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墨宋 » 第45章 襄阳争夺战之把咽向敌献

第45章 襄阳争夺战之把咽向敌献

    在说淮西战区的软脚蟹大将王权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完颜亮声东击西战术前的京湖(荆襄)战区。

    京湖战区位于长江的中游,是南宋的中央部份,一旦失守,三大战区就再也无法连动兼顾,自此就会门户大开、全线崩溃。

    如说川陕、襄阳、江淮是大的三位一体的连动防控体系,那襄阳、江陵、鄂州三城则是京湖战区这一片的又一个小三位一体。

    时下南宋朝堂上对此也有一个颇有争议的定位:襄阳在于攻,鄂州大于守,江陵在于控。

    也许是出于“襄阳在于攻”的认知,又或者是出于怕在此处驻兵会给金国留下出兵的借口的考虑,南宋朝堂将京湖战区的军事指挥机构(都统司)一处设在了鄂州,一处设在了江陵,唯独漏掉了襄阳,甚至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襄阳的防控都是处于空虚状态的。

    这一点从几个月前朝庭上的那场军事会议与将领调动就可看出:

    四月,朝议因金人决欲败盟,乃令两淮诸将各画界分……时御前诸军都统制吴璘戍武兴……而襄阳独未有备,故命拱以西兵三千人戍之、新知襄阳府。

    纳尼,三千人?!

    守这个直通中原、关中、汉中、江汉的旋转门、中华第一城池,你竟然只派了三千人!你这是在开玩笑吗?

    要是早知道有如此大一个便宜,完颜亮就不应转道去两淮泡河水,干脆来个直捣襄阳,一战定乾坤好了!

    吴拱,乃抗金名将吴阶之子,吴璘之侄,自幼随父从军,累功至潭州观察使、利州西路驻劄御前中军都统制,自脱离西部防线改戍襄阳后,吴拱不久后又被任为鄂州驻札御前诸军都统制,成为南宋中部防线的主要军事统帅,又兼任湖北、京西制置使,与镇江府御前诸军都统制兼淮东制置使成闵、建康府御前诸军都统制兼淮西制置使李显忠,并称为三大帅。

    上一章有说过荆襄对南方政权的重要性,但在宋金这日趋严峻的敌对形势下,这有着“华夏第一城池”、“天下之腰膂”之称的军事要塞竟然被轻视至此,这实在是不可思议!

    自接到诏命后,吴拱便连忙从利州急赶慢赶地率部赶向了襄阳,至九月庚辰(十一日),吴拱又逐渐将鄂州军队调往襄阳,进一步加强这“天下第一城池”的防控力量。

    通化军,位于襄阳城北,是襄阳的北门户,此处若失,对襄阳的防控将造成巨大的威胁,由此也可顺江而下直逼两淮。

    此时,刚初步完成了襄阳防御工事的布防的吴拱才想起北边的通化军,而据斥候回报,金国的汉南道行营编制刘萼与济南尹萨乌哲已率大军抵达通化军、信阳军附近,顿时被吓了一大跳的他连忙让游奕军统制张超赶了过去支援。

    而金国的刘鄂来到通化军时,他惊愕地发现城中竟然只有少量的老弱病残的老卒在守城,赵九弟甚至都未曾在如此关键的关闸安排将领!大喜过望的他连忙就要挥军进城收下赵九弟这送上嘴的大肥肉。

    “兄弟们,随哥抢地盘抢妹子去罗!驾~”

    顿时,兴奋得喔喔直叫的刘鄂马鞭一挥就带着数百部下冲向了通化军。

    另一边,奉命匆匆赶到通化军布防的张超已是先刘鄂一步进了城。正当他正松了一口气并要开始着手防御工事时,手下突然来报:“报!统制大人,城北突现金兵数百骑,此时已是从北城门进得城来!”

    “啊?金人已杀进城来?”张超顿时大吃了一惊。

    “不,将军,北城门当时正处于洞开的不设防状态,也不知金人为何未见查探便一头撞了进来!”见统制大人误会,传讯兵顿时再次解释起具体情况来。

    “噢?老天竟然待我老张如此不薄?我这才刚刚进城的,便送来如此一桩大功?你可看准了?!”张超顿时大喜。

    “不敢有瞒将军,因我军尚未来得及换防,城池上那几名老兵见金人来势汹汹,转头就跑了个没影,金人见此也未作过多迟疑便一头撞进了正门户大开的北门!”传讯兵确认道。

    “好!这帮狗日的,既然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偏行,那爷我这就送你们上路!众将士听令,这就随本将杀贼建功去,另外,李顺你再带一队人马悄悄去将谯门关闭……”

    说着的同时,张超转身就率领那数百名尚未来得及解散的游奕军将士向着北门杀了过去。

    不曾想,他们这才刚奔出街口,宋、金这两支不期而遇的部队便遭遇上了。

    “杀~!”此见,武艺超群的张超顿时就先声夺人地率先向那群正一脸懵逼的金兵发起了冲锋。

    “杀~!兄弟们,冲啊!”

    “啊~!”

    …………

    顿时,剧烈的战斗瞬间便如火星撞地球般在两队人马中爆炸了开来,惨烈的厮杀与惨叫声在此起彼伏着。

    狭窄相逢,既智又勇者胜!

