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乱世琴虎 » 第三十一章 少年共奋进

第三十一章 少年共奋进

    独孤琴是多才多艺之人,她不仅练就了高深武功,还从小就具有很好的音乐天赋。她有着天生的好嗓子,唱歌声音简直是悦耳动听。而且,她从小就学会了抚琴和弹奏琵琶。

    韩擒虎唱歌虽然一般,但是很擅长于吹笛和箫。他们各有所长,彼此间取长补短,完全是配合得天衣无缝。在长辈们鼓励下,现在开始尝试教学了,这些技能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这段时间,独孤琴、韩擒虎相互商量着,准备要教弟弟妹妹们弹奏乐器和演唱歌曲。俩人都认为,这样就能够更加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弟弟妹妹们的求知热情和学习效果。

    就这样,俩人相互探讨,共同努力摸索了一段时间。他们把古诗词进行编曲,让弟弟妹妹们当成歌曲进行吟唱。没想到,真是效果奇佳,课堂气氛比三位先生还要好。

    孩子们更加喜欢他们俩人的教学方式,甚至连那些难度稍大的古诗也学得津津有味。

    新学堂里,独孤琴在弹琴,韩擒虎以箫声合奏,孩子们则在大声吟唱着: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韩著静静站在窗外,听着学堂里孩子们的整齐声音,他脸上洋溢着十分满意的快乐笑容。在老爷子心里,这不仅是对那些孩子们的满意,更是对独孤琴、韩擒虎俩人的认可和赞许。

    韩老爷子对孙子和孙媳妇创作的诗曲很满意,他心里面就是觉得这俩孩子很有天赋和才华。在老爷子心里面,感觉他们比儿子、儿媳妇们都强多了。

    一时间,老爷子很是得意,觉得老韩家一代更比一代强了。他特意安排人找来工匠,把这俩孩子创作的诗歌全部雕刻出来。然后做成一幅幅精美牌匾,公开挂在南山书院墙壁上。

    没多久,古色古香的牌匾,优美新颖的诗句,成为了书院里一道道靓丽风景。孩子们争相诵读,每日都觉得津津有味,不知不觉中全部都爱上了阅读和写作。

    如此一来,不仅是韩著老爷子很满意,韩安、独孤云、独孤鹤等长辈们都很认可。这些长辈们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所有人都很满意书院孩子们的巨大进步和健康成长。

    韩雄每次征战归来,也都要来书院细细观看,品读一下俩孩子的新诗佳作。他心中甚为欣慰,觉得自己儿子才情高远,将来必定是一个做文官的好苗子。

    他对独孤琴更是十分满意,觉得她品貌才情更是世间少有,绝对可以称得上是儿子的贤内助。韩雄已经在考虑,准备要利用工作之便,抽时间去唐家湾看望亲家的父母亲。

    独孤琴、韩擒虎还在摸索,除了指导文化知识学习以外,他们对弟弟妹妹们的练功也很是重视。俩人常常讨论,一起进行努力探索,渐渐地都学会了因材施教。

    对于年龄较大的弟弟妹妹,他们就倾向于多教实战功夫。当然,对他们的要求也相对严格一些,像小德子、小才子、韩春芳、韩海、韩碧莲、独孤青、独孤宇等人就是这个范围。

    而年龄较小的弟弟妹妹,他们基本上只教粗浅功夫,要求也相对比较宽松和自由。主要是鼓励他们重在参与而已,像韩香、韩英、独孤星、独孤玉、独孤昆等人就是这个范围。

    在独孤琴、韩擒虎带动下,小德子、小才子、韩春芳、独孤青四人进步很快。尤其是在射箭方面,他们通过一系列地刻苦训练,已基本上都达到了百步穿杨的高超水平。

    独孤云、独孤鹤带着他们上山打猎时,野鸡、野兔等小猎物都由小德子、小才子、韩春芳、独孤青扑猎。他们四人也表现相当出色,已经完全都达到了从不失手的捕猎技能。

    独孤琴、韩擒虎都已神功初成,他们俩人则负责扑猎野猪、野牛等大兽。看着孩子们箭无虚发的技艺,独孤云兄弟俩都很是欣慰,觉得自己的绝世武功必将后继有人。

    小德子、小才子被韩家收养后,有不少和他们一样可怜的流浪孩子,也纷纷相继来到了韩家庄院进行乞讨。韩家人都很善良,每次都会给予这些孩子们无私帮助。

    看着这些流浪孤儿,韩家人不仅没有赶他们走,而且还心平气和地告诉孩子们:“只要是愿意服从安排,就都可以留下来一起生活和学习。”

    后来,韩著组织了一次家庭会议,决定把南山书院后面空房子收拾一番,全部用来收留那些无家可归的流浪幼童。其他长辈们都很支持,大家都在积极努力地积善行德。

    在韩安、独孤云、独孤鹤等人努力下,还在南山书院旁边修建了一个专用厨房,为这些可怜的流浪孤儿们提供每日三餐。从此,这些孩子和韩家孩子们一起学习和共同成长。

    不知不觉中,南山书院里的孩子们越来越多,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也是越来越浓厚。

