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北宋通关手册 » 第33章 汴京大牢 下

第33章 汴京大牢 下

    “刘大人,还请行个方便。”

    白樊楼中,赵良嗣正在向刑部侍郎敬酒。

    这刑部侍郎,是从三品官员,而赵良嗣是正三品官员,两者之间按品级来说,应当是赵良嗣更高上一等,但在酒桌上,却是赵良嗣在小心地陪着刘大人。

    这其中,他辽人的身份固然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还是因为他有求于刘大人。

    毕竟要从汴京大牢中捞人,也没那么简单。

    “好说好说。”

    两人坐在白樊楼二楼的单间,他们周围都坐了些美姬,莺莺燕燕,显得十分热闹。

    刘大人一双大手便在那些美姬身上上下摸索,惹得那些女子一阵阵娇笑,而他显然是喜欢这种场合的,十分受用。

    “大人,我来为你夹菜。”

    几名美女朝着赵良嗣这边走了过来,从他干净的碗旁拿起筷子,想要为他服务。

    “不必了,你们都去那位大人身边就好了。”

    赵良嗣轻轻地摇头,拒绝了这些女子。

    “赵大人,你来我们大宋这么多年,不懂得浪漫可是不行的啊,这柔荑醉人,比辽国风情可是强了百倍!千倍!”

    说完,他抓住身边一位姑娘的手,放在手边,轻轻地嗅着,像是在欣赏什么绝世奇珍一般。

    只是,赵良嗣却没有这个心情。

    “罢了,终究是不懂风情。”

    刘大人摇了摇头,然后叹道:“你这多少是有些畏首畏尾了,你上头有童大人罩着,整个汴京能动你的人能有多少?”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待无花空枝折啊!”

    刘大人是喝醉了,清瘦的脸上浮着醉酒的潮红,说起话来也是前后不着边际。

    赵良嗣点了点头,他知道,他这是将这位刑部侍郎招待好了,接下来的事情,应当是十拿九稳了。

    “刘大人,我与你说的那个少年?”

    “成成成!”刘大人从腰间解下一串东西,咣当的一声丢在了桌子上,然后说道:“本来就不是什么大事,陛下过段时间举行郊祀,天下大赦,本来就会给他们放出去!”

    “不过,看在赵大人你着急的份上,你就先带回去好了。”

    “只是规矩你也懂,先别露面,让那少年避避风头,等过段时间再重新露面!”

    赵良嗣点了点头。

    他伸手将桌子上的钥匙拿了起来,然后重重地点头,从椅子上起身,拱手感谢着这位刘大人。

    “谢过刘大人了。”

    他这一起身,不少姑娘都站起来了,她们迎客也送客,快到中秋节了,这段时间是选花魁的重要日子,她们的礼节半分都不能差,否则到时候客人当中的口碑不好,今年说不定又要落败给对面的映月阁。

    “赵大人不用客气,到时候在童大人面前替我美言两句,我便知足了。”

    “赵某铭记!”赵良嗣点头,走到门口的时候又回头说道:“刘大人,今夜有雨,赵某便在白樊楼为刘大人订好了房间,大人今夜可以在这里饮足了酒再回去。”

    身后,刑部侍郎刘大人已经沉迷在酒林肉池当中无法自拔了。

    赵良嗣知道,这位大人的酒量不好,所以也没多做什么,直接走了出去。

    推门而出。

    秋夜的冷风顿时灌进了两人的衣衫当中。

    中华历史上的第三次小冰河期席卷着北宋,本该是九月的清爽,但在这一可怕的天灾周期里,显得尤为寒冷,仅仅是走出了马车几步,冷风已经吹得他们双手通红。

    “宗老,不如我们在这里吧,你先回去。”

