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北宋通关手册 » 第9章 花魁诗会

第9章 花魁诗会

    喝了一口酒。

    第三曲开始了。

    “诗颜姐姐出场,只唱三曲,一曲唱,一曲奏,一曲舞。”

    “这是最后一曲了,一些有诗才的人要坐不住了。”

    小侍女解释道。

    果然,正如小侍女所说,随着第三曲的响起,那些真正准备扬名的才子们都起来了。

    “小弟不才,愿献诗一首。”

    此番登台的学子们多半都一副羽扇纶巾的样子,晨雾中读书,夜空下吟诗,是无数学子的追求。

    他们寒窗苦读,为的便是今朝风流!

    几番下来,台上又有学子笔走龙蛇,轻而易举的便在纸上写下了一首好诗!

    “又来了一首,今天竟然能有八首这样的好诗,真是了不得啊。”

    场中,不少人都在感叹。

    这种诗词的质量都是上乘的佳作,放在往日间,只有寥寥的诗会上才能乍现,没想到今天却是一股脑的全冒出来了。

    “诶,你们也不看看那台上的女子是何人?”

    “两届的汴京花魁,分量足着呢!”

    纱幕后,琴声袅袅,这第三曲是舞,透过薄纱之后,能看见一道曼妙动人的身姿,一舞一动之间,勾人心魄。

    “今天是要是能拔得头筹,那可是相当值得炫耀的谈资啊,等于是直接在汴京的圈子里混开了!”

    “尤其是天下各地的才子们,这是快速扬名的好机会。”

    名。

    色。

    现在都摆在这里,当今的学子们,谁能视而不见?

    “而且,听说这柳诗颜心性高傲,连大将军的公子都不愿嫁,只喜欢有诗才的读书人呢!”

    这样的消息已经流传了好几年了,这么些年里,无数学子都跃跃欲试,希望能将这朵鲜花摘入囊中,抱回家里,可是一直到现在,这柳诗颜还是对任何人都假以颜色,却并不亲近。

    “今夜的诗词,已经当属上乘的佳作了,也不知道能不能打动得了这等美人的芳心。”

    “是啊,这等诗词,已经不亚于太学府的水准了,今夜真是大开眼界了。”

    曲目过半。

    二楼的包间中。

    童贯已经整理完毕。

    此时,屏风的背后已经全然没了动静,但众人也只是各做各的,桌子上的好酒,已经没了一半。

    当下他们一行人该谈的都也谈了,便打开了窗子,欣赏起了舞乐。

    “今朝的学子们倒是有些才华,这诗词歌赋,可有诸位士大夫看中的?”

    这一桌子的人,除了他与自己的手下,其余的全是文官,耿南仲,王黼,梁师成等后世名人,也赫然在列。

    他们官至宰相,是当今百官真正的领头人,跺一跺脚,整个大宋都要震两番。

    他们也是天下读书人的楷模,到了他们这一步,就是光宗耀祖的终点站,人生无憾。

    而此时的他们也半醉靠在椅子上,随意地看了两眼诗句,心情也终于从即将要到来的北伐收复上收了回来,指点起了诗词。

    “花魁诗会,还真是勾起了老夫的回忆,真是年少风流事啊。”

    “只是这诗,还需要努力了。”

    王黼摸着胡子,低声地与众人点评,他确实有资格说这番话,从他年少时进士,一路在朝廷里摸爬滚打,此时,他位居宰相,是天下文官之首,若是让这台下的学子知道了他们的诗被王黼点评过,多半是要受宠若惊的。

    “池边新栽七株梅,欲到花时点检来。莫怕长洲桃李嫉,今年好始为君开。”这是最新写出的一首诗,刚刚才写在白纸上,也被留在了台上。

    “这诗尚可,只是却无大意,读起来少了几分磅礴之意。”王黼摇了摇头,笑道:“一股小家子气,上不得台面。”

    “你倒是严格,这番评价可是惊扰了今夜的好春光啊。”一旁,梁师成摇晃着酒杯笑道:“这为花魁写下的诗多半也就如此了,哪里有什么意境可言?”

    梁师成坐在宴席的主桌,他的左边是被称为当朝媪相的童贯,右边是当朝的宠臣,宰相王黼。足以看出他在朝堂内的影响力。

    此时,梁师成笑道:“若说你瞧不起这些风流学子,可是今夜亦有榜眼探花在此,这李博越可以算是才华横溢了,他那篇文章,我也看了,确实锦绣团簇,依我看,这楼下的学子都不如他,这探花今晚可是要出风头了。”

    榜眼探花。

    便是殿试进士的第三名,是皇帝亲自考察过的,今后多半在朝廷中直接授予正七品官职,(宋朝正九品,从九品。)从翰林院做起,在朝廷摸爬个两年,再去地方提升下履历,日后正二品不在话下,可以说前途一片光明。

    所以,此时李博越的桌前,门庭若市,恭贺的,拉拢的源源不断,是对比与柳诗颜台上的另一处热闹地方。

    而台上的舞快要跳完了。

    李博越看着时机差不多了,便从座前起身,直直地走向舞台。

    两边的学子还有跃跃欲试的,但看见李博越来了,也都知趣地退到了一边。

    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但这李博越是皇帝钦定的第三,在这一场科举中,不知道超越了多少人,他们让的也是心甘情愿。

    研磨,洗笔,抬腕,一气呵成。

    随着他的提笔,舞台上也进入了最高潮的时段,纷纷花瓣从二楼上洒落了下来,如神,入木三分,说的便是他们手中的笔,短短的一根毛笔在他们的手中,如剑客的绝世宝剑,明明只是写字,却自带上了一股气。

    佳人才子,才气,灵气,冲霄之上!

    诗成。

    满堂喝彩。

    无愧榜眼探花,确实是有些底蕴的,撑的起他的名头。

    他那诗词刚成,墨迹还未干,周围的店小二便直接将它高高的举起,展示给了众人。

    这诗,也很快地落入了二楼上的大人物眼中。

    梁师成看了两眼,“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王黼也点了点头,“不错,豪气万丈,才华横溢。”

    “同样是借桃李喻人,但却又有几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冷冽,恰似那傲雪寒梅,春来之后更是名动万里啊。”

    “这诗有唐时的豪放不羁,在诗词一道上,高出了前几首不止一筹,照我看,今夜这首诗赢定了。”

    “梁大人眼光卓绝啊。”

    桌子上,一群人恭维,王黼也颇为同意。

    “这倒也无人能出其左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