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墨宋 » 第50章 被迫亲征

第50章 被迫亲征

    咦?外间这是怎么回事?

    就在殿中众人一脸疑惑之时,只见殿外一内待(太监)已是神情慌张地小跑着来到赵九弟身旁汇报起外间情况:“陛下,外间……正丽门外程宏图、宋芑、倪朴等太学生正领着大批士子、百姓在伏阙请愿,人数……少说也有数万人!”

    “什么?伏阙请愿?数万人?!他们所为何事?”闻得此言,赵九弟和一众大臣们顿时大惊失色起来。

    “陛下,听闻……他们这是要伏阙乞请陛下为岳飞平反和请圣上御驾亲征!另外……还有什么请舔狗赴死的……”

    看着眼前神色逐渐变得铁青的天子,那内待满头大汗地汇报着的同时,连忙又将一份邸报样的东西递给了赵九弟。

    “咦?这是《临安日报》?这……”接过这份这些天来一直都有追看着的报刊,赵九弟按耐住直接翻到后面去追读那连载小说的冲动,快速浏览起头版那愤青三书来。

    很快,随着阅读的深入,赵九弟那脸上的神情就变得一阵红一阵白起来。

    这刘芒……竟然妄想利用这报纸裹挟民意,逼朕为岳飞平反并亲征?

    难度,他这是嫌朕的大刀不利吗?

    毕竟,这天下谁人不知这岳飞一案乃我赵九弟心中那不能揭的伤疤?你这不知死活的狗东西竟然要让朕为岳飞平反?你看朕像是满脑子浆糊的样子吗?

    还有这请先生赴死书……要知道,我赵九弟才是那最大的舔狗哎!你这不但啪啪打朕的脸的,甚至还公然地要让以朕为首的舔狗们早点去死,以卫正道的,你这刁民眼里还有朕这君父吗?!

    这一幕,与当年刘允升率众伏阙上书为岳飞仲冤;陈东、欧阳澈小儿率众伏阙上书逼朕官复李纲、罢免黄潜善、汪伯彦等人、逼朕亲征,以迎回二帝、治罪不图进取的将领的操作是何其的相似!

    不过当年为首的这几人的坟头草都不知道几岁枯荣了吧?!

    如今,竟然还有不怕死的跳出来?!

    从赵九弟这内心的独白来看,这也难怪他神情难堪、心中震怒的,毕竟这头版的三篇文章还真的无异于句句都在爆赵九弟的菊花呢!

    而特别让赵九弟抓狂的是,刘芒这斯在文章中竟然狡猾地在明面上保持了对他的歌功颂德,但背地里却又对他含沙射影、指桑骂槐的,细看下来,这贬损之言却又似乎与他赵九弟半点都不沾边的,这实在是让他有种有气也无处使的无力感……

    良久,只听“砰~”的一声,神色狰狞的赵九弟已是满脸铁青地将手中的《临安日报》怒拍在了身前的御案上。

    “好胆,刘芒这斯竟然……哼,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当年这刘允升……杀得好!”

    刘允升?刘芒?这报刊难度……

    见此情形,殿中的群臣纷纷猜测起令赵九弟震怒的原因来。

    “陛下,不知外间聚集的百姓……”随后,只见为首的陈康伯终于代表众人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哼,来人,将这头版的内容读给众位卿家听一听!看那《临安日报》的刘芒该当何罪!”

    “是,陛下!”

    “致桧鬼、汤思退之流——请先生赴死书……乞请为岳飞平反书……躬请陛下亲征疏……”

    随着那内待的高声朗读,殿中众人的表情顿时也是神色各异起来,特别是当读到这请先生赴死书时,那主战一派的大臣差点就没憋住笑出声来,而主和派则是一副如被人当众强喂了粑粑的神情!

    这刘芒刘韬奋真他娘的是个人才,原来骂人还能这样骂?这将这班没卵的窝囊废高高架起来烤,他们却屁都不敢放的骚操作,还真的是将老夫的心声都骂了出来,真是他娘的让人听了都浑身舒坦啊!

    另外,正如书中所言般,岳飞之冤,天下皆知,只不过过去没人愿出头捅赵九弟的这个伤疤罢了;而且,以如今这形势,赵九弟亲征还真的不失为应对前线崩坏,提振军心士气的最优办法!

    而且,有了这请舔狗赴死书,我看这朝堂上以后还有谁敢公然当舔狗!届时,老夫一句“请先生赴死,以证金身”,就能怼死他!

    这场景,想想都能笑出猪叫声啊!哈……

    好,没想到刘允升竟然生了一位如此优秀的儿子,果然是虎父无犬子;而当初怒怼赵九弟“此膝一屈,不可复伸;国势陵夷,不可复振。”的横浦先生(张九成别称)亦是风骨得承,后继有人矣,幸甚!

