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墨宋 » 第三十五章 农忙

第三十五章 农忙

    十里西畴熟稻香,槿花篱落竹丝长,垂垂山果挂青黄。

    浓雾知秋晨气润,薄云遮日午阴凉,不须飞盖护戎装。

    秋日清晨,朝霞漫天,刘芒正迈着轻快的步伐在这山村的小路上晨跑着,而在他的后面则跟着那气喘吁吁的跟屁虫朱晞杰。

    “姐夫,你等等我啊!”

    原来,这家伙前几天就以“一哭、二闹、三闯祸”的手段,硬生生地逼得朱老头同意了他到玉泉书塾进学的事。

    没办法,谁让这小祖宗谁的课都不爱听,就爱跟着刘芒这未来姐夫后面捣鼓那些奇技淫巧呢!为了避免这小子以后成为一个混吃等死的纨绔废物,朱老头也只好捏着鼻子妥协了。

    嗅着清新的空气,看着路边那正朵朵盛开的槿花,那随风摇曳着的青翠绿竹,还有那挂满枝头的累累果实,以及那碧绿草叶上闪耀着的晶莹露珠,刘芒的心情顿感大畅。

    “小杰,加油,你要好好练喔,这样以后才能像你姐夫我一样追上你姐这么漂亮的女孩子哦,姐夫看好你哦,加油……”

    待穿出青芝坞的山间小道时,抬头望去,一片片金黄的稻田已是映入眼帘,秋风徐来,沉甸甸的稻穗瞬间荡漾起了滚滚金浪。

    寒露到,割晚稻;霜降到,呒老少。

    深秋之时,寒露已至,又到了那收获的季节。

    今天,也是玉泉书塾学田收割的重要日子。

    就在刘芒尽情地欣赏着沿途风光的同时,书塾已是近在眼前。

    然而,未待走进校门,里面方山长那没营养的农忙动员话语已是冲进了耳:

    ……同学们!我们今天的任务很重,这两天有着二十亩的学田等着我们去收割……

    ……今年的气候良好,我们学田的长势也是一片喜人,我们书塾来年的学粮有保证了。

    我知道同学们家里的稻谷也等着收割,所以我们要争取尽快完成任务,大家明白没有?

    ……我可警告你们,你们可不许偷懒哦,否则小心我的教鞭!……

    校门外,听着方老头这安排任式的动员讲话,刘芒顿时无语得直翻起了白眼:

    话说,你这样直白没营养的动员,还不得把这好好的缅北割腰子给吓跑了……呃,不,是这光荣的丰收体验活动给搞砸了?

    不行,看来这传销组织的洗脑大会……呃,又说错了,是洗涤心灵、授人予渔的神圣技术活还是得我翔哥来。

    想着的同时,刘芒已是扒开眼前那黑压压的人头来到了台前。

    老方,你靠边站,装13、骗小朋友这活还得看我翔哥的: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同学们,大家觉得这道诗好不好?!“

    “好!”看来期盼已久的传销头子……呃,是刘先生终于露面,同学们顿时异口同声地叫起了好来。

    对着狂热的小羊羔们露了个大灰狼式的甜美笑容后,刘芒便继续忽悠起来:“那大家想不想成为像李绅一样名传千古的诗人?”

    “想!”小羊羔们的双眼开始放起了光芒。

    “很高兴看到在坐的都是积极上进的好同学,但先生却要很认真地告诉你们:光想是没用的!你们知道除了想还要怎么做吗?”传销头子继续淳淳善诱地领着小羊羔们走向缅北。

    顿时,眼前黑压压一片的同学们便七嘴八舌地发表起了自己的观点来:

    “努力学习!”

    “用心作诗!”

    “听先生的话……”

    …………

    见此情形,深感满意的传销头子在抬手止了止现场无序吼叫声后,就继续给迷途的小羊羔们加起了料:“同学们,你们说的既对,也不对!那要怎样才能像刘先生我一样,成功地作出一首又一首牛13震天的好诗呢?同学们你们想知道吗?”

