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墨宋 » 第九章 临安第一蟀

第九章 临安第一蟀

    当尽兴而归的刘芒拖着略带疲惫的身躯回到兴庆坊的悦来客邸时,正坐在大堂中打着瞌睡、夜钓着鲨鱼的店小二顿时被惊醒了过来。

    见要等的客人终于回来,店小二连忙堆起了笑容迎了上去:“刘公子,你终于回来啦!傍晚时分,有几位商家给您送来不少东西呢,有锅、有铁板、有面粉、有盐、有油、有鸡蛋,还有一大堆杂七杂八的……”

    “噢~!咱大宋这效率这么高的吗?好,我这就过去看看……”说着,刘芒连忙跟着小二过去检查了一遍,然后又请他帮忙将材料搬到了客房中。

    在打赏了几文钱给小二哥后,刘芒转身关起了房门后,就一个人在里面撸起衣袖为明天的油条活计忙碌了起来。

    因为做小苏打这些东西要好几个工序,一时半会也暂时做不出来,所以刘芒只好临时用明矾古法来做这面团。

    其实矾在中医里还是一味中药,在抗菌、收敛作用,在解毒杀虫、燥湿止痒、止血止泻、清热化痰、治疗癫痫等方面都有较好的疗效,只要不经热油长期煎炸,不长期吃,其实是不怕引起老年痴呆等副作用的。

    当然,相信用不了多久,刘芒就能弄出替代它的小苏打、泡打粉了。

    古法油条的配方无非就是“一碱二矾三盐”,也就是十斤面放一两白矾、二两水碱、三两盐,如果是面碱则要少放一半。

    而按古时一斤十六两,南宋一斤624克计,那按比例就是一斤624克的面粉,3.91克的食用碱,7.81克的明矾,11.71克的盐,温水300克左右,也可加个鸡蛋,再加上必不可少的油和5克塘上色。

    刘芒前世就曾按照这个配方直播制作过古法油条,那口感真的是杠杠的,当时的粉丝都一致好评呢。

    只见刘芒先用热水将明矾、食盐、碱先后化开,然后就倒进面粉,弄出了几十斤的面团。在踹、醒了三回,再盖上了面团让其慢慢发酵后,他这才爬上床沉沉睡去。

    第二天五鼓末时(5点),刘芒就早早醒了过来,经过短短的几个小时的休息,他再次变得龙精虎猛,紧接着又是再次忙活了起来。

    刷锅、刷铁板、验料、调酱,同时还按另一种配方和了一大桶面糊,这一通工作做完,刘芒不但不觉得累,反而感觉更加神清气爽起来。

    说来也奇怪,自穿越以来,刘芒就感觉这具身体似乎时刻都充满了无穷的力量般,甚至就连那记忆力也是强得一匹,不少前世今生曾偶然涉猎过的东西,竟然都是印象深刻、如在眼前般,也不知道这是不是招了雷劈后的福利补偿呢?

    想到这些好处,刘芒顿时就有种再让神雷劈劈的冲动……

    忙活完这一切,时间也来到了早上五点半,外面的天色已是渐亮,刘芒连忙将材料搬到了客舍门外。

    这时,听到这边动静的小二哥已是带着一老汉匆匆走了过来:“刘公子早!这位是我二伯,叫刘老根,是我们家那一带出了名的干活好手,刘公子您看……”

    绍兴末年,临安的老百姓的日工资大概是100文,刘芒昨晚托店小二帮忙找帮工时开的工钱竟是直接翻翻到了200文,也许是小二看这薪酬比同行的高出不少,所以就特意关照了自己的二伯。

    这倒也算是人之常情,嗯,这小子有前图,也算有良心,是一个不错的传/销下线发展对像……呃,不,说错了,是位很好的潜在合伙对象。

    看着眼前这位衣着朴素,满脸沧桑,双手皮肤粗糙干裂的老汉,正一脸紧张又期盼地盯着自己看,刘芒不由得想起了后世那些善良、勤劳能干的农民。

    心情莫名大好的他不由得友善地笑了笑,然后便爽脆地点了点头道:“嗯,刘大叔你就先跟着我干,干好了我是不会亏待你的。另外,刘老根这个名字不错,以后昨们早餐摊的名字干脆就叫‘刘老根早点’吧!”

