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宋末仙争 » 第六章 无题

第六章 无题

    明镜真人静息打坐,任旁边心火道七宗的真人唇枪舌剑吵的多么不可开交,分得多大的地盘,他都不在意。

    心火魔道是诸多道系中修行最快的道统,自三百多年前被真君从宏愿修心道的修行体系中开创出来后,众多修士趋之如骛,奉为珍宝。以至于三百多年后的今朝,本为源流的宏愿修心道连九流的资格都快保不住了。

    也对,不看五气,不看灵窍,不看心盘,甚至连神魂,悟性都没有多少要求的修行之法,怎么可能会不受欢迎。

    但是,再盛极一时也只兴盛了三百年,哪怕背后有真君谋划,也避免不了底蕴的差距。

    放眼天下,有资格划分天下的诸宗中,只有心火七宗最为活跃,最喜欢沾染凡尘。

    其余宗门默不作声是因为无欲无求吗?

    不!明镜活了五百多年,亲身经历过道尊在时的时代。

    道尊在时,真君个个乖的跟宝宝一样。仙凡有别,秩序之严,诸宗诸门呆在洞天中,没有一个敢随意踏足凡间去搅动凡尘局势。南北魔道,如参丹道,魂魄道的高修身周法光连血气,欲念都没有,对比现在的魔道,正道甚至只能称古魔道一句所修不正。

    而道尊去往天外至今仅仅四百年,天下已经乱成这个样子。

    北边那位不敢自己亲身入局,只能把宏愿修心道分化出心火七宗,推着七宗出来破了道尊定下的仙凡秩序。

    诸宗不乏野心家,见了出头鸟,自是安忍不动,道尊会不会从天外回来暂且不说,这仙凡之别的桎梏还尚未完全破开,入世,此时尚早。

    日升当空,烈阳挥洒。

    一丝神念忽然自明镜真人身上一张符箓中浮现,明镜真人神识勾连这一丝神念,将神念于识海中展现。

    明镜真人阅完神念所传之事,心中思索片刻,看向七八米外的宽泊真人。

    宽泊真人面上没有遮面之物,旁人看来却觉得面貌模糊不可见,望之,只觉得面前是一处包容天下万物的大海

    宽泊真人心有所感,睁开双眼,似浅海现深渊,蓝中点墨。

    俩人对视之后皆闭目沉思。

    明镜真人神魂引动五脏内丹,身中归鼎展露,本神通发动。

    归鼎化为托举世界的道基,五脏内丹落鼎化为一个世界。

    天高地广,也自容于七尺之躯。

    宽泊真人神魂出窍,飞入明镜真人本神通所化世界。

    入目是一片大到目光难以丈量的湖泊,湖水晶莹剔透,白如明镜,其中点缀着点点湖岛,湖岛上有山有林。

    宽泊真人立于湖面上,向面前的明镜真人问道:

    “明镜寻我所为何事?”

    明镜真人于本神通内,身显神异,如明镜湖泊,不似人。

    “明镜见过宽泊前辈,宗内师兄传信于我,自健康镇江一带偶寻一子,五气圆满,悟性极高,却与贵宗有所牵连。师兄遣我问一句,贵宗可能割爱?”

    宽泊真人心下已知那个弟子是何人,不急不恼,淡淡回道:

    “青玉宗入了参丹道?”

    明镜原本还有些话要讲,被宽泊真人这一句直接噎了回去。

    宽泊真人抬手虚空一点,身影忽然飞出此界外,化成一片大海。

    “轰隆隆!轰隆隆!”虚空中浮现滔滔水声,忽有千万顷重水自天而落,砸入明镜真人本神通所化的镜湖世界中,重水一路势如破竹,直冲的这镜湖世界七零八落,湖水混浊不堪,湖岛上土木金石遇重水则消,整个镜湖世界就像清澈的水珠被一道浊水冲荡开来。

    明镜真人落在这重水之中,无依无靠,勉力维持着身形不消,幸而片刻后重水被宽泊真人收回。

    耳中落下一句“此事,我自当去找你师兄当面谈谈。”

    明镜真人如落汤鸡般一人卧坐在镜湖世界中,满目苍痍。

    “唉!师兄害我不浅啊!”

