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踏河山 » 第二十八章 牵丝戏

第二十八章 牵丝戏

    见李琛未有答话,林仙也不恼,伸出小手掩住嘴吃吃笑了几声,才弯着月牙也似的眼睛,昂头看向李琛:“不过有句话你说的不对。”

    瞧对方这模样,李琛就知道自己不知在哪踩雷了,本着说多错多的原则,见对方心情不错,他也只是闷着嗓门嗯了一声算作回答。

    回手指着身后院里那棵大树,林仙笑道:“那棵树可是发现异种接骨木的那位长老,自苍茫山中移栽过来的,据说是与异种接骨木共生的树木。因为担心带回谷内水土不服,才会就近移栽到此地。硬要论起来,本地的季世堂能建立,也与它有脱不了的关系。”

    “你要是真的把它像那株芍药一样抽干了,怕是我都拦不住谷内有人知道了消息,骑着快马过来把你绑起来用鞭子抽的满院打滚了。”

    看到李琛眼中惊讶神色,自觉小胜了一手的林仙眼中笑意更甚:“那客栈房内摆着什么我怎么会不知?就算不知,花盆里洒落的碎屑我哪还看不出来?”

    “好啦,时辰也差不多了,你去把那碟血拿过来。”

    待到李琛把那碟本该凝成一团,此时却依旧随着移动不断泛起波纹的血拿过来时,林仙看了看里面已给染成了血色的竹叶,在一旁点燃了伙计送来的白烛,皱着眉像是个在研究什么的老学究一般,打开条案一旁的玉盒。从里面取出个黄铜做的,镜片只有铜钱大的放大镜,又把那竹叶捞出细细切开,挑了一小片合适的,举着凑过去看了半天才缓缓点了点头。

    看样子那番研究颇耗心力,林仙也是靠在椅背上缓了些许功夫,用手捏了捏眉心:“看样子相溶的还不错,起码两者没有互相排斥,用这血竹做骨的法子应该能用。”

    抬头看了眼脸上满是好奇的李琛,林仙示意李琛过来些,把手里的放大镜递向他:“这可是谷内找天工坊特别定制的,镜片是用龟兹的水晶磨制的,上百片才能成这么一盏,你可别粗手粗脚给我碰坏了。”

    伸手接过这个还带着林仙体温的放大镜,捏着触手温润的手柄,眼角余光捕捉到林仙脸上那掩饰不住的紧张神色,李琛只是凑过去草草看了看,便把放大镜还了回去:“看不明白,林先生还是把如此贵重的东西收好吧。”

    “医者要防微杜渐,这镜中物便是防微了,听说天工坊在试着用千里镜的路子,尝试让它能看的更清楚,也不知这些年下来是否有结果。”林仙咕哝了几声,接过那放大镜小心翼翼放回了内里垫着好几层棉布合着棉花的玉盒中。

    解决了一样横贯在身前的“关卡”,林仙心情大好,看着天色已是近黑,示意李琛出去吃饭,她则要再留一会。

    李琛也没推辞,担心对方有什么事儿自己不好看到,连忙便告辞出去找外间的守卫去了食堂,也不知是林仙特地吩咐的还是此间的掌柜特别有眼色,李琛终于是不用吃泡烂的面条了——人头大的陶罐里装得满满的菰米饭,还有个泛着醉人油光的肘子摆在一旁,以及另外一罐子咸汤。

    这一顿把李琛吃的满嘴流油心里饱足无比,愿意称之为自己来这个时空吃的最舒服的一顿了。

    吃饱喝足没有去碰另外一罐淡酒,李琛起身在侍卫引领下回到了那个院子,敲了敲门待里面应了一声,才看到林仙正端坐在条案的烛光后,小声对躬身站在身旁的掌柜吩咐着什么。

    看到李琛进来,她才点了点头示意掌柜去忙,抬头看向李琛招呼道:“吃饱了便来给我磨墨吧,可别回去跟明翰哥哥告状,说我差使人还连饭都不管。”

    待李琛走到条案前,她皱了皱鼻子满意地点了点头,指了下桌边放着的墨块:“用这方墨。没喝酒不错,酒这东西虽说有活血驱寒之效,但久饮容易误事,且会让手失稳,对医家是大忌。”

    李琛也没有推辞,挽起袖子去一旁刚换了水的笔洗里用专门蘸水的毛笔给砚台渡了些水过来。刚探手拈起墨块,他便微微皱眉,这墨块与他认知中的墨有很大区别,不但触感冰冷仿佛是在捏石头,重量更是像块生铁一般。

    “这是益州特产的石墨,不是山里采来的,而是它的制法特别,尤其是成块之工需要用外家高手用专门手法大力拍击,才能制成这种硬如石、轻叩有金玉之音、入水三天不化的石墨。”在面前铺开一张宣纸,林仙拿镇纸压好边角:“要把它磨好可不容易。”

