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乱世琴虎 » 第四十七章 庄院好善心

第四十七章 庄院好善心

    寒冬腊月,朔风呼啸不停,大雪连续不断,山川原野都是白皑皑一片。

    有一日午后,独孤琴和韩擒虎都兴致勃勃,就相约在雪地上开展远距离轻功练习。俩人稍微准备后,就一起沿着官道相伴出发,一路轻盈飘逸地向北飞身疾驰而去。

    独孤青和韩春芳兴奋不已,姐妹俩也稍微准备了一下,随即就立即展开轻功追赶而去。

    小德子、小才子虽然轻功较差,可是早已习惯了跟随在这姐妹俩左右。眼见她们去追赶虎子哥和大师姐,这兄弟俩自然都按耐不住了,也只好一路上相互鼓励着苦苦追赶。

    独孤琴和韩擒虎都内力充沛,一路上又是展开绝世轻功飞奔,没多久就轻松到达了长安城南门。此时,他们俩不仅没有感到高兴,反而都是在刹那间就大吃一惊。

    此刻,南门这个宽阔广场上,遍地都是流浪乞讨人员,俩人完全没想到灾民有如此之多。

    他们此时才感觉到,自己身在韩家庄院太幸福了,根本不知道外面老百姓有这么艰难。随即,独孤琴和韩擒虎相互牵手,默默地观看着官方粥棚的现场情况。

    过了一段时间后,独孤青和韩春芳也相继赶来,这姐妹俩同样都被眼前情况惊呆了。她们转悠了一圈,终于找到了独孤琴和韩擒虎,于是就聚在一起低声讨论着这些惨状。

    眼见无数衣衫褴褛的流浪百姓,在冰冷刺骨的雪地上排队领取热粥,这四个善良的少男少女一时间都觉得心酸不已。他们虽然没有吃过苦,但是从小就具有十分强烈的同情心。

    他们叹息良久,正准备要转身离开时,小德子和小才子终于气喘吁吁地赶来了。

    面对人如潮水的乞讨场面,小德子和小才子更是感触极为深刻。这兄弟俩流浪乞讨多年,曾经长期为食不果腹而发愁,对这种居无定所的悲惨日子始终记忆犹新。

    小德子和小才子一直很感激韩家,此时看到现场如此多的乞讨人员,这兄弟俩就更加觉得韩家对自己恩重如山。此时,他们都感同身受,对这些流浪乞讨人员极为同情。

    韩家庄院是善良之地,里面生活的也都是善良之人,独孤琴和韩擒虎等人自然也不例外。她们很同情这些流浪者,可是现场乞讨人员太多了,她们也都觉得实在是无能为力呀。

    此刻,她们在商量着,“以后每日要少吃一点,尽量争取节省出一些粮食,然后就可以去救济更多穷苦人。”韩擒虎虽食量大,此时也同意这个想法,小德子和小才子也都很支持。

    现场情况太悲惨了,这六人都不忍心继续再看,于是就一起转身启程回家而去。接下来,独孤琴又演示了轻功诀窍,让小德子和小才子兄弟俩跟着她练习。

    一路上,六人纵身飞奔,雪花也随风飞舞,刹那间形成了一道独特风景。回到庄院前坪时,一大批孩子们立即蜂拥而来,他们正在到处寻找着大师姐和大师兄。

    带着兄弟们练完功后,差不多又到了晚上集中开餐时间。趁着孩子们去吃饭时,韩擒虎立即拉着独孤琴,俩人一起悄悄去找母亲陈玉蓉。

    见到母亲后,韩擒虎居然主动道:“阿妈,我们以后每天都少吃一点吧。”

    陈玉蓉大惑不解,十分好奇地询问道:“虎儿,你正在长身体,为什么还要少吃一点呢?”

    韩擒虎感慨道:“阿妈,我们今日见到很多穷苦人,他们都在长安城门外流浪乞讨呀!”

    陈玉蓉听了后,就微笑道:“好孩子,你们谁也不能太节省,不然就会影响了身体健康。今年旱灾严重,灾民实在是太多了,光靠我们是无能为力的,只能依靠朝廷去帮助他们呀!”

