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北宋通关手册 » 第3章 无可救药的北宋

第3章 无可救药的北宋

    对着井水,赵君有些无奈。

    那是一张白暂俊朗的脸,星眉剑目,宛如上天雕刻的杰作,从任何一个方向看过去,都无可挑剔的。

    长长的头发随意披散在肩,再加上这段时间渐渐强壮的身体。

    不知道前世的那些小鲜肉帅上了多少倍,

    “不行啊,这小胳膊小腿的太细了,看来还是要继续锻炼。”

    随意地打起了一桶水,淋在身上,赵君开始盘算起来。

    “不知道那个中年人什么时候把钱送来?”

    他心中已经渐渐有了些计划。

    这古代,可供他发挥的东西不多。

    他想要弄把火枪来。

    这东西性价比最高,不用自己亲自搏杀,远远的放上一枪,就能解决问题。

    火药这种东西,早在唐末的时候就发明了出来。

    只不过,现在发展的程度并不高。

    多半都是用在弓箭,火球等一些攻城的武器上。

    而且,据他所知。

    汴京的火药作,已经研制出了铁火炮等一些武器了。

    但是,

    这些都远远达不到自己的要求,

    自己总不可能扛着一挺大炮到处跑吧?

    枪!

    枪杆子才是硬道理!

    洗漱完毕,赵君就静坐在院子中,尽量的在脑海中去回忆。

    枪械的图纸。

    “还是先等等钱吧,没钱寸步难行。”

    想了一会,

    赵君摇了摇头,

    他的口袋中,已经不剩下多少钱了。

    连这几天的伙食,都要成为一个问题。

    不然,也不会忍心卖掉玉佩。

    “也不知道那个傻子死守着这俩传家宝有什么用?”

    房间的角落中,放着一个硕大的箱子。

    记忆中。

    是他不辞劳苦生生从江南背过来的。

    “要不是打不开,我把你也买了。”

    那是一个硕大的铁箱子。...

    也不知道用什么东西锁上了。

    反正赵君尝试过各种方法,都没打开。

    最后,赵君拿它没办法,就把它当成了桌子来用。

    ……

    这天。

    早朝上,李纲显得心不在焉,

    往日中,对燕云十六州争论最多的便是他。

    可是今天,他不仅一言不发,

    还时不时地盯着皇位上的那个男人。

    早朝刚一结束。

    李纲便牵来了好马,一路不停,直奔赵君的住处而去。

    他在赵君的门口驻足了很久。

    多了好大一会,

    才仿佛下定了决心,

    深吸了一口气。

    “咚咚咚!”

    很快,里面就传来了声音。

    正是翘首以盼的赵君。

    “先生你可终于来了!”

    见到李纲,赵君的脸上明显兴奋了起来。

    好家伙。

    都整整一天了,

    这人要是再不来,自己可就没饭吃了。

    伸手。

    “呵呵,不急不急。”

    看着赵君迫不及待的样子。

    李纲有些好笑。

    如果这人身份是真的,

    那可是堂堂大宋的皇子,怎么能这个样子?

    “怎么,不让老夫进去看看?”

    赵君挠了挠头。

    侧身让出了一个位置。

    “你这是……在习武?”

    看着满地的健身器材,李纲的眼中充满了诧异。

    “胡闹!我辈学子,修身立命,有这个时间不去读书,耍刀弄枪算什么!”

    “强身健体,强身健体。”

    赵君笑着敷衍。

    没办法,先听这位财神的。

    把他哄高兴了,说不定等会能多加上几两银子。

    “哎。”

    李纲叹了一口气。

    “有尚武精神,有血气,很好。”

    赵君跟着点头。

    “可是,大宋缺的不是武者,大宋病了。”

    李纲转过头来。

    笑着问赵君。

    “少年,老夫且问你,当今圣上出兵北伐,这事你应当听说了吧?”

    “这些天,老夫在朝堂上和那些酸儒们争论个不休,今天便是想换个地界,听听你们这些科举才子心中是如何想的。”

    他看似是随意一问。

    只是目光中隐藏着一丝审视的精光。

    他要看。

    如果,赵君真的是失落在外的皇子。

    那么他的心性究竟是如何的,

    能否肩负的起他们这些老家伙的寄托。

    能否扛起这危如累卵的大宋!

    “这……”

    赵君不明白这人为什么突然这样子问。

    燕云十六州。

    这个地方赵君是知道的,这是北宋一生都梦寐以求的收复之地!

    这块地方,除了自古以来,失地必复的民族口号以外,

    导致北宋七代皇帝孜孜以求,日夜寤寐原因更是它的实际战略作用!

    燕云十六州,不仅仅是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分界线,更是中原王朝抵抗北方少数民族的天然屏障!

