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人在三国,情报系统每日更新 » 第17章 假作真时真亦假

第17章 假作真时真亦假

    “陈应来了,丹阳就太平了!”

    “陈应来了,青天就有了!”

    在怀着忐忑的心思进了丹阳城后,陈应听到的便是街边时不时传来的这样的声音。

    不少流民在烈日下翘首以盼,混杂在流民中的伶俐军士看到陈应,带节奏的声音更欢快了。

    这些话自然是出自陈应的手笔。

    先声夺人这种事情,陈应在历经诱拐陈到儿童和骗傻子曹豹之后已然是运用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丹阳民风彪悍,更是征召兵役的常规地区。

    因此城市不大,流民倒是不少。

    陈应让陈到挑选几个伶俐士卒,提前入城佯装流民,就是要让他们在城中宣发信息。

    情报迅速在大量流民中传播,饶是陈应也没有想到,他这次入城竟然能受到这么大规模的群体目视。

    这下怕是全城的流民都知道陈应要到扬州赈济百姓了。

    看来陈到的才能不止在练兵中有所体现,在这种俗世事物之上也有着不俗的体现。

    眼尖的陈应一眼便看到了人群中有一个白脸汉子眉目中带着煞气死死盯着他,旁边一白脸书生模样的人眼中也带着几分探索,像是想把陈应看穿了一般。

    陈应面上不显,只是看了一眼便将头转到了其他地方,只是心中暗笑。

    这两人的富贵气质与周边百姓完全不同,哪怕是穿着百姓们的衣裳,但放在人堆里简直还是太过于显眼。

    陈应也知道这恐怕就是刘繇听到了城中忽然出现的关于他的流言之后派来在城门口监视他的。

    只是刘繇的本事对于他而言显得还是有些稚嫩。

    他选的本就是丹阳士卒,在经历了几次徐州屠杀之后,基本上也都有饥馑之态,大大掩盖了身上历经百战的血煞之气。

    这样即便是在几顿好吃好喝和陈到的训练下,他们一旦不以部曲的整体出现,就不太会出现一些不合群的气质。

    更何况他们的家乡口音甚至比很多流民显得还要像本地人,这也正是刘繇没有逮到他们的原因。

    等他听到风言风语的时候,城里所有难民基本都知道了陈应要来了这件事。

    也因此他才派了两个小吏去门口守着陈应。

    早就预料到情况的陈应也不理睬,而是对着百姓们大喊道:

    “乡党们,我就是陈应!我夫人携着粮食正在城外,不消半日便可到来!”

    听着百姓们欢呼雀跃,陈应对着王二使了个眼色,王二便喊着几个人一同把施粥要用的地方围了起来,拿出几袋粮食,开始煮起粥来。

    陈应准备的粮食不多,预计便是正好可以施到甄家的车队到了丹阳。

    对着难民们拱了拱手,陈应问了县令府的方向,便打马向那边而去。

    难民们哪里还会去管陈应,都已经老老实实排好队等着施粥了,甚至混入难民群体的丹阳士卒也排起了长队。

    这个小细节倒是让陈应也很满意。

    唯有两个佯装的难民对视一眼,鬼鬼祟祟跟在了陈应的身后。

    陈应是把随从都留在那边施粥了,以防止产生难民哄抢之类的事情。

    待到转过两个弯,琢磨着城门口处的难民应当看不到这边发生的事了,陈应才挑了个没人的地儿翻身下马,对着空气道:

    “二位既然与我同路,那倒不如现身面前,先替我带个路如何?”

    听了陈应的话,那两个鬼鬼祟祟的难民模样的人才从暗处现身。

    “在下下邳陈氏陈应,不知二位是?”

    陈应寻思着甄宓快要到了,急着与刘繇会面呢,也就没给他们说什么怎么发现他们的之类的话,干脆了当地问道。

    那一文一武样子的两人对视一眼,抱拳道:

    “在下太史慈,字子义!”

    “在下许劭,字子将。”

    听完两人自报家门,陈应的眼睛顿时明亮了几分。

    太史慈和许劭,这也都是历史中赫赫有名的人物!

    就是两人的字有些相似,若不是名毫无关联,恐怕陈应都要认为二人有什么其他的关系了。

    不过陈应坚信的一点便是,只要锄头挥得好,没有墙角挖不倒。

    不过当务之急还是得先让这俩人带自己去到官邸忽悠.......

    去找刘繇合作。

    因为陈应叫出二人来,其实也只是因为迷路了。

    故作无事还给两人带来了几分好奇的陈应还是到了刘繇的府上。

    着一身官衣,手中还拿着案册和未风干了墨的毛笔的刘繇听人禀报了,都跑出迎接来了。

    刘繇虽说在历史上不算是个被寄予极高评价的人,但在知道城外驻扎了一支部曲,又听到了城中的风言风语后,基本也把陈应的来意猜了个大概。

    在乱世中最不值钱的就是英雄,就连曹豹的军事眼光都丝毫不差,刘繇也绝非是什么善类。

    但对于陈应的到来,刘繇也没有拒之城外。

    毕竟这种情况下,有一个人能带一支丹阳部曲来替他分担一下来自袁术的压力,他自然是求之不得的。

    装出一副忙里偷闲礼贤下士的样子,刘繇将陈应请进了府里。

    只是看着太史子义和许子将并没有进门,陈应心中不免多出一些其余的想法。

    “贤侄既然准备如此充分,我也便不再与贤侄客套了。贤侄今日前来,是所为何事?”

    陈应听着刘繇单刀直入的问询,笑道:

    “刘方伯既然如此爽朗,小侄也就不与方伯绕弯子了,在下今日所来,只欲为方伯麾下一县令,与方伯共御外敌尔!”

    听着陈应的诉求,刘繇也不禁觉得这个年轻人有些狮子大开口了。

    一个丹阳县,虽说对刘繇而言并不重要,但也不是说给就能随便给的。

    “这......若先生只是借刘玄德的名声来与我讨要官职,那大可以请回了!”

    刘繇刚刚还热情的脸色瞬间冰冷了几分。

    丹阳县令俸六百石,算是没有家世的人一辈子能爬到的最高的地方了。

    陈应与几千兵马虽然能给他带来极大助力,但毕竟也会增加丹阳城内的钱粮支出,用此来换县令一职,刘繇在还有选择的情况下是不会答应的。

    “可我什么时候说过,我是刘使君的人了?”

    陈应挑挑眉,准备开始忽悠刘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