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人生激荡四十年 » 第一百七十三章 溢出来的青春

第一百七十三章 溢出来的青春

    新学期入学,对于他们这些老鸟来说,就像即将枯萎的青春,被注入了新的活力,跟着一些在湖边、塔旁叽叽喳喳、大惊小怪的人群,也是能缅怀一下曾经更不堪的自己。

    看着各种显眼包闹出的笑话,笑着笑着却慢慢沉默了。

    特别是前两届的学生,看现在的新生,有种长辈看自己孩子的感觉,感慨自己青春易逝的同时,还不忘充一下老资格。

    不过徐建军却知道,真实情况是真有在辈分方面上大分的。

    他们专业一班有个大龄已婚人士,入学的时候二十八,现在过三十了,他就有个亲侄女今年同样考进京大。

    一帮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吃瓜群众,碰见过一次他和侄女一起吃饭,追根问底明白什么情况之后,回来就天天在他跟前叫叔叔,非要入赘他家。

    结果就是他们班上有一半男生成了他的子侄辈,天天央求着叔叔早日把自己亲侄女介绍给自己。

    高考已经步入正轨,相应的,选拔人才也逐渐进入应试模式,往后考入的新生,智商、解题能力或许可以傲视众生。

    但是论到开创性,以及理论结合实际的运用方面,比起前几届可是要差上不少。

    才大三,一些科研单位以及央企已经开始在各大高校抢人了,这样的场景你敢想象。

    几十年后就算是毕业了,还被一些小的不能再小的私企挑三拣四,面个试跟关二爷出走一样,要过五关斩六将。

    最烦的还要接受他们奇葩的企业文化熏陶,还没入职,面试的时候先让你谈谈职业规划。

    一些被面试者心理语言估计就是老子将来在你们公司混个高层,先把你这个废话连篇的HR开了。

    当然他们对门两家泰山北斗的学校毕业生不用面临那样的窘境,八九十年代,能出国的都出国了,没烦恼,根本没有就业方面的烦恼。

    不过后世他们也被骂的不轻,什么国际名校预科班,砖家叫兽生产车间,那些网友们骂的兴起,别说名校了,阿美总统都顶不住。

    “听说今年又有公派留学的名额,建军你有没有兴趣?你小子英语那么好,如果争取一下的话,还有其他人什么事儿?”

    难得见到徐建军安安生生待在宿舍,冯闯装作不经意的问道。

    去年还热衷于迎新接待,认识学弟学妹的一群人,今年算是彻底失去了兴趣,有那空闲,还不如在宿舍多看两眼书呢。

    “怎么?你消息这么灵通,是不是也有出去浪一浪的想法?”

    “我就是个土鳖,就不出去丢人现眼了,再说了,就算是我想,这种好事儿哪里轮不到我,你没看几个有希望的最近都是卯足了劲,听说暑假都没离校,一边恶补英语,一边打探消息。”

    “我还以为大家都在发扬老梁把四年大学当成五年上的精神呢,寒暑假从来不想着回家,除了在我那儿帮帮忙,剩下的时间都被他耗在用功上了。”

    徐建军对梁先峰是打心底里佩服,这哥哥那精神,往后不论干任何事儿,都难不住他。

    人家老梁可不是那种扮努力感动自己的类型,而是真真正正的钻研进去了,他英语从一开始的磕磕巴巴一句完整话都说不明白,到现在已经可以熟练的朗诵英语课文了。

    甚至他拉着徐建军进行普通的对话都不成问题。

    其实英语还不是他兴趣所在,只是不敢人后,倔强脾气的产物,更不要说其他学科了。

    就算是徐建军有超越时空的认知优势,但要说到细节,学科钻研,他只能勉强及格,跟这群大佬还不可同日而语。

    “嘿嘿,要是都像老梁那么纯粹,整个社会将会无比和谐。”

    对于梁先峰这个一步一个脚印的湘南烈汉,冯闯也是交口称赞。

    两人正说着,梁先峰一手两个暖壶进了寝室,在角落放好之后才跟他们打招呼。

    “你们俩聊啥呢?”

    “聊留学,聊人生,聊一头老黄牛。”

    “怎么还有老黄牛,你们俩真够无聊的。”

    “我们是无聊,不过那个老黄牛更无聊。”

    冯闯无奈的道。

    看老梁不理他们,自顾自的坐在床上拿起书看,徐建军觉得他跟刚入学的那位俞学弟有点像,相似的家境,以及百折不挠的倔脾气。

    老俞是徐建军前世比较佩服的一个企业家,相比于夸夸其谈大忽悠,悔创阿狸的JACK马,不知妻美的大东子,普通家庭小马哥。

    老俞这种一直把姿态放的很低,遇到政策的四十米大砍刀,也能逆风翻盘,才是徐建军最欣赏的。

    有的说他能够死而复生,完全是靠运气,那徐建军就不敢苟同了,没有足够的积累,就算是有泼天的富贵砸到你头上,你也接不住。

    更别说坐上顺风车的那群所谓的地产大佬,接连暴雷,以及各种不要脸的资产转移手段,都让人嗤之以鼻。

    老俞那种永远保留一定资金应对危机,而不是把这些钱放到更赚钱的地产或者金融行业,一般人还真顶不住诱惑。

    这个世界钱生钱永远是财富快速提升最简单有效的方法,道理大家都懂,但是真正能玩的好,并且最终全身而退的,还是少数。

    那些曾经在期货市场上叱咤风云的人物,一招不慎,满盘皆输,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号称只要靠买买买,就能够实现技术积累的许教授,就因为他喜欢孤注一掷,以小博大的做派,把一大堆人套了进去。

    客户、供应商、施工方、银行、政府统统被他绕了进去,形势大好的时候还可以玩足球这种血本无归的高端游戏。

    政策下行,消费者信心不足,那么他这种玩法就是作死之举。

    本来对于出国留学这种事儿,徐建军是不打算掺和的,他要想出国,有的是办法,就没有必要占国家便宜,跟一帮同学争得头破血流了。

    重点是他不想以后被人从坟墓里挖出来鞭尸,不要小看以后互联网上网友的能力,他们一门心思挖猛料,很少有失手的。

    这种黑历史还是不要有的好。

    可事儿就是这么轴,你不想往哪个方向走,偏偏命运最后把你推向那里。

    当老汪以一副我很看好你姿态给徐建军宣布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