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恕宋 » 第23章 寒冬将至

第23章 寒冬将至

    金国燕京,蔡府。

    蔡松年看着窗外淅淅沥沥的小雨,掀起了无限的惆怅与感怀。

    作为宋国降臣,他深得兀术的赏识,他被提拔在帅府效命。为报知遇之恩,自是竭心尽力,誓死效忠。

    可是故国不堪回首,宋国的大臣、百姓骂他是奸贼、叛贼。他忧愁地想到,在宋国的史书中,他必定遗臭万年。

    可是有什么办法呢,忠孝不两全。父亲大人镇守燕京不利,以身降金,自己又岂能弃他而去。

    他苦闷着,不为人理解的心情,涌上心间。他只能向这绵绵细雨倾诉衷肠。心期得处,世间言语非真,海犀一点通寥廓。他用诗词来表达自己没有知音的心境。

    正在迷离之际,下人进来禀报。

    “大人,帅府遣人相请。”

    “知道了。”

    他心想,兀术元帅回燕京了,与宋和谈终止,重新开战只怕已无法避免。皱着眉头,似有万般挣扎。

    下人早已备好车马、防雨油衣。他穿上油衣,坐上马车,奔帅府而去。

    蔡松年到了帅府门口。只见帅府大门气派非常,两座石狮子更是气势恢恢。如今的女真人,早已不是那个只会住在营寨和草棚里的民族了。

    里面早有人,举了伞过来接他进门。进入内室,下人立马帮忙脱下油衣,置于架上好生晾晒。

    他见众人在大堂宴饮,兀术坐于上首。杜充、许霖、曹望之、韩企先、田珏(tiánjué)等几个大臣分坐两侧,田珏在那里侃侃而谈。

    他先拜见了元帅兀术。兀术命他就坐于空位之上。

    韩企先、田珏二人一侧,下首正好空了一个位置,蔡松年踱步而去。

    “田大人,向来安好。”蔡松年还未坐下,就主动向他问好,语气中有讨好之意。田珏虽是汉人,却是金国故臣,时任同知中京留守,同僚之中声名赫赫。

    “为臣不忠,是小人也。我只与君子论道。”田珏却并不领情。

    蔡松年窘迫不已,尴尬地坐到了桌前。

    下人过来给蔡松年桌上添了酒切了肉,便即退去。

    许霖、曹望之与他交好,许霖冲他努了一下嘴,意思是他也碰了钉子了。

    兀术见人已到齐,吃尽口中的肥肉,信手擦去一嘴的油,说道:“在座都是我大金国的股肱之臣,皇帝命我等留守燕京,不管以前出身是金、辽,还是宋,都要齐心协力,为我大金出力。凡是有功者,必定加官进爵。”他先是一套冠冕堂皇的话语,试图笼络人心。

    兀术接着又道:“今天召集各位,讨论有两件事。其一,关于南下攻宋的各项事宜;其二,皇帝诏令将燕京行台迁往汴京。”

    杜充先站了起来,优先邀功,一脸谄媚地说道:“元帅所需军饷,臣命人在河北、山西广泛收集。两地百姓无不闻风而动,踊跃缴纳。军饷所需数额尚有不足。粮草也陆续从各地发往通州,目前已集结了大半。”

    “为何没有在山东募集?”兀术问道。

    “人称泼老三的李宝,在山东聚众作乱。前日方才平定其祸。”

    “可曾捉住李宝?”

    “贼人狡猾,已不知所踪。正尽力缉捕。”杜充担心兀术责怪。心怯之下,眼睛乱转,视线捉摸不定。

    还好这时韩企先问道:“田珏,何人留守,何人随元帅南下,你可清点完毕,是否整理出手册?”韩企先与杜充虽同为丞相,却受过金太宗嘉奖,群臣之中威望卓著,连兀术也敬他三分。

    “人员已分拨清楚,登记造册。目前只缺一员替元帅总揽军中各类事务官。”田珏回道。

    兀术笑道,指着蔡松年道:“伯坚啊,找你来,正为此事。我命你兼总军中六部事,随我一同伐宋,好替我管好军中政务。”

    蔡松年愕然,却只得应允。他知道兀术有心提拔他,给他这样的机遇,但是内心惶惶。田珏却气愤难道,不想辛苦一场,反为他人作嫁衣裳。

    “这第二件事,行台迁往汴京。许霖、望之,你们怎么看?”兀术特意问他二人。韩企先、田珏为人刚直,行事偏向朝廷,不像他们许霖他们两个能为自己所用。他觉得问他们,也是敷衍之词。

    许霖道:“之前燕京、汴京两地分设行台,可以更好地统御新纳国土。今天河北人民归心,战线前移,两地当可合并到汴京。”他城府较深,有一层意思没有点出,却等着曹望之去说。

    “许大夫所言其一也。其二,此为皇上分权之术。日后,燕京行政权必收归上京府。元帅可将帅府一同移往汴京,让出燕京之权,以消除皇上的疑心。”曹望之果真道出了许霖未讲之言。

    兀术沉思了片刻,道:“言之有理。”

    众人正议论着,有侍从来报,迪古乃来见。

    “元帅,迪古乃特来向你报道。”只见完颜亮神采奕奕地走进大堂,行动举止无所顾忌。

    “迪古乃,你怎么来了。你父亲可好?”兀术喜笑道,走近前来欢迎完颜亮。

    “他足疾一直未好,不能陪你一同征战。合剌这不发诏书来让我来燕京,随元帅南下伐宋嘛。”

    “奉国上将军,哈哈。你小子出息了。”兀术拿过诏书看了一下。

    “元帅,我们何时出征?”

    “你急什么!还要待军饷和粮仓集齐呢。我为你引荐各位大臣。”兀术便一一为完颜亮介绍在座人等。

    兀术命人为完颜亮在自己旁边设座。众人一番宴饮之后,便即散了。

    兀术却留下完颜亮和蔡松年,商议了半晌军中事项。

    议毕。兀术问道:“迪古乃,你现住在何处?”

    “尚在驿馆暂歇。”

    “不如搬来元帅府。”

    “驿馆与我家相邻,上将军若不嫌弃,寒舍可供暂住。”蔡松年如此说道。他见这小伙子虽然性格张扬,言谈话语却显出才华,莫名地有几分好感。

    “如此,谢过蔡大人。”

    二人别了兀术,同乘车去往蔡府。

    完颜亮心慕汉学,爱好诗词歌赋,平日常鉴赏古今字画。这一爱好,正与蔡松年贴近,蔡松年常以诗词自赏。

    于是,二人竟相投契,大有忘年之交的感觉。

    今日之后。

    杜充、韩企先两位行台丞相,越发为粮饷等事操劳。兀术带着完颜亮,征集兵马、操练骑兵,不止一日。

    寒冬将至,万事皆备。

    兀术大军出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