    听了婆婆之言后,独孤琴也不好随便说话,唯有默默地陪伴在她们母子身边。

    此时,韩擒虎也无言以对,就和独孤琴挽着母亲之手,亲亲热热地去餐厅里共进晚餐。

    等她们进去时,其他孩子们都已经吃饱,相互结伴去大房子里烤火取暖了。

    厨房家丁们都知道,韩擒虎这孩子食量特别大。此刻,他们早就准备好了,专门给他多预留了两个大鸡腿,另外还特意增加了一大碗水煮鲜鱼。

    恰巧的是,今日运动量很大,韩擒虎肚子里早已空空如也。这些菜都是自己很爱吃的,他一时间完全忘记了节省粮食这个想法,立即就坐在母亲旁边津津有味地大吃大喝起来。

    看着他狼吞虎咽的样子,独孤琴和陈玉蓉都相视一笑。婆媳俩装作不知,随即也一起动手,慢条斯理地吃喝起来。她们主要是陪着韩擒虎,只想让他安心地吃饱喝足。

    没多久,眼见韩擒虎把菜都吃光了,家丁就准备要临时再加做一道菜。陈玉蓉发现情况后,于是就连忙悄悄走过去制止,她认为晚上吃太多了对身体健康不好。

    此时,独孤琴和陈玉蓉已吃好,婆媳俩都已经放下了碗筷。韩擒虎看了看大菜碗,见里面还有小半碗鱼汤,于是就毫不犹豫地都喝得干干净净。

    对于韩擒虎而言,其实此时还似乎未完全满足,可是他也不好意思再继续要吃的了。

    毕竟是晚上,独孤琴和婆婆想法一样,也不希望韩擒虎吃得太多了。韩擒虎看了看,见阿妈和琴儿已经走到外面去了,于是就连忙起身向着她们走了过去。

    第二日,陈玉蓉找了父亲韩著,请老爷子出面组织了庄院家庭会议。这次议题只有一个,就是讨论如何帮助附近村庄的穷苦人,让他们能够熬过这段缺少粮食的特殊困难时期。

    韩安想了想,率先建议道:“我们可以先出去了解清楚,看南坳村哪些困难家庭确实已经断粮了。等掌握了具体情况后,我们庄院再考虑如何去开展帮扶活动。”

    独孤云想了想,随即分析道:“今年灾民实在太多,如果直接公开赠送粮食,很容易引起灾民们蜂拥而来。针对那些特别困难户,只能私底下适当借粮,或是在村里面进行施粥。”

    独孤鹤听了后,当即建议道:“今年困难户太多,借粮恐怕也不好操作,他们以后也基本上都还不起。还不如定期在村里公开施粥,主要是帮助那些特殊困难户不饿死人。”

