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北宋通关手册 » 第13章 一词盖四时

第13章 一词盖四时

    “阅尽天涯离别苦,不道归来,零落花如许。花底相看无一语,绿窗春与天具暮。”

    “待把相思灯下诉,一缕新欢,旧恨千千缕。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这首词一出,满堂寂静!

    二楼中,王黼轻念了两遍,只感觉到一股诗词之气,气象浩渺,文风斐然。

    “好诗啊,想不到这些学子中竟有如此大才之人,这词放在这小小的花魁诗会上着实是有些大材小用了。”

    听到他这么说夸赞,酒桌上的大臣们都被勾起了好奇心,侧过头去询问。

    王黼当着几人的面,又重新将这首词读了一遍,顿时引得几位大臣拍案叫绝!

    “当真是好词啊,是哪一家的学子,竟有这般才华?”

    这首词,莫说是他们文臣了,就是连那端坐在梁师成身旁的童贯都感到了不凡。

    尤其是最后的两句。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一股荡然悠长的感慨之味,直击心灵,仿佛有一种魔力,让人久久回味。

    “这是哪一个小家伙做的词?”梁师成用手在桌上轻轻写了几句,旋即对创作这词的少年起了兴趣。

    “梁大人,是那被探花邀请斗诗的少年,这词,还是他一边饮酒一边做的呢!”

    王黼站在栏杆上,看见了事情的全部经过,他对这首词十分赞叹,顺带着,对赵君的印象都提升了不止一筹。

    梁师成听说这里面还有这等趣事,也笑了笑,“没想到我们当朝的小探花竟然踢到了铁板。”

    “不过,能做出这等诗词,想必这少年在诗词一道上,已经是登堂入室了,有了大家之风,他输得倒也不冤枉。”

    王黼也点了点头,“恐怕这两年都不再有诗词能超过这等高度了,一词盖四时啊!”

    他的意思,便是这两年内,都不再有诗词能超越这诗的高度了。

    坐在众人当中的童贯听后,双眼一眯。

    与在场的文臣们不同,他虽然知道这首词好,但是也没想到居然好到了这等程度!

    当下,便是动了心思,想要将这词第一时间去送给皇帝。

    他靠为皇帝收集天下诗词古画而得到恩宠,如今又有一首好词,他想到的便是将这词拿去,好哄宋徽宗开心。

    于是,便问道:“不知这首好词,叫什么名字?”

    ……

    舞台上。

    最先回过神来的,是李博越。

    他左右摇了摇头,彻底地从诗词的意境中脱身出来。

    随后,惊出了一身冷汗。

    这词意深厚,文采无双,光是看这周围的景象便知,这首词不知道比他所创那首强了多少倍!

    想到此处,他咽了下口水,只觉得自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赵君的诗词功底,什么时候变得如此强大了?

    对了!

    他陡然一惊,想到了花魁。

    若是没有这首词,他今夜便是全场的目光所在,他的诗也多半能赢得花魁的青睐。

    可是,这赵君的词,明显压住了自己不止一头,自己这抱得美人归的愿望,不会就此落空了吧?

    他转头看向纱幕,发现那里空无一人。

    李博越悄悄松了口气,只能在心底期盼着柳花魁那三曲已过,余下的便不作数了。

    而众人也渐渐回过神来了。

    “这词……好厉害啊。”

    “是有些不同……”

    “比我家老先生润色过的词还有韵味。”

    “是啊,把我回忆都勾起来了。”

    李博越身边的人在窃窃私语,今夜的酒楼,全部都是学子,自然有能力分辨出诗词好坏。

    更别说是这样的一首词了,要压过李博越的锋芒,那简直不要太简单。

    只是他们此时,也不好改变口风了。

    大多数都是默默地站在那李博越的身边,低着头小声交流着。

    这里面,倒是有眼尖的,抬眼便看见了桌前的柳诗颜,当即便大叫了一声。

    “柳花魁竟然亲自提笔了!”

    这句话,刺激地李博越心里咯噔一下,他僵硬地回头,果然看见了杵在原地的柳诗颜。

    再细看,更是瞧见了几滴晶莹的泪珠顺着她的下巴滴落,晕开了宣纸。

    “花魁……竟是哭了?”

    他呢喃的声音虽小,但还是被附近的人听见了,他们交头接耳,很快就传开了。

    本来还只是悄悄交流的学子听到这样的消息,全都好奇地望向了柳诗颜。

    只见她保持着提笔的姿势,肩膀轻轻地颤抖着,眼眶微微泛红,一幅楚楚动人之姿,惹人怜惜不已。

    “提笔吟诗,竟能将花魁感动哭了?!”

    众人只觉得不可思议,这汴京第一花魁,向来以清冷出名,从不假以辞色。

    今日怎么心思如此细腻?

    便是听闻说,这第一花魁喜欢诗词,但,也不至于如此吧?

    在这个年代中,写诗感动哭花魁,难度比唱哭小姐难了不知道多少倍,他们此时,只觉得姿势大开,不由得对着赵君产生了一丝崇拜!

    “啊,公子!”

    小侍女惊呼了一声,她瞧见赵君手中的酒瓶落地,整个人都歪倒在了椅子上。

    醉了!

    赵君意识迷迷糊糊,他从傍晚的时候便过来坐着了,这期间,小酒一壶接着一壶。

    纵然是这古代的酒度数不高,但也经不起如此豪饮,尤其是刚才吟诗的时候,血液激流,更是有了些上头。

    晕倒前,赵君只依稀的听见了有人询问,这词该提什么名字。

    赵君还想张口说话,但是一股倦意袭来,仰头便倒了下去。

    “来人啊,来人搭把手,这位公子喝醉了!”

    “麻烦诸位让一让!”

    “我来帮你抬。”

    “……”

    “……”

    “给这位公子送到什么地方去?”

    “送到我房间好了。”

    声音断断续续的,刚开始还能听见些什么,感觉到周围一阵阵惊讶的声音,再然后便是上楼。

    夜晚,赵君恍惚间睁开眼睛,能看见桌子旁端坐着一位女子,正对着铺在桌子上的宣纸品鉴。

    栽头,歪倒。

    等他彻底醒来。

    已经是第二天的中午了。

    头疼得似乎要裂开,记忆跳跃的很快,只回想起个大概。

    赵君躺在床上,刚想动身,便听见了一阵急促地脚步声。

    咣当——

    房门被推开,急匆匆地老鸨直接进到了屋子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