    “想!”同学们喊声震天地回应道。

    看到眼前这一个个鲜活的腰子……呃,是不甘人后、积极上进的好小伙们,刘芒的内心满意极了:

    “好,既然大家都想招雷劈……呃,不,是都想作出好诗,想功成名就,那先生现在就将秘诀告诉你们……”

    “你们没能作出好诗是因为你们的作品脱离了生活!是因为你的文章缺少了感情与感悟!”

    “要知道,在我们的生活中,其实是充满了无数的诗情画意等着你们去发现的:

    一草一木皆风景,一事一物均含情。

    山水草木均可成诗,风霜雨雪均可入画。这种稻种田其实也能播出无比优美的作品。”

    “然而,要想感动世人,要想作出有感情、有深度的诗画,就一定要有深入的生活体验!”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不经意间,刘芒就将陆游晚年的名句剽窃了)

    “只有尝了农民的苦,才会体会得到“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深刻内涵。”

    “知行合一,才能出真知。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只有亲力亲为地用心去体验了,你才会有深刻的感悟,才能写出有感情的惊人作品。”

    “只有用心去体会、体验了,你才能懂民情、知民艰,才能观察得到农时、农耕、农具,甚至是农作物存在什么样的特点、规律、缺陷……”

    “如此,我们将来才能改进存在的不足,作出名震天下的感人佳作,甚至是成为有益于民的好官员!”

    …………

    在传销头子的一声声嘶吼中,小羊羔们顿时悟了:

    “咦,原来耕田也能耕出功名文章?”

    “噢,原来这农活里还有这么多学问?”

    “哇,刘先生就是牛13,这一句句朗朗上口、哲理深刻的佳句随口就有!”

    “知行合一,才能出真知,姐夫说得对,今天我坚决不能让我家长工帮我干活了,本少爷要自己干!”朱希杰叫道。

    “我靠,先生好像说这割稻谷可以当官?这买卖我二狗子干了,你们都不要跟我抢!”

    …………

    而在刘芒的身旁,方老头也是被他那信手沾来,涛涛不绝的“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等千古佳句给震懵了。

    久久的失神后,方老头这才被耳旁那震耳欲聋的叫喊声惊醒过来,抬头四望,他顿时就再次被眼前学生们那群情汹涌、争先恐后地抢着要出门去干农活的情境惊呆了:

    原来……

    农忙,还能割出花来?

    割稻,还是这么一件人人都想抢着干的好事?!

    骗人去缅北割腰子……竟然这么简单?!

    …………

    片刻过后,只见刚才那还熙熙攘攘、人声鼎沸的书塾内院已是人去楼空,变得落针可闻!

    回头看了看那被雷得目瞪口呆的方老头,刘芒在邪魅一笑后便一阵风般追向了学生大队:“方校长,我就那过去看着这班兔崽子啦!”

    “……呃……啊?好!我随后就到……我老方也还能凌晨七进七出秀五杀呢!留我一块地,我要割十亩……”

    …………

    玉泉书塾周边的村子一般都种了不少的茶园、桑园、竹林等,所以这一带的稻田并不多,往年的农忙假一般放个十天、八天就行。

    而书塾的学田则大概有二十亩,都是周边的乡绅、富商所捐,按往年惯例,一般都是先收割完学田后,才会放农忙假让学生归家帮忙。

    今年的学田收割方案和往年的请家长协助收割不同,刘芒在建议学生们尽量亲力亲为、独自完成后,又根据学生的年龄、体格等因素,按收割、运送、脱谷和晾晒的任务将八十名学生分成了四组,其间还会交替轮换进行,力争能在两天内完成任务。

    当刘芒追着长长的队伍来到田间时,先行到来的学生早已是开展得如火如荼:抬头望去,有抡动着镰刀收割的、有捆扎稻穗的、有搬抬的、有运送的……

    整个场而简直忙得热火朝天的,这一切也无处不显现出满满的丰收喜悦。

    见此情形,刘芒也是连忙抡起镰刀,加入了忙活的队列。

    直到半天过后,只见眼前的稻穗一空,刘芒这才终于将自己所在的这片稻田的稻谷收割完毕。

    站在田梗上,早已是累得腰酸背的他顿时支着腰轻轻锤了起来:唉哟,真是累惨了我的千年老腰罗!

