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梅氏春秋 » 第三章 白衣许由

第三章 白衣许由

    春秋三十五年,春。

    狐岐城西的集市愈发热闹了。

    自汉王迁岐后,狐岐城的商业发展可谓迅速。

    作为大汉的国都,安静祥和几十年后,各地行商大多愿意到这里来交易。

    城西乃是汉王划定的商贾贸易之地。

    城西的千里巷中,有一家名为借月的小酒馆。

    名字很有意境,商铺所卖的酒是去岁推出的,叫做消骨,据说是一个黄口小儿用春回时枯败的梅花加以酿造,故此得名。

    当然,谁也不知道这其中的真假。

    消骨极好。

    来往的商人,游历的士子,狐岐本地的达官显贵都爱上了这个特别的味道。

    短短一年时间,岐都酒贵!

    岐是狐岐城,酒是消骨酒。

    一名仗剑去国的白衣士子站在借月馆门口,看得出来,他对门里传来的奇异酒香很是着迷。

    两株梅花一前一后,轻掩着这扇有些破败的木门。

    冬天已经过去了,早晨的阳光已经开始有了暖意,梅花也开始凋零,只是不成形状的挂在枝头,只待一场春雨,就要零落成泥。

    借月馆在城西算不上豪奢酒肆,相反,此地主人好像并不在意生意能否做得大,哪怕是消骨畅销狐岐城的一年间,也未见修缮。

    当然,也正是因为这里略带破败的缘故,倒显得十分雅致。

    士子常常来到这儿饮上几觞,谈天说地,各展所长。

    久而久之,借月馆成了列国士子钟爱的一个地方。

    白衣士子不同,他对诸如天下纵横,才子佳人之类的士子谈资嗤之以鼻。

    他为的,是店里的消骨。

    确实,好他娘的香!

    他叩开门扉。

    门里,是一个不作雕饰的院子,但摆了十几张石桌,供士子们清谈饮酒。

    店里人不多,但也不少。

    掌柜的是个二十余岁的男人,没有作商贾打扮,反而穿着漠北胡服,看起来相当干练。看到陌生的白衣士子,拱手行礼笑道:“先生是头客,自己坐,酒在屋里,自己舀,一两一百钱,最多半斤酒。”

    白衣士子摘下腰间的佩剑,也不多话,走到屋里,拿着瓢便从缸里舀了一瓢酒出来。

    “主人家有大觥吗?”

    掌柜的挑起眉头,看了他一眼:“有的。”

    “多谢。”

    说完自顾自找了一张位于角落的石桌坐下。

    掌柜的取来大觥,倒酒入内,但却没有多少疑惑。

    酒馆里出入的多是列国士子,有怪癖的他见的多了,用大觥喝酒也就见怪不怪了。只是这个年轻士子随手一舀,也不称量,倒是让他有些兴趣。

    当然,以他的眼力,看得出来酒有多少。

    “先生,酒资不少,不称一下吗?”

    “不用称,刚好半斤,你不要扰我喝酒。”

    “好的。”

    白衣士子将脸凑到觥口,陶醉之色不言而喻。

    接着双手举起大觥,猛灌而下,酒去了一半。

    这酒,极好。

    四下里的酒客看着这个特立独行的士子,有些惊诧。

    倒是他自己不为所动,双眼无神,嘴里喃喃。

    岐都难离了。

    他抬起头,朝屋里唤了一声:“掌柜,加半斤如何?”

    掌柜的没有出来,但说了两个字:“不加!”

    白衣士子没有再说别的,而是用手摩挲着大觥。

    有些不舍得喝下去。

    很是纠结。

    后院里,掌柜的跟一个着狐白裘的小公子两人一案。

    狐白裘小公子姓梅,刚过四岁的年纪,他跟借月馆的掌柜关系很要好,从小便在这里。

    狐白裘是用冀北周国极北之地的白狐腋下皮毛所制,大约两百只白狐皮才能出来这一件小小的狐白裘。

    价逾百金。

    “方圆叔叔,店里好像来了个有趣的人。”

    掌柜的笑了笑,道:“小遇春,你想跟他聊聊?”

