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乱世琴虎 » 第六十九章 西魏又废帝

第六十九章 西魏又废帝

    西魏废帝三年(554年)正月,西魏朝廷和广大百姓们都在欢度春节。家庭团圆时,大家都在虔诚祝愿,期盼着新的一年风调雨顺,能够继续像去年那样取得五谷丰登。

    此时,西魏皇帝元钦也在虔诚祝愿,期盼着自己在新的一年里能够心想事成。但是,他的愿望和老百姓不一样,他是不甘心继续做傀儡皇帝,想夺回本应属于自己的朝廷决策大权。

    这个愿望有点太特殊,实现难度也确实非常大,光靠在菩萨面前虔诚祈祷肯定还不够。于是,元钦就悄悄召集一些心腹之士,密谋策划袭击宇文泰的具体行动方案。

    在此之前,元钦也私下试探过皇后想法,目标是说服妻子暗中为自己提供帮助。元钦心里面很清楚,宇文皇后虽是宇文泰长女,但是她很明显更珍惜和自己的夫妻之情。

    事实也是如此,宇文皇后人品和才貌都极为优秀。自从成亲以来,她一直深得元钦的深情宠爱和无限呵护。这夫妻俩非常恩爱,每日里都是举案齐眉,生活上也始终是同睡同起。

    可是,宇文皇后心地善良,她既不希望自己爱人出事,也不愿意看到自己父亲倒下。如此一来,夹在两个男人之间,宇文皇后不仅很苦恼,也实在是难以做出取舍。

    虽然知道夫君想夺回权力,但是并没有表态要帮助他,因为宇文皇后不想背叛自己父亲。当然,她也知道这件事非同小可,如果不小心暴露了秘密,丈夫元钦随时都有可能性命不保。

    生死紧要关头,宇文皇后不想失去丈夫,不仅没有想要去揭发元钦,还在有意无意地掩盖着他这些秘密。但是,她也很清楚,“纸包不住火”,这种事情很容易露出马脚来。

    于是,宇文皇后就私下苦劝,希望丈夫能够放弃这些危险念头。她还特意安慰道:“皇上啊,虽然你手上没有权力,但只要我们夫妻相濡以沫,日子照样可以过得幸福快乐呀!”

    可是,元钦想法完全不一样。听了妻子之言后,他却神情哀伤地回复道,“皇后啊,好日子很快就没有了。我已经知道得很清楚,岳父大人正在考虑着要废掉我呀!”

    听了夫君之言,宇文皇后有点不相信,于是继续好言安慰道:“皇上啊,只要你不和阿爹争权,应该就不会有这种事情发生。我是他的亲生女儿,他怎么会无故废掉自己女婿呢?”

    听了妻子这些话,元钦似乎变得更忧伤了。他满目凄凉地说道:“皇后啊,你可能还不知道吧,岳父大人已准备要自己当皇帝。如果再不采取行动,我很快就是死路一条了!”

    听了这些话,宇文皇后虽默默无语,但心里面却是大吃一惊。她和元钦恩爱多年,知道他应该编不出这种谎话来。可是,父亲手里已经掌控一切,自己丈夫无论如何是斗不过他的。

    她思虑再三,心里面却认为,“就算是父亲当皇帝,只要元钦不和他争位,他总不能杀掉自己女儿女婿吧!既然自己劝不住夫君,那就得想办法另外寻找可靠之人来帮忙。”

    宇文皇后知道,临淮王元育、广平王元赞都是宗室大臣,他们对皇帝元钦也十分忠心和爱护。而且,元育和元赞都是十二大将军之一,他们俩人平时颇得元钦的器重和信任。万般无奈之余,她就悄悄通知了元育和元赞,希望他们俩人能够出面劝阻元钦放弃这危险之举。

    元育和元赞闻讯后,都觉得这件事情很难取得成功,相继去皇宫里劝说元钦不要轻举妄动。俩人都泪流满面,苦劝元钦不要引火烧身,更不能让皇族遭受灭顶之灾。

    可是,元钦似乎吃了秤砣铁了心,他已经下定决心要采取冒险行动。这种时候,元育和元赞的眼泪动摇不了元钦这种决心。无论俩人如何苦劝,他根本就没有听进去这些忠告。

    此时此刻,元钦心里面想的是,“只要干掉了岳父宇文泰,其他问题自然就都迎刃而解了。”因为在他看来,自己那些小舅子都没什么用,收拾起他们来应该是很容易的。

    事实的确如此,宇文觉当时十二岁,宇文邕仅仅才十一岁,他们还是懵懂无知的小孩子。宇文毓是长子,虽然已有二十岁了,可是他资质也是十分平庸。更何况,宇文毓非常迷恋独孤盘若,整日只知道和美貌妻子卿卿我我。基本上就是一个无足轻重的没用之人。

