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隋赋 » 第十二章 再等两年?

第十二章 再等两年?

    勾践卧薪尝胆,决定复仇,采用了文种的灭吴九术。

    那九术第一是尊天地,事鬼神,令越王有必胜之心。第二是赠送吴王大量财币,既使他习于奢侈,又去其防越之意。第三是先向吴国借粮,再以蒸过的大谷归还,吴王见谷大,发给农民当谷种,结果稻不生长,吴国大饥。第四是赠送美女西施和郑旦,使吴王迷美色,不理政事。第五是赠送巧匠,引诱吴王大起宫室高台,耗其财力民力。第六是贿赂吴王左右的奸臣,使之败坏朝政,第七是离间吴王的忠臣,终于迫得伍子胥自杀。第八是积蓄粮草,充实国家财力。第九是铸造武器,训练士卒,待机攻吴。

    八术都已成功,最后的第九术却在这时遇上了重大困难。眼见吴王派来剑士八人,所显示的兵刃之利、剑术之精,实非越国武士所能匹敌。

    范蠡找到了阿青,让阿青训练士卒。阿青剑术惊人,奈何不识字,说不出道理,更不会教人~于是,范蠡想了个不是办法的办法,让画师陪同,一是记录下来用剑轨迹,二呢也能教阿青识字。惦记着高人白公公,阿青只是摇头说见不到的~

    文种终于找到了铸剑大师,薛烛,乃是欧冶子的关门弟子,带进了草宫。

    伐吴指日可待!

    有道是期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怎么回事呢?

    今日午后,草宫。文种带着薛烛拜见勾践。

    范蠡说道:“薛大师,既得传尊师之术,可即开炉铸剑。铸将几口宝剑出来,未必便及不上吴国的宝剑。”

    薛烛道:“回禀大夫:小人已不能铸剑了。”

    范蠡道:“却是为何?”

    薛烛伸出手来,只见他双手的拇指食指俱已不见,只剩下六根手指。薛烛黯然道:“铸剑之劲,仗拇指食指。小人苟延残喘,早已成为废人。”

    勾践道:“这四根手指,是给仇家割去的么?”

    薛烛道:“不是仇家,是给小人的师姐割去的。”

    勾践更加奇怪,道:“你的师姐,那不是莫邪么?她为甚么要割你手指?啊,一定是铸剑之术胜过干将,他心怀妒忌,于是指使其妻莫邪断你手指,教再也不能铸剑。”

    勾践自加推测,薛烛不便说他猜错,只有默然不语。

    勾践道:“寡人本要派人到吴国召干将前来,他怕报仇,想必不敢过来。”

    薛烛道:“大王明鉴,干将师兄不在吴国,现下在杨国。”

    勾践奇道:“杨...杨国?他去杨国干什么?”

    薛烛道:“当日干将师兄奉吴王令,锻造宝剑。在穹窿山,凿山取水,挖山取矿,以三百童男,三百童女布‘七星凝煞’阵汇集天地灵气,正打算开炉炼铜之时,吴王又遣人送来了天南陨铁。陨铁自天外而来,坚硬无比,历经七七煅烧,始终不化!

    莫邪师姐听说杨国杨炉子工‘黄白诀’,善能熔金烁铁,于是令我去往杨国求取。”

    勾践道:“看来是杨炉子吝啬,没取到,还丢了手指。”

    薛烛道:“卢鸠以上宾之礼接待了小人,令杨炉子传授‘黄白诀’,又遣人安置屋舍,极为客气。小人心下感激,想着临行前应该登门拜谢尽了礼数。”

    勾践道:“应该的,我越国知恩图报,是这个道理。”

    薛烛道:“大王明鉴,小人心下过意不去,一再请问,有何用己之处。卢鸠总说,阁下乃是越国嘉宾,岂敢劳动尊驾?”

    勾践嗤笑:“卢鸠图谋非小!”

    薛烛叹息:“大王明见万里,小人对卢大夫说,小人别无所长,只会铸剑,承蒙如此厚待,当铸造几口宝剑相赠。”

    勾践伸手在大腿上一拍,道:“着了道儿啦!这是看上吴王要铸的宝剑啦!”

