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红楼败家子 » 第2章 初入贾府

第2章 初入贾府

    次日,细雨稍歇。

    刚吃过早饭,在周氏的殷殷叮嘱下,史朗乘马车去了荣国府。

    史贾两家都在城西,其实并不远,乘马车一刻钟便至。

    到了宁荣街,史朗便跳下马车,抬头朝旁边的府邸看去。

    荣国府面积极广,足足占了半条街。

    府门前,蹲坐着两尊比人还高的石狮子,其后是三间明亮高大的朱漆大门,最中间的正门上挂着一块牌匾,上面写着“敕造荣国府”几个大字。

    在古代,正门只有在身份尊贵的人登门,或者遇到重要场合时才会打开。

    史朗一介小辈,又无官无职,自然没有这个待遇,所以只能从西边的角门入府。

    先前马车驶来,就引起坐在角门处几个门子的注意。

    本来,这些门子已经站起身,准备迎接登门拜访的贵客。

    不过,当他们远远看到史朗从马车下来,便又重新坐了回去。

    在昨日,史家典卖家什给史朗还债的消息就传遍了荣国府,众门子都知道史家已然衰败。

    此时,看到史朗只带了一个小厮,不见了以往前呼后拥、动辄七八个奴仆跟随的排场,众门子便断定史家确实落魄了。

    以他们想来,史朗此时来贾府,十有八九是为打秋风,至于赏钱,那就更别指望了。

    这样一想,这些门子的态度就敷衍了许多,眼中充斥着一种对穷亲戚的厌恶目光。

    不过,门子中有个叫庆儿的是个例外。

    他今日刚被打发来守门,并不认得史朗是何许人也。

    虽然还在疑惑贵客登门,这些前辈为何无动于衷,却还是凭着优秀的职业素养,挤出笑脸迎了几步。

    “小的庆儿,给这位爷请安了。”

    庆儿恭恭敬敬行了一礼。

    史朗朝庆儿身后瞟了一眼,其余那些门子虽然都站起身,却是一副懒散的模样,好像完全没看到他一样。

    史朗心里明白,这些人之所以无动于衷,显然是知道了史家落魄的事,觉得他这里没有油水可捞,所以没心思再来巴结。

    “还真是一群势利眼!”

    这些门子的态度让史朗觉得很好笑。

    前身以前来也来过不少次,每次都少不了打赏这些门子。

    那时候,贾府门子对前身十分恭敬,跟哈巴狗似的阿谀奉承。

    如今,史家落魄的消息刚传出,他们就摆出一副鼻孔朝天的样子,实在有点过于现实。

    不过,这个叫庆儿的门子表现不错,倒是让史朗有了一些想法。

    “你这小幺儿倒是不错,当赏!”

    史朗没急着进去,先是大声赞了庆儿一句,引起其余门子注意。

    随后,他从袖中摸出一块银子,随手抛了过去。

    庆儿手忙脚乱的接住,直接被手中银子的分量惊呆了。

    直到史朗从面前走过,他才欢天喜地的连声道谢:

    “小的谢大爷赏,祝大爷身体康健,福泽万年!”

    “呵呵。”

    史朗笑着摆摆手,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朝角门走去。

    见他赏了庆儿,余下的门子都是一愣,随后态度立马变了,都挤出笑脸,争抢着上前见礼。

    “小的见过朗大爷。”

    “大爷有段时间没来了,可想死小的了。”

    “朗大爷慢些个,小心门槛……”

    然而,任他们如何谄媚奉承,史朗看都不看一眼,领着小厮就进了荣国府。

    等史朗的背影消失在院中,门子们才收回失望的目光,转而凑到庆儿面前,问他得了多少赏钱。

    庆儿也是个机灵鬼,早就将银子揣进怀里。

    被问急了,他才对众人伸出三根手指。

    “才三百钱?”

    门子们一看,心里平衡了不少。

    以前史朗出手可大方了,现在只给这么点,说明史家确实落魄了。

    哪知,庆儿却摇摇头,略有些得意道:“那位爷赏了我足足三两银子!”

    嘶!

    众门子都吸了口凉气。

    以前史朗来贾府,每次的赏钱都在一贯左右,算是比较多的。

    不想,史朗这次打赏庆儿三两银子,直接翻了好几倍,比他们的月钱加起来还多。

    这史家哪是落魄了,分明是更阔绰了吧?!

    “娘的,早知道就去迎上一迎了,也不至于都便宜了庆儿这小子!”

    众门子后悔的差点拍断大腿,只盼着史朗赶紧出来,让他们再重新表现一回。

    ……

    却说史朗进了贾府,等在仪门处的林之孝家的瞧见他,上前道:

    “朗大爷快请进,老太太刚用过早饭,正念叨你呢。”

    跟林之孝家的进了一个向南的大厅,再穿过一条东西向的穿堂,就到了一处雅致的院落外。

    进垂花门,绕过一个精美的紫檀大理石大插屏,再经过一个小巧的三间厅,其后便是贾母日常起居的五间上房。

    正中最显气派的一间,便是贾母平日起居的荣庆堂。

    荣庆堂雕梁画栋、富丽堂皇,两边有穿山游廊,两边厢房下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鸟雀。

    几个小丫头子或坐或立,正在外间伺候着。

    到了荣庆堂外,林之孝家的笑道:“哥儿直接进去就是,老太太在里面等着呢。”

    “有劳林大娘了。”

