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华兴传 » 第50章 会前准备

第50章 会前准备

    华兴公约的热潮刚刚过去,有志于成为委员的人们便开始四处出击,走亲访友,寻求推荐。然而,事情总是不按常理进行,又一条小调消息在众人中传扬开来,成了大家私下谈论的最热话题。

    说起来也比较搞笑,女人们在一起聊天的时候,不知谁提了一句,那二十二个女子怀孕的时候,大家还在华兴大陆呢,那现在孩子生在新世界,到底算不算管委会成员,更准确地来说,他们算不算第一代管委会成员。

    这种事情,八卦属性相当强,消息一经传出,便成了大家议论的焦点,那些准委员悲哀地发现,跑来跑去,得到的都是肯定的回答,至于其中水分如何,用旁观者刘鑫的话来说,基本全是水,准备工作干了一年,哪些人有资格成为委员,大家心里和明镜似的。

    当前阶段,野心家没有市场,还不如传传小道消息来的爽利。

    对于这些孩子能不能成为一代成员,大家从社会学、生物学等多个角度展开论证,最受牵连的还是医务人员,总会被问起各种奇奇怪怪的问题,直到最后,上升到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算人的终极问题,眼见着就要开始分派辩论。

    梁继胜本来不想管这种街头巷议的小事,何况那些孕妇及家属成员,也没有主动争取各自权益,无奈事情越搞越大,只得召开管委会会议,五位领导一致认为,既然孩子生在新世界,那就不能算作第一代管委会成员,至于以后算不算,你们各家自己搞定,管委会现在不干涉,以后也不会干涉。

    权威说法一出来,事情算是消停了,可新的问题接踵而至。不知谁提了一句,不算一代成员可以理解,二代有没有优先权,是不是得确定一下。然后便有聪明人发现,抛开一代成员这个话题,管委会的说法明显存在漏洞,什么优先权不优先权的,还不是自家说了算,管委会绝不干涉嘛。

    此番言论一出来,梁继胜直言大意了,孟庆祥也觉的有些草率,但想再作解释,已经来不及了。对于各家人管各家事,民意的支持率极大,你管委会管天管地,还能管我家的继承权?

    当有人问起没孩子的怎么办时,事情终于被推向高潮,收养义子、隔代继承、甚至指定继承等说法再次传扬开来,这次管委会没有表态,而是将这件事作为议题,交由会议讨论,如果会议不能确定,完全可以搞一把全体投票决策嘛。

    在各种话题的热议过程中,华兴集团第一代管委会委员新鲜出炉,经过两轮推荐,由管委会会议最终确定,三十七名成员晋级为管委会委员,承担起日常决策工作。

    从议题征集上来看,大家最关心还是吃穿住等日常话题,毕竟来了快两个月了,连个正经住的地方还没搞定,吃的也是越来越寡淡,穿的就更别提了,带衣服多的还能挺一挺,好多小年轻没有准备,要不是管委会关照,恐怕得光屁股上工地。至于行的问题,大家几乎没提,女人们至今不能下船,男人们倒是基本上岸,问题是最远只能去到黄泥村,实在是没啥意思。

    除了日常话题,如何完成定居则是大家普遍担忧的问题,虽然打了几场胜仗,赢的也比较轻松,但大燕朝如此庞然大物,真要发力攻来,投降,还是抵抗,这是抛给新一届委员们的最大难题。

    剩下就是以后咋办的问题,大家倒是提了不少意见,管委会一一采纳。未来的事谁也说不清楚,还是先干起来再说,随机应变才是当下最好的策略。

    关于制度建设,甚至法律问题,干脆就没放入议题之中,这些高大上的东西,还是放到站稳脚跟的时候,再行讨论不迟。

    热闹的准备工作很快结束,各位委员纷纷赶往会场,参加华兴集团第一次工作会议。

    开会地点没有放在喜鹊号上,而是在基地中清理出一块空地,作为会场用地。按照梁继胜的意思,就是要弄成开放式会议,让群众随意参观,随意听会,实际上,除了不许随意发表意见,扰乱会场秩序,其它均不作限制。

    孟庆祥提议让女人们下船转转,顺便可以做些会场服务工作,再弄点音乐,烘托一下气氛,也显的正式些。梁继胜考虑半天,最后还是决定不搞这些虚头八脑的东西,正正经经开一次会,尽快把要讨论的事情确定下来,最好别弄额外动作。

    基地上散布着一千多男人,那可是一千多冒着绿光的恶狼,女人们花枝招展地往会场一站,会议能不能正常进行先放一边,再爆出几起恶性事件来,那种局面,可是想都不敢想。提前打过招呼之后,几位女性委员一致选择将最朴素的衣服穿在身上。

    作为华兴人的第一次工作会议,梁继胜可以要求简陋,但刘建国等人可不敢当甩手掌柜,除了用绳子将会场围起来之外,基地的燕朝人员一律去连珠寨待命,临时看管起来。会场内部,郑万成还组织人锯了不少木头墩子,虽然大家已经养成席地而坐的习惯,但有个坐的地方,总还是规范一些。

    曹卫国和程向前做了分工,军事人员负责外围警戒,保卫人员负责维持会场秩序,形成内外两层防护,除了保障安全之外,也能适当控制一下人数。在曹卫国看来,大家围观可以,但最好分时间段、分批进出,不能像看戏一样,赖在会场不走。

    连珠寨里,燕朝务工人员已经超过两百人。基地建设期间,临川河、三亚河之间的龙舌坡,村民们一开始是来卖盐,后来发现务工也能挣钱,纷纷加入施工队伍。另外,浦二狗在曹卫国的授意下,跑回番村,叫了不少青壮过来,加入到打工队伍中来,再加上“俘虏们”,队伍渐渐扩大起来。

    实际上,随着华兴入港的消息传播开来,每天都有胆大的燕朝人前来应征,也将华兴人长期定居、慷慨大方的美名传扬出去。

    人员来往起来,便有精明的商人嗅到商机,不敢贸然深入到榆林港,小船载着货物,往临川港一靠,或者干脆上岸,摆上个货摊,总能有所收获。小船行走于三亚河、临川河之间,搭载务工人员入港,又能多一份收入。

    来往之间,临川港码头渐渐热闹起来,俨然有墟市形成的趋势。作为连珠寨的现任负责人,郝卫民岭上岭下来回跑,搞得疲累不堪,无奈之下,只能向孟庆祥求援。当时程龙正在基地,便主动向孟庆祥申请,过来协助郝卫民,毕竟和燕朝人深度接触,也是他们这些安全人员的必修课。

    大会即将进行,郝卫民和程龙商议一番,决定暂时关闭临川港,将人员都集中到连珠寨,除了继续田中干活之外,各种联谊活动纷纷上演,反正是不能让这帮人闲着。

    程龙则利用这段空闲时间,不停地找人谈话。随着双方了解日深,不少心思活络的燕朝人便动了加入华兴的念头,而华兴这边,当然是求之不得,郝卫民、程龙更是顺水推舟,将各种鼓动工作搞起来,弄得很多“俘虏”也开始有了想法。

    会议之前,大家都在认真的准备着,而全体华兴人的目光,也不约而同地聚焦到那处简陋的会场。