    “陛下,外间的百姓已是越来越多,此事……不知如何处置为好?!”就在众人神色变幻间,外间的带直器械(侍卫)又是匆匆来报。

    “嗯,不知众卿家对此事怎么看?”赵九弟阴沉着脸问道。

    怎么看?如此好戏,我们当然是搬好凳子、摆上瓜子、西瓜,一边吃一边好好看啦!哈……

    这时,令赵九弟没想到的是,当朝吏部待郎汪应辰竟然率先站了出来为刘芒辨解:“陛下,臣认为……《临安日报》的这几篇文章倒也不失为应对目前困境的一个好思路!”

    看着这位秉持公心的状元待郎,队列中的杜辛老不由得也是暗暗点了点头,然后也是出列进言道:“汪大人言之有理,报刊上的这几篇文章确实算得上是情真意切、忠公体国之言,还望陛下明鉴。”

    “陛下,臣,同请为岳飞平反……”

    “陛下,臣,依然坚持请斩王权……”

    “陛下,臣亦躬请陛下亲征!”

    “陛下,臣,亦觉得陛下如能御驾亲征,必能大振军心士气……”

    …………

    随后,只见殿中的陈康伯、杨存中、赵子潚、陆游、虞允文等十数位大臣竟然都相继出列为请愿三书站起了台!

    而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短暂的沉默后,殿中百官竟然出奇一致地统一了路线:

    “臣等,躬请陛下亲征~!”

    “臣等,躬请陛下亲征~!”

    “臣等,躬请陛下亲征~!”

    …………

    毕竟,无论是主战还是主和派,在这形势危急,甚至是生死存亡之际,除了个人一时的得失,那家国天下才最最重要的。毕竟,只有打败了来犯强敌,才能确保这大宋江山、百官官帽、众人的身家性命、万众的切身利益啊。

    而《临安日报》中的这请原三书则正代表了他们和天下百姓当前最迫切的心声!

    “你~你~……你们……”

    见此情形,赵九弟顿时气得指着殿中的百官直哆嗦起来。

    朕,是叫你们出来添乱的吗?

    朕这是问你们,刘芒、程宏图、宋芑、倪朴这些刁民该不该斩!

    朕这是问你们这《临安日报》该不该查封!

    朕这是让你们想办法去劝散外间伏阙的百姓!

    而你们却……你们这班吃里扒外的混帐真是气死朕也!

    然而,见难得有如此绝佳时机空降眼前,这班人精似的众臣又如何会眼睁睁地让它白白错失呢?

    最终,在场的文臣武将们,除了那极个别的忠实舔狗外,无论是主战派还是主和派,都出奇默契地一致直谏起赵九弟来。

    这场景,还真的有几分当年寇准逼着宋真宗亲临澶渊前线的意味!

    “陛下,金人欺人太甚,还请陛下亲征还以颜色!”

    “陛下,诚如《临安日报》所言,这天下只有战出来的和平啊,请陛下明鉴!”

    “陛下,请线战事不利,军心不稳,在这危急关头,正是需要陛下亲临前线,鼓励士气,带领将士却敌制胜啊!”

    “请陛下早作明断,否则,恐有再步昔日靖康浩劫覆辙之险矣!”

    “天下百翘首以待,盼陛下圣驾亲征久矣,还请陛下早作决断!”

    …………

    最终,被一众大臣和丽正门外的数万百姓逼得实在没办法,赵九弟只好在十月初一这天,违着内心的意愿下达了亲征诏书:

    朕履运中微,遭家多难。八陵废祀,可胜抔土之悲;二帝蒙尘,莫赎终天之痛……方将躬缟素以启行,率貔貅而薄伐,取细柳劳军之制,考澶渊却敌之规……共雪侵凌之耻,各肩恢复之图。播告迩遐,明知朕意!

    当然,这亲征诏书虽然下了,但何时亲征,怎样亲征却就不好说了。

    然而,这至少是有了一个好的结果。所以此消息一传出,天下顿时欢声雷动。

    不过,对于为岳飞平反一事,无论众人怎么劝说,赵九弟却就是死活不肯松口,最后迫于形势,他也只是同意了让岳飞的妻儿从南方的烟瘴之地返回临安的建议,并赦免了一众曾为岳飞鸣冤而获罪之人的后人!

    另外,令人遗憾的是,赵九弟还是一意孤行地坚持了留用王权,亦未提让前宰相汤思退这舔狗赴死的梗……

    至此,刘芒在继上一次的公然拒赏后,再一次以声势更浩大、更正式的方式进入了南宋君臣与百姓的视野,他的声名也是愈加远播起来。

    然而,对作这请愿三书只为恶心赵九弟的刘芒来说,他一点都不关心赵九弟是否会亲征,又或者会不会斩掉王权或让汤思退赴死什么的,如今,搅得这临安城满城风雨的他却仿佛置身事外般,在那青芝坞拉着朱大美人的柔夷在悠哉游哉地享受着人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