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乱世琴虎 » 第七十章 世事很难料

第七十章 世事很难料

    按照原来计划,宇文泰已经做好相关部署,本想过完春节就立即发兵攻击江陵。由于废立皇帝之事影响,西魏朝廷内部出现了暗流涌动,很多权贵们都在暗中计划着各自算盘。

    世事很难料,“山雨欲来风满楼”,西魏朝廷局面变得复杂起来。宇文泰为人谨慎,警惕性远远高于常人。这种时候,他担心有人会趁火打劫,于是就暂停了出兵伐梁的行动方案。

    考虑到情况有变,宇文泰经过深思熟虑后,于是就派出了宇文仁恕去出使梁国。这时候,虽然是暂停了出兵行动,但是他并没有放弃这些计划,自然就想要派人去了解梁国新情况。

    没想到,宇文仁恕此行不仅一无所获,还似乎受到了萧绎和梁国朝廷的明显怠慢。回到长安后,他把相关情况做了详细汇报,立即就引起了大丞相宇文泰的高度重视。

    宇文泰在思考着,“萧绎以前态度极为恭敬,数次积极主动地向西魏示好,甚至迫切请求西魏出兵攻占西蜀。而现在,他突然变得如此冷淡,显然是存在着极不寻常的某种企图。”

    有意思的是,宇文泰正在思考对策时,萧绎又主动派遣使者来到长安城。这一次,梁国使者语气强硬,萧绎在国书中言辞也很傲慢,居然大言不惭地要求西魏退还所有领土。

    到了这个时候,宇文泰终于明白了缘由,“原来萧绎这个人喜欢白日做梦,居然还能够有这种痴心妄想呀,也难怪他前后态度变化会有如此巨大呢!”

    宇文泰不知道的是,萧绎之所以突然有如此勇气,是因为他已经得到了北齐方面的暗中支持。上次北齐使者出访时,特意送上国主高洋的亲笔信,答应帮助梁国一起对付西魏军队。

    此时,宇文泰虽不知道他们已相互勾结,但是对萧绎这种狂妄想法实在是难以容忍。他再次下定决心,不仅不退还已占有的众多领土,还准备要尽快出兵南下抢夺梁国新土地。

    虽然耽搁了一段时间,但是原先那个计划十分周密,宇文泰觉得没有必要进行大调整。于是,他继续安排常山公于谨、大将军杨忠、大将军宇文护共同负责攻击梁国。

    于谨、杨忠、宇文护认真商量后,很快就上报了一个具体行动方案,计划率领五万精兵进攻梁国陪都江陵城。此方案与韩雄那些建议很吻合,宇文泰当即就十分愉快地同意了下来。

    与此同时,荆州刺史长孙俭比较激进,曾经多次提出过进攻梁国的具体方略。他这个人方正清廉,在荆州地区很善于教化治民,是宇文泰心里面十分敬重的一位长者。

    宇文泰想起了长孙俭,于是就安排人征召他入朝,向他询问如何进攻南朝的具体计策。俩人一番密谈后,宇文泰又安排他回到镇守之地,秘密地进行南下攻击梁国的具体准备。

    宇文泰动作频频,西魏大军也蠢蠢欲动,伐梁之事已经是昭然若揭了。

    此时,降魏的梁国旧臣马伯符听说后,悄悄地派出心腹之人去江陵城,把这些危险情况及时报告给了梁元帝。看样子,他这个人身在曹营心在汉,心里面居然还惦记着梁国故土。

    十分遗憾的是,梁元帝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而且不相信马伯符所说之言是真实的。在他看来,马伯符既然已经投靠了魏国,这种投降敌国之人怎么会关心故国安危呢。

    更何况,萧绎已与北齐结盟,自以为有了这个强大靠山,并不是很担心西魏军队敢来侵犯。他甚至在想着,“如果西魏敢出兵,那就联合北齐共同讨伐,趁机收回那些被占领之地。”