    心知林仙有考校之意,李琛也没用血神经,只是维持三指拈着墨块的动作,把其中一头在砚台里以顺时针方向恒速研磨起来。

    这一磨便是整整一个时辰,砚台里才有了一层浅浅墨汁,而就算是身体素质已然在血神经帮助下增强了不少的李琛,此时额头也已沁上了一层细密汗珠。

    “不错,不急不躁。”林仙放下手中书,赞许地点了点头,指着条案一角叠放好的手巾,示意李琛擦擦汗:“没有用内功,一个时辰下来节奏不疾不徐分毫未变,看来琛儿你这一趟确实是因祸得福了......不说那血神经,起码你的性子是真的变了。”

    李琛哪敢说他不是不用血神经,而是此时连怎么用都没搞明白呢。

    沉默地擦完汗,李琛把手巾叠好放到一旁。

    抬头望了眼没有过来的李琛,林仙开口招呼道:“来,站我身后,看看我这篇字写的如何。”

    “这......林先生,这样不好吧。”意识到有什么事要发生的李琛,连忙开口拒绝道。

    拈起一支纤细毛笔在手中,林仙抬头看向未动脚步的李琛:“医者,仁心也。治病救人、事急从权,又何需顾忌门户之见?”

    “可......这终究不好吧。”

    又仔细看了看李琛面色,林仙放下笔缓缓点了点头,用下巴指了指条案另一边多出来的手臂长的木盒,示意李琛把它打开。

    之前这木盒并没有在条案上,看样子是刚才那位掌柜带进来的,李琛走上前打开木盒,发现里面是几支略有分别的竹筷。有的使了已有些年头,虽然清洗的干净但还能看出给油渍沁透了、有的则是新削出来的,虽说也是天圆地方的模样,但茬口却还是新的、另外还有几支留着竹皮粗糙无比。

    这几支,看上去材质没有两根是相同的。

    除了那几根用绢布分隔开的竹筷外,在木盒另一边还竖放着三枚用蜡封住的,分别是黄豆大、绿豆大、蚕豆大,也不知道是什么的丸子。

    大概在心中猜出了林仙的意思,李琛还未开口询问,便听案前人柔声介绍道:“这几根竹筷材质不同,有最普通的毛竹,也有铁竹、香妃竹、更有药用的棉竹,那三枚蜡包着的是种子,最小的是通幽花,中等大小的那枚是丝藤,最大的则是九桑木。”

    李琛缓缓点了点头,在林仙说完这三枚种子的名字之后,除了丝藤之外,另外两个的鉴定结果便不再是问号了:

    【通幽花种子(些微石化)】

    【来自久远时间前的遗物,世间早已没了它能生长的土壤,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这枚寄宿着梦的种子还能开出妖艳的花朵吧。】

    【丝藤种子(完好)】

    【奇特的植物,可以成为缝合血肉的丝线,也可以变成绞杀的弓弦。】

    【九桑木种子(石化)】

    【早已失去了活性的早夭之子,与其在沉默中缓慢死亡,不如彻底沉溺入梦乡,继续做着那个遮天蔽日的梦。】

    暗自在心里对比了一下,李琛觉得林仙想要让自己复活的,其实是通幽花和九桑木,混在其中的丝藤看样子是常见的植物,说不定只是拿来试他的。

    林仙重新拿起了毛笔,沾了些墨汁润了润笔头,低头边在铺开的宣纸上缓缓留下字迹边头也不抬地慢悠悠说道:“医人必不舍,这句话的意思是诊金不能不收,有田者收金,无田者一食一饭皆可。老祖宗定下的规矩,就算是乞丐,我们收他一粒饭也算诊金。”

    抬头望了正皱着眉头的李琛一眼,林仙慢条斯理地给润开了的笔蘸了墨汁,继续写了起来:“明翰哥哥的诊金,一声仙儿足矣,最多再向他求幅字当做流烟的诊金,也没人能说我什么,至于霓裳的......”

    抬起头看向李琛,林仙嘴角挂着莫名的笑:“你要如何偿你霓裳师叔的诊金呢?”

    “还请林先生指教。”

    “我也不瞒你,丝藤我手中便有存货,也是已用秘制药水炮制好的,届时直接便可给霓裳用上,无论是缝合伤口还是固定骨头都适用。而通幽花和九桑木,便是谷内的珍藏了,尤其是九桑木,更是只在门中典籍中提到......自医仙谷建立到现在,先辈们一直尝试着想要让它们重新发芽,但却一直都未有结果,最后只能承认是机缘未到......”

    “这就是诊金?”

    “怎么会。”林仙失笑出声,停笔看向李琛:“那些竹筷才是,你帮我培根与那花盆中一模一样的,那便算是诊金了。”

    “那为何林先生要让我看那三枚种子?”

    “我也不知。”林仙摇了摇头,又低头写了几笔,才把手中毛笔搁到笔洗中,稍微朝后靠到椅背上,看着那宣纸上的字迹很满意地点了点头看向李琛:“只是觉得或许你会对它们有兴趣吧。”

    不过紧接着她便摇了摇头:“比起门内那些笃信不疑的长辈,我一直觉得那两枚种子是先辈们留下来用来逗我们玩的,毕竟它看起来只是雕的奇怪的石头罢了。”

    起身抖开面前那张宣纸,林仙把它翻转过来正对着李琛:“来,看看我字写的如何。”

    【牵丝戏(总纲)】

    【对方向你传授牵丝戏(总纲),是否学习: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