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北宋通关手册 » 第31章 牵一发而动全身

第31章 牵一发而动全身

    赵君没想到被自己视为救星的打更人竟然如此枉顾人命。

    刚出虎穴又入狼窝。

    他一阵后怕,若非自己这段时间锻炼了身体,增强了些体质,或许又要因为伤寒而一命呜呼了,成为这汴京大牢中的无名尸骨。

    “草!”

    狠狠地咒骂了一声,他将在自己心中的怨气大吼出去。

    “吵什么吵,再吵道爷我给你劈死!”

    赵君回头,这声音就是从身后传来的。

    “妈了个巴子的,天天这边鬼叫,那边咳嗽的,道爷我想找个清净的地方都没有!”

    身后是一个中年人,也穿着和赵君一样的囚服,大声地朝周围吼着。

    他的声音很大,甚至在这地牢中形成了回响,但是依旧没什么用,远处有几间牢房还是不停地咳嗽,撕心裂肺的声音像是要把肺咳出来一样,极为恐怖。

    “咳咳。”

    赵君也跟着咳嗽了两声,他的伤寒还未完全治愈,高烧已经退了,但余下的一些小症状还在身上,尤其是听到周围有人咳嗽的时候,也是情不自禁地想要跟着咳嗽。

    “妈了个巴子的,你不会也是痨鬼吧?”

    听到赵君咳嗽,身后的道士一股脑的爬了起来,带着身下的草垫远远地躲到了牢房的另一端。

    而赵君只是看了道士一眼,并没多说什么,自顾自地坐了下去,开始思考自己目前的处境。

    “我有举人的身份,按理说应该能得到些优待,若是官府查清了我的身份,应该不会过于为难自己。”

    “说起来,我这只能算是正常防卫,一旦官府查明,或许我都不用亮出举人的身份都可以安然无事的出去。”

    就怕,官府把他给忘了。

    他在汴京无依无靠,能帮上他的人也不多。

    那买自己玉佩的中年人估计能帮自己说得上话,但是赵君觉得他们并没有熟络到那种地步。

    只是,如果官府要是真的把自己忘了,留自己在此地自生自灭,那恐怕无人能再找得到他。

    “道士,我在这里多久了?”

    想到此处,赵君只能问向身边唯一的活人。

    “多久了?”

    那道士缩在牢房的一角,用身上的囚服捂在口鼻上,对赵君这个问题回答道:“两天三夜了,道爷我都以为你死了呢!”

    两天三夜?

    已经这么久了吗?

    赵君揉了揉额头,他这么长的时间没进吃食,按理说身体早就虚脱了,但竟然也能苏醒,当真是不可思议。

    旋即他又问道:“这牢房中的狱卒什么时候会过来?”

    “白天来一次,晚上来一次。白天送牢饭,晚上点人头。”

    赵君听后,点了点头。

    既然有办法联系到狱卒就好,只要到时候跟他说明了情况,自然就能出去了。

    现在外面的时间应该是快到傍晚了,西下的夕阳直直地照在他们头顶上不大的小窗里。

    “这样看来,狱卒白天应该是来过了,一下次来该是晚上了。”

    盘算了一下时间,赵君索性闭起了眼睛,准备将这段时间消耗过去。

    ……

    实际上,与赵君想象的不同。

    在这个宣和四年的秋天,他的名字至少已经入了很多人的耳朵了。

    比如映月阁、白樊楼的美姬,比如国公府的童贯、赵良嗣,又比如大内皇城里的宋徽宗。

    这里面,多是因为那夜一首诗词而了解到他的,而在这其中,又有另外的几个人,他们则是因为赵君的身份。

    金水河以北,天波门以西,这里是汴京外城中少有的奢华高贵之地,因为在这条街的尽头,便是如今权势滔天的蔡氏一族的宅邸。

    这周围满是鳞次栉比的木屋,家家户户都挂着宅邸主人的姓氏,地面铺满了如墨玉般温润的石板。

    临近傍晚,正下着微微细雨,家仆们推门出来,默默地挂起了灯笼,在青石板路上衬出清冷的倒影。

    石板的间隙中,一辆疾驰的马车碾了过来,击碎这一片光影。

    马车很急,三十多岁的李刚已经很少露出这般急躁的表情了,他不顾外面的细雨,拉开了马车前的门帘,一遍又一遍地催促着车夫。

    “大人,快到了!”

    外面的车夫不敢半点耽搁,手中的鞭子一下一下地抽在马身上,马车在这样的速度下,已经是颠簸的不行,就快要散架了。

    只是这样,李纲还不满足,眼看着前面的小巷,他也不再绕路了,直接一掀门帘从马车上跳了下去,径直地奔赴往宗泽的宅子那边。

    “大人,大人!”

    “您带伞遮雨!”

    车夫没有办法,只能从后座中抽出把伞,然后踩着水坑,追了上去。

    他们两人步行的也很快,只是穿过了小巷,就来到了宗泽的宅邸。代价却是他们鞋子和裤脚都被雨水浸湿了,车夫好奇地偷看着李纲,他在李家当这么多年的车夫,还从未见过李纲有如此焦急的神态,不知道这一次是出了什么事情。

    敲门,进入。

    在门口小童的带领下,李纲很快的就看见了端坐在庭院里的宗泽。

    那里有一个大树,但不遮雨,宗泽就坐在树下泡茶。

    李刚接过了车夫手中的雨伞,然后挥退了周围的仆人们。

    “宗老,出大事了!”

    李纲直接说明原因,撑着伞走到宗泽身边,道:“宗老,还记得前两天我们去见的那个赵君吗?”

    “他被抓起来了,就在刑部大牢里!”

    “嗯?”宗泽听后,略有诧异。

    “这是怎么回事?”

    “听说是卷入了一起命案当中,具体的事情也是今天才传到我府中眼线里的,他那边已经过去整整两天了!”

    听到这则消息,宗泽也没心情在这雨中饮茶了,直接站了起来,带着担忧的眼神望向了李纲。

    “能让他脱身吗?”

    被抓起来不要紧,只要能脱身就好。

    只是他们如今一个是地方的小官,一个是还没官职的平民,此时就算是想出力,也完全的说不上话。

    想从汴京大牢中捞人,至少也得刑部尚书或者刑部侍郎才行,那些人的官职都远高于他们,他们就算是去求,也没什么门路。

    而且,宗泽还想到了更可怕的一点。

    若是这少年的身份曝光,那么自己与李纲绝对会被揪出来攻击的。

    参与进夺嫡之争,动辄赌命,赢了鸡犬升天,输了便人头落地。

    太子党们可不会纵容其他势力壮大,更妄论这赵君有可能是先帝子嗣,说不定皇上都想杀了他们几个人灭口。

    “宗老,最关键的是,玉佩还在那少年的身上。”

    李纲郑重地说道。

    “这若是让那些狱卒搜去,被有心人看见,你我二人便再无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