洛在永寿宫单独相对。这很难得,万历一直不喜欢这个被迫册立的太子,而更喜欢小四岁的朱常洵。在知道历史上这个太子的所作所为后更甚。

    朱常洛此时正恭恭敬敬站在下方问道:“父皇,那王丰有何过人之处?能得如此厚爱……”

    万历沉默半晌还是回答到:“此人有才,多有奇思妙想。于国有大益。已有明证。现在想做点事,即或失败,难道大明承受不起了吗?到底能做到什么地步,且拭目以待吧。尔需谨记,此人可圈,可控,可用,不可杀!”

    叹口气又道:“朕精力已有不济,太子需多学政务……”

    朱常洛应下,见皇帝不再言语,便拜辞退下。

    万历抬起眼皮,看了眼太子离开的身影……嘴唇翕动也不知道在说什么……

    这天,知道太医院无力回天的万历,内心一片翻腾,从10岁登基三顾命大臣。到驱逐高拱,太后将权利完全交给张居正,后宫的腌臜传闻和张叔大那句有名的:“我非相,乃摄也!”万历剧烈的咳嗽起来……

    李恩侍立塌前连忙上前扶胸劝到,“陛下,要不还是服那药试试吧……”

    万历不语,良久,点头同意。

    李恩忙帮助皇帝用水服下早已备好的药片。

    万历靠在床头,重新陷入回忆……三大征功勋彪炳背后自己的殚精竭虑,没有拼命的敛财何来大战的胜利?矿监税监跋扈,呵呵,从别人口袋里抢钱,难道还指望那帮子文官会配合无间,把自己口袋里的钱奉上?大统之争?自己争了十多年,不但没能得到权利,反而失去了文武大臣对皇家的敬畏,矿监税监被打死了,税也日见减少,入不敷出。蓟辽军队如同吞金巨兽,没钱?兵变陈出不穷……军饷越来越高,战力越来越低。真当朕是傻子,不知道喂了谁?然而悔之晚矣,早已尾大不掉……补那么多官就能办成事吗?只怕未必。看看朝堂上每天争的什么就知道了……提来提去,补来补去都谁的人已经不重要了,每个人都认为皇帝应该像炎黄始祖一样垂拱而治,国家大事交给我们就行了……当然,天家无私事,家事臣也是有发言权的……万历皇帝觉得很疲倦……然而闭上眼睛,耳边就响起了土木堡那几十万军卒愤怒的咆哮……万历觉得自己很失败,已经完全失去信心了……然而,那个人出现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告诉了自己的得失错误,甚至是天机……可惜,自己已经没有时间了,真的,真的,不甘心啊!……

    思岑良久,皇帝把李恩唤到近前低低耳语了一番……直到天色微明方挥手让李恩离开。

    接下来几天,旨意不断。封郑贵妃,赏熊廷弼,补内阁实六部,拨付钱粮……基本把泰昌的花活提前干完了……

    终于,如同历史一样。七月二十皇帝病危,二十一日万历皇帝殡天。遗诏太子朱常洛嗣位。八月初一,泰昌帝登基。

    与此同时,按照历史的轨迹,白杆兵还是踏上了北征的道路……

    此时的泰昌皇帝痛并快乐着……快乐自不必说了,失去管束的他终于渡过了胆战心惊的日子,守得云开。痛的是,万历临去前颁下的数道旨意……

    万历不顾朝臣反对,强行下诏,允许十数藩王复卫振军。泰昌觉得靖难的刀已经悬在自己头上。此为一。

    万历小金库的那点积蓄被挥霍一空了,朝堂惹眼的空缺也被紧急填满了,拿什么笼络人心?此为二。

    第三,鉴于太子宫里六年死了三个最高女领导,平均年龄不到三十岁。所以宰了太子的大伴王安。

    大肆清洗宫禁,换了大批侍卫內监和宫女,最难受的是,那谁手里还有道密旨……

    朱常洛觉得自己身边都有一只看不见的眼睛……明明没有管束,依然处处都感到不如意……

    和历史一样,新皇赶紧限制了东厂,架空了锦衣卫。创造了一个舒适的大环境。在为了笼络东林君子,泰昌不顾万历的告诫,用能臣袁应泰换了熊廷弼后。皇帝选择先享乐一番……

    在乾清宫的一间房里,郑贵妃正对着西李发着牢骚……

    她万千宠爱,到头什么也没捞到,儿子没有成为储君,自然也就成不了皇后。万历临死前已经当众断了她的思念,不过允许她母子团聚移居福王封地。但终究是输了。

    西李其实也不好过,泰昌的原配太子妃1613和天启的母亲王才人1619,崇祯的母亲刘嫔1614三位均不到三十,六年内先后去世太蹊跷。她头上的嫌疑怎么也洗不掉,所以还是选侍……

    两个同病相怜的人惺惺相惜很有共同语言。然而老皇帝很混蛋,只有两条,朱常洛出事,两人殉,朱由校出事两个还是殉。万历走前可谓百无禁忌。

    宫殿另一边窗下,太孙朱由校正捧着一本书看得津津有味。书的封面上,有两个大字:物理。

    十五岁的天启玉衡金簪,穿着大红衮龙袍。正当年少俊逸之时。身后有宫女打着扇子,少年天启依然鼻尖沁出细细汗珠……

    身前桌上的帝尧麻笺上已经写了不少字图。天启放下书,执笔工工整整在滑轮,浮力等后面又添上杠杠二字。

    天启是万历封的太孙,师承孙承宗明白无误。那些黑文盲天子的无耻可见一斑。

    书是皇爷爷亲手交给他的,一起的还有个宫女和一个侍卫。他们只有一个任务,保证人和书的安全。泰昌皇帝知道这事……

    而在宫外某处豪宅的深处,几个老把子关门闭户正暗搓搓商量着什么……

    事实上如果靠近一点点,能听到的满是:“为天下计……先贤有言……救危扶难……百姓苦之久矣……”等言不绝于耳。也一定会认为这些名宦世贤,国家栋梁忧国忧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