    宽泊真人神魂回体,一道神念问道:

    “马兄为何与小辈动手?”

    原是,宽泊真人于明镜真人本神通镜湖界内动手,被几位修行高深的真人察觉,一位与宽泊真人熟识的真人遂有此问。

    “小辈有所求,所求不合礼。”

    问者听闻后,不再多问。

    其他几位不知内中缘由的真人好奇的想着宽泊真人与明镜真人为何动手,以他们所知,这俩位应该只是一面之识,属于见面点个头的关系,若论宗门关系,这俩位身后派系也不熟。

    明镜真人本神通受创,面色泛黄,原本清澈的灵韵变得散乱虚弱。

    身后几位青玉宗弟子察觉自家真人气息变化,一位年长者以神念问道:

    “真人?”

    “无事,与宽泊前辈交流了一下。且安心。”

    明镜稳住神魂,调息起来,身周灵光渐渐恢复如初,本神通镜湖界中湖水也平静下来,如雨后清湖,水天一色,更有清静意。

    明镜心中忽有所感,对自身道行所修更上一层,白如镜的一湖渌水,渐渐浮现五颜六色。

    霎时,千山万树白云日月自湖面浮出,天地变化只在一刹那。

    一望无垠的湖泊散为支支河流,绕山过树,汇入明镜真人足下池中。

    池水如明镜,自照得我心。

    两道明光自明镜真人双眼中射出,绕于额头三寸处,他伸手往眼前一抚,明光归隐于瞳内。

    “这下子,欠下人情了。算了,到时候自有师兄帮我还。”

    一念通,明镜真人顿觉天地宽,本神通世界也变得春光明媚。

    太阳在天上来回三趟。

    七位心火道的真人的争论才渐休,似是只剩一些细枝末节待私下讨论。

    明镜心想这烦人的餐腥啄腐终于结束了,懒得与心火魔宗的七个真人虚与委蛇,起身向另外六位一起静卧的真人拱手告辞:

    “诸位道友,我先行一步。”

    说完又单独向宽泊真人作辑行礼道:

    “多谢前辈。”

    宽泊真人点头致意。

    明镜挥袖唤出一艘玉舟,玉舟迎风变大,眨眼化为一个十丈长的大舟,舟身呈流线型,雕刻着各式各样的阵法,长幡舞动,勾连天上星辰。

    明镜带着青玉宗的几位弟子登上玉舟。

    玉舟舟底浮出白云,青玉色的舟身伴着法光流转,舟幡飞舞隐有风雷之声,霎时风来舟动,疾驰在云海之上。

    玉舟疾飞,下方山河如画幕展开,落在身后。

    舟中弟子却感觉行驶方向与宗门所在略有偏移。

    一名年青弟子上前问明镜真人道:

    “师尊,我们不立马回宗吗?”

    明镜摩挲着手上的一枚玉质棋子,听到弟子疑问,回道:

    “去一趟秀禾观,带一位天资不俗的弟子回宗。”

    “秀禾观?宗内与秀禾观关系不是不好吗?”

    明镜真人看了眼年青弟子,开导道:

    “文斌,你需知,青木师兄虽与我们这些长辈有矛盾,但终究是一家人,秀禾观所修亦是我青玉宗传承。秀禾观与我们关系不好,是家里人有矛盾。”

    “弟子明白了。”

    唐文斌点头应道。

    明镜真人心中也知道自己这番话并不会改善自家弟子对秀禾观的看法。若是曾经同是一家就没有争端,天下道统也不会有分出三道九流与其他些微末小道。但总归自己这一辈的人还在,能维持些局面也是好的。

    远处羊淮山已经浮现在眼前,明镜回头吩咐道:

    “见了秀禾观掌门,记得行礼,莫要坏了礼数。”

    “弟子知道了。”众弟子应道。

    玉舟渐渐降低了速度,舟幡不在飞舞,只是慢慢飞着。

    待近了山腰,玉舟前方,空间像一层膜被切开似的,露出了山腰真正的样子。

    外看是郁郁葱葱,膜内却是偶有建筑,一方巨大的青石平台镶嵌在山体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