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穿越隋末当原神 » 第71章 五姓七望族

第71章 五姓七望族

    “崔李郑王卢”五姓,虽不像兰陵萧氏、弘农杨氏、代北元氏、宇文氏一般出过皇帝,但在世家心中,地位却超然于这些曾经或现在的皇姓之上。他们累世婚姻,盘根错节,形成一股让皇室也要忌惮的势力。

    “五姓”之中,向来以崔氏为首。清河崔氏和博陵崔氏是一姓两支,皆擅长剑法,祖上是历史上有名的崔杼。《左传》之中有名的“崔杼弑其君”,说的便是崔氏先祖崔杼杀死与妻子通奸的齐庄公,权倾齐国。

    崔杼又称崔武子。他不仅是权臣,更是无上宗师级数的高手,所传下的“斩王剑”,气势如虹,杀意无匹,是崔家剑法之根本。

    汉末三国时期,清河崔氏又出了崔琰这等大高手大名士,乃当时儒门第一高手“经神”郑玄之首徒,与刘备是师兄弟,却与刘备天生不合,先跟袁绍,后随曹操。

    相传曹操接见匈奴使节时,认为自己相貌不足震慑外邦,便请崔琰装作自己,而他扮作侍卫拿刀站在崔琰身旁。

    据说接见完毕之后,曹操派人暗中问匈奴使节,觉得魏王如何?使节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这便是著名的“床头捉刀人”的来历。

    曹操其实已是天下雄主,早已进入无上宗师境,而他让崔琰代替自己来震慑使节,说明崔琰其时业已成就无上宗师。

    在崔琰手上,清河崔氏达到极盛,号称“门榜盛于天下,鼎族冠于海内”。而崔琰所传下的“方直剑”,据说,不在崔杼的“斩王剑”之下,并为清河崔氏的两大剑术绝学。北魏太武帝时期,清河崔氏的崔浩便是以“方直剑”成就无上宗师,协助太武帝拓跋珪统一北方。

    上代清河崔氏第一高手崔儦,却是以“斩王剑”达到无上宗师境,骄横霸道,盛气凌人,卢思道。越国公杨素显贵之时,为与崔氏联姻,为次子杨玄纵求娶时为员外散骑侍郎的崔儦之女为妻,还受过崔儦的羞辱。

    亲迎之始,公卿满坐,杨素令骑从数十人迎接崔儦,而后者却弊衣冠骑驴而至,让杨素的郑重盛礼显得荒唐可笑。杨素不以为嫌,推令崔儦上坐。崔儦却礼甚倨傲,言又不逊,令杨素忿然拂衣而起,但为了交好“五姓”,还是强忍住这口恶气,又坐了下来。

    不过,自崔儦死后,据说清河崔氏尚无新的无上宗师。郑善果的母亲也出身清河崔氏,所以这次郑氏与杨氏联姻,实是亲上加亲。

    博陵崔氏在汉末之时,有太尉崔烈。

    当时,汉灵帝刘宏卖官鬻爵,三公(司徒、司空、太尉)标价一千万钱,时任廷尉的崔烈通过汉灵帝刘宏的傅母程夫人,只花费五百万钱就买来司徒一职,为此天下耻之。

    不过,他的次子,时任虎贲中郎将的崔钧崔州平却是刚正不阿,勇武过人,直言外人皆言父亲这官有铜臭味,惹得崔烈举起手杖便打,却被他轻易避开。后来,崔钧升任并州西河郡太守,因积极参与袁绍、袁术讨伐董卓的事情中,导致父亲被捕。

    崔州平与“卧龙”诸葛亮、“剑圣”徐庶交善,三人并为剑术宗师,常在一起切磋。年纪稍长的崔州平还常常指点诸葛亮读书及剑术,真正实力不在崔琰之下,其所创“千钧剑”便是博陵崔氏立足之本。

    博陵崔氏上一辈的第一高手是北齐时五兵尚书(相当于后来的兵部尚书)崔昂,其先后两位妻子,一个是出身范阳卢氏的卢修娥,一个是出身荥阳郑氏的郑仲华,长女则嫁给了荥阳郑氏的郑思仁,那是郑善愿的叔伯辈,次女嫁给了赵郡李氏的李孝贞,三女嫁给了范阳卢氏的卢顺口,足见崔李郑王卢五姓世家的通婚情谊。

    当今博陵崔氏的两大高手——崔天师和崔人师,便是崔昂的四五子,武功虽未成就无上宗师,但也皆是当今世上的一流高手,不在郑善愿的两位兄长之下。

    至于赵郡李氏,乃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武安君李牧的后人。

    李牧乃当时六国第一高手,是继廉颇之后,唯一可以与秦国王翦一战的人物,被誉为赵国长城。赵王中了秦国的离间计,将李牧无辜杀害之后,赵国自毁长城,最终灭亡。

    不过,李牧仍然传下了继承自廉颇的“坚垒剑法”。

    这被誉为“守御第一”的剑法,足可与王翦霸道的“灭国剑”相抗衡,是“质朴剑法”所不能企及的。三国时又有剑仙李膺,创出“登龙剑法”,弥补了“坚垒剑法”过于注重防御,显得笨重,而攻击与灵动不足的缺陷。

