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秘境一 » 第贰章:第三节:洛阳赴寿宴 2

第贰章:第三节:洛阳赴寿宴 2

    【桂殿秋·吴带当风】

    千古传,

    贯古传。

    丹青妙手神韵先。

    挥毫泼墨书流畅,

    吴带当风展妙观。

    ~·~·~·~·~·~·~

    次日,

    天至宴食辰时,

    吴道子在住持玄愿的陪同下,在五观堂用过斋食后,缓步来到大雄宝殿。

    他今天穿了一身玄色的圆领窄袖长袍,来到大殿时把长袍下摆提起来掖进腰带中。

    看到在洁白平整的墙壁前,已组成好几张桌子连接起来的一排高台,王耐尔与赵旦倾已分别在大殿中研磨好了浓墨与矿物颜料。

    吴道子手拿柳枝炭条站在桌子上,在大殿左侧洁白的墙面上看似随意一阵勾勒之后,一幅文殊菩萨以单盘坐姿坐于青狮之上。青狮咆哮着行走在云端之中的形象,若隐若现地浮现在墙壁,

    他下得桌来,慢慢后退至大殿的右侧,观看文殊菩萨的整体构图效果。

    他拿过三个“邢瓷类雪”白釉小瓷碗,在研好的墨池中分出三份墨汁在三个小瓷碗中,逐渐加水调试好浓淡墨的墨色。

    他心无旁骛地专注调和着。

    这一步调试墨色的程序,从来都是他自己动手亲自调配,不假弟子之手,使在墙壁上画出线条的浓淡效果,以达到自己心中最理想的层次。

    在调配好浓淡墨后,吴道子手拿由紫色兔毛和山羊毛制成的三紫七羊兼毫,在小瓷碗中先饱蘸淡墨色,然后在小瓷碗的边沿上轻轻刮抹去多余墨水,在拿起毛笔时用手指挑出了一根浮毛。

    又上得桌来,一手拿着毛笔,一手托着小瓷碗,然后在心中运了一口气后,挥笔在墙壁上开始勾勒起线条来。

    随着手臂配合着手指在墙面上潇洒地行走中,勾画的文殊菩萨头戴五髻宝冠,冠沿装饰着火焰宝珠,面如满月,在丰腴而俊雅的形象中表现出坚毅和沉静。她右手执带火焰的金刚宝剑,左手持莲花,莲花上一部经书,半跏趺地坐在象征智慧、威猛的青狮狮背上。

    青狮线条曲尽其妙,毫毛毕现,做止步回首状,与身侧牵引的御狮力士形成顾盼相视。

    御狮力士头戴毡帽身披甲胄,佩带着鱼形宝刀,鱼形的刀鞘外壳鳞甲闪闪,革带上镶嵌着宝石,在威武森严中尽显豪华富丽。

    文殊菩萨身上的衣带,用顿挫有致的长线条,充分体现出了他“吴带当风”绘画技法的随风飘动风格。

    就在他的毛笔笔势雄奇姿态横生地游走在墙面时,后面观看的人不由得情不自禁地鼓掌与叫好,一时之间大殿中称赞之声此起彼伏。

    此时在大殿之内已站满了人,几位住在坊内的官员也在玄愿的带领下,津津有味的看着吴道子那出神入化的绘画技艺。

    玄愿裂着嘴乐不可支地看着在绘画中进入状态的吴道子,又看看大殿中观看的信众,不由得升起了一股自豪来,在心中给自己点了个大大的赞:“老衲这次可选对了一位好画师呀!”

    在一阵欢呼声中,吴道子画好了文殊菩萨。

    王耐尔与赵旦倾在画好的文殊菩萨画前接着上起了丹青颜色。

    吴道子在画好文殊菩萨后,转身向观看的信众们拱了一下手,在住持玄愿的引导下,进入大殿边上的寮房稍事休息。

    在寮房中,玄愿特地为他准备了产自吴兴顾渚山的上好紫笋茶。

    瓷杯已在开水中烫洗过并放在托盘上,玄愿在瓷杯中投入紫笋茶后,用八十度的热水沿着杯壁缓慢地注入,先倒到茶杯容量的三分之一时停下,等茶叶舒展后再倒入热水至八分满,静置十分之一柱香时,等茶汤呈现清澈透亮的嫩绿色时,恭敬地拿着托盘送到吴道子面前。

    吴道子也在座位上站起身,双手接过托盘,只觉得瓷杯中散发出淡淡的茶香,但见清澈汤色中茶叶在杯底完全舒展开来,吴道子一边与玄愿交谈着一边小口饮啜着紫笋茶。

    大殿中热闹的氛围一直持续着。

    吴道子在稍事休息后,又开始在右侧墙面上继续掭墨挥毫。

    只见在他,普贤菩萨悠闲地乘坐在她的坐骑六牙白象上。

    菩萨左手在下右手在上,双手持着长柄如意。

    菩萨的面部文静,面部边缘的黑髮结成小串妆到鬓角处,嘴唇以淡墨画成轮廓线,闭著的唇中界线则勾画以浓墨,在唇中界线两头处毛笔稍顿向上回勾,嘴唇两端柔和的线条形成往上翘起,菩萨的神态立现微笑之容。

    随著菩萨身体上的衣裙与飘带的长线条弯曲环绕,“吴带当风”的飘荡线条又顿挫有致地展现开来。

    画中菩萨面向正前方,大象身子朝向右方,一只前足从盛开的莲花上抬起向右前进,其余三足踏在莲花上,而六牙象头则向左与虯髯鬍服的西域武士形成对视。

    西域武士面部扁平而眼睛睁大,鼻孔朝天的大鼻头下面一张肥厚的嘴唇,曲卷的虯髯与发形让毛笔尽显挥写的功能。

    这样的画面,构图虽然是静止的,但在“吴带当风”的飘洒线条描绘下,切是随处可见表现动感的姿势与韵味,这使的就是白描稿也能感觉到画面结构具有了动态的空间感。

    两幅画面都快勾画完善时,再画表示两尊菩萨佛法威仪的背后圆光,吴道子再次用毛笔蘸了蘸小瓷碗中的淡墨,闭目养神了一会,眼一睁手中毛笔迅速向墙上挥舞而去,只见他勾画时手中的线条不抖不颤,粗细均匀而一气呵成地画出了又圆又规整的大圆环。

    在大殿信众的热烈掌声中,吴道子勾画完成了最后的一根线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