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乱世琴虎 » 第三十章 书院好师生

第三十章 书院好师生

    “盛夏季节好风光,少年读书多响亮。正是桃红李熟时,南山书院瓜果香。”

    一个艳阳高照的好日子,新建大院子装修已全部竣工,“南山书院”这块牌匾也已高高挂起。整个现场都喜气洋洋,书院大门两边还摆放着很多花篮和条幅。

    韩著老爷子神采奕奕,亲自主持新学堂的开张仪式。韩安、独孤云、独孤鹤等人都在现场,陈玉蓉、唐金花、唐银花等家眷们也都来了,就连附近的百姓们也纷纷闻讯前来观看。

    孩子们整齐地站立在书院正门前坪,聆听着韩老爷子一番热情洋溢的个人讲话。

    韩著容光焕发,显得特别精神抖擞。最后,老爷子大声吟诵道: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他引用圣人之言,勉励孩子们好好学习,争取在学业上不断取得新进步。

    此时此刻,在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中,精心修建的南山书院就算是正式开张了。

    韩老爷子欣然率先入内,其余人员也跟着相继步入书院,大家都在笑容满面地四处参观。

    独孤琴、韩擒虎则带着弟弟妹妹们,一起走进了一间宽敞明亮的新学堂大厅里。

    这时候,大家都很自觉,小孩子们坐前面,大孩子们坐后面。三十多个兄弟姐妹们井然有序,聚精会神地聆听着老爷子教授新学堂第一课。

    韩老爷子精神抖擞,讲课声音也是激扬顿挫,给孩子们讲授着孔子故事及经典名句: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韩老爷子一番讲解后,又安排独孤琴、韩擒虎带着弟弟妹妹们一起朗读。刹那间,书院里响起了一阵阵朗朗读书之声。老爷子笑容满面,还不时缓缓点头赞许。

    自此以后,南山书院就开始按部就班,每天都会组织正规教学活动。韩著、独孤云、独孤鹤担任书院常驻先生,韩安、陈玉蓉、梅赛春、唐金花、唐银花、李晓楠等兼任客座先生。

    自然而然,独孤琴、韩擒虎、韩春芳、韩碧莲、韩香、韩海、韩英、独孤青、独孤玉、独孤宇、独孤星、独孤昆、小德子、小才子等孩子们都是南山书院第一批正式弟子。

    在韩著老爷子亲自安排下,独孤琴和韩擒虎俩人兼任南山书院助理。他们俩人负责组织和带领弟弟妹妹们认真学习,有时候还负责协助长辈们开展南山书院的后勤管理工作。

    独孤云、独孤鹤一番讨论,并特意征求韩著老爷子意见后,还制定了一套南山书院教学日程及作息时间表。根据韩家庄院实际情况,书院活动时间分为早晨、上午、下午三个阶段:

    早晨:练武约半个时辰,然后开始组织孩子们一起吃早餐。

    上午:先生组织讲学和练习书法,然后组织孩子们一起吃午餐。(中午休息一个时辰。)

    下午:孩子们学习绘画、乐器演奏等艺术,有时候也组织劳动体验或者是实战训练。

    晚上不做具体要求,孩子们可以自由活动。正常情况下,独孤琴、韩擒虎一般会在后花园练武,年龄大一点的孩子们也都会兴致勃勃地自觉跟随。

    独孤琴、韩擒虎觉得这些安排都很好,他们小夫妻俩就自告奋勇地带头落实起来。

    从此以后,在独孤琴和韩擒虎带动下,孩子们渐渐形成了固定的学习模式和作息规律。

    自从南山书院开张后,韩家庄院就更加欣欣向荣,每日都充满了蓬勃朝气和欢快笑声。书院里有朗朗书声,还经常有悠扬琴声,课堂学习气氛总是十分活跃。

    在独孤琴、韩擒虎带动下,孩子们认真地学习和练功,一起享受着健康成长和无比快乐。

    看着孩子们的认真模样,所有长辈们都感到很是欣慰,也特别满意南山书院这种学习氛围。大家对孩子们寄予了无限希望,同时也对孩子们的茁壮成长充满了足够信心。

    韩老爷子精神抖擞,每天都会自觉去书院教学,他感觉身体上还似乎越来越健康了。

    独孤琴、韩擒虎很喜欢书院,俩人在学习上已经如鱼得水,相互间也都感觉到其乐无穷。

    最近这几日,独孤琴和韩擒虎都很有意思,居然一起喜欢上了诵读诸葛亮的经典文章: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惫,此诚危机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俩人大声朗读,声音一刚一柔,彼此相得益彰。激扬顿挫的朗诵声,不断传出书院窗外。

    有一日下午,韩雄刚刚从南方得胜归来,恰好带着一队亲信随从们来到书院旁边。

    听到了俩人读书声时,韩雄就微笑着停下了脚步,还示意身边的随从们也保持安静。听着听着,韩雄不由得连连点头赞许,感觉到自己的儿子和儿媳妇又有进步了。

    他心里想着:“虎儿在琴儿陪伴下,学习方面如此自律,将来成就必定能够胜于父辈!”

