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施星灿的平凡人生 » 第五章 扎根山区

第五章 扎根山区

    1966年,遵照中央指示精神,BJ军区准备安排一批干部转业,到地方支援财税工作。当时,关于转业去向问题,摆在施星灿面前的有三项选择。其一,随爱人周秀兰落户BJ,在首都安家立业;其二,回到江苏老家父母身边,和兄弟姐妹共尽孝道,共享天伦之乐;其三,南下支援贫困山区建设。

    转业前的动员大会在军区某部礼堂隆重举行,军区首长洪亮而高亢的声音回荡在施星灿的耳畔。“同志们,毛主席教导我们,革命军人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如火如荼,最缺的是干部和人才,中央号召我们军人要听从党的召唤,志在四方,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我们要发扬军队不怕苦不怕累的优良传统,到地方大显身手,为祖国的建设事业再立新功,再做贡献。”

    部队的号召就是命令,首长的讲话就是动力。身为共产党员的施星灿面对党中央毛主席的号召,他来不及细想,毅然提笔,在本人自愿申请表上,依照自己在地图上查看和选择的地区,果断地填上“到最边远的HUB省西部武陵山腹地一一利川去”几个铿锵有力的大字。施星灿的决定也得到妻子周秀兰的大力支持。这对情投意合的恋人真正实现了精神上的契合。一个月后,施星灿带着妻子周秀兰踏上了南下的列车。

    从BJ到湖北利川,约1700公里的路程,如今坐火车,满打满算最多只需要两天时间就可以到达,如果坐动车,则更是只需一天时间。可在1966年,这趟行程至少需要六天时间。先要从BJ坐火车到武汉,从武汉乘轮船经三峡到巴东县,再从巴东乘汽车到恩施,最后从恩施得转汽车才能到达利川。经过四天的颠簸,一路劳顿,施星灿夫妻俩终于到达了巴东县城。在平原长大的周秀兰,对湖北西部的崎岖山路一点都不适应。从巴东下船,从码头往县城走是一段陡坡,就是这段路,周秀兰就吃不消,可是她还是紧跟着施星灿,一步三滑地往前走。路上,施星灿牵着周秀兰的手,一步一步往前挪,周秀兰望着眼前抬头看不到顶的陡峭的山,顿时傻了眼:“这不是鄂西山区吧?我想象中的鄂西山区并没有这么险,这路怎么这么难走?到利川还得走多少天呀?”嘴里露怯,心里却还是决定一定要坚持下去,一定要尽快赶到利川,好早点工作,为山区人民多做点事。想到这,周秀兰拖着疲倦的身躯,精疲力竭地问:“老施,我们今天是到巴东县城住一晚上,还是继续坐车到恩施?”军人出身的施星灿铿锵有力地回答:“从下船到巴东县城有5公里陡峭的山路,刚才太阳已经落山了,我们今天只能在巴东住一晚上,明天一早得赶车到恩施,从巴东到利川,坐车需要两天时间。”施星灿说完,拉着周秀兰又开始爬坡。

    施星灿牵着周秀兰的手,深一脚浅一脚地向巴东县城爬去,一个多小时后,他们终于来到县城,找到一个小旅馆住下。

    县城的小旅馆,设施简陋,门窗都还漏风,平原长大的周秀兰告诉施星灿,她生平第一次走这样的山路,第一次住这么艰苦的旅馆,但为了祖国的建设事业,为了支持丈夫的事业,为了实现自己的革命理想,再苦再累也要撑下去。施星灿既高兴又感动,调皮地给周秀兰敬了一个军礼。那一夜,在陌生的山区县城里,这对充满人生憧憬的年轻人枕着风声酣然入梦。

    巴东至利川,260多公里的路程,在铁路、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的今天,坐火车不超过两个小时,坐汽车走高速也只需两个多小时,但在20世纪60年代,山区道路崎岖狭窄,260多公里的路程坐车至少得两天,而且道路崎岖,车速缓慢,坐得人筋疲力尽不说,还险象环生。

