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北宋通关手册 » 第11章 才子之争,便是斗诗

第11章 才子之争,便是斗诗

    此时,李博越带着这一首诗直接向赵君逼来,声势浩大,引动了在场所有人的目光。

    便是原本准备离去的柳诗颜看到这一幕,都静静地停了下来,一双美眸透过众人背后,望向了赵君。

    “公子……”

    小侍女站在赵君与李博越当中,她小手紧攥着衣服,对赵君颇为担忧。

    这件事情,皆是因她而起,若不是她一时好奇让赵君评价这诗的好坏,估计对面的李博越也无处发难。

    她此时的小脸煞白,不敢抬头,仿佛如一个做错了事情的孩子。

    一时之间,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看见赵君依旧是那副不羁的样子,李博越眼神一眯道:“赵君,你可不要做那缩头乌龟,躲在女人身后,算是什么?”

    “何况,今日你我只是比诗而已,又不伤人性命,你何必不敢迎战呢?”

    台上,李博越出声嘲讽。

    今天的一切,让他风光无比。

    不仅仅是在这花魁面前做出了一首好诗,更是在此地遇见了他的老对手赵君!

    今天,他带着探花的浩渺才气,才思泉涌,做出了这首令他自己都极为满意的诗。

    这诗,盖压了在场的所有人,对于他而言,正是人生巅峰的时刻。

    这么多年。

    他早就看不惯赵君那副浪荡不羁的帅气样貌了。

    如果能带着这诗,将赵君的自傲狠狠地按在地上摩擦,对他来说,便是能一扫这么多年积攒下来的郁气。

    只是单纯想想,就已经他心中暗爽不已。

    “李公子,也许我们今天不适合作诗……这位公子,他喝醉了。”

    这一边,小侍女还竭力地想办法帮他开脱,希望能让李博越就此放弃。

    但李博越却冷哼了一声,“传说那诗仙之流般的才子,饮酒之后,诗气斐然,才气更盛不止一筹。”

    “何况,今天在座的各位学子们也都是饮了酒的,怎么不见他们躲在女人身后啊?”

    今天的酒楼学子们,多半都偏向着李博越,隐隐约约的以他为首,现在,经过了他这么一说,不少人都跟着嘲讽起来了。

    “这便是号称诗压博越兄一头的江南才子?我看也不过如此。”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啊!”

    经过了一些学子的刻意宣传,赵君与李博越两人在江南的旧事也都被重提了起来。

    众人也都对两人之间的恩怨,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博越兄,依我看,这赵君连功名都考取不上,已经与你相去甚远了,往后这江南才子之名,可是要改动改动了!”

    “是啊,也不知道在那里装什么深沉,酒瓶倒是摆满了桌子,想必是买醉呢!我辈读书人,考不上功名,与那街边的小贩又有何异?”

    这等巴结探花的机会可不多,不过是三两句话的功夫,便已经有了数人围聚在李博越身边,形成了一个小圈子。

    “公子,我们要不走吧?”

    眼前这群人咄咄逼人,大有一副以势压人的意思,似乎是赵君今日不在这里丢尽了颜面,他们便不罢休。

    小侍女只能咬着嘴唇,看向了赵君,这位公子待人极好,所以她也不愿意看到赵君被他们逼成这个样子。

    “人家都堵着门了,看来今天是走不了喽。”

    赵君斜眼看着台上的李博越。

    这些天,他苦练身体,原本有些单薄的身子已经渐渐隆起了些肌肉,在衣衫之下浮现,尤其是起身的时候,更是能从半敞开的胸襟当中,看见许些筋骨。

    这样的他,放在绿林当中,还不算什么。

    但是面对这些学子书生,却显得过于威猛了。

    当赵君站起来后,刚才还在身边碎语的人,明显少了许多。

    “公子,他们人多……”

    小侍女回头看见赵君这个样子,还以为是准备动手,赶紧跑过去挡在了他的身前。

    这映月阁中,不是没有护卫。

    他们一早就来了,只是看到台上的人是李博越,才没上来,这是因为映月阁想卖探花一个面子。

    可是,要是这位公子先动手了,那可就不好说了,说不定要被丢出去。

    到时候,面子就丢大了,恐怕要沦为汴京的笑柄。

    “赵公子,你这是打算动手?”

    台上的李博越先是受了一惊,还以为这赵君要暴起伤人呢,这一段时日不见,没想到这个赵君好像和以前有些不一样了。

    但是看了一会,发现既然这赵君没上来,他便也没什么畏惧的了,他轻咳了一声,继续道:“倒是有些时日没见了,想不到赵公子如今身体强壮啊,这是准备投身宋军吗?”

    在大宋年间,重文抑武的事态已经发展到了巅峰,在这个时候嘲笑才子充军,与问候人家族谱也差不多了。

    只是,这也没完,李博越又在他的伤口上撒盐,道:“就算是落榜了,赵公子你也不必如此想不开吧?”

    “诸君说,是不是啊?”

    “哈哈哈,习武投军?真是我辈的耻辱啊!”

    “武夫也有来酒楼赏诗的雅致?滚出去!”

    “武夫?匹夫罢了!”

    “君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匹夫只会与人争斗,我看这人脑子是坏掉了。”

    此时的李博越一呼百应,几乎是所有学子都站在了他那边。

    这里的情况,自然也传到了二楼的大人物耳中。

    “这楼下怎么这样热闹啊?”

    “梁大人,想必是那李博越赢得了花魁的青睐,正得意着呢。”

    他们这一桌子,并没有怎么关注楼下的事情。

    事实上,对于楼下年轻人的讨论,早在刚才李博越诗词出来的时候,便聊得差不多了。

    这李博越的诗词,对他们来说,也只是矮子里拔个高的。

    要是放在水准高一点的诗会上,他们也未必能看得上眼,只是此番遇见了,随意的点评两句而已,全当饭后的闲谈罢了。

    看了两眼,靠在窗边的一位大臣忽然笑道。

    “呵呵,诸位大人,原来是台下的两位年轻人要斗诗呢。”这位大臣离窗边最近,只要稍一侧耳就能听清楼下的动静。

    他笑着向众人解释,“这李博越今天春风得意,看起来是想踩着以前的同窗扬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