    元钦了解得很清楚,宇文泰最得力干将是两个侄子,分别是章武公宇文导和中山公宇文护。但是,他们都担任远离京城的军事将领。如果自己突然行动,他们应该是远水难救近火。

    考虑了众多因素,元钦通过反复权衡,也认真思量了多方面可能性,才终于下定决心要采取这场冒险行动。在他看来,成败就在此一举,形势已不容自己再犹豫不决了。

    在生死存亡之际,元钦似乎已经考虑清楚,“如果成功了,从此高枕无忧,自己就是名副其实的大魏皇帝。就算是失败了,也没有什么好可惜的,自己已经做够了这个傀儡皇帝。”

    可是,元钦忽略了一点,姜毕竟还是老的辣呀,岳父宇文泰早就留了关键一手。

    想当初,宇文泰为了政治需要,才主动把大女儿许配给元钦,并顺理成章地成为了西魏皇后。没想到,这个大女儿与女婿一条心,并没有替父亲发挥监督元钦的任何作用。

    如此一来,宇文泰心中不安稳,自然就要考虑其他办法。好在他女儿众多,而且个个都容貌出众,挑选优秀女婿也很有本钱。于是,李基、李晖、于冀等人相继都成为他的女婿。

    宇文泰心思缜密,自己掌握着朝廷大权,怎么可能会随便掉以轻心呢?为预防突发情况,他重用了其他几个女婿,并把他们培养成为心腹之人,专门负责监督元钦这个皇帝女婿。

    联姻宇文泰后,李基成为了清河公,李晖成为了义城公,于冀成为了常山公。有了岳父大人一番精心培养,这三人自然都变成了忠心于宇文泰个人的朝廷武将。在宇文泰特意安排下,他们都被任命为朝廷武卫将军,共同掌握着整个西魏宫廷的宿卫部队。

    宇文泰眼光独到,既然很会挑选杰出人才,自然也很善于挑选优秀女婿。事实的确如此,他这三个女婿都很优秀,谁也没有比大女婿元钦差,他们的家庭背景也都是非比寻常。

    李基是李远的儿子,从小出生于武将之家,本人还十分擅长于骑射功夫。李基容颜俊美,迎娶了义归公主后,颇得岳父宇文泰欣赏和信任,与两位连襟李晖、于冀分掌禁卫之师。

    李晖是李弼的儿子,父亲是朝廷柱国大将军,李晖家世似乎比李基更厉害。李晖迎娶了义安公主后,也很得岳父的关心和培养,宇文泰让他负责总领皇宫宿卫之事。李晖和李基、于冀关系融洽,三位连襟彼此间颇有默契,共同为岳父分担了很多机要事务。

    于冀是于谨的儿子,父亲也是八柱国之一,从小出生于树大根深的武将之家。于冀不仅容颜俊美,而且颇有见识和风度,文才武功都是上上之选。于冀迎娶了平原公主后,也深得岳父宇文泰信任和重用,负责统领宇文泰帐下侍官及宿卫禁宫。

    在这三人严密监视下,元钦那些秘密行动很快就被察觉,并在第一时间就汇报到了宇文泰耳朵里。残酷的皇权斗争中,父子情也未必有人珍惜,更何况只是这种貌合神离的翁婿情。宇文泰当机立断,毫不客气地把元钦发配到雍州去,从此以后再也没有机会回到长安城了。

    此后没多久,元钦还被宇文泰派人毒杀,无限凄凉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宇文皇后因为坚持要追随他,被当成了宇文家族的叛徒对待,也因此而跟着西魏废帝元钦一起罹难。

