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梅氏春秋 » 第十章 旧事

第十章 旧事

    百夫长已领着军士前去搜拿残匪,临去前,勒马留下了一句话。

    “公子,末将本不该多言,然公子身负社稷之重,无论何时不可如今日一般身陷于险境。”

    “不过,末将服你!”

    梅遇春目送百夫长大笑离去,低垂眼帘,一言不发。

    地上多了两匹军马。

    梅遇春换了一身随身带着的干净衣裳,便又恢复了白衣挎剑的风姿。

    虽然年纪不大,但俊美的脸无疑散发出非凡的气质。

    胖瘦兄弟怎么也不能将先前的小杀星与眼前的白衣公子哥儿联系到一起。

    梅遇春打算继续赶路,尽早离开汉境。

    瘦的却跪在他的面前,想要同行。

    能让一位百夫长跪地俯首,这位小公子显然有着天大的来历。

    这或许是他们兄弟今生出人头地的唯一机会!

    “小爷爷,哦不……公子,我们兄弟想要追随护卫,千山万水,披肝沥胆。”

    梅遇春皱了皱眉头,这两兄弟武艺稀松平常,其实并不合适,但观他们先前所为,倒是不失血性。

    不禁有些为难。

    “我此行云梦千里,穷山恶水,你们兄弟未必能活着到那里。你们可以去找那位百夫长,告诉他我举荐你们在他帐下投军,如何?”

    还是打算送这两人一份前程。

    毕竟若非他们不计生死追过来提醒自己,说不定今日就要死在此地。

    不料两人皆是下定决心,不愿更易。

    “公子,我们兄弟就跟着您。而且我们兄弟是楚人,自彭蠡而来,离云梦不算远,熟悉楚地风物,可以为公子鞍前马后,开山引路。”

    这倒是意外之喜。

    梅遇春想起这两人好像说过自己是跟随商旅从彭蠡而来,只是当时未曾注意。

    这两兄弟,哥哥机巧聪明,弟弟憨厚老实,却又都有几分浩然气。

    如此一来,倒是可以将他们带上了。

    毕竟自己对楚国太过陌生,而且带上两个护卫,多少能起到一些掩人耳目的作用,不至太过眨眼。

    “既是如此,你们兄弟分别叫什么名字,以后也好呼唤?”

    瘦的大喜,一拜到底,道:“公子,我叫狄矛,我弟弟叫狄破,只是他天生嘴拙,公子不要见怪。”

    旁边,狄破捂着伤腿,咧嘴对着梅遇春憨笑不止。

    梅遇春莞尔一笑,自然不会因为这点小事见怪。

    他反而喜欢这样简单的人。

    “狄矛,狄破的伤势不轻,你将他扶上马,我们尽快赶到龙门古渡,渡头集市上再去多备些伤药。”

    “多谢公子体恤!”

    说话间将自己的弟弟扶上马,险些没将狄破疼得背过气去。

    梅遇春见状大笑一声,垂鞭策马,一骑当先。

    ……

    清晨的春风愈发醉人了。

    梅遇春站在楼船上,遥望两岸青山往后远去。

    大河在汉赵交界这一段水流很是湍急,隐有涛声。

    记得大爹爹曾说过,大河在汉绝险,天赐雄奇,不举酒游此地,难称春秋男儿!

    梅遇春手中无酒。

    他的内伤还没好,不便喝酒。

    但人已醉。

    就像三岁的年节时,大爹爹亲手为自己斟酒。

    那是自己初次饮酒。

    王城之巅,祖孙俩酩酊大醉,梅遇春还记得大爹爹穿着士子浩然白衣,为自己讲述九州风物时眼中所流出的飞扬神采。

    大爹爹从未有机会畅游在大河之上。

    想必他也很遗憾吧。

    只是他曾是汉室天子,又成了汉国之王。

    终其一生,也没能无所顾忌的遍走大好河山。

    自己未来也将是汉国的王,就像父亲四日前一般。

    父亲的身体不好,自己曾在相府偷偷听到方相爷爷和关先生的谈话。

    他们以为自己不知,自己也情愿自己不知,可终究还是知道了。

    关老先生说以父亲之体,若加以国祚之累,纵使仙人伸手亦无奈何。

    寿不过四十!

    父亲是春秋元年大爹爹迁岐的路上所生的,颠簸的行程中,王祖母难产而死,父亲虽然保住了,但却先天不足。

    现在已经是春秋三十五年的春天。

    父亲已经三十五岁了。

    听方相爷爷说,大爹爹原本想待他去世后直接传位于自己,这样父亲或许能得享天年。

    甚至已经与方相爷爷商量册立自己为王太孙,隔代传位。

    父亲没有答应。

    记忆中父亲性子很柔顺,尤其是大爹爹的话,他从来不敢说半个不字。

    只有两次意外。

    第一次是大爹爹为他赐婚,联姻的对象是赵国宗室公主,据说公主那时已经到了狐岐城。

    方圆叔叔说父亲连干了三大坛烈酒,在那之前他是滴酒不沾的。

    然后他做了一件震惊天下的事。

    他借着酒劲跑到了苗侯府,也就是外祖苗摎老将军的府门前。

    面对苗老将军的冷眼,他说了一句话。

    “我要娶你的女儿!你不肯……不行!”

    苗老将军踹了他一脚,那一脚几乎要了他的命。

    然后苗老将军倒提着那柄随他征战一生的长枪进宫,在大殿上赶走了赵使和赵国公主。

    两国反目,兵陈边境。

    苗老将军亲自坐镇边关,一场国战险些就要打了起来。

    不过终究没打起来,苗老将军认下了这个女婿。

    直到今天,汉赵两国边境还是常有摩擦。

    方圆说那是他见过的最胆大包天的太子大哥,也是他这辈子见过听过的最风流!

    第二次是就是大爹爹要册立自己的前一夜。

    大爹爹和方相爷爷金殿密谈。

    那时自己刚满三岁。

    听母亲说父亲不知道怎么得来的消息,而后就跟疯了一般,提着太子剑前去质问大爹爹为何不让他做王。

    父子之间险些动了刀兵。

    方相爷爷去劝,竟然差点被父亲金殿枭首,至今方相爷爷的脖子上还有一道狰狞的剑痕。

    那是父亲一生中仅有的一次动武。

    父子二人在殿内待了整整一夜,谁也不知道那一晚王上和太子都说了些什么。

    只知道第二天,方相大人病了没有参加朝会,太子还是太子。

    从那之后,大爹爹就不怎么亲自理政了。

    大爹爹不怪父亲,方相爷爷险些死了,但也不怪父亲。

    太子的威望越来越高。

    作为儿子,梅遇春知道父亲从未想把持权力,他甚至厌恶做王,他艳慕的是鲁冠那般风流。

    直到现在,父亲拖着病体做了汉国的王。

    而且他要继续做下去,直到自己成长为梅氏新的王者。

    或者,他未必能等到那个时候。

    梅遇春眺望着北方,那里是岐都,只是被无尽的山川遮挡住了。

    大河河面上是缭绕的云雾,氤氲在梅遇春的脸上,结成水珠,滴落船面。

    他却恍若未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