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宋末仙争 » 第三章 无题

第三章 无题

    府门打开,一个仆役见了紫阳与护摩,行礼道:

    “见过两位道长,请随我来。”

    说罢,仆役领俩人入了府内,先过一亭,再登一堂,绕绕回回,上桥过了幽水,小径见了竹松,停于一处庭院,随后行礼告退。

    院中有一位女子,一位女娃。

    女子着锦衣红袍,梳高髻,以金叉定型,辅以玉钗银饰,是一个明艳大方的美人。

    女子先看向护摩,俩人目光交汇,女子密语:

    “护摩道友可知何事?”

    “不知。”

    女子心下思索也不忘伸手请护摩与紫阳入座。

    待紫阳与护摩在女子一左一右坐下,女子身后的女娃提着茶壶上前为紫阳与护摩上茶后,又回到在女子背后。

    女子看向紫阳。

    “贫道泰元宗瑶漾,见过紫阳道友,不知所来为了何事?”

    “贫道寻人而来。”紫阳视野越过瑶漾,看了眼那女娃,与宋义初有七八分相像,心中大定,好歹没有落入胡狄手中。

    瑶漾皱眉,上前挡住紫阳视线。

    “这是故人之后,已经是我宗弟子。”

    瑶漾语气不满,紫阳听了忙道:

    “老道救了一名少年,此是受他所托,前来找寻他的妹妹。”

    紫阳向瑶漾描述了宋义初衣着长相,并展示了宋义初所给信物。

    女娃在瑶漾身后原本缩着,听见有自己哥哥的消息,伸出头听着,待见了信物,对上瑶漾征询的目光,眼中含泪道:

    “是哥哥,姑姑,是哥哥。”

    瑶漾展笑,起身对紫阳拱手道:

    “多谢道友救助宗门晚辈,恩情难忘,请于此处歇息,我宗长辈自建康归来,定有重谢!”

    紫阳听了一句“宗门晚辈”,明白要糟,心中无奈一叹。

    唉!怎的寻个人还能遇到个要被人数落的差事!

    “却叫道友晓得,义初已经被我道收为弟子。”

    瑶漾原本面露喜色,听了紫阳这句话,收起了笑,又坐下,提起衣袖,露出青面白底的鞋子。

    “义初已是我泰元宗入了宗谱的弟子,贵观救下,我宗自是有所谢。”

    瑶漾右手端着杯子,轻轻吹开茶叶,细呡了一口,继续道。

    “待我师尊宽泊真人自建康归来,自会去贵观道谢。”

    护摩坐在旁听明白了,原来是都找到了同一个好苗子,看那紫阳老道难看的脸色估计自家也想要。心中却也十分好奇,既是金丹元婴道的好苗子,又是内丹假道的好苗子?那不也是我修心道的好苗子。

    不由得安坐在旁边,一边喝茶,一边看起了乐子。

    紫阳老道听了瑶漾的话,道:

    “哈哈,好叫贵宗知晓,之前不知义初已是贵宗弟子,观其天赋实是太好,送去了青玉宗,此番寻人,贫道是受了青玉宗的命令,贵宗若要道谢,怕是要去青玉宗了。”

    老道心中无奈,若是自家有能力,这样好的苗子又何苦给了青玉宗。

    瑶漾听了紫阳老道的话,明白了,这是自知保不住,把人给了青玉宗。但是不论如何说,人是被秀禾观救下来的,自是一份恩情,至于有没有贪图自家弟子?瑶漾却是知道现在贪图自家弟子的是青玉宗。

    “话是这样说,人却是贵观所救,我宗是明事理的,贵观之恩不会相忘,师尊也自会去青玉宗接回宗门弟子。”

    紫阳听了,心中不由松一口气,庆幸对方不仅讲理,更讲人情,遂起身告辞:

    “那就不做叨唠了,劳烦小娃娃给个信物好叫老道回去交差。”

    女娃看向瑶漾,瑶漾点了点头,女娃递给紫阳一枚玉佩,上面写着“义余”俩个小字。

    紫阳收好玉佩起身离去。

    护摩也起身向瑶漾道:

    “宋道友,我身有职责所在,下次再来叨唠。”

    护摩说罢跟上紫阳离去。

    女娃见俩人离去,上前抱住瑶漾手臂,问道:

    “姑姑,哥哥没事吧。”

    瑶漾伸手将女娃抱进怀里,抚去女娃眼角泪滴,安慰道:

    “义余莫要担心,秀禾,青玉都是正道,只要是正道就会按规矩办事,不会乱来的。”

    瑶漾心中也是大定,受家中长辈所托来建康接族中晚辈入宗,以泰元宗之威名,天下哪门哪派不给个面子,本以为是马到成功的事,谁能想到出了这样子的问题。

    胡狄要南下,建康之战中泰元宗要保几个宗中故人之后,心火道与胡狄世俗都给了这份薄面。

    护送的家臣带着兄妹俩混在南下的难民中,保着这些难民南下,胡狄军队接了上头的命令,也避开这支难民流。

    结果却是个不知哪来的不入流魔道,有眼无珠的,想趁着局势混乱,弄点米肉,血丹,远远看见兄妹俩灵蕴自成,想用兄妹俩炼药,遂与护送宋义初和宋义余的几个凡人家臣打斗起来,搅得难民慌乱起来,人流之下,宋义初与家中走散。

    原本绕着走的心火道修士,远远的发现人流慌动起来,连忙驾云而来,几道法光毙了这有眼不识泰山的魔道。

    救下了俩个宋家家臣,可是看着这散乱的人流,却也没有法子,只能带着俩个家臣挨个寻过去。

    找了半天,只找到被宋义初推到树上的宋义余。

    泰元宗宽泊真人知道此事,掐算后,知道宋义初是安全的,并算到了他的大致方位,就遣宗内大部分弟子外出寻找,他带着剩下的弟子去建康参加栖霞山论道了。

    现在既然已经确定宋义初是安全的,剩下的便是等宽泊真人回来后去要人了,在外忙活的弟子也要召集回来。

    建康城,栖霞山

    地上,战火熄灭的烟味依旧未散。

    天上,天高云阔。

    一道巨大的玉盘于云端之上,上千个道人落座其上,随着盘中心十四个身带法光的身影,分成了三个不同的派系。

    为首十四人围着一个门大的漂浮沙盘,沙盘演化着南宋十六路的地图。

    十四个人,七个人在静息打坐。

    剩余七个在这门大的沙盘上,对着南宋十六路争来争去,盘上浮动的旗帜将这本就不大的南宋国土分的七零八落,顺便也定好了这十六路上万民的归宿。

    谁又管这地上的流血漂橹,残垣断壁,千里焦土?

    也对,高高在上的仙人立在云端,地上的悲鸣顺风到不了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