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梅氏春秋 » 第二十三章 入楚

第二十三章 入楚

    马儿跑得有些累。

    梅遇春和狄破只能牵着马走一段。

    沿途的山上已经草木葱翠。

    从自己离开狐岐城,下龙门,临三门峡,至桐柏,逃亡随州。

    时间已经过了三个月了。

    他有些思念母亲。

    母亲给自己装的衣服少了一件,在龙门古道时被山匪的血浸染。

    百金里,赠给李鸮一半,十金用来买了狄破手里的巨阙,购置了身下的快马,还有一路上各样的花销,已经只有二十金了。

    随着这些东西的逐渐损耗,梅遇春恍然间感觉到自己离母亲已经很远了。

    还有父亲,他已经做了王。

    父亲的身体想来更加不好了。

    母亲炒的青菜应该会少很多,因为没有了自己,父亲的饭量吃不下这么些。

    方相爷爷年纪大了,方圆叔叔不知道还在哪一片穷山恶水里打滚,大爹爹也走了,他肯定会站在庭院中,望着自己和方圆去年种下的小小梅树寂寞的发呆。

    梅遇春很想回去看看他们,只是还需南下。

    狄破看着这样的公子,默默地跟在后面。

    这是他见到的第二次。

    上一次是在大河边,公子亲手将那个小女孩埋在地里。

    素来鲁钝的他眼角微微发酸。

    在他眼里,多智近乎妖的公子只有在这两个时候才像是普通的孩子,如同自己的小弟一般。

    ……

    “公子遇春,等等我!”

    后方飞来一匹马,马上坐着个麻衣年轻人。

    梅遇春收起了心绪,回头望去。

    自己并不认识这个年轻人,他看上去比方圆要小些。

    年轻人勒住马头,跳了下来。

    而后拱手单膝跪地。

    “公子,古鸿愿追随你南下云梦!”

    梅遇春连忙伸手要将他扶起来。

    “你是……安国君的儿子?”

    两人穿着一样的白布麻衣。

    古鸿没有起身,仍旧跪在地上。

    “正是!父亲让我赶来,从此追随公子。”

    狄破丈二摸不着头脑,梅遇春同样不知道眼前之人唱的是哪一出。

    “古公子,令尊所谋之事应该少不得你吧,怎么会让你跟着我?”

    “公子,父亲让我转告你,姓古的愿意随你与棋疯子一搏。”

    “嗯?”

    梅遇春眼光大亮。

    “安国君知道棋疯子的事?”

    古鸿摇摇头,道:“我并不知,父亲没说。”

    梅遇春知道安国君肯定想起了一些什么,否则便不会在自己走后让古鸿跟过来。但也很明显,他没有告诉自己的打算,否则古鸿会告诉自己。

    回红庙镇的路不算太远,但他不打算回头了。

    “起来吧,既然如此,我们便一同南下。”

    古鸿这才站起身来。

    “多谢公子!”

    ……

    仍是牵马前行。

    只是变成了三个人。

    “古鸿,你若是走了,你父亲的事怎么办?”

    古鸿不像狄破那样随意,他非常拘礼,转身拱手。

    “公子,父亲说所谋之事作废,他自有打算。”

    梅遇春不太敢相信,古默竟然在自己走后短短的时间之内改弦更张。

    不仅让他的儿子前来追随,更是将细心筹划了二十多年的复仇计划放弃。

    要知道,他就是为了这个计划得以顺利进行下去才来的随州。

    但梅遇春却又不得不相信,因为安国君没有必要骗自己。

    症结还是在姓齐的身上。

    何许人也?

    此时此刻,梅遇春,古鸿以及安国君的心头都萦绕着这样一个疑问。

    皆无答案。

    ……

    老人已经不在小庙之前。

    小庙又恢复了以前的清冷。

    只是庙里的香炉上盘桓起一缕袅袅的轻烟。

    他乘着来时的马车进了随州城。

    当年纵横沙场的将军如今年纪太大了,已经骑不得马。

    从那次晋楚随州之战后他就再也没来过随州,这是多年后的第一次。

    随州城比以前繁华了许多。

    他下车进了小巷子,里面有一座大宅子。

    他站在门前。

    宅子已经空置了许多年,门上环绕着满满的蛛网。

    这是他多年前为自己与夫人置办的婚房。

    随州一战后国战结束,便是在此地大婚。

    只是还没有常住,甚至都没来得及挂上府匾,自己便携夫人前往许都受封,从此再也没有回来过。

    他站在门口嗫嚅了许久。

    转身离去。

    安国君在马车里写了一封信,而后将信筒交给了马车外的枯瘦中年人。

    “狐岐城,方祁子。”

    中年人缓缓消失。

    古默在马车里叹了一口气,无尽的疲倦袭向他已经苍老的身体。

    “回许都。”

    ……

    楚地的夏日总是伴着细雨。

    梅遇春一行已经来到了夏城。

    夏城是大江与支流汉江的交汇之地。

    因此,夏城也是九州有数的繁华之地。

    同时,夏城也是楚国的陪都。

    梅遇春进城后发现,夏城之内可谓是遍地雅乐。

    或许是因为楚国的熊氏乃是楚天子的后人,这作为陪都的夏城几乎从城池到楚人,都与古籍中所记载的楚室郢都一般。

    显然,是作为王族的熊氏刻意为之。

    楚国风习也与别国截然不同。

    大街上没有别国大城那般热闹喧哗,来往的行人虽多,但都没有高声,甚至街边的小贩也没有祭出那赖以为生的吆喝。

    现在梅遇春三人位于一条名为朱雀的街上。

    朱雀街是夏城最为繁华的一条街。

    狄破显得极为兴奋,他本是楚人,虽不曾在夏城长住过,但此地的人却与他记忆中的故人一般无二。

    古鸿不爱说话,自从跟随梅遇春南下后,除了梅遇春主动问询,他几乎没开过口。

    但他来之后,原本不善言辞的狄破话却密了很多。

    尤其是回到了楚地,他更是欣喜。

    话也更多了起来。

    只是梅遇春和古鸿很少搭理他。

    因为狄破话一多起来实在是颠三倒四,两人一致觉得他不是说话的那块料。

    狄破完全不介意,自说自话也不觉无趣。

    他跑到街边一个摊子上。

    买了一堆名叫面窝的小吃。

    他和哥哥从小在楚地流离,曾到过夏城。

    眼看即将要饿死的兄弟俩遇上了一个善良的的女孩儿。

    就是这样的一个面窝。

    圆勺里浇上大米和黄豆磨出的米浆,还有葱花和芝麻姜丝,还要投入油锅里炸制,两个小男孩的整片天地都是四溢的香气。

    狄破后来到过很多地方,吃过很多东西,却都不如这米窝。见过形形色色的人,也都不如小时那个女孩儿好看。

    狄破捧着包在油纸里的米窝的跑了过来,分给了梅遇春和古鸿各一份后,轻轻拿起自己的那一个,一口吞了下去。

    还是那个味道。

    狄破虎目含泪,笑容灿然。

    梅遇春见状,笑着将手中的米窝递给了他。

    狄破看着眼前的米窝,眼神有些恍惚。

    这次是公子。

    古鸿踌躇了一番,也递了过去。

    好嘛!

    一下来了俩。

    淅沥的雨停了。

    狄破抬起头。

    天边七色当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