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墨宋 » 第二十八章 被惊呆的小伙伴们 上

第二十八章 被惊呆的小伙伴们 上

    内心惊叹着王继先这位极品“金枪王”的光辉事迹的同时,刘芒也是连忙招呼众人往院中那大树下的石桌走去,并手脚麻利地摆弄起他那昨天昨天才捣鼓出来的茶具来。

    “来都来了还要玩躲猫猫?哈……”手里忙活着的同时,刘芒还不忘打趣起已然坐在其身旁的朱淑真来。

    众目睽睽之下,刘芒这番亲昵的话语顿时让朱淑真大感窘迫,她不由得急忙小声解释起来:“我这不是怕影响到你上课了嘛……”

    “哈哈……”

    …………

    行云流水间,一泡色绿、香郁、形美的的龙井清茶已是冲泡好,在给众人各端了一杯后,刘芒这才向正围在石桌茶盘旁好奇地打量着这一切的众人作了个请的手势:

    “来,这是我在淑真的伴梅小茶园亲自摘的一些茶叶,也是我自己亲手制作的龙井秋茶哦,大家品尝一下,请!”

    “噢,韬奋兄竟然还有如此雅趣?那我们倒是得好好品尝一下了。”

    “咦?这茶香倒是挺浓郁的,不过这汤色……”

    此时的大宋茶叶还是以蒸青团茶为主,宋人斗茶以观色品评高低,以观汤区分输赢。《大观茶论》哉:“点茶之色,以纯白为上真,青白为次,灰白次之,黄白又次之。”

    这虽然不是那蒸青茶团研末所点的茶,但这淡青的茶色还是让深谱此道的众人微微皱起了眉头。

    对于这一幕,刘芒似乎早就有所意料,只听他微微一笑后,便一脸高深莫测地再次向众人劝起了茶:“呵,我这茶可与那蒸青散茶不同哦,大家先尝一尝便知。”

    “来,方老、子渊兄、还有各位仁兄,请!”

    …………

    一脸孤疑中,众人不由得慢慢地端起茶桌上的茶轻呡了起来。

    “咦?!这茶……”

    随着一小口茶汤的入口,那茶叶的真香与真味顿时弥漫于口中,从未感受过如此茶香茶味的众人顿时就惊呆了。

    “好茶!原来茶的真香真味竟是如此的让人陶醉!”

    “此茶甘香而不洌,啜之淡然,似乎无味,饮过之后,觉有一种太和之气,弥沦于齿颊之间,此无味之味,仍至味也。这真是绝妙好茶啊。”

    “嗯,这茶色泽翠绿清澈,香气浓郁,甘醇爽口,形如雀舌,小小茶叶竟然兼具了“色绿、香郁、味甘、形美”的特点!不可思议!”

    “不曾想,韬奋兄这制茶之术竟然也高深至此?!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啊……”

    “呵呵,大家过奖了,这不过是我早年从一秃驴……啊,不,是从山僧处学来的手艺罢了,闲来无事时,我便制作了两斤自己品尝,可惜的是这秋茶比春茶还是差了点。既然大家喜欢,那等一下每人就带二两回去尝个鲜吧。”

    “噢,那我就不跟韬奋兄你客气啦。”

    “嗯,老夫也正好此道,那我就厚着脸皮收下了。”

    “春茶竟然比这茶还要好?那韬奋你到时可要多弄一些,到时我可是要厚着脸皮上门蹭喝蹭拿的哦,哈哈!”

    “方老言之有理,不过,这是不是得听者有份啊?嘿嘿……”

    …………

    “好,没问题!”看此情形,刘芒的成就感顿时大涨,嗯,这有好东西就是要与别人分享啊,我分享我快乐……

    呃,当然,女朋友除外哦!

