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科幻灵异 » 爨氏老宅有诡 » 第3章 哑巴

第3章 哑巴

    就在老屋最后一代女主人去世后的第三天,也就是那个婴孩消失不见的第二天里。凌晨,卯时五刻,同村一户姓李的哑巴家里,他的妻子诞下了一名女婴。

    那一天正好是阴历三月十六日。传说,在乌头草盛开的月圆之夜,即便一个心地纯洁的人,一个不忘在夜间祈祷的人,也难免变身为狼。

    哑巴的妻子小时候听长辈讲过这个传说,因担心自己的女儿变身为狼,于是在女儿满月之时,去找县城里最有名的算命先生给女儿算一算。

    算命先生看了这个女婴的生辰八字,直摇头。

    哑巴见他一直摇头,不说话,急得额头上直冒汗。哑巴的妻子对算命先生说:“先生,没事,你算到什么就直说吧!”

    算命先生轻轻叹了一口气,接着开口说到:

    “这一年的阴历三月十六是“木绝日,也就是绝日逢重,穷日遇

    危的日子。”

    “什么是木绝日?这个绝日逢重,穷日遇

    危怎么讲?”

    “农历三月十六这天是辰月的最后一天,也是六十甲子的最后一天癸亥日。月份的最后一天是一个月的穷尽地;而癸是天干的尽头,亥是地支的尽头,所以这个穷日是岁月双穷,前行无路之日,是真正的实穷之日。”

    夫妻俩虽然不能完全理解这话,但又隐隐约约理解了这生辰八字的意思,唬的面面相觑。

    哑巴的妻子又问有没有什么破解之法?

    算命先生摇摇头,“有倒是有,但要是高人。此间没有此类高人。”

    夫妻二人郁郁寡欢地抱着女儿回到家中,想起女儿诞生时,接生婆说的话,又转悲为喜。哑巴妻子最后说了一句“尽人事,听天命吧!”

    女婴诞生时,村里的接生婆喜不自禁地笑着告诉哑巴:“你们家要出贵人了!

    哑巴高兴得合不拢嘴,嗯嗯啊啊地喊了半天。

    哑巴妻子支撑着虚弱的身子坐起来,看看丈夫手中抱着的女婴,“他很高兴,但想问问贵人一事怎么说?”

    “胎盘白,贵人来”,接生婆笑呵呵地答到“这方圆几十里的村庄呀?几十年才出这么一个贵人,恭喜恭喜啊!寒门即将出贵子了!”

    哑巴笑嘻嘻的递过一两银子。接生婆又笑呵呵地接过来,放进口袋里。

    接生婆出门时,环顾四周看了一眼哑巴家徒四壁的家,摇摇头,连她自己也不相信出生在这样家庭的女孩,如何能够成为贵人。

    哑巴一家是从北方逃难来滇南谋生的。他们夫妻二人都是残疾人,一个是哑巴,一个是瘸子。

    哑巴姓李,夫妻二人给这个新出生的女婴取名:李河筠。

    据哑巴的妻子说,河筠出生的前一天傍晚,她在竹林里面和丈夫砍竹子,在一颗很高很粗的竹子根旁,冒出了一颗小小的,矮矮的,圆乎乎的竹笋。

    当时有月亮,照亮了这颗圆乎乎,可可爱爱的竹笋,因此,哑巴妻子解下头上的红头绳,给这个新发的小竹笋作了个记号。

    当晚回来吃了晚饭,累了一天的二人睡得很香。下半夜,哑巴妻子突然疼醒了。她把旁边熟睡的丈夫推醒,说自己快要生了。

    哑巴慌慌张张地跑到村里接生婆的家,敲了半天门才开。

    睡得迷迷糊糊的接生婆,赶忙爬起来。一边随着哑巴跑,一边疑惑地说,我前两天才问你老婆,她不是说离足月还有一个多月的吗?怎么突然要生了,怕不是早产吧!

