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你走出千万人去独行 » 021章、赵陌尘正式获封,詹武杀降震惊百官

021章、赵陌尘正式获封,詹武杀降震惊百官

    宇朝为天之子,九为大数,逢九朝会。秦国等诸侯国原本都是逢五,初五、十五、二十五百官朝会,朝会后要将重大的决策送与天子批朱红,方能生效。秦国日渐强大,高川即位为王,欲给天下立威,亦是挑战日渐式微的宇朝,改初八、十八、二十九朝会,所得之决策,送至中盛,已过了宇朝朝会的日子。这也是被视为秦国对天子的挑战。

    巨蛇入海化蛟不仅带来了入秋后的第一场大雨,更是带来天下大变的预兆!各方势力,显得更加活跃了。各诸侯听闻巨蛇入海化蛟,方士一时间成了各国的座上宾!

    初八日,巳时,秦宫大殿外,狂风大作,雷暴骤雨。大殿内,越是宁静,气氛越是肃杀。

    公侯伯爵,文武百官,分立两侧,彼此沉默不语,秋风入缝,不自觉地裹紧了身上的衣物。人在感觉到寒冷的时候,会尽力使自己的躯干贴合,尽量是自己保持温度。而人在遇到危险时,则会选择抱团。

    巳时一刻,秦王高川与世子高煜才疾步进了大殿,秦王坐定,世子立于旁,众人行礼问安礼毕。贾贵宣读了对赵陌尘的封爵的宣名。随后宣布,如没有异议,将送达宇天子过目备案。阎周两位国公若有所悟,大概知道了为何在王公会议上,赵兴对詹武杀降之事只字不提,或许,他们有着隐秘的交易。

    一时间,大殿内变得熙熙攘攘,大小公爵、官员走动起来,向赵氏父子贺喜。这些人,有些是出于场面的礼貌,有些是出于表面的和谐,有些带着嘲讽,大家出于不同目的,纷纷向赵氏表达了贺词。

    而有些,只是单纯的愚蠢,或者说是看不清局势。

    秦国大学士,刘载厚,五十岁,进了大学院。他觉潦草的场面祝贺语,不足以体现三世四公的尊贵,非要卖弄一下,待到大殿内逐渐安静,向大王道:

    “大王,赵家父子,同士为公,不说秦国未曾一见,就是宇朝也不曾见过......”

    “学士的意思是,大王僭越了,还是我赵氏父子僭越了,同堂为公,于礼不合?”赵陌尘打断了大学士的发源。

    刘载厚慌了神,原本向引史提现三世四公,父子同为国公是何等的珍贵与荣耀,不知是自己表错了情还是赵陌尘回错了意,总之,现在,早秋的风并未给他的身体降温,额头上的汗,开始滑落。

    “小赵公误会了,微臣本意是说,赵家同堂为公,史上未有先例,赵家于国是何等的功绩,大王才赐予如此大的荣耀。”刘载厚稍稍回过神,解释道。

    “启禀大王,听得大学士的话,臣有所悟。臣不敢为天下先,恳请大王收回对赵陌尘封公爵的宣名。”赵兴道,多一个国公,赵家反倒少了封地,赵家失地封爵,本就不是很划算的买卖,赵兴如鲠在喉,反正地已失,空来的虚衔,小赵公这个名头本就是鸡肋,不要也罢。看到小小的大学士如此揶揄自己,索性向秦王提了请求。

    赵陌尘听闻,显得有些不悦与不解,只是偷偷望着自己的父亲,并未发表言论。

    “荒唐,宣名已经发布出去,哪有收回的道理,你不敢为天下先,孤敢为天下先!天子不敢封的,孤敢!”秦王面带怒色地说道。失地获爵是秦王插着赵兴脚板里的一根刺,时不时地撩拨一下,让对方觉得刺挠。有时候你知道对手恶心的点在哪,很容易让对方呕吐。

    秦王单方面结束了这个插曲,接着说道。

    “詹武军报已到,金川已经攻下,金川已经是秦国的土地了!”

    “恭喜大王,贺喜大王!”声音响彻大殿。

    秦王摆了摆手,接着说道。

    “另外詹武报,因缺少粮草,三万降士,已经杀了。”

    大殿内,已经听过,第一次听的,都选择了沉默,陷入了无声的寂静。没听过的有点措手不及,听过的想静观其变。随后众臣开始小声的商议起来,秦王静静地看着,阎周两位国公不动声色,既没有表现出惊喜,也没用表现出激动。特别是沉稳的阎国公,看了一眼赵兴,并没有表现出要把谋逆的罪名给詹武安上的意思,结合他赵兴在王公会议上的表现,也不急于做出头鸟。

    而且他也知道,群臣有的是能人,有的是和詹武不对付的人,会想到些有的没的的罪名给他安上,自己选择在看看,要不要适当加码!

    不出他所料,很快就有人站出来。

    “大王,詹武不报而杀降,三万人,说杀就杀,好大的魄力。大有君王之气魄!”说这话的,是秦将刘勇,詹武的竞争对手。果然是同行最舍得下狠手迫害同行。这话差点就把詹武谋反的罪名给定了。

    阎周二人望向秦王,又望向赵兴。秦王并未表现出不悦或者愉悦之神情,只淡淡的笑着。而赵兴则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态度,要知道,詹武开的是他的粮仓!

    大王对詹武的态度并未表现出来,对于一向谨慎的阎公来说,是加码还是按兵不动,坚定的选择了后者。

    力气小的,搬不起大石头的,纷纷捡起了小石块,对准詹武的头颅扔去。

    言官钟雷率先站出来说道。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然而三万降士,说杀就杀,未免太过草率。就算粮草紧急,可不可以先禀告大王,由大王定夺呢?金川到晏阳,加急传递军报,不过三日就可往返,三万人,饿他一两日,又能怎么样呢?而不是杀完了知会一声!”剑指要害,指出詹武似乎已经不在乎这个大王的意见了。

    “钟言官所言,缺少依据,詹武不是跋扈之人,按常理来说,不会触碰大王的威颜。定是有什么秘密,使詹武非杀不可。”事情开始变得有趣起来。

    昔日与詹武有仇有怨的,纷纷站出来,或轻或重,或深或浅,踩了詹武一脚。秦王甚至觉得,哪怕詹武真有谋逆之心,为了对付群臣,詹武也未必非杀不可,只有他没有行动。

    所有人都猜测詹武杀降并非是因为粮草的问题,但没有人真正捅到谋逆这一层。

    率先抛出詹武有谋逆之心的,是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