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北宋通关手册 » 第17章 九月的汴京

第17章 九月的汴京

    “词的描绘中,用树寄情,朱颜辞镜花辞树,当真是极好,极好!”童贯点头,迎合着徽宗。

    作为靠奉承上位的宠臣,童贯的点评,总是迎合着皇帝的想法。

    就算是他不懂这诗词的立意何如,但只要皇帝喜欢,他便无条件赞同。

    而且,这皇帝的问询,多数时候也非真的征求意见。

    他今天若是说了不行,违逆了皇帝。

    那他这个宠臣的位置,可就算是做到头了。

    徽宗坐在桌子前,轻笑着说道:“当如国公所言啊。”

    身旁,童贯正了正身子,恭敬道:“陛下,这诗词这词,相得益彰,而且都是同时来到陛下的面前。”

    “想必是陛下的治理,得到了上天的认可,用此等的祥瑞来嘉奖陛下啊。”

    徽宗摸了摸胡子,十分受用。

    “还是多亏了诸位卿家,若非诸位卿家鼎力相助,朕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机会渺茫啊!”

    艮丘园中。

    一君一臣相互吹捧了好一会,童贯这才起身离去。

    对于今天的结果,他是极为满意的。

    他呈上的这首词,徽宗显然是极为喜爱的,甚至愿意邀请那少年进宫面圣,从这里,便能感受到徽宗的态度了,这也让他松了一口气。

    “童大人。”

    忽然间,前面一声呼唤叫醒了童贯。

    那是一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人,一身绸缎白袍,显得极为富贵,右手上缠着黄罗,此时正在用另一边手,向童贯作揖。

    “朱大人。”

    来的人是朱勔,是近些年来皇帝身边的红人,他那缠在右手的黄罗,便是因为在一次宴会上握过徽宗,从此便包上了黄罗,见人只用单手作揖。

    “童大人,在下便不多过寒暄了,陛下还在等我。”

    朱勔拱手,而后站在前面的童贯也点了点头,两人便从艮丘园的通道上侧身而过,各自朝着各自的方向走去。

    “这朱勔,想必又是来找皇帝邀功了。”

    看着朱勔匆匆行远的背影,童贯的双眼微微眯起来,感到了一股紧迫感。

    他是宠臣上位,能有今天的地位,靠的便是讨徽宗开心。

    他如今虽有兵权在身,挤进了朝廷的权利中心,但他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他的阉人身份。

    阉人无后。

    童家便无人,这样的他,纵然一时间可以权倾朝野,但终究只是昙花一现,不能成为真正的家族,就意味着在下一代的朝野变迁中,无法站住跟脚,迟早是要被淘汰的。

    一代新人换旧人,没有人能永远十八岁,但总是人十八岁,他不知道自己手里的权势还能持续多久,后继无人的痛,便是他最大的心结。

    往远了看,有蔡京,蔡攸父子的前车之鉴。

    往近了看,也有步步逼来的朱勔家族。

    如今,他已到了花甲之年,随着年岁的增长,他已经有些揣摩不清皇帝的喜好了。

    所行之事,也不如中年时那般随性所欲,而是多了更多的揣测与猜忌,他一个人撑着国公府,殊为不易。

    “若是能寻一养子,撑起我童家,便好了。”

    童贯一边从艮丘园中走出,另一边便打算去映月阁中,叫昨夜的少年将这词的题目补全,然后再完整的呈现给徽宗。

    而此时。

    赵君还不知道自己的诗词已经被童贯送到了徽宗的面前。

    他已经回到了自己的小院子中。

    简单的用井水冲了下身子,他终于将身上酒气冲洗了个干净。

    “靠!真冷啊!”

    九月份的汴京,天气还不至于太冷,但这井水从地底取出,端是刺骨,平日间用来饮用倒是极为舒爽,但是用来冲澡,就有些不合时宜了。

    但若是烧个热水,那也较为麻烦。

    别的不说,他之前囊中羞涩,家中仅有些许木材,只能用来煮饭烧菜,若是用于烧水,那实在是过于奢侈了。

    徽宗时期,朝廷鼓励百姓们用木材和煤炭取暖过冬,煤炭这个东西,在极度发达的宋代,已经能走入寻常百姓家了。

    赵君擦了擦身子,把脖子上的玉佩放到一边,准备等下便去买上些煤炭。

    “眼看着快到冬天了,先买些煤炭备着。”

    虽然他早就打定主意南下躲避靖康之难,但,这也不是说走拍拍屁股就能走得了的。

    一方面,他科举虽然没考上,但这具身体的身份好歹是一个举人,还有后面遴选当官的一系列考试。

    另一方面,徽宗朝民间贼匪不绝,各地山头都有强盗占据一方,杀人放火,谋财害命,他一个人南下,危险的程度并不亚于遇见金兵,尤其是快到冬天了,汴京附近的贼匪可不会放过任何一个从他们眼前路过的人。

    汴京虽然极度繁盛,但周围的匪患依旧清不干净,万幸朝廷里有些聪明人,一拍脑袋给他们换了个名字,名为:难民。

    如此一来,皇城附近便安稳了下来,没有了匪患,也就不用官府操心了。

    只是这种粉饰太平的说法或许可以骗的了坐在皇宫里的皇帝,却骗不了生活在城里的百姓。

    所以,何时走,怎么走,都是他最近要考虑清楚的东西。

    以及,柳诗颜。

    该怎么考量,都是萦绕在他身边的难事。

    “不管怎么说,我现在手里有银子,一切想法都好说。”

    掂了掂手中的袋子,里面的银子还剩四十多两,足以实施他的想法和目的了。

    “可是,这汴京外城却没有什么铁铺能够打造我所要求的东西,莫不是铺子太小了?”

    “或者说,铁铺由官府管控?不准私自打造武器?”

    赵君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就是为自己弄一把简单的火枪就行,但是没想到第一步便遇到了阻力。

    “要不试着用银子贿赂贿赂铁匠?”

    “没有枪,光凭我这个小身板,恐怕寸步难行啊。”

    “上次还想等那中年人过来再求求他帮忙,但是,谁知道他什么时候过来啊。”

    破旧的小屋中。

    赵君换好了衣服,从怀中把自己画出的火枪图纸郑重的收好,和那不知名的铁箱放在了一起,都垫在了桌子底下。

    “说话,我要是找到个好铁匠,说不定可以请他将我这箱子打开,看看里面到底藏了什么好东西。”

    看着这个硕大的铁箱,赵君对此从充满了好奇。

    这光是铁箱就有二十斤重了,他不明白原来这身体的主人是靠什么毅力,才用那单薄的身子将它不远万里从江南运到了汴京。

    “早晚给你打开看看!”

    踢了一脚铁箱,收拾好衣带,赵君便准备出门购置些煤炭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