    薛烛道:“那卢鸠却说,铸剑极耗心力,历代铸剑师以身铸剑,投入剑炉,这种惨事,万万不可再行。”

    勾践奇道:“他当真不要你铸剑?那可奇了。”

    薛烛道:“当时小人也觉奇怪。原来卢鸠所要铸的,不是一口两口宝剑,而是千口万口利剑。”

    勾践醒悟,忍不住“哎呦”一声,看向范蠡、文种。

    文种满脸焦虑,低头不语。

    范蠡说:“杨国占据去往中原的咽喉要道,卢鸠诡计多端,藏在吴国身后大练兵器,待击破吴国,可召卢鸠会盟,老贼终究逃不过大王掌心。”

    勾践嘿嘿冷笑,道:“杨国主昏臣嘻,倒不想还有卢鸠这样垂死挣扎的。”转头问“你师姐不愿你给杨国铸剑,砍了你手指?”

    薛烛面色惨然,道:“师姐说,干将乃是吴人,她阻止不了。但你我是越人,替杨国铸剑,明日能杀吴人,后日就能用来杀越国人。师姐将我四指砍下送给卢鸠,不愿用黄白诀,更让我发誓忘了黄白诀。后来,师姐跳进了熔炉,剑乃成。”

    勾践赞许,夸道:“是个有见识的奇女子,刚烈!”

    薛烛伏地磕头道:“多谢大王奖勉。”

    勾践道:“杨国质子在诸暨,寡人也砍了他四个指头给你!”

    薛烛恐惧,连声拒绝。

    文种道:“薛大师,你虽不能动手铸剑,但指点剑匠,咱们也能铸成千口万口利剑。”

    薛烛摇头,道:“唯精铜在越,良锡在吴。”

    勾践叹息,道:“吴国早已经派兵,守住了锡山。待得采铜、炼锡、造炉、铸剑,铸得不好又要从头来起,少说也是两三年的事。”

    勾践当场任命薛烛为大匠,负责兵器锻造。待薛烛接诏退出后,勾践还是忧虑重重,和二人密议:“现下我们受困于精铜,两三年不能北进。不料卢鸠暗藏歹意,不能让他闲着啊~二位大夫,怎么看?”

    文种稍加思虑,道:“杨国国主昏聩,公子裕久有不臣之心,当骄其心,壮其胆。令其公室内乱~”

    退出宫来,范蠡心想:“大王等不得,我更是一刻也不愿意等啊!”

    再等两年?大王报仇是可以等的,可是夷光还等着救呢,一刻也不能缓的啊~思来想去,想起阿青削竹为剑不差分毫,当下对“老白白”更是敬仰。

    “范蠡,你回来啦~”一个绿色少女娇呼着飞了过来,一把挽起范蠡手臂。

    范蠡宠溺地拍了拍少女手臂,笑问:“在外面等我呢?吃饭了没?”

    范蠡要阿青将羊群赶入花园之中,命婢仆取出糕饼点心,在花园的凉亭中殷勤款待。众仆役见羊群将花园中的腊梅,山茶,长寿花,仙客来,种种名花异卉大口咬嚼,而范蠡却笑吟吟的瞧着,无不骇异。

    阿青喝茶吃饼,很是高兴。范蠡跟她闲谈半天,知道她言语幼稚,于世务全然不懂,终于问道:“阿青,白公公都怎么教你本事的?”

    阿青道:“白公公来骑羊玩儿,我不许它骑,用竹棒来打我,我就和它对打。起初它总是打到我,我打不着它。我们天天这样打着玩,近来我总是打到它,戳得他很它,它可戳我不到。它也不大来跟我玩了。”

    范蠡见阿青终于松口,又惊又喜,道:“白公公住在哪里?你带我去找他好不好?”

    阿青道:“它住在山里,找它不到的。只有它来找我,我从来没去找过它。”

    范蠡道:“我想见见他,有没有法子?”

    阿青沉吟道:“嗯,你跟我一起去牧羊,咱们到山边等它。就是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来。”叹了口气道:“近来好久没见到它啦!”

    范蠡心想:“为了越国和夷光,跟她去牧羊却又怎地?”便道:“好啊,我就陪你去牧羊,等那位白公公。”

    阿青这些日子在范府非常惬意,吃着各式点心,饭后去放放羊儿,范蠡果然没有骗他,府上不远就有一片大大的草地,放羊之余闲暇时间就陪范府的仆人打打架,到了晚间,范蠡回来了,还给她讲有趣的故事~

    可怜的小伙杨拙,哪里知道小女生心无定性,还在诸暨山南的牧场四处寻找......

    阿青正等着范蠡给他讲故事,卫士来报:吴国剑士悉数被杀于馆驿。

    范蠡寻思:“寻找高人要紧!”

    令人报文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