    应该说,萧绎是个奇怪之人,但是也确实颇有文学才华。一直以来,他特别爱好文学艺术,也很喜欢学习写诗作画。正因如此,他也喜欢任用满腹才华的文学名人。

    此时,外面已经风声鹤唳,萧绎却似乎是处变不惊,还经常组织朝廷官员们进行文学聚会。在梁元帝主持下,官员们积极交流着文学诗词,还津津有味地讨论着老子的《道德经》。

    渐渐地,西魏攻梁消息实在太多,萧绎也不得不有所怀疑了,决定要派遣一位文学名士去西魏一探究竟。经过一番考虑后,大文豪庾信被选上了,奉梁元帝之命带队去出使西魏。

    没想到,宇文泰也是一个奇人。他不仅雄才大略,也有吞吐天下之志,而且特别喜欢才华横溢的文学名仕。他早已听闻庾信之名,心里面对这个梁国大文豪思慕已久。

    庾信到达长安后,立即受到了宇文泰隆重接见,还亲自设宴进行了热情招待。应该说,梁国使者来西魏无数次,庾信所受到的相关待遇是最高规格的。

    眼见宇文泰如此热情,庾信心里面感到非常荣幸,也对这个西魏大丞相充满了好感。如此一来,他也充满了信心,觉得自己能够不辱使命,这次出使一定可以取得圆满成功。

    接下来的日子里,宇文泰考虑得很是细心,专门组织了一帮西魏文化名人。在大丞相安排下,这些文学名仕每日都兴致勃勃,乐此不疲地陪同着庾信一起交流诗词歌赋。

    开始时,庾信也兴奋不已,自以为找到了众多知音,每日里和大家积极讨论着文学名著。时间久了以后,他就渐渐觉得有点不对劲。他仔细一想,才发现自己出使任务尚一无所获。

    庾信虽然是大文豪,但也是忠于职守之人,绝对不会因为业余爱好而抛弃公务。醒悟过来后,他立即提出来想要拜见宇文泰。可是,得到的答复是,“宇文大丞相已经去了外地。”

    这时候,庾信有点着急了,就连忙询问大丞相什么时候能够回来。很快,他得到的答复是,“宇文大丞相是去边境地区巡查,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够回到长安。他还特意交代了,希望大家好好陪同庾大人。等大丞相回来后,会再抽时间和庾大人进行详谈。”

    虽然每日都有好酒好菜,也有很多文学知己们热情陪同,但是庾信心里面却是越来越感到忐忑不安。他实在是没有想到,自己已被宇文泰这个西魏大丞相强行挽留了下来。

    庾信心急火燎之时,宇文泰也确实是日理万机,基本上没什么时间再出面陪同他们了。当然,宇文泰已下决心要留住这个大文豪,自然也在故意回避着这个比较可爱的梁国使者。

    世事很难料,宇文泰这番作为,不仅是庾信本人没有想到,梁元帝萧绎更是完全始料未及。自此以后,这个梁国大文豪一去不复返,梁元帝萧绎再也没有机会见到他了。

    这段时间里,西魏朝廷主要是忙于攻梁计划,宇文泰和高级将领们都在精心筹备着。

    可是,世事很难料,直州人乐炽、洋州人黄国却相继发起叛乱行动。由于事发很突然,叛乱势力很快就迅速蔓延开来。一时间,外面谣言四起,负面影响也变得极为恶劣。

    如此一来,宇文泰引起了高度重视。在他特意安排下,田弘、贺若敦等人率军前往平乱。可是,乱军依托地势,抵抗十分顽强。朝廷军队停留在外围,一直未取得实质性地有效进展。

    时间一久,宇文泰不仅感到很不满意,他心里面也似乎变得越来越担忧不已。一番仔细斟酌后,他决定派遣车骑大将军李迁哲南下,命令他前去与贺若敦共同负责讨伐乐炽等人。

    李迁哲是李晓楠堂兄,也算是韩雄的正经亲戚。此前,他们也有着不少交往,相互间已经建立起深厚情谊。在他心里面,早已把这个堂姐夫当成了肝胆相照的好兄长。

    为避开朝廷内部那些纷争,韩雄此时也恰好正在向宇文泰请缨备战。听说了这件事后,他就主动请求去帮助好兄弟一起平乱。宇文泰很是高兴,当即就愉快地同意了他这个申请。

    韩雄主动前来帮忙,李迁哲自然是大喜过望,当即就带着他马不停蹄地赶往前线。这兄弟俩紧密配合,一起考察现场地形,深入了解乱军情况,很快就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平乱方案。

