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穿越隋末当原神 » 第79章 高丽金善熙

第79章 高丽金善熙

    金善熙盘膝坐在一方青石上,箬笠、面纱和衣衫都放在青石左侧,只留贴身小衣,露出足以令世人惊叹的绝美容颜和傲人身材,令人鼻血狂喷。

    那柄杀人无数的“清雅剑”插进右手边的地面,距离她不足一尺,仿佛一尊威严而清冷的守护神。

    她双手合拢,青葱如玉的手指相接,漆黑如乌木一般的头发披散在洁白如雪的肌肤上,苍白如玉的俏脸上透着一抹红晕,额角见汗,头顶和全身都蒸腾出蒙蒙雾汽,显示正行功至紧要关头。

    金善熙一时大意,轻视了天罡剑阵的威力,更没有想到左青龙的威龙神掌竟然如此强悍,虽然最终重创左青龙,却也为其舍命一击所伤,若不立刻觅地疗伤,可能会对经脉造成永久性的伤损,不利于今后的修行。

    是以,金善熙放弃追杀左青龙,骑着白马“若雪”寻觅了一处荒山野岭,找到这座山洞,以“九玄大法”驱策真气,游走全身,以修复左青龙剑气对经脉造成的伤害。

    她师承高丽国师——人称“棋皇剑帝”的曹清铉,已将“九玄大法”练至七玄之境,且即将突破至八玄境界。

    “九玄大法”乃无上绝学,神奥无比,练至九玄,便可勘破人天之隔,达至天人合一的无上宗师境界,而练至七玄之后,不但攻敌之能莫测,更具备极其神异的疗伤效果。

    金善熙真气运转之下,不到半个时辰,已将左青龙的剑气完全驱除,伤势好了大半。

    不过,内腑的重伤,若要完全修复,不留一点隐患,少说也需要十天半个月的调养,且需要草药之助。

    “可恶!没想到左青龙虽未贯通任督二脉,掌力竟然如此霸道刚猛,竟伤及我的五脏六腑!如此一来,我与人动手,便无法用出全部功力。若是遇上强敌,便难对付。”

    金善熙收功之后,披上一旁放着的衣衫,犹对左青龙恨恨不已。此次前来中原,她肩负重要任务,此时受伤,难免对今后行事造成影响。

    杨广决意御驾亲征,率百万大军征讨高丽,令高丽朝野上下都忧心忡忡,高句丽王高元在朝议之后,亲自拜访“弈剑听雨阁”,问计于阁主曹清铉。

    金善熙当时正在一边侍奉,故而知晓二人对答的详细情形。

    与高丽王的忧心截然相反,师尊曹清铉得知这个消息后,却仰天长笑,对高丽王道:“王上请勿担心,此次杨广亲征,自种祸胎,大隋之亡已在不远,我高句丽雄霸天下,与突厥共同瓜分大隋之日,已然不远。”

    高丽王素知曹清铉从非说大话之人,闻言又惊又喜,忙问何故。

    曹清铉抚掌大笑道:“杨广自即位以来,好大喜功,修长城、运河、行宫,造成数百万人死于非命。去岁集结二百万大军,龟缩在后面,号称御驾亲征,却又让三军的任何军事行动都要先行奏报于他,等候他的决定。”

    “战阵瞬息万变,消息往来费时,隋军诸将不敢自决,自然受制于我们,为我们所利用。我们战事不利时便假意请降,等他们上奏杨广,已经修养充足,补充守城器械,再度作战,如是再三,杨广那蠢材却始终不悟其中玄机,足见其志大才疏,狂妄无知。”

    “去岁之战,杨广大军损失数十万,征用运粮民夫二三百万,车牛往来,死者不计其数,耕稼失时,地多荒芜,谷价踊贵,民不聊生。大隋表面上虽然歌舞升平,但内里已是暗潮汹涌。‘知世郎’王薄为首的起义此起彼伏,而杨广却竟然拿敢在此时,再发百万大军用来远征我高丽,简直愚不可及。”

    高丽王忧心忡忡地道:“可是,他毕竟又聚集了号称百万的雄师,而我军去岁虽然击败他们,亦是城池破损,大伤元气。”