    一番相互讨论后,大家最终统一了意见,都支持独孤鹤说的“公开施粥”这个建议。于是,就决定先派人去了解清楚情况,然后再和南坳村大族长商量设立粥棚之事。

    又过了一日,韩安带着韩擒虎和独孤琴,一起去南坳村里面拜访大族长杨继和。

    恰巧的是,杨家当时正高朋满座,都在为杨超勇和刘若奚举办订婚仪式。

    彼此打过多次交道,大家都已经算是老熟人了。眼见韩安他们突然到来,杨家上下顿时都感到十分高兴,杨继和还亲自出门热情迎接这三位贵客。

    听了韩安说明来意后,杨继和及宾客们刹那间都感动不已。其实,他们早就知道,韩家一直乐善好施。没想到的是,在这种特殊困难时期,韩家竟然还主动上门来救济困难户。

    在杨继和挽留下,韩安这三人在杨家吃了一顿中饭,还专门讨论了开设粥棚的具体事宜。

    独孤琴心情很不错,还和刘若奚单独聊天,对她言谈举止和为人处事颇有好感。知道她和独孤青、韩春芳都年若相仿,于是就想让她和两位妹妹一起来参与这件事情。

    现场氛围很好,经过大家一番讨论后,当即就确定了具体实施方案。双方一致决定,在南坳村祠堂前坪开设粥棚,每日中午两个时辰为特殊困难户进行免费施粥。

    韩家每日都提前送来一石粮食,由杨继和与杨尚青父子俩安排人落实熬粥事项。具体施粥管理由杨超勇和刘若奚夫妻俩负责,韩家安排韩春芳和独孤青每日过来了解情况。

    为了避免人为浪费,村民们只可以在现场吃饱,不允许任何人把粥带回到自己家里去。

    这个大好消息一传出,整个南坳村刹那间都沸腾了,有些家里已断粮的特殊困难户更是喜极而泣。很多人还主动找杨继和,积极申请来施粥现场帮忙做事情。

    杨继和很是高兴,就吩咐杨尚青做好登记,准备实行轮流排班来现场帮忙做事。

    自此以后,韩春芳和独孤青每日都过来了解情况。小德子和小才子是姐妹俩的跟屁虫,他们兄弟俩每日都会同时跟着过来,陪着她们姐妹俩在现场了解情况后再相伴回去。

    独孤琴和韩擒虎要负责南山书院管理,他们俩人自然不可能天天有时间过来。但是,基本上隔三岔五也会来看看。当然,只要他们俩每次一来,总是会有一大帮孩子们争相陪同。

    这些年轻人趣味相投,彼此间都相处得十分融洽。时间一长,独孤琴三姐妹和刘若奚成为了好朋友,韩擒虎、小德子、小才子也和杨超勇及他的弟弟们都成为了好朋友。

    杨超勇为人直爽,他虽年龄大几岁,但是对韩擒虎钦佩无比,竟主动请求向他拜师学武。

    韩擒虎虽然愿意教他,但是不好意思做他的师傅。俩人一番商量后,就决定结拜为异姓兄弟。杨继和高兴不已,还在祖宗祠堂里摆设香案,亲自为他们组织了兄弟结拜仪式。

    缘分这东西说不清楚,有些人注定要成为好兄弟,韩擒虎和杨家四兄弟就是这样。自此以后,不仅是杨超勇跟着韩擒虎学武,就连他弟弟杨超猛、杨超刚、杨超强也成了忠实学徒。

    南坳村有三千余户,其中有将近一半是猎户,他们都很信服杨继和这家人。在杨超勇影响下,南坳村渐渐地学武成风,男孩子们基本上都变成了韩擒虎的忠实信徒。

    韩擒虎也乐此不疲,经常在南坳村传授武功,成为了孩子们心目中的授业恩师。

    此时此刻,韩擒虎明确了人生目标,心里面已经有了“将军梦”。但是,他只对独孤琴一个人讲过这个理想,就连爷爷奶奶、阿爹阿妈都不知道他有这个秘密。

    以前,在韩擒虎心里面,韩家庄院孩子们都是亲信兄弟。现在这情形看来,经过一段时间真诚相处和教授武功后,南坳村这些孩子们也渐渐成为了他的亲信兄弟了。

    自从祠堂前坪开设粥棚后,南坳村特殊困难户都有了基本保障。他们每日拖家带口,自己携带碗筷去免费喝粥。只要不浪费粮食,还允许他们继续添加,直到所有人都吃饱为止。

    独孤琴和韩擒虎每次过来时,还会另外携带一些菜肴或者零食,主要是送给那些可怜的小孩子们拿回家去吃。如此一来,他们俩人特别受村里孩子们喜欢。

    慢慢地,小孩子们也掌握了规律,只要独孤琴和韩擒虎一来,困难户孩子们都会争相而来。独孤琴人美心善,越来越受孩子们的喜欢,大家都渐渐地把她当成了自己亲姐姐。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有孩子称呼独孤琴为“亲姐姐”。独孤琴以为是叫她“琴姐姐”,每次都会笑容满面地答应着孩子们。她心地十分善良,每次都会准备一些好吃的送给小孩子们。

    不知不觉中,所有孩子们都特别喜欢独孤琴,一见面就十分亲热地称呼她为“亲姐姐”。

    独孤琴也经常有惊喜,总是出其不意地带零食过来,孩子们和她的感情也越来越深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