    第二天天不亮,带着头天的疲惫,施星灿挽着周秀兰的手,一步一步向长途车站挪去。

    在长途车上,周秀兰问施星灿:“到利川还有多远?”施星灿喘着气:“我也是第一次到利川,以前从来没听说过,据说还有200多公里山路,这里的山很大,至少得两天时间,今天我们只能到恩施住一晚,明天再从恩施到利川。”听完施星灿的话,周秀兰开始叫苦,开始怀疑自己当初的决定。是啊,这是她第一次走这么远的路,第一次从大平原到大山区,第一次坐了这么久的车还没有到达目的地。现在这些大山让自己看着都害怕,而且县城的情况也看见了,连BJ的小镇都不如,利川,那是怎样差的一个地方啊?

    经过一天的颠簸,小两口终于到了恩施。盘山公路一会儿到谷底,一会儿攀山顶,车窗外就是万丈深渊,周秀兰吓得都不敢往外面看。

    恩施到利川,100公里的路程,现在坐火车仅需30多分钟,跑高速也仅要一个小时,但在60年代,只有一条满是泥泞且狭窄的山区公路,途中还要翻过两座大山--云雾山和马鬃岭,路途比巴东到恩施险要多了。遇到冬天,遍地冰凌积雪,行人走在路上,一不小心就会摔倒,长途客车更不能通行。有时即使到了春天,但是春寒料峭,道上仍然到处是冰雪,车辆行驶在路上,要挂链条。开车的司机得小心翼翼,要是有个三长两短,全车人性命难保,100公里的路程,得慢吞吞走一整天时间。

    踏上开往利川的车,夫妻俩心里总像悬着一块石头,一路看着司机紧张地握着方向盘,一会儿往右、一会儿往左飞快地打方向,心里也跟着紧张起来。有时车在悬崖边的公路上行驶,感觉就像人已经在空中了。周秀兰闭着眼睛不敢看,还找施星灿把位子换到了过道中间。施星灿当兵出身,什么危险都经历过,一边安慰着妻子,一边构思着去利川的工作计划。

    又经过一天紧张劳累的车程,时间到了傍晚,车终于到达施星灿夫妻俩的目的地一一湖北利川。

    双脚踏上利川土地的那一刻,夫妻俩悬着的心终于落地。紧张的心情放松下来,毕竟这次二人选择的“长征”安全到达了,这是二人取得的第一个胜利。下车后,二人相互搀扶着,既激动又新奇,既疲惫又兴奋。

    但他们不知道,还有更大的困难在等待着他们,当年处在穷乡僻壤的利川,情况比他俩想象的还要差:利川被称为湖北的“西伯利亚”,平均海拔都在1000米以上,最高的地方有2000多米,这里山大人稀,即使在城区,晚上还不时传出飞禽走兽的鸣叫声,县城小得可怜,和BJ相比,就是几条里弄的感觉。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广袤而辽阔的版图上,有一处绵延数百公里的山系一一武陵山系。它地处湘黔鄂渝交界地,分布着65个县市,有近两千万人口。这里四季气候分明,物产富饶,但山大人稀,因地邻西部,交通欠发达,开发较晚而处于相对贫困落后的状态,施星灿奔赴的利川就坐落于武陵山腹地。

    多年来,利川一直是个靠国家扶持的贫困县,因受地理、交通和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当时的利川基本上处于封闭的原始农业状态。这里的工业化几乎是一片空白,加之海拔较高,沟壑纵横,山大人稀,路远坡陡,被外界形象地称为湖北的“西伯利亚”。而利川县下面偏远的文斗区被戏称为利川的“西伯利亚”。施星灿保持着军人本色,来到利川,还没顾得上歇脚,就直接到县财税局报到,要求组织上立即安排工作。县财税局领导看到他是BJ来的转业军官,尊重他的意见,让他自己选择,本来他完全可以留在县局工作,但施星灿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偏远的文斗区。