    “王上何必担心?王霸者不可轻动,动则必建大功,若兴兵而大功未建,则有反噬之危。比所谓国虽大,好战必亡也。杨广一征失败,权威已消,不思休养巩固,反倒变本加厉,重蹈覆辙。”

    “韩非子曾言,千乘之君无备,必有百乘之臣在其侧,以徙其民而倾其国;万乘之君无备,必有千乘之家在其侧,以徙其威而倾其国。杨家天子之位本就是欺孤儿寡母而得,令许多世家大族眼红而不心服。杨坚在时,还可压制,杨广好大喜功,百姓怨声载道,早失民心。”

    “此刻他御驾亲征,远离权力中心,定有不少人心生异动。只要我们多遣人手,与他们达成协议,由我高丽拖住杨广大军,他们在后方掌控朝廷,截断杨广后路,自立为皇,何尝不可?”

    高丽王大喜道:“然则究竟何人有反心?”

    曹清铉道:“朝野之中有反心者必不在少数,目前有实力者却并不多。我最看好的,却是有‘再世霸王’之称的杨玄感。此人乃杨素之子,武道天赋超绝常人,二十八岁时便练成‘炎阳大法’,晋身无上宗师行列,便是老夫年轻之时,也未有他这般进境。”

    “杨玄感家世尊贵显赫,文武百官,大多是他父亲手下将吏,若是无能之辈,倒是好事,这般天才,反倒引起杨广猜忌,一直不得重用,始终担任诸如鸿胪卿、礼部尚书之类的文职。听说他向兵部尚书段文振表示希望立功边塞,执鞭战阵,杨广虽表面嘉许,赏赐缣彩数千段,却并未应允他从军之请。”

    “眼下却是个良机。杨玄感虽仍担任礼部尚书,却被杨广委派在黎阳郡督运粮草。黎阳位居中原,正可遏制杨广咽喉。只要我等派人加以联络,奉上王上亲笔所书的支持他推翻杨广,自立为皇的承诺,何愁他不心动?”

    高丽王大喜过望,道:“那究竟派谁去联络呢?此人必须武功高明,为人机警,否则如何能在遥远的异国执行如此艰巨的任务。”

    曹清铉看着正侍立在一旁的金善熙,笑道:“如王上不嫌弃,老夫愿派小徒善熙前往。她虽未臻无上宗师境界,却也相差不远,纵然遇上无上宗师,亦可脱身。”

    “老夫去年已派几名弟子在大隋各地寻找叛乱的种子,煽风点火,予以助力。善熙此去,双管齐下,定可掀起朝野之中的大叛乱,只要我等奋力坚守,静静等待,大隋何愁不内部而亡。”

    七日之前,金善熙携高丽王手书,骑乘千里良驹“若雪”,抵达黎阳的杨玄感行馆,夜行潜入。

    令她惊讶的是,整个行馆竟然空空荡荡,只有一人,独坐在凉亭之下。那柄她在高丽都听闻其名的“霸王凤凰枪”靠在凉亭柱上,令她认出此人便是杨玄感。

    杨玄感果然了得,自己甫一进入行馆,便为他所察觉,遥隔二十余丈,一枪掷来,劲气笼罩天地,让金善熙躲无可躲,避无可避,只能出剑硬接这一枪。

    若非金善熙已将“九玄大法”练至七玄境界,以神奥玄劲将枪势卸转,只怕一招之间,便要为杨玄感所杀。

    饶是如此,金希雅仍觉一股灼热难当又霸道至极的真气,自握剑的右手侵入,灼烧经脉,若非“九玄大法”具备疗伤之能,恐怕会留下难以祛除的伤害。

    就在金善熙驱逐真气之时,杨玄感已从凉亭下跃出,出现在她身前一丈之处,接过被金希雅以“定石”手法卸转的“霸王凤凰枪”。

    月光下,金善熙终于看清楚杨玄感其人。此君身材高大魁梧,如一尊雄壮的山丘,阳刚之气扑面而来,灼热难当。

    他的面容俊伟非常,眼神如夜空闪电,声音似九天雷霆,确实让人生出当世英雄,霸王再世之感。难怪即使是自大非常的杨广,也对他如此忌惮。

    “姑娘的‘九玄大法’已臻‘七玄’巅峰,真气圆转自如,蓄积待发,如无意外,再有百日,定可再有突破。届时,除无上宗师外,无人敢言击败可一对一击败姑娘。”