    “想!”

    “可我刚刚没给他加酒!”

    小公子眨了一下眼睛:“那我可不管。”

    “你自己去吧,我可不去。”

    “祁子大爹爹找了好几天他的南梁子了。”

    梁子产于梁地,是上好的棋子,尤以南梁国梁子为佳,行商从南边跋山涉水的运到狐岐城,一子作价千钱。

    “我去请他!”

    掌柜的来到前院,白衣士子大觥已经见底,他站起身来,放下酒钱,重新将长剑挂回腰间,打算离去。

    “先生后院一叙?”

    白衣士子瞥了他一眼,眼神平淡:“不叙!”

    “有酒。”

    “不喝。”

    “比你刚喝的好。”

    白衣士子沉默下来。

    这人,有些讨厌。

    ……

    “拿我的大觥!”

    掌柜的眼带笑意,伸出手,道:“先生请。”

    狐白裘小公子已站起身来,见到两人前后进入,拱手行礼。

    三人一案,不拘一格。

    白衣士子倒也不讲究这些,跟这一大一小两个主人同案而坐。

    小公子举起酒爵,道:“去年开春的第一窖消骨,先生请饮。”

    “我不与小孩同饮。”

    小公子有些窘,于是求助的看着掌柜的。

    掌柜哑然失笑,对白衣士子道:“这酒,他酿的。”

    白衣士子坐直身体,整了整衣冠,举起大觥回敬:“公子请!”

    好家伙!

    小公子举着酒爵的双手有些呆住,白衣士子却又是半觥酒下了肚。

    掌柜的眼见此人的豪迈,道:“先生何必着急,此酒来日也可喝得,莫伤了身体才是。”

    “公子遇春送的酒,我只喝这一次,醉死无妨!”

    “先生如何得知?”

    “三斤!”

    掌柜的一滞,朝门口唤了一声:“窖里再取两坛来。”

    “我听力异于常人,听到你们的谈话了,你是汉相之子。”

    “可公子的身份我并没有……”

    小公子饮下手中的一爵酒,道:“先生不愧鲁冠,察言观色之间,实情毕见。”

    小公子的话让掌柜很惊讶:“鲁冠?你是鲁国那个狂士许由?”

    白衣许由再尽一觥,呼出一口酒气,道:“传言公子遇春聪冠岐都,果然不凡。”

    “公子,你如何得知?”

    “方圆叔叔,你看许先生腰间的剑,鲁剑朴拙,不加雕饰,大器无华,是君子之器,况且世上如鲁冠这般不修世故的名士可没有几个。”

    掌柜方圆点点头:“原来如此。”

    白衣许由开怀大笑,道:“公子遇春,好个公子遇春,我再敬你一觥!”

    仰头,再下一觥。

    三人言笑晏晏起来。

    已至晚间,方圆与白衣许由已是醉态,倒是梅遇春年纪尚幼,并未多饮,反而保持着清醒。

    酒已半残。

    “许由要走了,两位,再会。”

    方圆勉强拱手行礼,但却大醉,说不出条理分明的送别之话。

    梅遇春看着这位列国都大有名气的白衣许由,想要将他挽留住,留在大汉朝堂。

    只是,白衣许由,不愿栖梧,九州皆知……

    小小的眉头紧皱着,心头有些迟疑,不想开口破坏这份萍水相逢。

    终于……

    “鲁冠慢走,若想喝酒,来此便是!”

    他没注意到的是,昏暗的烛光下,醉眼惺忪的许由将他的神色尽收眼底,直到他开口说话。

    “哈哈哈哈哈哈!”

    “可惜,公子遇春,晚生二十年。”

    “拜别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