    感叹着的同时,抬头望去,刘芒惊喜地发现今天的任务竟然已是完成了大半,他的心情不由得大好起来!

    “同学们,成功已是在望,你们真的是太棒了!”

    “今天,你们是不是有了和往年不一样的体验?”

    “如今,你们有没有感受到了父母和农民的不容易?”

    “此时此刻,有没有同学想要赋诗一首的?”

    …………

    然而,不同于往日热烈的回应,面对自家先生那激情四射、充满期待的呐喊,早已累成了狗的同学们只是此起彼伏地传来了长短不一的喘气声。

    半晌过后,终于有缓过气来的同学有气无力起答起了刘芒的话:

    “没有……先生,我只知道我快要累瘫了……”

    “先生,此时此刻,我只想作诗一句:……水……你快点倒我嘴……”

    “先生,我也有了灵感……啊,稻穗啊你割不完!啊,板车啊你重如牛……”

    …………

    “哈哈……同学们,你们真的是太有才了,而这也说明你们今天有了巨大的收获。有鉴于此,先生我就特此赋诗一首为你们贺:

    丰收乐曲谁唱?玉泉书塾学员。翻涌万千香稻,辛勤无数农人。甘凭碌碌双手,换取仓仓满囤。

    今日几多慰藉,当时一分耕耘。得之若要求果,起始还需种因。”

    “噢,先生你牛,此时此刻你竟然真的还有精力去作诗!学生们拜服!”

    “是啊,刘先生真的是666,我们算是服了YOU!”

    “好诗!相信有了今天的耕耘感悟,同学们定能体会到农人的艰辛,若能以此为动力,定能收获精彩的人生!”这时,方天锡那老头也是一脸感慨地在旁支着老腰欣慰道。

    唉哟,我的千年老腰啊!

    在众人的一片感慨声中,刘芒洒然地笑了笑后,这才抬头眺望起书塾边上的打谷场的情况来。

    只见入眼之处,正是宋人范成大那一副秋收的忙碌景象:

    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

    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

    就在老怀大慰地欣赏着这一切时,他突然感觉到了一丝丝的不对劲:

    咦?这是……

    连枷、洗衣锤、石碾,还有甩稻扮桶?

    他们在……用摔打、竹枷敲打、石碾滚压和在往扮桶上甩摔稻穗的方式在脱谷?

    竹枷?连枷?

    奇门兵器叫“连枷”,用途玄妙正堪夸。

    非金非玉安长柄,一枷一棍无刃牙。

    连敲带打回旋舞,皮开肉绽落果荚。

    五月端阳打油菜,秋收黄豆与胡麻

    口中默念着这首流传后世的古诗,刘芒不由得连连感慨起来。

    原来“连枷”说的正是眼前这连环摔打稻谷的竹枷?以这种效率,那就难怪会“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了!

    “不行,我得帮帮他们才行。”看着远处学生们那辛劳的身影,刘芒不由得皱起了眉头思索起来。

    “噢,有啦!”这时,一件他曾经直播手撸过的儿时农村老物什突然闪过了脑海,刘芒顿时大喜。

    “方老,正午将近,先让孩子们回书塾休息,下午未时再继续干。”

    “另外,我想到到了一个快速脱粒的方法,你先让脱粒的同学将手头上的工序放一放,等我的好消息就行!”

    “大牛、纲子、小杰你们几个‘十万个为什么’小组长先跟我过来,我有个好东西要教你们做……”

    说着,便带着几位一脸疑惑的学生快速奔向了书塾旁边的在建作坊……

    看着眼前那几个如风般跑远了的身影,方天锡顿时再次呆住了。

    这……

    刘韬奋这家伙这是又要唱哪出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