    …………

    其实,这也难怪他们对此茶如此惊异。不同于这个时期的蒸青散茶,直接炒青的西湖龙井正好最大程度地保留了茶叶原本的真色真味,骤然接触之下,难免将之惊为天茶。

    其实,以炒青龙井茶的绝顶品级,和炒青技术制茶成本的大大降低。如能好好操作,那用这龙井茶开一家大宋网红打卡点还真的不失为一条发家致富的好路子呢。

    但可惜的是,南宋的茶叶是实行榷茶制度的,赵九弟他家和他的狗腿子们都将地盘霸占了,这班杀千刀的家伙不但吃着碗里的,还将整个锅都端走的。

    而每天累得像条狗一样的茶农们,眼看到了收获的季节,结果却要先被赵九弟先割一刀狠狠的(税),这还没完,接下来还必须将剩下的茶叶低价贱卖给赵九弟的狗腿子们,而茶贩也必须购买九弟家的茶引,然后再拿着茶引到指定的地方领茶,并到指定的区域贩卖……

    尼马,这榷茶制度都让这班家伙从头吃到脚板底了,还要点13脸吗……

    所以,这条路子目前在大宋根本就行不通,至少以目前刘芒这屌丝的实力是根本无法改变的。

    然而,这却并不影响他平时摘点茶来自炒自用,于是,上一辈子也是难得喝上一回正宗西湖龙井的他,也顾不得此时的龙井秋茶难免会有那略显汤色偏黄,香气趋钝的缺点,在前几天就急不可耐地将炒青龙井给捣鼓了出来。

    这每天锻炼锻炼身体、喝喝茶、教教书、捣鼓捣鼓自己喜欢的事情之余,再拉着漂亮妹子的小手在这西湖边上谈谈情、散散步的,这小日子还真的是快活似神仙啊。

    这样一想,也难怪赵九弟那货在这临安玩得乐不思蜀,直将这杭州当汴京了。

    众人在细细品尝着这极品好茶的同时,也是不忘向刘芒问起了刚才在课室的奇异见闻:“是了,刘兄,听方老说课室里那黑乎乎的墙壁是你捣鼓出来的?还有那白色的笔……”

    “黑乎乎?白笔?噢,你说的是黑板和粉笔?对,这东西我在小时候用烧火棍在墙上画王八时就有想法了,当时我就在想啊,既然这白墙壁怕被画黑,那为什么不搞一面黑不溜秋的黑墙,然后再用白笔去画呢,结果这一琢磨,还真的让我给弄出来了。”听得众人问起黑板与粉笔的来历,刘芒顿时张嘴就放起了大谎炮。

    没办法,难道还能跟他们说这是来自后世,而自己是穿越而来的?那还不得被人当小白鼠捉去关起来研究呢。

    烧火棍?……画王八?

    听到此言,众人的脑门上顿时就是一头黑线漂过。不过这家伙玩个烧火棍也能想出这样的好东西?真是人比人气死个人哎。

    “呃……噢,原这这两样东西叫‘黑板’和‘粉笔’?以刚才的情况看来,这两样东西使用起来既方便、简洁,又高效的,真不失为学校教学的好工具呢!”

    “是啊,就不知这‘黑板’和‘粉笔’制作起来麻不麻烦?成本又是几何?”

    听到众人想了解这东西的制法,刘芒倒也没有藏着掖着:“这东西制作起来并不难,那黑板不过是简单的糯米浆、墨水加三合士混在一起,然后就像和泥巴一样抹在墙上风干后再细磨一下就行。

    至于这粉笔嘛,那就更简单啦,只要用生石膏和水一起加热成熟石膏,然后凝固烘干并定型就成了,在加热阶段还可以将不同的颜色加进去……”

    其实,我们建国初期的黑板很多都是用水泥刷出来的,而这糯米三合土的效果甚至还大大超出了后世的水泥黑板,刚刚发现这一点时刘芒还大吃了一惊呢!

    听到这两样东西的制造竟然如此的简单,同为读书人的这一大班子书生顿时也是大感高兴:“噢,那真的是太好的,此物如能广推天下,必能造福广大学子啊!”

    “是啊,照我看,他日我大宋的文化普及若能更上一层楼,那必定少不了此物和韬奋你的一份功劳!”

    看到众人竟然异口同声地称赞着这黑板和粉笔,深知这两样东西对普及教育的意义的刘芒在惊讶的同时,也暗暗佩服这古人独到的眼光和对推广教育的这种下意识的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