    “皇上圣旨已经传达四方各州,燕云十六州收复在望,如今更是有郭药师这般猛将被圣上英明所折服,说句如虎添翼也不为过。”

    “大宋王师威严浩荡,收复之日,便在今朝。”

    没办法。

    赵君只能硬着头皮做出这个回答。

    事实上,早在几年六月份的时候,大宋就已经将战线推倒燕京附近。

    只不过是失败了,而且,还有种师道背了大锅。

    但是这种不正确的言论和不正确的态度,赵君可不敢乱说。

    “能收复?”

    李纲冷笑了一声。

    “你这知道这其中的道道?”

    “知道我大宋是何如与那金人交涉?”

    “便是,用岁币换城池!”

    “百万贯!那可是无数百姓的血汗钱!”

    说到这句话,李纲终于忍不住心中所想,

    大声的呵斥了出来。

    声音震耳欲聋,久久的回荡在这个小院子中。

    此时,用岁币换回燕云十六州已经不是什么隐藏的秘密了。

    如今,整个朝堂都充斥着机会主义色彩。

    前段时间带兵的河阳三城节度使刘延庆便私下透露过:

    最好的办法,就是稳重一点,不要进军,干脆直接让女真的士兵进入居庸关,等到他们攻克了燕京,大宋在把它买回来。

    这样,不费一兵一卒便可以收复失地,留下足以流传百世的赫赫军功!

    朝堂上,这样的论调甚嚣尘上,甚至宋徽宗亦在暗示朝中大臣,一起与金国使者周旋,大献殷勤,设宴招待。

    在国事的宣传上,皇帝也极度春秋笔法。

    一方面强硬的表示大宋要收回燕云十六州所有州县,一方面又含糊其辞,军队的攻城,由原来的宋军独攻,金军在外掠阵。

    改成了宋金两方夹攻,谁先攻下燕京都可以,不管谁攻下来,大宋的岁币依旧如数奉上。

    这里面的意思是,就算金国打下了燕京,也必须要如约的卖给大宋。

    这便是赤裸裸的朝堂,撕掉高居帝位的神话象征,皇帝也不过是一个爱耍小伎俩的聪明人罢了。

    同时,大宋的皇帝还在同时的竭力诋毁自己的老敌人。

    西夏,希望能接着北方蛮子的刀,杀干净西夏。

    只是这些做法,非但没让女真人高看他两眼,也是让远在地方小县的李纲心起哀叹,此番入京,便是为此上奏。

    这些天,他与一些朝中大臣相互论调,针砭时弊,分析战局。

    皇帝朝令夕改,宋军使者不过才出城四天,追上去的圣旨,却足足有十八道之多。

    这多半都是反复犹豫在到底是与金军联手攻克燕京,还是独由宋军自己攻下燕京,以此来宣布自己的大胜。

    但,改变源自十天之前。

    辽国大将郭药师投降大宋。

    消息一出,四野震动。

    郭药师带着精兵强将以及两州之地,涿州,易州投诚。

    这对于准备北伐灭辽的大宋,简直是天大的喜讯!

    有了这样的强力军队加入,皇帝便不在反复无常了,他立刻下令,由大宋独自攻城,完成收复!

    只是此番,又背信弃义了女真金国。

    如此纷乱复杂的算计,心思,还都只是当今皇帝一个人的想法,在他之下,北伐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各路将领也都有着不同的小心思。

    此去北伐的,是历史上活生生的士兵,他们贪功冒进,爱财如命,烧杀抢掠,军纪涣散的不成样子,如这个时代其他王朝的士兵一样。

    这样的大宋军队,除了皇上不知道,其他的文武百官心里却是一清二楚的。

    “少年,你说说,这样的大宋,能成功收燕云之地吗?”

    赵君看着眼前一脸忧愁的中年人,沉吟了一下,道:“自然是,能。”

    在他自己的记忆中,北宋确实是收回了部分燕云十六州。

    虽然过程不是他们所想象的那样顺利,燕云十六州也未收回全部,但至少燕京是拿回来了。

    这是一次伟大的外交胜利,但却并不是一次伟大的军事胜利。

    收复燕云十六州的一战,金国如约,将辽国按在地上摩擦。

    可南边的大宋,在遇见大辽的残兵败将时,居然也被大辽按在地上狂揍了一顿。

    实力的败露,从此将大宋埋下了祸根,北宋的灭亡,由此进入最后的倒数。

    在赵君的记忆中,宋朝大军十五万人对战金国两万军队,就曾被打的丢盔弃甲,落荒而逃。

    宋朝军队战力之低下,骇人听闻,往往一场战斗还没有开始,

    这些人就已经准备好逃命了。

    慢了一步,就要被人踩踏致死。

    所以,赵君自从听说这是宋朝之后,

    就根本没有任何多余的想法,

    能跑就跑,

    天下人都是这样,他又能有什么办法?

    最后,连皇帝都逃了,

    他留下来能做什么?

    更别说,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就算记忆稍有偏差,那金国灭亡宋朝也是早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