    接生婆来到哑巴的家里。这是只有两间屋的平房。

    小河筠上面还有一个哥哥,比她长五岁。是哑巴夫妻在逃难途中生产的。

    由于当时逃难途中条件艰苦,又感染了瘟疫。这个男孩出生后加之营养不良,瘦瘦叽叽的。长到三岁上,只能简单地喊阿爹阿娘。别的会说的极少。

    在后来到了五岁,表达能力、反应能力明显比村里同龄人要慢。于是,村里不怀好意的人便给他取了绰号“大憨”。

    大憨原名叫李河阳,父母取这个名字,为的是纪念他们的家乡。

    哑巴他们家的屋子紧挨着爨氏老宅。

    爨氏老宅在一块高地上,沿着花岗岩石阶走下来,第一排的第一家,便是这哑巴夫妻的家。

    据说,他们刚从北方逃难来到这个村庄的时候,除了两个包裹,一无所有。

    来到村头,当时刚从县城骑马回来的男主人见到他们一家。

    便简单问了他们的情况。得知一家人刚刚从北方逃难到此,身无分文、居无定所。

    男主人顿生怜悯之心,回到家便吩咐家里的长工阿牛,把这间两房的小屋腾出来,给他们一家三口安身。

    随后,女主人又给了他们一些基本的什物,一家人得以生存下来。

    女主人看见哑巴妻子怀里面黄肌瘦、奄奄一息的男婴,惊讶地说道:这孩子怕不是生病了吧!赶紧叫村里的老中医来看看。

    二人不安起来,说了一路上的种种经历,眼泪瞬间难掩流下来。

    看在眼里的女主人,掏了一两银子放在哑巴手里,叮嘱他,快去请郎中吧!并叫阿牛领路,带着哑巴去了。

    哑巴妻子一瘸一拐地走到女主人面前,扑通一声跪下,泪流满面,口里说着:“夫人菩萨心肠,我们夫妻俩一生都报答不完你的大恩大德。”

    女主人赶紧扶起她,说:“诶,快起来吧!现在已经不是旧社会了,不需要向谁下跪。”

    哑巴妻子这才站起来,转哭为笑:“我这是高兴,谢谢夫人!”

    就这样,哑巴一家三口,在这个村庄站稳了脚跟。他们租了地主家三亩地,种着各种庄稼。

    但是他们赶上了时代的好时候。起先,他们是爨氏地主家的佃户。后来分到了属于自己的九亩土地,三亩竹林和五亩树林。

    滇南是一块土地比较肥沃的地方,夫妻二人凭着自己的勤劳,田地里种满了玉米、小麦、油菜、土豆,各种各样的蔬菜。自己养了猪、鸭和鸡。

    渐渐地,一家人解决了温饱问题。

    他们的女儿也渐渐长大。但是自从家里有了这个女儿,很是出现了一些怪事。

    女儿一岁半时,他们家的竹林不知为何起火,大火烧了一天一夜,等到县里派人来把火扑灭时,三亩多的竹林已燃为灰烬,整片竹林连土和竹根都烧焦了。

    哑巴夫妻嗓子都哭哑了。一岁半的女儿不食人间愁苦,蹦蹦跳跳地在一片灰烬的竹林里面玩耍。

    突然,小河筠大叫起来:“阿爹阿娘,你们快来!这儿有一颗竹笋。”

    夫妻二人想怕是女儿不认识竹笋,认错了吧!赶忙跑过去一看,果然,在一颗高大粗壮的竹根旁边,一颗小小的,胖胖的,圆乎乎的竹笋破土而出。

    哑巴妻子惊喜地发现,旁边又粗又壮的那根老竹子,就是前年女儿出生的前一晚,她用红头绳做记号的那颗竹笋。

    “天无绝人之路。现在刚好是春天,有了新的竹笋,来年便会长成一片小竹林的。不消几年,咱们又可以拥有现在的这片竹林了。”

    说来也怪,三年过后,被烧焦的老竹林上面,又重新覆盖了一片新的竹林,却比原来的长得更密,更粗壮。

    新长出的竹林不但覆盖了老竹林。而且竹林里面,长出来一种以前从未见过的东西。

    植株矮的二三十公分,高的足足有六七十公分多。一根直直的茎杆末端,类似麦穗,有细碎的,类似鳞片一样的东西。茎上光溜溜的,全无一片叶子。

    夫妻二人从来没有见过这种东西,不知道有毒无毒。遂请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前来看看。

    老人戴着老花镜左看看,右看看,上看看,又挖出来看看它的根。

    随后大笑一声:“这是宝物啊!野生乌天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