    “哎~!好的!谢谢刘公子,老汉一定会帮您把活干好的!”听到刘芒答应下来,刘老根和店小二刘小山顿时也是大喜过望。

    接着,刘芒就招呼着刘老根将材料搬上了从客邸租来的板车,另外还包括了昨晚吩咐小二让后厨一大早帮忙做好的两大桶豆浆、小米粥,然后俩人拉着一板车的东西,就匆匆地往御街赶去。

    来到御街时,街上早已是人流如织,人声鼎沸。

    一顿好找,刘芒好不容易才在众安桥附近寻了一个空位,他连忙让刘老汉摆起了炉子,架起了油祸,点起了炉火,摆开了摊子,而刘芒则将他刚才挥毫泼墨而就的粗布招牌挂了起来。

    晨风拂来,招牌上那龙飞凤舞的“刘老根早点”五字顿时就随风飘扬了起来。

    忙活完这一切,此时已停下手来的刘老汉脸上略带忐忑地向刘芒问了起来:“公子,不知……接下来我要做什么呢?公子这些早点……老汉还是第一次接触呢……”

    看到刘老根脸上那忐忑不安的神情,刘芒不由得想起了自己前世老家那些生怕有负东家一丁点托负的朴实老农,不由得连忙安慰他道:“刘大叔你不用担心,这些都是简单易上手的活,一会你先看我做一两次就会了”

    说着,一边手脚麻利地忙活起来,一边口中不停地给他讲解着:“你首先要在案板上抹了一层油,然后将切过来的一块面团拉成长条……另外,大叔你再切、拉一些一个巴掌宽,三分之一手指厚度的小面团炸成脆饼,我等一下另作他用……”

    两遍过后,刘芒就将位置让给了刘老汉,然后站在旁边指导起来,看到他很快就上了手,他不由得连连点头夸赞起刘老根来:“不错,刘大叔你干得非常好!你好像天生就适合干这行呢,我看我明天不用到场都行了,哈哈”

    “哪里,哪里,公子您过奖了!”刘大叔连忙谦虚道。

    看到刘大叔如此能干,刘芒顿时心情大好:哈,刘大叔真的是一位非常适合剥削的……呃,不,是一位非常能替老板分忧的好员工,看来我很快就能当个甩手掌柜,在家坐等收钱,躺平享受大宋的美好生活啦!

    随后,他又来到了另外一个炉位旁,架起一块二十多毫米厚的铁板块后,开始倒腾起另一种著名小吃来。

    这时,他们的摊位附近早已飘起了阵阵炸油条那特有的香气,刘芒一边忙活,口中还不时地喊了起来:“来罗,看过来罗喂,行过路过不要错过哦,新鲜出炉的新配方油条开卖罗,外酥里嫩,香软可口,保证吃过都翻寻味哦……还有刘家早点档特有的煎饼果子哦,香脆可口,令人回味无穷的名小吃出炉了喂,行过路过的不要错过了喂……”

    “哎,我说小子,你这不就是油炸烩吗?有什么出奇的,还有你说的那什么果子的,有你说得那么好吃吗?”这时,早点摊旁突然响起一声喝问。

    光顾着忙活而没留意到周边情况的刘芒连忙抬头察看了起来,只见一位身着绫罗绸缎,却长得一幅猪头饼一样的公子哥,正一手托着一个蟋蟀罐子,一手拿着一个用“贺四酪面饼”的油纸袋装着的酪夹饼,并一脸臭屁地将口中的酪饼随口吐到地上,喂着脚下的一头恶犬。

    而在其身后,则还跟着四位操着螃蟹步法的狗腿子,正牵着那头恶犬不怀好意地上下打量着刘芒呢。

    “咦,还真有冤大头买这种酪面饼?而且还是用来喂狗?!”看着他手中那饼子,刘芒顿时也是瞪大了眼。

    要知道,就在昨天逛临安城时,当刘芒初次见到这家名为“贺四酪面饼”店的售价时,还被吓了一大跳呢!

    原来,这种用奶酪做成的北方食品“酪饼”,价格竟然高达500贯/个!