    赵郡李氏高手往往同时修炼两门剑法,攻守兼备。当今赵郡李氏的第一高手乃右武卫大将军、无上宗师李子雄。他曾辅佐时为晋王的杨广出镇并州,连杨广都对他甚为敬惮。

    其下声名最胜的是蒲山公李密。他武功卓绝,年少时便入宫中,为杨广近卫,后因杨广忌惮而将他劝离宫中。其后,他又受杨素青眼,与杨玄感交好,不过三十一岁,却早已打通任督二脉,仅差半步便能进军无上宗师境界。

    此外,前金州刺史李孝贞五子李野王,亦是接近无上宗师境界的一流高手,实力犹在哥哥太子舍人李宾王、李遵王、武安县公李让王、李师王、散骑常侍李来王和弟弟李允王之上。

    陇西李氏更为了得,是秦将李信的后人。

    李信此人天资绝世,年纪轻轻就达到了无上宗师的境界,比之秦国第一高手王翦也不遑多让,故而心高气傲。他为了在秦皇嬴政面前与老将王翦争取领兵伐楚的机会,夸口说二十万即可灭楚,而王翦认为至少要六十万人。

    结果李信连战告捷之后,败于楚将项燕,从此便不再受秦皇重视,后来反而担任了王翦之子王贲的副手。

    不过,他的用兵虽然不及王翦,所创的战阵七式却不逊色于王翦的灭国六剑,成为陇西李氏的秘传绝学。汉时名将飞将军李广曾以战阵七式,射石没羽。

    陇西李氏当今的第一高手,是右骁卫大将军、郕国公李浑。此人姿貌瑰伟,美须髯,又是大将军,世人常效仿关羽故事,呼其为“美髯公”。他是左卫大将军宇文述的妹夫,曾跟随越国公杨素大破突厥。

    还有一人李敏,乃是隋文帝之女杨丽华的女婿,娶了隋文帝的外孙女宇文娥英,如今官居从三品的卫尉卿,亦是一等一的高手。

    不过在陇西李氏之中,仅次于李浑的却不是李敏,而是李敏的副手卫尉少卿李渊。此人功力直追李浑,距离无上宗师也仅是半步之遥,深为杨广所忌。

    与李渊齐名的另一人,名曰李靖。他年纪比李渊小上五岁,是大隋名将韩擒虎的外甥,被誉为天下奇才。韩擒虎认为只有李靖可与他讨论孙吴之术,吏部尚书牛弘曾赞他有“王佐之才”,已故太尉杨素也对他说“你终当坐上我的位置。”

    曾经,杨素打算将李靖和李密纳入麾下,加以提携。可惜,李靖为女色所误,竟然看上杨素府中婢女红拂女,偷偷从杨素府上带走。杨玄感亲率绮罗军追杀,反被李靖和红拂女联手击败,身受重伤。

    伤子夺婢之恨,令杨素私下报复,将李靖举荐到偏远的马邑郡担任郡丞,抵御时常南下牧马的突厥人。那是个苦差事,官位不高,又极其危险,且几乎没有什么提升的机会,是以过了八年,李靖仍是从五品的马邑郡丞,而同为陇西李氏双杰的李渊却已位居从四品的卫尉少卿,跟李靖的上司马邑太守王仁恭平级。

    太原王氏是名将王翦之后,只是将祖上追溯至周灵王太子姬晋,分支祁县王氏则追溯至东汉司徒王允,后代中亦有王坦之、王僧辩这样的无上宗师。

    不过近些年来,太原王家却善文不善武,虽有王翦的“灭国六剑”这等惊世绝学,子弟却不好好习练,没有什么可以称道的高手。

    不过,太原王氏倒是出了一位史学大家王劭,撰写《齐书》、《隋书》,被告发后,反而颇得禁止私下著作国史的隋文帝杨坚称道。他不好武功,独爱国史,官至秘书监,卒于任上。至于其弟王弘、王澈、王规,也未听说有谁练成了“灭国六剑”。

    范阳卢氏的始祖是大儒卢植,师从马融,乃是郑玄、管宁、华歆的同门师兄弟,与马日磾、蔡邕、皇甫嵩交好,曾担任中郎将,以三万精锐包围张角十五万人马于广宗,后来得罪董卓而被罢免,又为袁绍请为军师。

    卢植儒学了得,武功修为也极为高明,早已达至无上宗师境界,否则也不足以与张角相抗衡,白马将军公孙瓒和汉昭烈帝刘备都是卢植门下杰出弟子。

    卢植所创剑法,重视养气,称为“养吾剑气”,亦是直指无上宗师境的绝世气剑之法。后人卢思道便擅长于此,可惜一生未至无上宗师境界。

    相比之下,郑元璹和郑善果均已是打通任督二脉的一流高手,在五姓七望中亦是难得一见的高手了,但毕竟未曾入无上宗师之境,称一句两大宗师,确实心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