    文斗区地处利川西南角,距利川县城90公里,境内群山交错,沟壑纵横,高差悬殊,海拔最高处超过1700米,最低处仅315米,除了山还是山。“山高路险石头多,出门便是上下坡,背驮全靠木打杵,挑夫全靠高低箩。”这首民谣是对文斗区自然条件的真实写照。20世纪60年代文斗不通公路,进县城坐车都得走两天,要是碰上冰凌大雪,只能走路,至少得5天时间才能走到利川县城。“越是艰险越向前”,受党教诲的施星灿偏偏要向这样的穷山恶水挑战,妻子周秀兰也毫不畏惧地与他并肩战斗。

    1966年3月,刚到达利川,施星灿夫妇又马不停蹄地踏上了去文斗区的山路,施星灿也开始了他人生转业的第一站一一文斗财税所的奋斗岁月。按照当时的情况,县局任命施星灿为文斗区财税所的指导员。

    那时候,利川城区到文斗的公路刚修通不到一年,不但没有开通客车,连机动车辆也很少。施星灿和妻子周秀兰不等不靠,更是谢绝组织的照顾安排,搭乘一辆马车就出发了。经过三天的颠簸,丈量完90公里山路,终于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到达目的地。

    当这位刚上任的财税所指导员站在同事们面前时,大家被这位南下干部的吃苦耐劳精神所感动。只见他衣着极其朴素,穿一身打着补丁的旧军服,脚上套一双周秀兰替他亲手做的圆口青布鞋。两床被盖卷、两个行李包,那是施星灿夫妇的所有家当。

    施星灿操着一口带着浓厚江苏方言的普通话,与财税所的四个同志一一握手问候,把自己从BJ带来的香烟和一些水果糖发给全所同志,有说有笑地和同事们拉起家常。施星灿平易近人、毫无架子的印象,从第一天起便深深地印在同事们的脑海里。

    文斗财税所的同志们想到施星灿走了这么远的路,一定觉得疲惫和辛苦,让他吃点东西,好好休息一下。他们端上热气腾腾的饭菜招待这位远道而来的同事。施星灿一边吃,一边告诉大家:“同志们,从今天起,我施星灿就是你们中的一员了,我和爱人周秀兰不是什么客人,也没什么特殊身份,更没有什么特殊背景。我跟你们一样,就是一名普通的财税工作者。今后,大家多帮助我,而且,我们全所同志要团结一心,为一个共同目标努力奋斗,那就是为民收税,为国聚财。我们一定要踏踏实实地工作,保质保量完成上级给文斗下达的财税工作任务。”施星灿简短而富有内涵的讲话赢得了同志们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通过进一步了解,施星灿才发现,文斗的景象比自己想象的还要差得多,而周秀兰更加吃惊,几乎不敢相信这是事实。文斗区公所所在地文斗集镇,一条不足百米的街坐落在山坳里,山坳下面是奔腾不息的郁江河,小镇周围全是高山峻岭,出去就得爬梁子,翻山岭,加之地广人稀,往往十几公里才能见到一个小小的村庄。有句当地民谚“高不过文斗,矮也不过文斗”,形象地描绘了文斗的地形特征,说的是这里既有海拔1700多米的高山,也有海拔不足300米的低山,相对落差极其悬殊,其地理条件和自然条件可想而知。

    施星灿住过大漠,走过荒原。他在BJ军区某农场工作时,也感受过那里的艰苦条件,自然条件虽然恶劣,但方圆一马平川,人行其上却十分安全。可当他置身于文斗这个与军垦农场有着天壤之别的深山沟时,不禁倒吸一口气。这里峡谷众多,群山连绵,山路奇险,且全是不足一尺的羊肠小道,人行其上,胆战心惊,稍不留意便有可能掉下万丈深谷。对于一位在平原出生的人来说,一时间对南方山区这种地形地貌实在难以适应。面对种种困难,施星灿并没有被吓倒,他以革命军人的勇气和胆识,以共产党员不畏艰难的顽强意志,快速适应这里恶劣的自然环境。他开始迈开双脚,翻山越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