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灵真仙 » 第26章:为虎作伥

第26章:为虎作伥

    白秋利之事真相大白,白家镇内一片哗然。

    李余宁等人旁观着白邱阳被处以掏肠之刑,这才带着谢金权的人头北上玉门而去。

    或许以白邱阳所犯之事,再加上他在本地的地位权势,本不该处以这般极刑。

    只是强龙压过地头蛇,有李余宁等人看着,又有群情激愤,府衙只能加重刑罚,令白邱阳在折磨中痛苦死去。

    白邱阳一死,此间事了,李余宁等人便随意用一张毯子裹着谢金权,将其押送回了玉门。

    此后之事,便交由方芷雪送达葵水宫所在的驻点。

    谢金权乃是魔道修士,他虽是秦州以南覆津人士,但自入道之后,常年流窜于瓜、肃、干三州之地,犯案不少,此番被李余宁一行撞破炼制“生生造化丹”这等禁丹、抓捕归案,自然是大功一件。

    回到玉门的第三日,李余宁还在思索如何找到那位潜藏在暗中的前辈之时,此番行动的功劳奖赏便分发了下来。

    方芷雪道:“此行若论功绩,李兄弟当推第一,这枚聚气丹还请收下。”

    凝练本命元气之后,要做的就是不断壮大本命元气,直到充塞紫府。说着容易,但本命元气一旦凝聚,往往与修士性命相交,每一分壮大都颇为难得。

    君不见,谢金权看着也七老八十了,也还在筑基境徘徊。

    聚气丹的作用,便在于加快本命元气的作用。

    一枚聚气丹,或许能抵常人数月苦修。

    似这般丹药,才是许多宗门、世家长盛不衰的根源所在。

    李余宁也没有客套,直接收了起来。

    其后方芷雪又将剩余的一些零散奖赏分给了余子平、钟倩然。

    此番行动,二人的确没派上什么用场。

    毕竟,方芷雪一开始只想着是恶鬼伤人,不曾想过还会有邪修作祟。

    若只是最为常见的恶鬼,哪怕是凡境中的武林高手也能有周旋之力,但一旦面对的敌手涉及到了入道修士,余子平这样凡境的本事就显得不够看了。

    拉着两人跑了这么一段路,结果没有让他们得到任何历练,方芷雪也有些惭愧。

    更别说方芷雪当时还被厉鬼引走,若非李余宁实力超乎想象,恐怕得害惨余子平二人了。

    余子平这时道:“方师姐,下一次去哪可有决断?”

    方芷雪有些迟疑:“那谢金权不是说,他手下的鬼魂是从一虎妖处夺来的吗?若真是如此,那虎妖应该也就入道,甚至可能不曾炼化横骨,我与李兄弟联手,倒也有底气与之斗上一斗。”

    “虎妖手下兴许还有一些伥鬼,实力应该不强,你二人应当可以应付。”

    余子平忙道:“那我们何时出发?”

    方芷雪道:“这……若我没记错,赤金卫就在玉门东南四百里处,若直接过去,一日便可,我随时皆可出发,看你们。”

    余子平道:“不如趁早启程?”

    钟倩然感觉余子平有些奇怪,道:“怎么忽然这么着急?”

    余子平正色道:“妖魔害人,多拖延一刻,指不定会有几人受害。再说,咱们去白家镇可不曾帮上什么忙,方师姐还给咱们分了些宗门奖赏,我真觉得烫手。”

    方芷雪哈哈一笑:“这有什么?不过余师弟说得倒也有理,及早出发最为稳妥。李兄弟,你怎么看?”

    李余宁微笑道:“在下孤家寡人,早已枕戈待命。”

    “那就日落时分出发吧。”

    日落之后天高气爽,赶起路来也轻快。

    众人就这么定下了行程。

    分别之后,李余宁却私下找上了余子平。

    “余公子,谢金权抢到的那头‘王’姓伥鬼,你认得?”

    余子平一愣,不由得道:“少侠怎么知道?”

    李余宁见状,暗道果然如此。

    当日那“王”姓伥鬼附身怨婴死在他面前,当时李余宁看得分明,那怨婴死前就盯着李余宁身后,不但是在盯着被钟倩然抱在怀中的白秋利,似乎也看了余子平几眼。

    再想到余子平当初说自己一家在来玉门的路上遇到了妖魔袭击,李余宁心中也就有了大概的猜测。

    不过,他还是得求证一番,免得到时候没有收住手脚,直接打杀了虎妖、伥鬼,让余子平连个叙旧的机会都没有。

    李余宁直直地看着李余宁,后者反应过来,叹道:“也是,当初我与少侠说过的。”

    “当初袭击你们的,也是虎妖?”