    “不过,若是百日间伤了元气经脉,便会错过良机,终生无望进入‘八玄’境界。如此关键时刻,姑娘却不远千里来寻玄感,定有见教,还请入内相谈。”

    一招之间,杨玄感竟然已料到她的武功及来历,还准确地把握住她目前所处的奇异状态,令金善熙暗自骇然,晓得这不过三十余岁的宗师级高手,无论眼光修为,均已接近师尊那一级数。

    金善熙这才明白过来,杨玄感先前的一枪,旨在试探自己修行,若是自己接不下这一枪,一切休提,他只当杀了一名异国刺客。

    而自己接下一枪,令他把握到自己修行,只要不是遇上无上宗师,均足可应付,才敢与自己商谈那足以诛灭九族的事情。

    她跟随杨玄感进入一间密不透风的内室,递上高丽王手书,说明高丽王的合作之意,承诺只要杨玄感在后方起事,高丽必拖住杨广大军,助他登基为皇。

    杨玄感对此事不置可否,似乎不甚感兴趣,而是反问道:“姑娘可知我为何身居要职,这所行馆内却空无一人?”

    金善熙自然不解,杨家富贵,行馆修建得富丽堂皇,足可容纳上百奴仆,但却连只阿猫阿狗都没有,难道杨玄感矢志武道,故而孤身一人,不需要任何奴婢服侍?

    杨玄感双目炯炯,道:“三日之前,行馆还有仆婢二百,不过已经被我尽数遣散。对外的宣称,是玄感在练一门新得的武功,除非有重要军务政务,闲人不得前来滋扰。”

    金善熙道:“实际原因当然不是?”

    “不错。实际原因,则是玄感近日发觉,身边出了内奸。玄感不知内奸是谁,只有将家中仆从尽数遣散。试问在这等情形下,玄感如何敢有异动呢?”

    金善熙从容道:“杨尚书既然发觉身边有内奸,定是有重要消息走漏,能接触到消息之人,必然不多。以杨尚书的智慧,相信已有应对之道。不知善熙可以为杨尚书做些什么?”

    杨玄感露出赞许之色,道:“姑娘果然聪慧。我目前怀疑之人有三,不过他们皆对我十分重要,不能严刑逼供。我需要确凿证据来证明,他确实是内奸!”

    “为此,我计划派绮罗军中第一高手白芷,替我向义阳我弟玄奖处送一封密信。这个消息会以微小的差异,传入三人耳中。而我只需得知白芷在何时何处遇袭,便能大概猜知是何人走漏消息。”

    “既然杨尚书已经安排妥当,又何必为此忧心呢?”

    “白芷武功虽为绮罗军之首,仍远逊于姑娘。若是她失手被擒,我虽能猜知是何人,却无十足证据。他若砌词狡辩,终究难办,我若是贸然处置,会伤到其他人的士气。”

    “我本欲派人暗中保护白芷,但这样一来,泄露消息的可能性又多一重,且暗中尾随之人,也有可能惊动设伏之人,使他们意识到这是陷阱,致使功败垂成,下次再要抓住内奸的把柄,就千难万难了。”

    金善熙隐约猜到杨玄感的用意,但为了确定,还是道:“杨尚书是希望由善熙去代替白芷么?”

    “不错!”杨玄感道:“姑娘容貌、身材、气质皆与白芷有六七分相似,只要戴上面纱,不熟悉白芷之人根本无法判断。而以姑娘的功夫,根本无需玄感派人暗中保护,定可替玄感揪出内奸,找到确凿的证据。若是姑娘愿意帮助玄感,姑娘的提议,玄感会仔细斟酌。”

    金善熙有什么办法呢?只能答应代替白芷,替杨玄感去送那封密信。

    这就是为何,她会出现在荥阳城郊外的青帝神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