    这一晚上,李纲与宗泽跑了很多地方,都是为赵君的事情开始奔波。

    只不过,他们人微言轻,很多的地方,甚至都说不上话,这一晚上多的是去寻找旧友与门生,希望能借助他们之力帮忙解决此事。

    在汴京大牢中捞人,这件事情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

    难,就如赵良嗣一般,直接请动刑部侍郎。

    简单,便像他们一样,哪怕是请狱卒通融通融,这件事也能过去。

    只是他们离开这汴京太久了,曾经的人脉大多数都已经没了联络,这么一家一户地去拜访,耗时又耗力。

    如此,一直走到了半夜,两人才将各个节点该打点好的关系都整理了通顺,眼下只差寻到那少年与玉佩了。

    “宗大人,这晚上确实有些凉了,不如就让我和李大人去吧。”

    他是汴京大牢的狱吏。

    这是李纲二人费了很大的关系才寻到的关系,有了这一层关系,从大牢中捞出个人,就方便很多了。

    就算是人出不来,但,也能暗中照顾着点赵君,不会让他在里面吃太多的苦头,也能方便他们后面更进一步的安排。

    宗泽听见了他们两个的说辞,却并没有回到马车中,而是执意与他们同行,那少年与玉佩若不能亲眼看见,他实在是放不下这颗心。

    “如此。那就请两位大人同我一起来吧。”

    狱吏点了点头,转身带着他们进入了汴京大牢。

    越过层层把守的官兵,他们一起走到了大牢的管制地带。

    这里的士兵们就明显更森严了,装备更加的精良,十几步便是一个士兵,罕见地佩戴着刀剑。

    “两位大人,这里。”

    狱吏招了招手,将李纲与宗泽两人的视线吸引了过去。

    狱吏从脖子上拿出一枚发黄的铜钥匙,插入大牢铁门上挂着的锁,扭了几下之后,大牢便开了。

    “这里有些坡度,两位大人小心些。”

    狱吏在前面带头,从旁人的手中接过了一根火把当做照明,然后充当起了引路人的角色走在前面。

    大牢的入口,是一个长长地向下的阶梯。

    周围,只有几个钉在墙上的油灯作为照明的物品,往往隔上很远才有一阵亮光,其中几段路上,油灯还是坏的。

    地上是极为潮湿的石板,李纲极为清晰地看见,前面狱吏走过去的路,能完整地印出一行脚印,这里想必是已经潮湿到了一定的程度。

    如此冷的天,再加上如此恶劣的环境。

    李纲摇了摇头,不知道那少年在这大牢中是遭了多少的罪。

    走了很久之后,狱吏带着他们左转右转,才带着他们走到了一个房间当中。

    “两位大人,东西都在这里呢。”

    狱吏进去不久,就在一堆物件当中翻出了赵君的衣物。

    “有劳了。”

    李纲接了过来,伸手摸了下,果然感觉到了那块温润的玉佩。

    他与宗泽对视了一眼,交流了一下眼神,而后不动声色地将玉佩从衣物中拿出,放到了自己的口袋中。

    剩下的,就是捞人。

    李纲抱着赵君的衣物,与狱吏一齐走向了更里面的牢房。

    牢房的门口,还有一层锁。

    几个门口看守的狱卒看见他们之后,便立刻过去将门锁打开了。

    “两位大人,请。”

    “请。”李纲回礼,然后迈入了地牢当中。

    “宗老,我们出现在这里,来救这少年,是不是不大合适?”路上,李纲与宗泽低声交谈。

    他们与赵君的关系,只能算是买家与卖家的关系。

    现在,赵君被关在牢里,而他们却如此尽心尽力地营救,看起来确实超乎常理,不像是寻常的关系。

    “不如就当我们是不经意遇见的?”

    “或者当做是受人之托?”

    两人低声商量着,想为自己的做法做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只是,前面的狱吏却并没有给他们过多的思考时间,他站在一间牢房门口很久,然后转过身对李纲与宗泽说道。

    “两位大人,你们找到少年,已经不在这里了。”

    说完,他微微侧身,露出了一个空荡荡的牢房。

    “什么?!”

    李纲的眉头皱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