    余子平点了点头:“当日那头伥鬼生前名叫‘王三’,是我幼时的伴读,他魂飞魄散之时看着我,兴许也有些惊讶吧。”

    说到这,他面上浮现沉痛:“假使王三沦为伥鬼,那家父兴许也……唉!”

    李余宁一叹。

    百善孝为先,为人子,知道生父还要为虎作伥,死后也不得安宁,难怪余子平这么急于前去铲除虎妖了。

    “余公子节哀。”

    余子平深吸口气,抹去眼眶中的泪水,道:“我原打算待修行有成亲自报仇雪恨,但既然知道此事,也只能趁早使家父解脱。此番有劳少侠出手了!”

    ……

    “城隍庙……”

    李余宁在玉门城内一番寻找之后,终于在街尾的一棵大树下找到了一间高度不过二尺的简朴小庙。

    他取出一根香,点燃之后,恭敬地插在了香炉上,心中默念道:“灵心观弟子清琼求见。”

    在小庙前伫立片刻后,耳畔果真传来了一道朦朦胧胧的声音:“小友是来寻这猴子的?”

    李余宁心声道:“并非如此。赤金卫有虎妖出没,那虎妖拘有伥鬼,小子预备前去降妖,不知城隍大人是否需要小子将那伥鬼捉拿回来、好将之送入冥土?”

    城隍主管一方阴司,若人死后魂灵不能落入冥土,就要城隍阴司派阴差前去拘魂。

    不过,阳间阴差往往距离城隍庙越远,实力越差,力有未逮的情况下,一些穷乡僻里往往就有幽魂徘徊,得有劳修士出手拘拿。

    李余宁前来,抱着的却是借口除妖拘魂,想从城隍这学一些驱鬼的法术。

    真对上虎妖,李余宁定然是不可能留手的,若能事先学一些聚魂之类的法术,到时候打起来也没有后顾之虞。

    况且,李余宁以后还不知道要碰上几多鬼怪,这驱鬼法术,迟早也是得学的。

    怎料耳畔那声音却略带惊奇道:“送入冥土?真人不曾与你说过吗?”

    李余宁一愣:“还请前辈指教。”

    那声音默然片刻,却没有在此话题上多说,只道:“罢了,我这庙内正好缺些人手,你若能替我拘拿几个游魂回来,也是极好。只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你此番寻来,是有事相求吧?”

    被人一语道破心思,面皮薄的李余宁轻咳一声,道:“这……小子不善驱鬼聚魂一道……”

    那声音哈哈一笑:“原来如此,你且放开心神。”

    一道微光蓦然自庙宇中飞出,没入李余宁眉心前三寸虚空处,一股信息忽然在李余宁心间流淌。

    却是“定魂咒”、“摄魂术”两门咒法。

    一者可稳固游魂,一者可摄拿游魂,对李余宁此行而言,已然算是绰绰有余了。

    “这两门咒术应当足以应对寻常厉鬼怨魂了。”

    “多谢大人赐法。”

    那城隍略带笑意道:“你小子倒是个妙人,且去罢!”

    “多有叨扰,小子告辞。”

    李余宁满意离开,心中却有些感叹。

    难怪关内那些世家大族的子弟往往要定期出门游学、访学,果真是多个朋友多条门路。

    不过,方才玉门城隍传法,展现一缕气机,给李余宁的感觉,却比当日那位一剑分开百里浮云的仙长还要可怕,实在令人心惊。

    似城隍这般香火神道,根本就无需根基修为,受了神职封赦,基本就是一步登天了,其中固然有种种限制,但优势也是显而易见的。

    在先秦之前,神道可是毫不弱于仙道的修行大道。如今只管中窥豹,李余宁也感受到了其中的博大精深。

    灌顶传法的种种感悟俱是完备,加上李余宁本身天赋异禀,自个儿又练了两个时辰之后,总算赶在日落出发之际将这两门法术修习通畅了。

    一行四人再度启程。

    出了玉门城,李余宁心中总有些忐忑。

    如今玉门上下皆忙活起来,各路江湖人也在辛勤奔走,气氛比起当初封城时好了太多。

    但那潜藏在暗中的喇嘛邪僧,总是让李余宁不得不防。

    尤其近些日子以来,他们并未再找自己麻烦,反而是蛰伏起来,就连十宫三宗的弟子行走大漠,也没听说有哪个找到了邪僧的踪迹。

    如此的平静,更是让李余宁心中隐隐有些不安。

    李余宁摇了摇头,策马跟上了三人的步伐。

    但愿只是自己心神不宁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