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让天启活下去 » 三十四 雷霆

三十四 雷霆

    运河码头不远处的一个河湾处,聚着十数条打着“蜀”字旗的船结成方阵。堤岸上是数百持枪操炮的军士,外围拉着三道铁丝网。沿河两岸都是穿着号衣的官军和漕丁,身后百步开外是密密麻麻,持刀弄棒的庄丁人群。

    船上,蜀王府的一个侍卫头领脸色铁青,低声询问道:“炸药已经都装好了?确认过了?”一旁王府属官打扮的中年长须汉子红着眼睛点点头回道“每艘船都安排了两个死士……”

    侍卫头领倒:“这些军火炮弹威力如何你我都清楚,一旦流出做了歹事,蜀中如何说得清楚?行前世子和王先生就一再交代,悔不该到了京师就以为平安无事了啊……罢了,现在说什么都没用了,唯死而已。真到了那一步,蜀王府绝不会亏待他们家人的。如今只希望救兵能快点能到吧。记住一旦冲过铁丝网,你们就立刻引爆!”说完整理好衣甲,踏上跳板下船上岸……

    数百川军面对如此众多的人包围,自然是压力山大的。一个个脸上露出决绝……远处的官军开始鼓噪起来,军官来到一个脸色苍白的小兵身边蹲下,拍拍他道:“怕吗?”

    小兵点点头又摇摇头道:“家里还有二弟和妹妹,我在这战死了他们也能算是烈属吧?”

    军官点头道:“算!”

    那小兵吐口唾沫道:“那我还怕个锤子!”开始给炮弹旋上引信,口里道:“老子一炮就有得赚了……”

    对面仗着人多开始涌动,当头就是一片片的箭雨……还好,川军甲胄今非昔比,受伤的不多。在军官看看天色,果断道:“开炮,打散他们。”炸掉的炮弹怎么也比不上多拉上一些人陪葬好。这也是个狠人。

    三十门炮留下了十门监视河面,命令一下,早已经准备好的二十门80炮瞬间发出怒吼……

    临时充当炮手的弹着点参差不齐,但对方人太多,反而造成了更大的混乱……一部分估计是家丁的人依然拼死往前冲锋,其他的兵痞见了血,往哪跑的人都有,庄丁们逃散一阵又被赶了回来……

    军官高喊道:“五发齐射……放……放……放……放……放……”

    一百多发炮弹炸开在开阔地的威力是非常可怕的,一里多宽的当面到处血肉横飞……

    军官再发命令道:“火枪自由射击!”

    如果火炮还算有点生疏的话,火枪就好得太多了,毕竟都是最少训练了三个月以上。两百支火枪“噼噼啪啪”响过,冲进八十步的家丁倒下了一百多,“噼噼啪啪”,五十步时又倒下一百多,“噼噼啪啪”,三十步时除了倒下的,冲上来的已经成了东一个西一个,或者最多三五个一群了……

    “手榴弹!”

    伴随着爆炸声,一个冲到阵前的军官面对一排刺刀,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

    天启皇帝和新军到来的时候,陆地上正在收拢溃军,而河面上上百艘船在围攻船队……

    一艘艘大小船只,或挂帆或排桨,有的点燃了船上的柴草,浓烟滚滚,烈火熊熊……有的挤满拿着刀枪的兵卒狂喊猛冲……还有射着火箭,喷吐着铅弹的……船队已经危如累卵……

    岸上也好不了多少,几百骑兵打头,身后是黑压压的兵丁再次发动了疯狂进攻。而川军已经有数十伤亡躺在了一旁……

    随着炮声,水面炸起一道道水柱,间或爆起一团火光夹杂着木块和碎肉飞散……朱由校看得一阵眩晕。

    吴剑在听到炮声那一刻就率领骑兵冲了过去……

    战斗很快结束,乌合之众在看到新军那一刻就开始了溃散,然后被一群一群赶进大营关押起来。随后赶来的京营士卒封锁了整个通州开始抓捕,在神机营护送下的天启准备回宫了,看着旷野中的尸骸和四处的哀嚎,临走前,天启下令熊廷弼杀一儆百!

    接下来几天,大队的锦衣卫和东厂番子四处出击,通州的文武官员全部被集中关押询问……

    李家第一时间就被包围,但李三才等人已经见势不妙提前跑了。赶到的方可冷笑道:“跑得了吗?”

    京师现在已经开了锅舆论滔天,大军出营,通州近在咫尺爆发大战,死伤遍地……

    东林也好,其他乡党也好纷纷跳了出来,毕竟都是读书人,哪里能容忍丘八动刀?