    乱军看似很凶猛,其实内部关系很复杂,而且也缺乏系统性作战训练。在韩雄这种老手面前,这些乱军队伍简直就是破绽百出,很快就被他找到了行之有效的制胜办法。

    没多久,在韩雄巧妙安排下,一部分亲信兄弟们乔装打扮,十分轻松地打入了乱军内部。他们并不急于动手,而是小心翼翼地摸清情况,耐心等待着稳操胜券的合适时机。几日后,兄弟们抓住机会,突然间采取里应外合,很快就一举击溃了乐炽等人的乱军队伍。

    平定了叛乱后,众人并没有就此停留,仍然一鼓作气地继续向南进发。这时候,西魏军队斗志昂扬,一路上简直就是势如破竹。将士们攻城略地,很快就直至梁国巴州城下。

    形势十分危急,巴州刺史牟安民大惊失色,根本就没有勇气对抗这些西魏大军。他毫不犹豫,于是就率众投降了李迁哲和贺若敦,巴州等地民众也跟着他们一起依附了西魏朝廷。

    恰在此时,蛮族酋长向五子王突然发难,趁机率领各部蛮族迅速攻陷了白帝城。李迁哲闻讯后,和韩雄立即调整了作战计划,很快就率领大军前往白帝城进行征讨。

    向五子王得到消息后,刹那间就吓得面无人色,立即率领自己亲信们仓惶逃跑。在韩雄协助下,李迁哲率军进行猛烈追击,很快就彻底击败了向五子王这些惊弓之鸟。

    兄弟们此次功劳卓著,不仅彻底平定了几起叛乱,还轻而易举地夺取梁国巴州地区。韩雄虽发挥了很大作用,但是他根本无意与好兄弟争功,主动向朝廷汇报了李迁哲的巨大功劳。

    一时间,南部地区捷报频传,宇文泰闻讯后欣喜不已。经过一番认真考虑后,宇文泰决定任命李迁哲为信州刺史,命令他专门负责率军镇守白帝城及周边地区。

    经过多次战乱以后,白帝城已经变得残破不堪,附近地区也都是十分落后的贫困村庄。收到朝廷任命书时,李迁哲心里面颇为发愁,对治理好这个地方感到信心不足。

    没想到,韩雄很有战略眼光。他觉得白帝城这个地方很不错,可以作为西魏进攻江陵的一个前哨站。在他一番建议下,李迁哲决定静下心来,好好经营和治理白帝城及信州地区。

    最开始的日子里,信州地区缺少粮食储备,西魏朝廷又无法提供及时支援。可想而知,李迁哲和将士们压力巨大,整个军队那段时间都过得十分艰难。

    为率领军队度过难关,李迁哲就带着将士们一起觅食,把能吃的葛根等野菜及野果作为部队粮食。在韩雄细心指点下,李迁哲认识了很多种野菜,部队生存能力得到了极大地增强。

    李迁哲很善于做人,不仅与将士们同甘共苦,而且主动关心和体恤士兵。他每次采到新奇味道的野菜野果,都会主动分给士兵们一起品尝,这让士兵们既内心感动又十分高兴。

    慢慢地,在李迁哲带领下,将士们越来越团结,克服困难的决心也越来越大。渐渐地,在将士们同甘共苦下,部队战斗力也自然而然地越加强悍起来。

    自此以后,李迁哲多次进攻叛乱蛮族,而且游刃有余地打败了他们。各部蛮族已经被李迁哲军威慑服,再也不敢有什么非分之想了,他们还纷纷送来粮食作为进贡之物。

    各部蛮族酋长为表忠心,还派来自家子弟给李迁哲当人质,以此向他表达对西魏朝廷的忠诚之意。如此一来,很多困难都迎刃而解,李迁哲终于走出了艰难岁月。

    不知不觉中,信州地区日渐安静,老百姓得以休养生息,西魏军队的粮食储备也丰富起来。此时,李迁哲已踌躇满志,也很感谢韩雄这个好兄弟,决心要协助他为攻击江陵做准备。

    宇文泰很是满意,不仅对李迁哲进行了数番表彰,还特意奖励了韩雄及其他有功之人。对于梁国和萧绎而言,形势却是变得越来越不利了,随时都有可能会遭遇到灭顶之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