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北宋通关手册 » 第4章收复!收复!一生之愿!

第4章收复!收复!一生之愿!

    “此番北伐,陛下已经做足了准备,岂会空手而归?”

    “不论是现行出发的各位大人,还是那各地调集的几十万士兵,我们毕其功于一役,那辽国必然是坚守不住的。”

    这话说完,赵君自己的脸色都绷不住了,笑了一声。

    “先生,不好意思,没忍住。”

    “其实在下是不看好宋军的……只是想了想,陛下前前后后已经做了几手准备,不论是用强攻,还是用盟约,应该是很大的概率拿下燕京。”

    李纲用手轻敲在桌子上,看着眼前侃侃而谈的少年。

    眼中的赞赏之色也越加浓厚。

    这些分析,他讲的头头是道,极为可信。

    这些想法,就算是一些朝堂中的老油条都不一定能看的透彻,但这少年却洋洋洒洒地讲了出来。

    他在心中默默决定,不管这个少年的身份到底有没有问题,只要能有这种头脑,都是值得自己关注的。

    赵君说完了这段,

    有点意犹未尽,便拉着李纲坐在椅子上,

    喝口水,然后随意用袖子一抹。

    紧接着,话头一转说道。

    “只是这燕云十六州,拿回来又如何呢?”

    “嗯?”

    李纲抬头,经过刚才的一番话。

    他以为自己已经摸清了少年的想法,

    可是现在看来,好像并不是这个样子啊……

    他点了点头,示意赵君继续说下去,他想看看这个少年脑子中究竟在想什么!

    “先生,我们大宋军的战力您应该比我清楚,我们这点战力,就算能靠手段拿回燕云十六州。”

    “但是我们能守住吗?”

    “就算金人皇帝信守《海上之盟》,但,他手下的将领呢?要是金太祖和金太宗死了呢?”

    “我们不能永远将我们的希望,在敌人的施舍上面,我们汉人的江山从来都是靠自己打来的,怎么到了现在,要靠岁币和谈了?!”

    “如此这般,就算能夺回燕云十六州,也像泡沫般虚浮。”

    “先生您说,大宋,能守住吗?”

    “根本不堪一击,异族的铁骑轻轻一碰,它就要破碎啊!”

    这是一个好问题,李纲没想到少年竟能将朝堂上的局势了解到这一地步。

    这些天,他与士大夫们在朝廷上争论不休,为这件事情都吵得面红耳赤了。

    联金伐辽的决定已经无法悔改。

    如今,女真一族已盘踞北方,虎视眈眈,大有豪吞天下的雄志!

    对此,皇帝与百官的想法还总是幼稚的可怜:

    他们总是期待着女真一族灭辽之后,会回到东北雪地里继续游牧狩猎。

    但殊不知,随着金国的日渐强大,文明正在逐渐开化女真这个民族,强大的汉民族文化,让金人为之贪恋。

    如今,他们已经开始迷恋上了汉人的礼仪和生活。

    他们已经回不去了。

    “先生,您是想说那些女真蛮子等以后能乖乖回到东北,与我们划界而治,相安无事?”

    院子中,赵君似乎看出了李纲心中所想,道:“大宋腐化辽国百年,能到今天都相安无事,那是两家一起堕落的结果。”

    “但,金人可不是大辽。”

    “这些蛮子好不容易从黑山白土的雪地里杀出来,他们还回去吗?”

    他轻轻道:“谁都向往温暖的地方,而弱势的民族只能抱守寒冬。”

    话语间,一股子俯瞰天下大势,指点江山的铁血之意早已溢于言表。

    赵君他对北宋的感情,就是如此错综复杂,真要说起来,更多的是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感情。

    李纲不语,

    只是静静地看着赵君,

    他仿佛从赵君身上,看到了年轻的自己,

    他这一生就是力主战争,纵观华夏这么多年的历史,可曾有过今天一样,战莫能敌?

    他的心境随着赵君的话起伏,赵君说道兴起时,李纲以手攥拳,重重地敲在桌子上。

    李纲这次复起,便是看出了如今天下的趋势。

    所以才特意跑来汴京。

    他少时读圣贤书,发誓必报家国。

    但命运弄人。

    待到他三十岁高中进士,

    北宋的最后一位雄主已经去世了两年。

    继位的宋徽宗,并无开拓进取之意,反而奢靡无道,终日享乐,独宠奸臣。

    他几次上书朝政要害,却根本无用,反而是因言获罪,从朝廷中央被赶了出去。

    个人的荣辱对他来说并不算什么。

    只是,就如赵君所说。

    大宋若是与辽国一起堕落下去,或许百年之内也未能有什么危机。

    但,这徒然崛起的金国,却一下子改变天下的格局,

    承平在繁华吹捧的宋徽宗还不清楚,大宋若是一直这样下去,恐怕真的有倾覆的危险!

    他能看透一切,他改变这一切,可是他没有办法!

    因为坐在最高位置的那个人决定了一个朝代的基石!

    哎!

    李纲在心中叹气。

    看着赵君的样子不禁在心中幻想。

    如果这孩子真的是皇子,

    那么大宋迎来这样的一位皇子。

    或许还有机会!

    李纲走后,

    留下了不少银子,

    足足有五十两银子,赵君根据当时的米价换算了一下,

    差不多相当于后世的十万块!

    偏偏,他临走之前还把玉佩留下了。

    “宋朝的官员怎么有钱吗?”

    赵君有些摸不到头脑,不如既然有钱了,自然要好好消费一下。

    自己的火枪以及炸药或许都可以研究一下了,

    他收拾了一下自己,

    然后然后发现自己的那块玉佩竟然被落在了桌上,

    他起身出门,却发现中年人已经不见了踪迹。

    想了想,赵君也并未在意。

    他还有别的事情要做,索性便扛起银子出门了。

    汴京的南门附近,汇聚了各种作坊,

    其中各种铁器也大多都有售卖。

    不过,赵君看了好几家,

    几乎都没有他想要的东西,

    那些作坊中,大多数都是以农器为主。

    连刀枪棍棒,都很少见。

    “这可怎么办?”

    赵君驻足,没想到自己的第一个想法都难以实现,

    自己现在怀揣着这么多钱,总不能一直存着吧?

    到时候金国打过来,这玩意可就不值钱了,

    想了一想,赵君想到了李纲。

    “要么下次他过来的时候,托他帮我弄弄?”

    “看起来应该是个大官,弄点东西应该不难吧?”

    赵君想了一想,研究了一下其中的利害关系,

    如果火枪的图纸泄漏了,应该也没什么大问题吧。

    最多就是被宋朝皇帝看见了,然后丢到一边去了。

    就算他重视这东西,对自己应该也没有坏处,而且同为华夏人,自己能添上一把力,也是应该的。

    这其中,唯一的问题就是。

    “那个人的家在哪啊?”

    这中年人说走就走,也不留下姓名,

    赵君也不知道,这偌大的汴京城,还能不能再见到那个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