    叶向高,刘一燝,韩壙,杨涟,左光斗,刘宗周……等人浩浩荡荡宫前请见。

    其他京官更是弹章,谏章雪片般的飞到御案。

    天启皇帝朱由校啃着一个桃,听着魏忠贤念着奏章名字,冷笑道:“果然是暴风骤雨啊,魏伴伴,去前面告诉他们,私劫军械是朕的旨意严惩不贷,杀一儆百的。新军奉命行事,有功无过。要弹劾冲朕来吧!”

    魏忠贤应下退出。天启对一旁的一个小太监道:“正化,这一趟有何感想?”

    身旁十七八岁的小太监正是崇祯朝有名的司礼,御马太监方正化。是明清公认的忠勇名宦。王丰对明朝后期的名人提到过,所以天启找出来留在了身边,一起的还有曹化淳,刘若愚等……

    方正化面带沮丧道:“奴觉得武功再高也没用了……都没看见人,那炮一炸,一堆绝世高手都没用……”

    天启点头道:“是啊,所以川军就算炸了也不敢让其流出,这要是宫墙外架上怎么防?这些人想抢去干什么?”

    门外有侍卫禀告:“首辅方大人和大学士们请见……”

    天启让方正化替整理好衣冠,转到正殿议事。在看过几百人对战上万后,天启对积弊的清理愿望更加强烈,对武力的依靠更有信心。

    皇极门,永乐年叫奉天门,是明帝国皇帝御门听政的地方。前是五龙桥,后是皇极殿,万历二十五年毁于大火现在依旧还未修复……

    天启到御榻坐下,一群官员见礼毕。方从哲上前道:“陛下,如今北方奴患未灭,京畿之地再起萧墙,万民恐惧,百官不宁啊……”

    “是啊,陛下,擅动刀兵,杀人盈野,请斩其首以谢天下!”杨涟迫不及待出班大声呼道。

    “请陛下斩其首领……”

    天启皇帝对这个敢和自己养母动手抢夺自己的家伙容忍到了极限,对方正化道:“君前咆哮失仪不敬,掌嘴二十!”

    方正化当即冲下台阶抡起巴掌就开始狠揍……

    方从哲赶紧拦阻道:“陛下,不可……”

    天启冲他摆手道:“方阁老不必多说,朕认为他就是对朕不敬!皇权容不得亵渎。只是掌嘴那是优容于他了。”

    眼见方正化噼噼啪啪打完,天启冷笑道:“杨涟,现在可学会规矩了?当初你敢出手与朕的养母抢夺朕,眼里可有半分对皇家威严的敬畏?就凭这一条久该剁了你的爪子!朕是念你素有廉名,让你做御史是想你打击贪腐肃清吏治的,不是让你对天家家事指手画脚狂吠的。”

    叶向高,刘一燝出头拜倒:“陛下,应虚言纳谏,不可暴虐无道……”

    天启视而不见,转头对阶下诸官道:“自万历年中党争开启,国事日艰,堂上诸官党同伐异,热与党争虚于实事。国库空虚,公然抗税以至于打死皇监,想造反吗?”

    杨涟,左光斗头铁梗着脖子出头到:“天家不可与民争利,內监酷掠,天怒人怨……”

    天启皇帝拍着御榻怒吼道:“大明当下外患内忧,国库空虚,外无军饷,内无赈济之粮,卫所糜烂,官吏贪鄙无度,岁收日少,入不敷出。你们在干什么?大明现在要的是勇于任事的干臣,不虚要沽名钓誉的,需要的是能打仗的,能修河的,能让百姓万民吃饱穿暖的!什么与民争利抵制矿监?开矿的是平民吗?天怒人怨,內监会去敲诈哪些周身榨不出一颗油花的贫民吗?那些豪商巨贾奢靡无度,为什么不纳税?铜铁金银俱是暴利,为何朝廷岁入日少?京师遍地流民可曾见你等一言?前宋年税近亿,现在大明的年入多少?是耕地减少了吗?茶税,商稅,每年倭国,朝鲜,南洋哪里来的茶叶,瓷器,丝绸?价值巨万,关税一年收了多少?王纪,你是户部尚书,你给朕说说?”

    一个老头出来拜伏在地,呐呐不敢言……

    “真以为朕不知道谁在得利吗?禁海富了谁你们比我更清楚!这些豪商巨贾不加税,去盘剥百姓,当真是逼的天下皆犯吗?当时候你们换个皇帝继续做名臣?妄想!”

    天启站起来,在御案前疾步道:“朕不会在乎做什么明君仁君,朕只要大明能够消灭北虏,百姓能吃饱穿暖以后能读书识字!你们最好是搞清楚这一点,否则就不要怪朕不换思想就换脑袋了……”

    天子之怒千里缟素,天启皇帝虽然还是少年,震怒之下的天家威严下,一干文臣竟不敢言。

    天启对方从哲道,拟旨:“党争乱国,君子不群。但有结党营私者,一律严处。叶向高,刘一燝,结党营私削职为民。留京待勘。杨涟,左光斗欺君罔上下狱论死。三族远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