    废掉元钦帝位之时,宇文泰也进行了深思熟虑。他确实想自己当皇帝,可是心里面也清楚时机并不成熟。当时情况很特殊,内外都有很多敌对势力,宇文泰自然不想成为众矢之的。

    经过反复思考后,宇文泰决定暂时隐忍,另外扶持齐王元廓当皇帝,自己继续牢牢掌握着西魏朝廷大权。随后,宇文泰恢复了鲜卑姓氏,新皇帝元廓也因此改名为拓跋廓。

    拓跋廓即位后,与他父亲和兄长都一样,依旧只是宇文泰手中的傀儡皇帝。他不仅手无寸拳,甚至还不如自己兄长元钦,因为他与宇文泰并没有直接亲戚关系。

    拓跋廓妻子是若干芸,其父若干惠是长乐郡公。若干惠本来颇有权势,可惜早已经病逝了。若干惠去世后,儿子若干风承袭了长乐郡公,他应该是拓跋廓对抗宇文泰的唯一希望。

    可惜的是,若干风也是宇文泰女婿。他受到岳父很多关照,自然也对宇文泰这个老丈人十分忠心。他不仅没有帮助拓跋廓这个妹夫,反而一直在帮助自己岳父监视着他。如此一来,拓跋廓连这个唯一希望也丧失了,只能乖乖地充当着宇文泰的手中傀儡。

    宇文泰权倾朝野,手段更是残酷无情,刹那间就完成了废立之事。西魏朝廷表面上风平浪静,似乎已经顺利完成了皇位更替。其实,权贵们相互串联,暗流涌动还是非常激烈。

    韩雄虽不是宇文泰直接亲戚,但是他这个人非常豪爽仗义,很善于同朝廷官员和武将们打交道。他和宇文泰那些亲家们也是朋友,彼此间早已经有了较为深厚的私人感情。

    韩雄虽然从不参与权力斗争,但是保持着朝廷要员的广阔交际,往往能够在第一时间就知道了很多机密。他保持着良好心态,让自己避免卷入纷争,从而也完全远离了政治灾难。

    一次聚会时,韩雄听于冀私下提到,岳父已经做好具体安排,准备要派他父亲和宇文护、杨忠等人去南侵梁国。其实,韩雄也知道南侵在即,但是并不知道具体带队统帅是谁。

    朝廷关系目前很复杂,韩雄自然也就想要远离是非。他与于谨、宇文护、杨忠都很熟,现在既然知道带队统帅是他们,于是就主动找机会向宇文泰申请南下作战。

    南侵计划呼之欲出,而且是韩雄完成了前期侦察任务。这时候,他能够主动请战,宇文泰心里感到非常高兴。他当即就同意了他这个申请,并私下吩咐韩雄要提前做好出征准备。

    大军行动之前,西魏朝廷还想试探萧绎,于是准备再派人去出使梁国。这时候,侍中宇文仁恕主动提出申请。宇文泰很高兴,也觉得他比较合适,于是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了他。

    宇文仁恕自信满满,风尘仆仆地赶到了江陵,准备要认真打探梁国的虚实情况。梁元帝也专门接待了他,但没有举行什么隆重仪式,只是轻描淡写地举行了一场简单沟通。

    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宇文仁恕心里面颇有不甘,准备要想办法继续寻找机会。恰巧的是,北齐使者很快也抵达江陵。梁元帝接待北齐使者时,却特意举行了极为隆重的欢迎宴席。

    宇文仁恕把这些都看在眼里,心里面刹那间就觉得很不平衡,认为梁国是在故意怠慢自己这个西魏使者。这时候,他任务还没有完成,就只好耐着性子继续寻找机会。

    宇文仁恕逗留了一段时间,依然并没有得到梁元帝重视,自然也无法达到自己心中的所想目标。如此看来,再留在江陵也没什么意义,宇文仁恕只好忿忿不平地回到了长安城。

    回去以后,因为担心不好交差,宇文仁恕就添油加醋,把梁国怠慢西魏之事说得很严重。

    此后没多久,梁元帝又派使者去长安送信,明确要求按照以前版图来确定边境线。梁国使者送上国书,强硬要求西魏退还所占领国土,国书中使用言辞似乎还极为傲慢。

    当初为灭掉萧纪,萧绎曾数番委曲求全,言辞恭敬地请求西魏出兵伐蜀。现在萧纪虽然是消灭了,但是西魏实力也变得更加强大,也不知道萧绎突然间哪里就有了这股勇气。

    看了梁国书信后,宇文泰心里面大为不满,很快又想起了宇文仁恕所说梁国怠慢西魏之事。他顿时面色不悦,也不想再搭理梁国使者,当即就命人安排他去休息。

    梁国使者出去后,宇文泰嘿嘿冷笑了几下,随即还对身边之人说道:“古话说得好,如果天意想要抛弃他,谁又能有办法帮得了他的忙呢!我想,这个话说的,大概就是指萧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