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让天启活下去 » 二十四 辽东

二十四 辽东

    辽阳距离沈阳一百五十里。此时的辽阳城中,辽东经略大堂,高官云集。

    兵部侍郎,右佥都御史,经略辽东的袁应泰戴着乌纱翅帽,绯袍锦鸡居中洋洋洒洒……十八万大军,十员大将,参将俾将无数。还不手到擒来?杨镐那蠢货几十万怎么没的?那是他太蠢……东林众正盈朝,正是立功的时候,要堂堂正正方显我煌煌大明的儒家仁义与蛮夷的粗鄙不同。兵不血刃,不战而胜才是韬略,这帮子粗汉兵痞懂个屁……

    其实,熊廷弼之前构建的防御线还是不错。建州女真的东线,由北到南以开原,铁岭,沈阳,辽阳作为主要支撑点,女真的南边是清河,威宁到辽阳一线的防线。建州女真北边是苦寒的海西女真地盘,东边是朝鲜。

    熊廷弼被袁应泰替掉的时候,鞑子乘乱已经夺了辽北的开原铁岭。所以沈阳现在已经顶在了最前头,驻有贺世贤,尤世功两万多兵马。沈阳以南,由西到东一字排开的二线就是数万辽军的西平堡,姜弼朱万良数万步骑的武靖营,近两万川浙兵的虎皮驿,李秉诚登两万驻扎的奉集堡,还有柳河,白塔等等……其后袁应泰的老窝辽阳以及东边的清河,威宁更是驻有重兵……都是全国调来,大明各地能打的精锐。确实可以算城坚炮利,兵强马壮。

    然而急于上位摘桃子的东林党拱翻了熊廷弼,换上了以修河,赈灾爬上来的贤臣袁应泰……三把火突击提拔了不少东林认可的罪将。这些人多是宣大蓟辽边军。萨尔浒后活下来的,多是当初跟李如柏逃跑的兵痞。加上主打就是个仁字的袁应泰下令收编叛将、叛卒,来投即纳。虽然大将童仲揆、尤世功等强烈反对,认为蒙古等异族多变不可信任,恐有后患。袁经略挥挥手,都懒得理你。

    于是沈阳,辽阳等地照旧收纳了成千上万的蒙古人,女真人。其实,这时候辽地的辽人辽军都不可靠……不是平头,老百姓不可靠,是那些地主,士绅,将们在与鞑子长期交道中获取了大量利益,打垮了女真大明谁给补上吗?……

    当时兵部尚书崔景荣是铁杆东林,为了东林党的上位那是一直坚持着长期不懈的斗争。后来天启四年升任吏部尚书天官。应该是凭借从萨尔浒开始一败再败有功吧……

    此时一众东林骨干聚在一处正在商量……

    崔景荣放下茶盏道:“接报又有万余川军赴辽。川兵接连不断北上,俱是骄兵悍卒,衣甲越来越精良。虽以粮饷不济迁延一时,恐不能久,如今奈何?”

    杨涟年轻激进,急功近利当即道:“总不能让熊蛮子的策划成功,万一赢了功劳算谁的?就不能想办法遣回,或者以南兵替代?”

    崔部堂摇摇头,“蜀兵独自成军,是神宗皇帝亲许,调兵,兵部当时也行了文的。不好出尔反尔。南兵要价太高,朝廷无力支应。何况与辽兵宿怨已久……”

    众人大感头疼,方从哲捋捋胡须道:“为今之计,只能催促袁应泰尽快决战了。让他们赶不上总是可以的。”

    崔景荣继续摇头道:“现在尚未开春,关外苦寒,战力十不存一,加之道路难行,粮草运输不易。大军是不会主动出击的。计划也是开春以后,诸军会师而动……”

    杨涟急道:“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难道真等那帮子川军立功坐大?现在皇帝已经很看重蜀兵了,这仗要是真平了女真鞑子,呵呵,辽东那块谁说了算?怕不是朝堂上都又要多一党。”

    弹劾熊廷弼最狠的刘一璟阴测测道:“只怕没那么容易……”

    天启帝现在坐在翻修一新的东暖阁,暖气很足,只穿着单袍依然面色红润,一个五十来岁的蟒袍大太监侍立一旁,正是魏忠贤。

    案前,大红飞鱼服的方可正在低声禀报:“……骆思恭父子已经处理干净,王安一党清洗完毕,或有余孽已不成事,魏朝客氏一干俱已迁出宫外……”

    天启看看魏忠贤冷冷道:“皇爷爷那边有什么消息?”

    魏忠贤连忙跪倒,低头道:“最近的密报已经改用了新的什么密码,以后陛下得自己才能查阅了。”言罢袖中出一匣,捧过头顶……

    天启接过,查看封印。

    魏忠贤继续道:“日前最后的消息是,祖皇陛下已经到了成都,身体康健。但对袁应泰主持辽东虽然很担心,请陛下隐忍待时。巴蜀练兵已有小成,云贵川西南已无大患。合水西土司又添兵一万北上,为陛下用。请陛下充斥军将,填补蜀官,如不可意也可留中暂缓。”

    天启想想道:“复:自行选拔即可。”又问道:“东厂,和锦衣卫那边有什么消息?”

    魏忠贤答道:“东厂李督带去不少精锐,老臣正招纳党羽以为用,竭力清净宫闱,外朝尚不敢妄动。”

    天启点点头道:“抓紧点,待兵到京师还有大用。”抬头看向方可……

    方可抬头禀道:“锦衣卫这边遵旨查田尔耕,许显纯事毕。有亏小节,急功利。无勾结。可用。另,东林已经完全把持朝堂,动作频频,多聚集恐有所为……”

    这帮子东林党人知道熊蛮子搬来的救兵源源不断,哪里肯容忍刚到手的权利出现意外?

    远在赫图阿拉的奴酋接到书信,看毕后冷冷笑道:“大明气数已尽。如何不亡?”……

    二月初,吴剑带着援军才风尘仆仆赶到山海关,被各种理由阻在山海关半月,吴剑数次起了攻打的念头,被左右劝阻后早已有了杀心……然横生枝节,于事无补。只能一次次上书请命。

    所幸耽误这半个月也没闲着,陈道长提醒,王先生不是说北方冰天雪地雪橇,滑雪板不可缺少吗?于是大营内每天的主要训练科目就是滑雪。大批雪橇也在赶制。

    直到眼看二月过半,开春在即,其时奴酋已经出动开始攻击奉集堡了,才被获准出关。一万五千人马带着大批辎重一头扎进风雪之中……

    现在不到一个月时间。如何赶到千里之外的沈阳城下,才是当务之急。

    辽阳城外,诸多援辽伐金的军队怨声载道。比如川军浙兵,自两年前不远万里来到北方关外,半死不活吊在这辽沈之间,距离后金老巢咫尺之遥,然而不战不退,吃不饱饿不死整天无所事事……现在冰天雪地突然要打仗了?冰天雪地难道朝廷有棉衣发了?

    川军大营,总兵陈策,副总兵童仲揆。石柱宣慰司马祥麟,秦良玉,秦邦屏秦民屏兄弟。酉阳宣抚司冉天胤,冉见龙。永宁参政张神武,参将吴文杰,周敦吉。以及游击周世禄,等济济一堂。

    秦良玉忧心忡忡,事态正向王丰所说的历史一步步发展,却苦于不能言。川军的情况相当恶劣了,补给严重不足,营地简陋,兵卒冻伤严重,冻死也时有发生……全靠石柱运来的补给维持着战力。但经常被沿途刁难克扣……

    听完分派,不由心里一片冰凉。待众人散去后,单独请见了总兵陈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