    史朗整了整衣裳,迈步进了堂中。

    原著中,荣庆堂是一处极为热闹的场所。

    可史朗进去后,却感觉其中极为冷清。

    堂中除了一个满头银丝的老太太和一个手握念珠的四旬妇人,就只有一个穿着掐牙背心的丫鬟侍立在侧,加起来也才三人。

    至于宝黛双姝及三春,并凤纨俩少妇都不在场,甚至连贾宝玉和一众丫鬟也没出现。

    这让史朗隐隐有些失望,亏得他先前还特意打扮了一番,好给这些佳人们一点好印象,不想竟连个人影都没见着。

    “也罢,以后总能见到的。”

    史朗没功夫细想,上前去跟两位长辈打招呼。

    靠在软榻上的人自然是贾母,另一人则是王夫人,史朗俯身拜道:“见过老祖宗,见过婶婶。”

    贾母原是史家的小姐,跟史朗祖父是兄妹关系,按辈分他得叫一声姑奶奶。

    见史朗不似以前孟浪,贾母脸上浮现出慈祥的笑容,招手道:“快起来,都是自家人,无须多礼。”

    “哥儿起来吧。”

    王夫人抬了抬手,勉强一笑。

    史朗站起身,环顾左右一圈,问出了心中疑惑:“怎不见宝兄弟跟姊妹们?”

    贾母隐晦的瞟了王夫人一眼,笑着对史朗道:

    “你今儿来是有正事,你婶婶怕他们太闹腾,就打发他们去里面玩了,你先坐吧。”

    史朗看了王夫人一眼,见她表情有些不自然,瞬间就猜到了是怎么回事。

    想来,先前宝玉跟贾家姊妹都在堂中,就是因为他来了,这才避到了西次间里。

    至于为什么要避开,那肯定是因为王夫人觉得史朗名声不好,怕他带坏了宝玉和姊妹们,才做此安排。

    既然人家不待见,史朗也没有再自讨没趣,转而跟贾母问起了袭爵之事。

    别看贾母年事已高,可她到底生在公侯之家,对朝中之事颇有些了解。

    据贾母所说,在半月前,后金尽起精兵进犯大同,和边镇守军大战于平远卫。

    这次战况十分惨烈,大同守将刘文龙战死,士兵伤亡三千余,幸亏各路援军及时赶到,才堪堪打退了后金军。

    虽说是有惊无险,可这也足以表明后金军事力量在不断增强,已成了大夏的心腹之患,朝廷君臣对此十分焦虑。

    恰巧,这时史朗豪赌输了几万两银子的事传的满城风雨。

    隆德帝得知后气得不轻,认为大夏承平已久,文阔武嬉,使得勋戚子弟都被养成了废物,若不加以整顿,将来让他们上战场领兵,怕是不堪一击。

    于是乎,才有了勋戚子弟袭爵必须通过三次武考的规定。

    贾母说了这事,又叮嘱道:

    “这爵位继承可是大事,容不得半点马虎,你老子虽然勇武,可终究不在跟前,教不了你。

    还好东府的珍哥儿弓马娴熟,我已经跟他交代了,让你过去学学骑射,免得围猎得了末等,吃皇帝老子的挂落。”

    “老太太放心,我会用心学的,不会丢了史家的脸面。”史朗认真点头。

    “如此就好。”

    贾母欣慰不已,又问起了赌债的事。

    说起这个,堂中几人都露出了好奇的目光,就连西次间里窃窃私语的声音都小了几分,显然也在关注外面的动静。

    史朗做出后悔的表情,苦笑道:

    “说来惭愧,先前是孙儿犯了糊涂,这才欠下了一大笔银子,好在,经母亲多方筹措,现在已经全部还上了。”

    这几天,周氏托人查清了史朗欠下赌债的始末,却不肯告诉他详情,只说是有人做局故意坑他,偏偏自家还得罪不起那幕后之人,只能暂且吃下这个哑巴亏。

    史朗对这事所知不多,就简单说了一下。

    待听史朗说赌债已经还清,并保证绝不再赌后,贾母这才松了口气。

    这史家是她的娘家,先前听说史朗欠了几万两银子,逼得周氏卖光了家产,虽说她也感到心痛,却也不好拿贾家的银子填史家的窟窿,最后只拿了五百两体己银子,让林之孝家的一并送去救急。

    现在听说史家形势还不算太差,她也就不再担忧了。

    说了会子话,贾母看向身边的丫鬟,问道:

    “鸳鸯,朗哥儿要在府上住几天,现今哪个院落还空着?”

    史朗知道自己名声不佳,所以先前只是略扫了一眼,没敢盯着这个丫鬟细看。

    此时,借着贾母问话的机会,史朗才转头瞅了几眼。

    这个叫鸳鸯的丫鬟身量高挑,生着一张漂亮的鸭蛋脸,乌油的头发梳成云髻,脸颊上虽生着几点雀斑,却并不影响她的美貌,反而更显清丽。

    似乎注意到了史朗的目光,鸳鸯看了他一眼,才回道:

    “老太太,后院倒是有几个院子空着,就是很久没住人了,怕是得差人打扫一下。”

    “那就让人……”

    贾母还没说完,就听王夫插话道:

    “何须这么麻烦,朗哥儿左右就住几天,正好宝玉的外书房空着,里边床榻家具都是现成的,也不必再收拾了,就让他住那儿,老太太以为如何?”

    “这样也好,鸳鸯你带朗哥儿下去安顿吧。”

    贾母略一思索就同意了。

    离铁网山围猎还有几天时间,等史朗伴驾回来,便要搬回史家去住。

    若是重新给他拾掇院子,置办家具反而麻烦,王夫人这个安排确实妥当。

    “那朗大爷随我来吧。”

    鸳鸯看了史朗一眼,便当先出了荣庆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