    众人看着大将军满脸笑容,知道他对里面的儿子儿媳都很满意,于是也都不由得跟着乐呵呵地傻笑起来。

    韩雄心情极好,就吩咐亲信随从们都好好休息,自己却跑去大水库看望亲家独孤云。

    兄弟俩一番热聊,对独孤琴和韩擒虎都赞誉有加。很快,独孤云、独孤鹤又临时捕了很多鱼,还安排家丁们抓了一批肥鸭和大鹅,准备要和亲家们好好组织一场热闹的家庭宴会。

    下午书院放学后,弟弟妹妹们都跟着爷爷回去了。独孤琴、韩擒虎都兴致勃勃,俩人还在书院里相互认真讨论,他们在琢磨着准备要继续创作出一些新诗歌。

    俩人都很喜欢春天,当即就约定以相关内容为题材,各自尝试要创作出一首七言新诗。

    一番思索后,俩人都自我低声吟诵。没过多久,独孤琴、韩擒虎就相继提笔书写起来。

    独孤琴笑意吟吟,看起来很是轻松愉快,缓缓提笔写出了一首《春意浓》:

    “日照碧波青山空,万绿丛中朵朵红。

    惹得游人沉醉时,花开正艳春意浓。”

    独孤琴容颜绝色,字迹也是清新秀丽,她写过的纸面上似乎还留有余香。

    此时,韩擒虎也是眉开眼笑,心里面似乎已胸有成竹,随即就写出了一首《春还在》:

    “桃红李白花正开,微风拂面惹人爱。

    落英缤纷留恋处,笛声悠悠春还在。”

    韩擒虎性格沉稳,其书法也处处透着古朴端庄,字迹笔锋更是充满了刚健有力之感。

    俩人一起即兴创作,既相互启发又共同分享,彼此间都觉得对方的诗句很不错。

    于是,他们就彼此鼓励,相约再继续各作一首新诗。俩人相视一笑,然后同时陷入了默默思索,一时间都沉浸在创作诗歌的快乐之中。

    大约一刻多钟后,独孤琴又开始轻松提笔,随即就写出了一首《游人踏春》:

    “蓝天白云万里晴,绿草如茵花似锦。

    青山连绵好风景,游人如织争踏春。”

    韩擒虎笑容满面,此时也依旧是文思泉涌,没多久就写下了一首《闲暇春游》:

    “闲暇踏春自在游,呼朋唤友乐悠悠。

    光阴似箭无痕处,山清水秀人依旧。”

    俩人休息片刻,感觉依然是余兴未了。独孤琴突发奇想,提议俩人共同创作一首四言诗。于是,这对小恋人一起思索,然后相互热烈讨论起来,又合作出了一首《春日有感》:

    “春光闪亮,含苞待放。草木自醒,淡雅芬芳。

    莺飞草长,鸟语花香。青山如黛,峰峦叠嶂。

    湖水清澈,湛蓝泛光。直挂云帆,乘风破浪。

    人生勤勉,播洒希望。流金岁月,与君分享。”

    独孤琴、韩擒虎都开心不已,一起大声诵读着刚刚创作的这些新诗。此时此刻,俩人都自我陶醉其中,彼此间似乎更有心心相印之感。

    第二天上午,韩著、独孤云、独孤鹤相继来到书院,他们很快就相继看到了俩人的诗歌作品。这三位先生全部是笑容满面,一时间都在不由自主地称赞不已。

    他们都一致觉得,这俩孩子在书法上大有长进,文学艺术修养方面也提高相当明显。

    他们以前认为,这俩人是天赋异禀,都是天生的练武奇才。现在看来,他们又觉得这俩孩子聪慧过人,只要好好努力就能够成为未来的文学大儒。

    此时此刻,三位先生都一致认为,既可以让俩人教孩子们练武,还可以让他们指导孩子们学习。如果安排得当,还可以实现教学相长,也许会对他们俩人能够有更多促进。

    在三位先生的鼓励和安排下,独孤琴、韩擒虎就尝试给弟弟妹妹们教学。俩人一起讨论了一下,决定先是教弟弟妹妹们一些简短诗歌。既朗朗上口,又简单易学。

    于是,俩人自创的《春意浓》、《春还在》、《游人踏春》、《闲暇春游》、《庭前观雪》、《山城遇雪》、《雪夜有声》、《千山暮雪》等等,就成为了他们教给弟弟妹妹们的第一批教学内容。

    没想到,孩子们很感兴趣,也很快就背熟了这些新诗,独孤琴、韩擒虎一时间都信心倍增。于是,他们又找出《春日有感》,内容虽然稍长了一点,但是也很快就被孩子们学会了。

    独孤琴、韩擒虎都很兴奋,相互鼓励还要创作更多诗句,都用来教育和启发弟弟妹妹们。

    这俩人相互鼓励,彼此间又相互欣赏,天天都是乐在其中。这对少年男女真是绝配,韩擒虎是世所罕见的天赋异禀,独孤琴也完全是绝无仅有的天资聪慧。

    更重要的是,他们还都勤奋好学,彼此在相互鼓励和共同进取。这俩人在一起共同努力的学习效果,竟然能够迸发出无穷无尽的力量和源泉。

    不知不觉中,独孤琴、韩擒虎自己都没发现,他们俩人的文学修养早已经是突飞猛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