    不知什么时候,韩擒虎徒手捉猛虎事迹就传到了宇文泰耳朵里。他对韩雄这个儿子特别感兴趣,就再次邀请他专门带着韩擒虎去宇文府中游玩。

    见到韩擒虎的魁伟仪容后,宇文泰心里面当时感到十分震惊。他实在没想到,这孩子长得也太快了,身高都明显超过自己的大儿子宇文毓了。此时,宇文毓已经年满十八岁了。

    宇文泰心里想着:“这那是十四岁的小孩子呀,简直就是天生的大将军苗子。”

    此时此刻,宇文泰心里面欣喜不已,连忙把宇文毓、宇文觉、宇文邕等孩子们都叫来,有意要让自己的儿子们和韩擒虎好好在一起培养感情。

    由于韩擒虎长得太快,孩子们刚见到他时都吓了一大跳。宇文毓、宇文觉、宇文邕都以为看花了眼睛,这三兄弟都是发呆了好一会儿才终于缓缓回过神来。

    孩子们都童心未泯,很快就相互活跃起来。虽然有较长时间没有见面了,韩擒虎和宇文毓、宇文觉、宇文邕依然十分亲热,他们彼此之间也早就已经把对方当成了好朋友。

    宇文泰的儿子们很崇拜韩擒虎,他们都想学习他那精妙绝伦的高深武功。韩擒虎也十分豪爽,当即就在现场对他们加以指导,宇文毓、宇文觉、宇文邕都非常认真地进行练习。

    宇文泰和韩雄在室内闲聊,看着孩子们在院子里一起亲热地玩耍,他们这两位老朋友心里面都感到很是欣慰。俩人都在想着,按照这个样子发展,他们的下一代将来也会合作融洽。

    韩雄、韩擒虎父子俩告辞时,宇文泰带着几个儿子们亲自送出府外。宇文毓、宇文觉、宇文邕还依依不舍,三兄弟都热情邀请韩擒虎有时间再来玩耍。

    南山书院开办一段时间后,韩雄在家里为孩子们办学堂之事又传到了宇文泰那里。这个日理万机的当朝大丞相,居然带着一帮亲信及宇文毓、宇文觉、宇文邕等孩子们出城。

    宇文泰完全是即兴而来,事先也没有跟任何人打招呼,就直接兴致勃勃地来到南山书院参观。此时此刻,他恰好耳闻目睹了,韩擒虎正带着一帮孩子们在吟唱《诗经》。

    听着书院里的悠扬歌声,看着墙壁上的精美诗句,宇文泰更是萌生了无限爱才之意。

    高兴之余,宇文泰特意做了安排,让宇文毓、宇文觉、宇文邕一起进去,和南山书院里的孩子们一起认真学习了一个时辰。这三个孩子十分乐意,都聚精会神地认真学习起来。

    宇文泰春风满面,和韩著、韩雄父子俩在外面一边闲聊,还一边还饶有兴致地聆听着孩子们的学习之声。他是越来越欣赏韩擒虎了,心里面已经决定要找机会对他加以重用。

    今天天气很好,完全是晴空万里,宇文泰的心情也十分愉快。他笑容满面,热情邀请道:“韩将军,令郎真是文武双全的少年才俊,以后请多带他来我府中和孩子们游玩!”

    这个时候,韩雄也心情舒畅,于是就笑意吟吟地说道:“好的,谢谢大丞相栽培!”

    宇文泰也是奇人,他从小生逢乱世,特殊的人生经历,加上自身的天赋异禀,自然成就了他的超凡脱俗。他不仅为人沉稳冷静,性格方面也豁达大度,并且拥有罕见的足智多谋。

    他也为人实在,始终崇尚简朴,从来就不尚虚饰,特别善于励精图治。宇文泰很有头脑,他首创府兵制,广纳各方人才,充分为己所用,逐渐成为了八柱国之首。

    当然,宇文泰也非常精明,他一直在努力学习着曹操。他利用一切机会,想方设法地打击敌对势力,广泛培养忠于自己的亲信队伍,不断提升和巩固自己集团的军事实力。

    宇文泰有识人天赋,他的个人情商也很高,非常善于结交各种英雄豪杰。他觉得适合做亲信的,就毫不犹豫地培养成自己亲信,并及时加以恰到好处地合理任用。

    他觉得不适合做亲信的,也要有意识地结交为朋友。就算是把对方培养为国士,最终也自然还是能够为己效力。其实,在宇文泰身边,像韩雄这类的杰出人才还有不少。

    但是宇文泰从不满足,始终保持着虚怀若谷,尊重和善待这些杰出人才。正是这种长期不懈努力,宇文泰不仅成为了英雄中的英雄,也为随之而来的北周辉煌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