    是的,你没看错,就是500贯/个!这可相当于现代的十几万呢!

    而且听说南宋皇宫内那位软骨派掌门、千古一弟赵构就挺钟情这一款高端货的,还时常在深宫中点这个外卖呢!

    《都城纪胜》中亦有记载:如酪面,亦只后市街卖酥贺家独一份,每个五百贯,以新样油饼两枚夹而食之,此北食也。

    其实,这“贺四酪面饼”原来也不是一直都这么贵的,其根本原因是其原材料羊肉和奶酪最近价格大涨了。

    从《清明上河图》中就可知,北宋开封的肉铺(位于孙羊店左边)挂着的招牌上,就有“斤六十足”的字样(每斤60文足钱)。而承平日久的南宋绍兴年间的羊肉价格其实也和这差不了多少。

    但自去年以来,北边的金兵就大有再次大举南下之势,以致两国边境都在频频调兵遣将的,大有擦枪走火的趋势。从而导至严重依赖金国进口的牛羊肉、牛奶、奶酪、马匹等商品价格大幅飙升,其中羊肉就愣是从原来的90文/斤涨到了如今的近900文/一斤!

    这样一来,“贺四酪面饼”卖500贯/也就解释得通了。

    不过,就算是有这些客观原因,也不能改变这位帅哥是头大肥猪的事实啊!你M的,十几万买一张饼,而且还是喂狗,贫穷真是限制了哥的想像……

    “嘿,这位骨骼精奇、貌胜潘安的大帅(蟀)哥,一看就是慧眼识金之人,不瞒您说,这可是小店用绝世配方炸出的炸油条,出品色泽金黄,外酥里嫩,香软可口……如果再搭上这豆浆或小米粥,那绝对是临安城小吃界一绝!”

    “另外,悄悄告诉您哦,这小吃的配方其实是我们刘家偶然从方外仙家处所得,不曾想,此方所出的第一个顾客竟然是公子您这样的高贵之人!”

    见到老天竟然突降如此冤大头,见猎心喜的刘芒那眼珠子顿时就滴遛遛地转了起来,并连忙拿出他那作为网红大V睁着眼睛说瞎的本事,大肆恭维起这猪头饼的同时,也不忘将他的产品吹得天花乱坠的。

    “嗯,你小子倒算有几分眼力,竟然知道本少乃临安第一帅!如此说来,本少爷倒要试试你这个什么炸油条和什么果子的了!”

    “不过,本少可事先声明,如果不好吃,那小心你的摊子哦!来,你这什么果子什么的,每样先给我来个两份!”那长得猪头似的痴肥青年听到有人叫他帅哥,顿时心花怒放起来。

    “对,如果胆敢蒙骗我们少爷,小心循王府让你在这临安城吃不了兜着走!”这时,冤大头身后一狗腿子连忙上前舔起了主。

    循王府?

    临安第一帅(蟀)?

    难度,这位骨骼精奇的猪哥……就是那位因酷爱瞎折腾和斗蟋蟀而被临安城百姓戏称为临安猪头炳、临安第一蟀的奇葩纨绔?

    如果真的如此,那这货还真的是一条油水十足的超级大肥猪呢!

    要知道,南宋没奈何将军那可是出了名的巨富,甚至可以说是南宋首富呢!

    而张宗炳,既是南宋没奈何将军、循王张俊的庶子庶孙,同时也是蕲王韩世忠的外孙,总的说来,这货还真的算得上是南宋最会投胎的幸运儿之一,也是临安城最有背景的纨绔子弟。

    据说,这货如果不是受了智商有点硬伤的拖累,以这斯平日时的各种骚操作,那绝对是那种连万有引力都阻档不了他飞出大气层的主!

    嘿,老天有眼,刚开张就让如此冤大头送上门来,如不趁机狠狠地宰他一刀,那简直就是暴敛天物了!这会招雷劈的哎,嗯,虽然我翔哥不怕雷劈,但也绝不能放过这送到口的大肥肉了!

    想到这里,刘芒心中顿时大喜,他那看向张宗炳的双眼精光直冒的,嘴上更是差点连口水都要流出来了:哇,好大一头大肥猪哎!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