    由于狭窄的巷道根本不利于骑兵的冲杀,再加上有心算无心的优势,金人很快就在这巷战的缠斗中败下阵来。

    “兄弟们,撤~!”

    见势头不对,被锤了个满头包的刘鄂连忙率众掉头朝北边的谯门冲杀而回。

    没想到来到城前却发现谯门早已关闭,深知这意味着什么的刘鄂顿时就懵圈了。

    幸好,他这回外出带上的副将是那不可多得的良将仆散思忠,否则刘鄂这汉南军统帅说不定还真的会在京湖战区演不上一集就得交待在这通化军了。

    在这紧急关头,仆散思忠却显得出奇的冷静,只见他匆匆环视一圈后便迅速作出了最佳的决定:“兄弟们,那城上布防的两脚羊(金人对宋人的蔑称)并不多,但后面那要命的数百追兵却即将杀到,为今之计,我等唯有一鼓作气冲破眼前这破城门才能逃出生天,所以,兄弟们,冲啊!”倾刻间,当机立断的仆散思忠便一马当先地领着数百骑兵对那老旧的城门发起了猛烈的冲锋!

    “杀~!”

    最终,刘鄂他们又在这关门打狗式的包围战中损失了数十骑精锐才终于成功突围而去。

    “他乃乃的,这煮熟的鸭子愣是就这么让他给飞了!果然有马的才是王子啊,如之奈何!唉!而后面这才气喘吁吁地追赶上来的张超等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远去的尘土仰天长叹。

    至此,张超终于暂时成功地化解了通化军这岌岌可危的形势,为后面的襄阳防控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而好不容易才逃出了生天的刘鄂这时也是气得不轻,没想到自己这回出兵不但被抢走了这到口的肥肉,还偷鸡不成蚀把米的白白损失了近百骑的精锐!

    刘大统帅心中那个恨啊!然,此乃时也命也!如之奈何!

    不过,与气急败坏却又战力平平的刘鄂不同的是,汉南军的副将仆散忠义却是个厉害的角色。

    通过对战局的分析回顾,仆散忠义很快就看清了吴拱兵力不足、襄阳布防仓促,通化军、信阳、蒋州几地必然防御薄弱的巨大漏洞:“……所以,只要我们同时对这几个地方进行攻打,多点开花,就必然会让吴拱首尾难以兼顾,顾此失彼,最终必然能顺利攻克襄阳!”

    “咦?!对啊,老仆你说得有道理,走,我们这就去调兵去,我老刘这回一定要出了这口恶气!”

    听完仆散忠义的分析,刘鄂顿时也是回过味来,于是急于找回场子的他便快速集结优势兵力对这几地悍然发起了猛攻。

    果然,一切如仆散思忠的猜测般,九月二十四日前后,通化、信阳、蒋州这几地的同时开战,让只有区区数千兵力的吴拱顿时被打了个手忙脚乱,很快,这几个城市就被攻陷,而吴拱的三千襄阳军也死伤贻尽!

    这三地的陷落顿时让南宋的荆襄战区陷入了严重的军事危机,说不定一个不小心,就得全盘失控!

    而这时,赵九弟和高坐庙堂的大爷们再次发起了昏,他们竟然要让吴拱放弃襄阳这天下第一城池的咽喉要地,退守荆湖,并将三大将的成闵调任湖北、京西制置使,驻守武昌!

    此“时拱被朝命,襄阳或有变,不能自保,则令退守荆渚。”是也。

    尼马,赵九弟你以为你比后世的GPS还要厉害呢?你这高坐金銮殿的怂包竟然也有脸要领着一帮外行指导内行打仗?你这是妥妥的反其道而行啊!

    难度这就是传说中的“守荆不守襄,把咽向敌献”?

    幸好,师出将门的鄂州诸军都统制吴拱还不算愚忠到昏了头:拱以书遗大臣言“荆南为吴、蜀之门户,襄阳为荆州之籓篱,屏翰上流,号为重地。若弃之不守,是自撤其籓篱也。况襄阳依山阻汉,沃壤千里,设若侵略,据山以为巢穴,如人扼其咽喉,守其门户,则荆州果得高枕而眠乎?若欲保守荆州,自合以襄阳为捍守之计,当得军马一万,使拱修置小寨,保护御敌,营辟屯田,密行间探。”

    然议者谓:“拱言襄阳形势虽善,而所谓修置小寨者,其意在于退守方山,而弃城不守,阖关自固,而不以兵接战也。”

    然而,吴拱的真知灼见却再次被一班外行所非议,不过幸好被御史中丞、湖北、京西宣谕使汪澈给顶住了:澈闻议者欲置襄阳而并力守荆南,亦奏襄阳重地,为荆、楚门户,不可弃。至是秋高,澈乃还鄂州以调兵食。既而拱至襄阳,首置南山寨,寨无水无薪,师徒劳役,时人不以为便。

    就在南宋朝堂严阵以待地应对着来自京湖战区的严峻形势时,连翻迷惑操作达成目的的完颜亮却虚晃一枪,转头带着数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地扑向了防御力量空前薄弱的淮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